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桓玄的神色变得有些激动,猛地一甩袖子:“难道我们桓家出兵北伐,趁着秦国内乱收复南阳失地,也不可以吗?某些朝中掌权之人自己不北伐,还不允许别人北伐,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王恭知道桓玄是在暗骂谢安这个宰相,但是知道自己跟谢玄的关系好,也不敢象说司马道子那样直接指名道姓,只能这样拐着弯用隐语,他微微一笑,说道:“桓公子,息怒,不管怎么说,你们的扩地之举给了秦军南下的口实,但现在我们要做的,应该是齐心协力,共渡此难关才是。你所说的那位大人,不也是组建了北府兵,在江淮一带作战,策应荆州的战事了嘛。”

    桓玄叹了口气:“这回我上任义兴太守,其实是想借机来一趟朝廷,争取更大的支持的,虽说荆州被我桓家经营已经几十年,但也是大晋的国土啊,现在荆州有难,我们是希望朝廷能出大军救援,不然,要是让秦国看到我们内部失和,各行其事,只会增派大军,到时候,别说襄阳,就是江陵只怕也难保了。”

    王恭不动声色,看着桓玄,久久没有开口,桓玄叹了口气:“难道王秘书也认为,朝廷这样做是对的?我们桓家就应该这样独自面对强秦?”

    王恭笑着摆了摆手:“好了,桓公子,咱们也不用这样打哑谜了,实话说吧,你这次来,是希望北府兵能加入到荆州战场,帮你们共击秦军?”

    桓玄微微一笑:“我从北府兵那里回来的,亲眼见过他们的战斗力,不客气地说,这支部队是任何人都梦想拥有的,谢家能用两淮流民组建起这样的部队,是国家的福气,如果这支大军能加入襄阳战场,即使是慕容垂,也是会发抖的!”

    王恭叹了口气:“秦国不止是在攻打襄阳,在淮北一带也有大军压境,围攻三阿,北府兵刚刚组建,还没有训练整合完成,就是淮北战局,都没有加入。前一阵刚刚吓退了彭超俱难,救出了三阿的田洛,但也放弃了彭城,他们现在应该是没有力量去救援荆州的。”

    桓玄冷笑道:“王秘书,当着明人不说暗话,毛安之的大军是如何崩溃的,你我都心知肚明。大敌大前,还要玩这种心计,只会坏了国事。要是连谢家都防着我们桓家胜过防秦军,大晋还会有希望吗?”

    王恭摇了摇头:“桓公子,慎言啊,这几万大军的战败,谁也意想不到的。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不能张口就来啊。”

    桓玄叹了口气:“我现在不求北府兵能加入荆州战场,只希望朝廷能派出京师的宿卫兵马,或者是能让靠荆州的江州和豫州部队,前来支援,让我们感觉到,不是孤军奋战就行。”

    王恭微微一笑:“其实我倒是以为,救援荆州,未必需要派兵去荆州,如果北府兵能在两淮战场上大败秦军,那襄阳之围自解。”

    桓玄勾了勾嘴角:“只怕来不及了,听说苻坚给那苻丕赐剑,限他十天之内攻下襄阳,不然就以此剑自裁。若无生力军加入,朱太守怕是挡不了多久了!”

第二百三十章 襄阳沦陷天王喜() 
,王恭的脸色一变:“当真如此紧急了?”

    他的话音未落,突然茶室外传来一阵紧急的脚步声,王恭的眉头一皱:“没看到我正与贵客议事吗?还不退下?”

    一个仆役在门口跪下,低声道:“刚刚接到的塘报,襄阳失守,陛下召少主公入宫急议!”

    桓玄手中刚刚端起的茶碗“叭”地一声落到了地上,茶汤四溅,把他那一身上好的绸缎衣服染得一片狼藉,他却浑然未觉,喃喃道:“看来,我该回荆州了。”

    长安,两仪殿。

    苻坚的心情很好,自从王猛死后,还很少见他这样开怀大笑过,整个宫殿,都回荡着他的笑声,只是这个大笑,现在除了几个侍卫和宫奴外,只有坐在他对面的苻融能听见。自王猛死后,苻融就继承了他老师的位置,成了苻坚专门用来商量国事的第一人选了。

    苻坚的手里拿着一份塘报,笑道:“好,实在是太好了,慕容垂果然厉害,这襄阳内城还是给他攻破了。自始至终,桓冲的十万大军都不敢来救,阿融(苻融是苻坚的幼弟,私下不称官名,直接这样以家中称呼)啊,你现在还反对我派慕容垂去攻打襄阳吗?”

