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色刚开始蒙蒙发亮的时候,伴随着阵阵低沉的号角声,休息了一夜的八万明军再报餐一顿后开始集结。当一队队开始结成阵势,一门门火炮被推出营房,高昂的炮口在清晨的朝阳的照耀下发出寒光时,城墙上的清军也开始紧张起来。

    别人不知道,这些清军里可是有不少人经历过前年的那场大战的,当时杨峰可是将盛京折腾了个够,逼得皇太极不得不派人将两个女儿送出城外,这才换得杨峰撤军,当时大战的那种惨烈他们至今还记忆犹存,如今看到兵威更胜的大军,心里如何不打鼓。

    一夜未眠的皇太极穿着一身普通士卒的服饰站在城墙上,看着正在集结的明军,苍白的脸上泛起了一丝异常的潮红。

    在他的身后站着多尔衮、代善、阿巴泰等一众大清的王公贵族,此时的他们也跟皇太极一样全都换上了普通士卒的铠甲。

    这样的情况若是换做以前是绝对没有可能的,但是自从明军开始大规模装备了江宁军提供的火器后,满清上下对于这种武器那是打心眼的害怕,毕竟连努尔哈赤都丧生在这种火器下,谁知道会不会又一天自己会步努尔哈赤的后尘。

    “陛下,明军派人来了!”

    就在这时,眼尖的多尔衮指着前方低声说道。

    随着多尔衮所指的方向,众人看到一名骑士正策马朝他们飞驰而来,这名骑士来到距离城门口不足五十步的地方停了下来大声道“皇太极,大明辽东督师孙承宗大人和江宁后杨大人命我给你们下达最后通牒。

    大明天军已至,尔等若是出城器械投降尚可保命,若是继续负隅顽抗,那只能是死路一条。本着慈悲为怀,两位大人命我告诉尔等,给你们半个时辰考虑,过时若是不降的话,后果自负,尔等好自为之!”

    说完,这名骑士便策马转身离去。

第七百五十五章 最后一战() 
看着大摇大摆离开的骑士,皇太极和身旁的满清王公们一个个气得浑身发抖,曾几何时明军看到他们大清铁骑时几乎是望风而逃,能强撑着不跑的都算是有勇气了,可现在区区一个单枪匹马的骑士居然也敢叫嚣着给他们下最后通牒,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

    不得不说,时间是最好的催化剂,人也是最健忘的。

    无论是皇太极还是满清的王公们全都自动忽略了仅仅是几十年前,他们这些人还属于大明的治下,看到大明的官员来了照样得跪下来叫爸爸,若不是努尔哈赤,他们现在还是一群在深山老林里靠挖人参打野猪过日子的蛮夷。

    “太狂妄了。”

    一旁的多尔衮咬着牙道。

    “杨峰还以为今日的盛京还是前年的盛京吗?简直就是狂妄!”

    虽然多尔衮表现得很自信,但众人都听得出他话里偷着一股心虚,看来这些年杨峰带给他们的阴影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那种爆炸后冒着白烟的毒烟弹更是至今都令他们感到胆寒。

    皇太极转过头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十四弟所言不错,今日的盛京已经不是前年的盛京了,那个贼子依为杀手锏的毒烟弹咱们也有了防备。

    如今咱们的城墙上每隔一丈就放了一个水缸,每名士卒身上都带着毛巾。明军若是释放毒烟弹,只要咱们将毛巾打湿捂住口鼻,他们的毒烟就一点用处也没有,所以大家都不用担心。

    没有了毒烟弹的威胁,朕倒想看看,那些明军能有多少人命往这里填!”

    听了皇太极的话,众将原本有些忐忑的心也安静下来。

    是啊,没有了毒烟弹的威胁,自己又是防守的一方,加上清军的人数原本就比明军多,他们何惧之有?

    皇太极转过了身子,炯炯有神的目光看向了众人。

    只见他朗声道“诸位爱卿,尔等可记得太祖的七大恨否?

