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穆之叹了口气:“谢相公考虑的,是整个天下,这个天下,不止有百姓,也有各个世家门阀。要取得他们的支持,不让他们得好处,怎么可能呢?”

    刘裕摇了摇头:“他们这些人不是免税,占田,有庄园吗?加税对他们能有多大的好处?”

    刘穆之的眼中冷芒一闪:“不把百姓们逼得交不起税,最后只能卖田卖身为奴,他们哪来的更多的土地,哪来的更多的庄客?朝廷要多得税赋,世家要多得田地与佃户,大家各取所需!”

    刘裕咬了咬牙:“那谢家难道也跟这些高门世家一样,只想着从中为自己的家族谋私利吗?如果给我们北府军的饷银,是这些百姓们的血汗钱,我刘裕宁可不要!”

    刘穆之微微一笑:“世事无绝对,你只看到了百姓受苦受难的一面,却不曾想想,若非走投无路,谁又肯从军报国呢?谢家并不缺钱,至少不需要用这种方式再多圈钱,相公考虑的,是以后再建北府,北伐建功。就算以前那种田赋三斗一亩,不也是为人耕作,受人驱使么,世世代代,又能有什么出头的机会?好男儿,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到北方为自己打出一片天下!重赏北府军,就是让人看到希望,增税加赋,就是让人走投无路,非如此,北伐何可行?此乃老成谋国之道,非常人所为!”

第六百零八章 醉卧温柔战意消() 
    刘裕给这一番话说得半晌无语,久久,才长叹一声:“还真是兴亡皆百姓苦啊,这样逼人从军,要么只能卖身为奴,真的好吗?”

    刘穆之冷冷地说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寄奴,你是因为家传祖训,自己想要北伐,但要知道,世上绝大多数的人,是没有这样念头的,他们只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每年交过了税后,不受欺负就知足了,至于这个税,是交给汉人皇帝,还是交给胡人天王,有区别吗?”

    刘裕恨恨地说道:“人不可以忘了祖宗,就算是小民,也不应该给胡人这样统治,而习以为常,这种思想,我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

    刘穆之叹了口气:“寄奴啊,因为你我毕竟是士人,就算家道中落,也是士人,有各种各样的特权和好处,就象你,如果不是士人之子,要承担那繁重的赋税和徭役,还会这样成天想着北伐吗?只怕要吃饱肚子不给饿死,才是你成天要考虑的事情了吧。”

    刘裕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之色:“人穷志短,有时候还真没错,但我还是以为,真正有出息的大丈夫,象我北府军中的兄弟们,还是会想办法从军报国,为自己争得一个富贵,也为国家打下大片江山。”

    刘穆之笑道:“除了从北方南下的流民外,基本上没人这样想。所以北府军几乎是清一色的北方流民,两淮坞众们,三吴之地的人,除了象水生这样想要靠从军来改变命运的世家僮仆们,有谁从军了?”

    刘裕咬了咬牙:“这么说来,逼人从军,是唯一的选择了?”

    刘穆之点了点头:“事实很残酷,但就是如此,我上次跟你说过,这回北府军的将士们,拼了命,立了功,得了赏赐,再让他们重上战场,不太现实了,想要留下的,只怕会是些已经升为军官,想在军中搏功名的人,而只为了攒回家买地置业,娶妻生子的钱,这些普通的军士,多半不会留了。”

    刘裕不屑地说道:“要是人生的目的只有这些,那留在家乡就是,又何必来从军呢?”

    刘穆之笑道:“你可要知道,两淮的流民,原本是不许过江的,在两淮之地,是秦晋两国来回拉锯的地方,朝不保夕,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苦啊。可是这回大胜秦国,皇帝下令,有功的北府将士,都准许过江定居,购地置业。不然的话,你当他们为何会从军呢?”

    刘裕睁大了眼睛:“还有这种事?我怎么没听人说过?”