    苻融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王兄,臣弟怕的就是这个。襄阳不过一个边关城池而已,晋国也未出全力,而我们这回以鲜卑兵为先锋攻下,胜不足喜,臣弟还是要提醒您一句,千万别忘了丞相的遗言,绝不可以跟晋国全面开战啊!”

    苻坚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事情会改变的,当时景略说不能跟晋国全面开战,是说晋国君臣团结,上下一心,我们无机可乘,但从这回的战事来看,晋国没有他说的这么强大。他们的内部,已经出现问题了。”

    苻融的心猛地一沉,正色道:“王兄,您这么想就危险了,桓冲这回按兵不动,只不过是畏惧我军之强,他除了失了个襄阳外,并没有什么损失,甚至还有可能是他想诱我军深入水网密布的江陵一带,打防守反击,并不能说内部出问题。”

    苻坚叹了口气:“阿融,不要固执了,荆州面临大战,江东那里的朝廷竟然不派一兵一卒援救,这正常吗?如果我们的洛阳受到攻击,那我们这里长安,河北的邺城,会不出兵相救?”

    苻融摇了摇头:“那是因为荆州本就是桓家的藩镇,他们也不会要求朝廷派兵过去的,毕竟请神容易送神难。再说,我们这回在淮北也在进攻,晋国没有全国总动员,以他们常备的军力,也无法援救荆州。”

    苻坚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就是第二件让孤高兴的事情了,不仅这回拿下了襄阳,还拿下了整个淮北,毛安之的四万大军不战而溃,彭城也落到了我们手中,原来孤最担心的就是两件事,一是荆扬两个战区,晋国能互相支援,二是扬州兵也有很强的战斗力,但现在看来,扬州那里的晋军,远不如荆州的桓家兵马,几乎是一触即溃。就连谢玄新练的那支军队,都不敢出战,有何可担心的?”

    苻融勾了勾嘴角:“听说这北府兵是两淮一带的流民帅所带的手下所组建的,这些人战斗力很强,绝非平凡之辈。谢玄一直按兵不动,这点才是让人警惕的,王兄万万不可大意啊。”

    苻坚不屑地摆了摆手:“要是北府兵有这么强,为什么不出动?再说那个守三阿的田洛不也是北府兵吗,不也是给我们围着,几乎送命?最后还要靠谢玄虚张声势才救他出围。这些流民帅,不过是两淮一带的坞堡主,山贼土匪罢了,跟我们放在南边的那些个丁零人没什么区别,不要把他们想得有多厉害。真要是厉害的话,为什么这么久了都不敢出动?”

    苻融摇了摇头:“臣弟不知道,但是晋国开国以来,这些流民帅都很能打,从祖逖到苏峻,再到王敦等人,不都是靠这些流民成事的吗?”

    苻坚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当年西晋末的八王之乱,中原经历了多年的战乱,活下来的普通人都很能打,这些流民被人组织,集体南下,那确实是精兵强将。”

    “可是现在呢?自从冉魏灭亡之后,北方基本上平定,多年未遇大的战事,民众也开始安居乐业了,哪用得着天天要靠战斗才能生存?所以那些所谓的两淮流民帅,不过都是些二三十年前的残兵败将而已,而他们手下的人,也不是当年那些军士,而是他们的子侄,甚至是孙子辈,这些人平时务农,荒时入山为匪,打着前人的流民帅的名号骗人而已,哪能当得了我大秦铁骑的正面一击呢?!”

    苻融急得满头大汗:“王兄,万万不可轻敌啊。晋国现在没有总动员,真的要是我们大军压境,一定会在国内三五抽丁的,我们到时候要深入南方的水网地区作战,水土不服,疫病流行,会吃大亏!”

    苻坚的眉头一皱:“你这话说的倒是有点道理,不过,这回我让彭超和俱难率兖州兵马南下,就是要他们到两淮一带作战,现在淮北已入我手,而二将所部,也没有遭遇什么太大的疫情,接下来我让他们继续向南,如果在淮南一带,他们也能适应,那就没有问题了,到时候可以以他们的兖州兵马为先锋,我们再起大兵继之,等到我们饮马长江的时候,晋国想要全国总动员,也来不及啦。”

    说到这里,苻坚笑了起来:“再说了,晋国现在内部纷争,司马曜想着收回皇权,让他弟弟司马道子为相,以分谢安的相权,而谢安则是隐居自保。这司马道子主政之后,不去救援荆州,听说身边围了一堆奸臣和马屁精,以那王国宝为首,每天就是置酒高歌,醉生梦死,这跟吴国灭亡前孙氏君臣的所为有何区别?上天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机会,如果不去把握,会留千古遗憾的!”