    我满人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然明军却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设碑立誓,凡满汉人等,无越疆土,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顾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此恨二也……”

    随着皇太极说出了七大恨,城墙上的众人也开始跟着大声喊了出来,声音也越来越大,很快整个城墙上都响起了喊声。

    直到最后声音响彻成了一片,当读到最后的时候,清军的情绪也高涨到了顶点。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很快周围的人也跟着喊了起来,很快城墙上便想成了一片。

    听着周围震耳欲聋的声音和一名名激动得满脸通红的清军,皇太极暗暗点头,军心可用啊。

    清军的声音是如此之大,杨峰等一众明军虽然在数里外,却也听得清清楚楚。

    孙承宗等人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这倒不是说他们心虚,而是惊叹在这种情况下清军居然还能保持这样的士气。

    而杨峰则是哑然失笑,只要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努尔哈赤的所谓七大恨其实大多不靠谱。

    譬如努尔哈赤所说的第一恨,就是明朝无故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和祖父。

    这既是事实,但又不完全准确。一来,父亲塔克世、祖父觉昌安确实是死于明兵之手,但是在战乱中被误杀,不是蓄意杀害。二来,明军是为了惩戒掠边“夷首”阿台,这才出边攻打的古勒城,并非“无故生衅于边外”,杀其父、祖。三来,事后大明也承认是误杀,不但送还了遗体,而且还给予了敕书三十道,使得努尔哈赤承袭祖职,为都指挥,后来又以其父祖有“殉国忠”,晋为都督佥事。

    在这七大恨里,最搞笑的是就是第五恨。

    努尔哈赤说叶赫由于得道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其“老女”转嫁蒙古。

    公元1593年,叶赫布寨打算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努尔哈赤,婚期都定好了,可后来叶赫布寨反悔了,将女儿嫁给了蒙古喀尔喀部斋赛贝勒。

    已经说好的亲事黄了,这种事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都是莫大的耻辱,努尔哈赤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也难为努尔哈赤居然能把这口锅也甩在大明的头上,也算是非常奇葩了。典型的娶不上媳妇怪政府。

    在杨峰看来,这七大恨里除了第三恨还算靠谱之外,剩下的那些东西其政治性要远远大于感情性,意图就在于挑起女真内部对中原的仇恨,从而达到努尔哈赤自己的政治野心。

    当然了,这种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喊上几句口号的事情无论古今都有,努尔哈赤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看到众将的脸色有些难看,杨峰对孙承宗道“督臣,鞑子不是念念不忘那个死鬼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吗,那咱们今天就让它变成八大恨好了,请督臣允许本候跟他们打个招呼。”

    虽然杨峰说得轻松,但无论是孙承宗还是周围的众将都清楚杨峰所说的打招呼指的是什么。

    孙承宗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既然江宁后由此雅兴,本官又岂能拒绝呢,那本官拭目以待了!”

    “多谢督臣!”

    杨峰一拱手,对身边的一名传令兵说道“命令邱迪生,可以开始了。”

    “诺!”

    很快,城墙上的清军便看到城外的明军突然散开,一门门火炮被推了出来。

    “陛下,明军要打炮了!”

    一名将领指着大声喊了起来,声音中还略带着颤抖。

    “朕看到了!”

    皇太极放下了千里镜,不约的说道。

    大贝勒代善劝道“陛下,既然明军要开始打炮了,您还是先下去暂避风忙吧。”

    “是啊陛下,您乃是万金之躯,可不能冒险,还是下去吧。”、

    周围的众将纷纷劝说,这些人可都是亲身参与了前年的那场大战,对于毒烟弹的歹毒和威力至今依旧心有余悸,虽然如今已经想出了利用毛巾沾水的办法躲避毒烟弹,但事无绝对,若是不小心吸入那么一点,那可就是要人命的事啊。

    “呜……”

    “轰……”

    伴随着一声长长的呜咽声,一枚二十四磅的弹丸重重的砸在了一百多米的城墙上,发出了剧烈的爆炸,战斗开始了。

第七百五十六章小算盘() 
这是一枚二十四磅的开花弹,里面装了十二磅左右的黑火药,爆炸的威力虽然比不上现代那些装了tnt炸药的炮弹,但也足以将方圆十多米的生物撕成碎片。

    当硝烟散去后,众人发现原本躲在城垛后的十多名清军已经变成一具具形态各异的死尸。大部分的尸体虽然形状完好,但被巨大的冲击波震碎了内脏的他们早已没有了呼吸。

    “陛下快走,不能留在这里!”