    说到这里,他的眼中冷芒一闪,神色变得坚毅起来:“孤意已决,拜那俘虏的襄阳守将朱序为度支尚书,攻襄阳部队就地休整,等待进一步的命令,彭超俱难所部继续进军淮南,目标,寿春!”

第二百三十章 襄阳沦陷天王喜() 
,王恭的脸色一变:“当真如此紧急了?”

    他的话音未落,突然茶室外传来一阵紧急的脚步声,王恭的眉头一皱:“没看到我正与贵客议事吗?还不退下?”

    一个仆役在门口跪下,低声道:“刚刚接到的塘报,襄阳失守,陛下召少主公入宫急议!”

    桓玄手中刚刚端起的茶碗“叭”地一声落到了地上,茶汤四溅,把他那一身上好的绸缎衣服染得一片狼藉,他却浑然未觉,喃喃道:“看来,我该回荆州了。”

    长安,两仪殿。

    苻坚的心情很好,自从王猛死后,还很少见他这样开怀大笑过,整个宫殿,都回荡着他的笑声,只是这个大笑,现在除了几个侍卫和宫奴外,只有坐在他对面的苻融能听见。自王猛死后,苻融就继承了他老师的位置,成了苻坚专门用来商量国事的第一人选了。

    苻坚的手里拿着一份塘报,笑道:“好,实在是太好了,慕容垂果然厉害,这襄阳内城还是给他攻破了。自始至终,桓冲的十万大军都不敢来救,阿融(苻融是苻坚的幼弟,私下不称官名,直接这样以家中称呼)啊,你现在还反对我派慕容垂去攻打襄阳吗?”

    苻融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王兄,臣弟怕的就是这个。襄阳不过一个边关城池而已,晋国也未出全力,而我们这回以鲜卑兵为先锋攻下,胜不足喜,臣弟还是要提醒您一句,千万别忘了丞相的遗言,绝不可以跟晋国全面开战啊!”

    苻坚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事情会改变的,当时景略说不能跟晋国全面开战,是说晋国君臣团结,上下一心,我们无机可乘,但从这回的战事来看,晋国没有他说的这么强大。他们的内部,已经出现问题了。”

    苻融的心猛地一沉,正色道:“王兄,您这么想就危险了,桓冲这回按兵不动,只不过是畏惧我军之强,他除了失了个襄阳外,并没有什么损失,甚至还有可能是他想诱我军深入水网密布的江陵一带,打防守反击,并不能说内部出问题。”

    苻坚叹了口气:“阿融,不要固执了,荆州面临大战,江东那里的朝廷竟然不派一兵一卒援救,这正常吗?如果我们的洛阳受到攻击,那我们这里长安,河北的邺城,会不出兵相救?”

    苻融摇了摇头:“那是因为荆州本就是桓家的藩镇,他们也不会要求朝廷派兵过去的,毕竟请神容易送神难。再说,我们这回在淮北也在进攻,晋国没有全国总动员,以他们常备的军力,也无法援救荆州。”

    苻坚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就是第二件让孤高兴的事情了,不仅这回拿下了襄阳,还拿下了整个淮北,毛安之的四万大军不战而溃,彭城也落到了我们手中,原来孤最担心的就是两件事,一是荆扬两个战区,晋国能互相支援,二是扬州兵也有很强的战斗力,但现在看来,扬州那里的晋军,远不如荆州的桓家兵马,几乎是一触即溃。就连谢玄新练的那支军队,都不敢出战,有何可担心的?”

    苻融勾了勾嘴角:“听说这北府兵是两淮一带的流民帅所带的手下所组建的,这些人战斗力很强,绝非平凡之辈。谢玄一直按兵不动,这点才是让人警惕的,王兄万万不可大意啊。”

    苻坚不屑地摆了摆手:“要是北府兵有这么强,为什么不出动?再说那个守三阿的田洛不也是北府兵吗,不也是给我们围着,几乎送命?最后还要靠谢玄虚张声势才救他出围。这些流民帅,不过是两淮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