    看到这一幕,皇太极周围的将领们也不说话了,也不等皇太极同意一个个拥簇着他便下了城墙,皇太极也只是骂了几句便顺水推舟的下去了。

    谁都不是傻子,明军的火炮威力如何他们比谁都清楚,谁也不会为了所谓的面子拿自己的小命去冒险。这些炮弹可不认识谁是皇帝谁是小兵卒子。

    到了藏兵洞里后,气得脸色铁青的阿巴泰再也忍不住咆哮道:“为什么会这样,不是说给咱们半个时辰吗,怎么现在就开炮了,难怪皇阿玛以前就曾经说过,明人的话最不可信。”

    众人一个个的脸色也很难看,刚才那名骑士的话仿佛犹在耳边,刚刚转身就出尔反尔,这也太卑鄙了吧。

    就在众人默然不语的时候,炮声却戛然而止,仿佛刚才那一炮只是他们的幻觉。

    良久皇太极才冷哼道:“果然充满了浓浓杨峰的风格啊,刚才这一炮是在警告咱们呢,若是不投降等待咱们的只能是轰成灰烬。”

    众人都沉默了,即便有人想要表达一下心中的不屈,但话到嘴边又被咽了回去,崇尚弱肉强食的他们都明白,嘴皮子说得再溜也比不上钢刀有用,人家这是摆明了威胁自己,你就是再不服又能如何?

    皇太极扫了众人一眼,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淡淡的说道:“杨峰是什么样的人相比诸卿比朕更清楚,虽然他给了咱们一个投降的机会,但依此人对大清极度仇恨,诸卿即便是现在就投降过去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别忘了这些年咱们对汉人都做了什么事,难不成你们会天真的认为他会忘了吗?”

    依旧是一片沉默,这些年满人对汉人做的事情没有比这些人清楚。经过十多年的疯狂屠戮,辽东原本两百多万汉人此时剩下不到五十万,剩下的人全都被他们杀得干干净净,他们自然不会天真的以为投降后汉人会宽宏大量的放他们一马。

    深吸了口气,阿巴泰朗声道:“陛下无须担忧,臣生是大清的人死也是大清的鬼,既然汉人不给咱们满人一条活路,那咱们就让他们看看,咱们满人也是不怕死的。

    臣今天就在这里表个态,就算是战死在城头也绝不会向那些下贱的尼堪低头!”

    看着慷慨激昂的阿巴泰,皇太极也站了起来,动情的和他拥抱了一下:“好兄弟,如今正值国难当头,就让我们兄弟几个携起手来共渡难关,皇阿玛在天之灵会保佑我们的!”

    代善也站了起来大声道:“陛下,汉人欺人太甚,既然他们想要灭亡我大清,那就让他们来吧,盛京可是有八万铁骑和数十万百姓,我倒要看看他们如何灭得了我们!”

    周围的众将也纷纷大声道:“对……就让那些汉人尝尝咱们大清铁骑的厉害!”

    此时的藏兵洞里可谓是气氛热烈一众大清的重臣纷纷向皇太极表决心要跟盛京共存亡,而皇太极也趁机将城防做了安排。

    东西两个城门分别由代善和阿敏负责,西城门则是由多尔衮的镶白旗负责,至于最有可能受到重点攻击的南城门皇太极则是将他交给了阿巴泰。

    这个决定皇太极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阿巴泰虽然此前不大受到自己的重视,但此人作战勇猛悍不惧死,用他来防守南城门这样的硬骨头是最合适不过得。

    代善和阿敏分别防守东西两个城门也没有什么问题,他们两个都是老成持重的人,让他们来防守东西两城是最合适的,而多尔衮这位自己的十四弟,虽然年纪还小,但他和多铎、阿济格三兄弟却已然执掌镶白旗、正白旗近两万精锐,所以让他来防守西城门是最合适的。

    分配完任务后,皇太极便让众人各自散去。

    多尔衮和多铎、阿济格三兄弟则是走在了众人的最后,由于这三人全都是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骇所生,三人的感情自然要比别人深厚得多。

    多铎跟在多尔衮的后面,走着走着就撇嘴道:“说得比唱的还好听,打的一副好算盘,自己的正黄镶黄两旗为什么不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