    刘穆之微微一笑:“因为你呆的飞豹营,从一开始,就是以在京口的侨民为主,很少是象刘牢之这样,从两淮直接召集的旧部,自然不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你以为所有人会跟瓶子,兔子,铁牛这些江南人一样,会继续留在军中,其实,多数北府军战士,这战结束后,就会拿着赏钱,在江南定居了。”

    刘裕默然半晌:“要是大军真的这样解散,多数军士回乡,那还谈何北伐?就算以后北方有事,大晋想要再次北伐,缺了最基本的兵源,又怎么可能成事呢?要知道,我们北府军有这样的战斗力,可不是一开始投军时就具备的,那是通过了一年多的严格训练,在终伯他们的皮鞭和棍棒之下,用血和汗所练就的本事啊。”

    刘穆之笑着摆了摆手:“历代的军队征发,哪有象北府军这样准备和训练这么久的?那种朝廷点兵,十天半个月后就集结完毕,全军出发,才是常态。象秦国这回南下,百万大军,一多半也是没怎么见过战事的各族普通百姓罢了。到时候由你们这些身经百战的人作为军官,来训练那些初入行伍的百姓,一两个月时间,让他们学会如何列阵,如何做基本的战术动作,这总没问题吧。”

    刘裕勾了勾嘴角:“这倒是可以,但是战斗力下降太多,以这样的军队北伐,真的可以成功吗?我有点担心了。”

    刘穆之笑道:“如果要北伐,那北方不会有什么强大的军队,那边肯定是四处混战,万里狼烟了,不会再有淝水大战时那训练有素的秦军正规部队,甚至比起俱难,彭超他们的军队素质,都要差了许多,两边的水平都会大大下降,你没什么可以担心的。维持精兵的成本太高,刚才跟你分析过了,而且大战过后,军无斗志,你觉得象他们这样,还想打仗吗?”

    刘穆之顺手一指营地之中,那些地动山摇的帐蓬,以及妓女们放肆的叫声与笑声,传遍了整个大营,而赤着上身的北府军的将士们,则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吃肉,一边交流着刚才的风流经验,这会儿的北府军大营,与其说是个军营,不如说是个巨大的**,其无边春色,比起几年前那个京口蒋神庙前的天人交合大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穆之笑道:“醒醒吧,寄奴,靠着已经醉卧温柔乡,满脑子只想着享受的这些个兄弟们,是不可能打胜仗的,在战场上,如果不能置生死于度外,那只会害人害已。这点你比我懂,真要北伐的话,就得再找一批对于胜利和胜利后的好处,有着饥渴的新兵,不把江南的一些民众逼得走投无路,安能如此?”

    刘裕闭上了眼睛,长长地叹了口气:“胖子,你说的对,谢谢你,又让我增涨了不少见识,看来,北伐大业,是我一厢情愿了,我只考虑了自己的想法,却没有想到人心的问题。那现在,我该怎么做?”

    刘穆之的胖脸之上,眼睛慢慢地张了开来:“成家立业,在军中站稳脚跟,挑选忠于自己的部曲亲卫,下次北伐之时,直接带着自己的班底,在军中可以一下子指挥起千军万马来,就象这次的刘牢之一样,下次真有战事,努力去做个将军吧。我想,谢家需要的,也是一个能帮他们掌握军队的刘裕,而不是只靠一腔热血,成天喊着北伐的空谈者。”

    刘裕睁开了眼睛,神光一闪:“别说了,明天赏赐结束后,随我进城买人。”

第六百零八章 策勋多转赏赐丰() 
    第二天,北府军大营,大校场。

    经历了昨天一夜的狂欢,一场性与酒和烤肉的盛宴之后,即使是强壮如北府军士们,也多少显得有些无精打采,不过,几年来如同机器一样的训练,让三鼓点卯的事情,还不至于有任何人敢怠慢,今天也是一样,即使是如铁牛向靖这样一晚上睡了六个女人的家伙,也都是披甲而出,站到了大校场上,除了严明而无情的军纪外,更是因为今天所有人都知道,是封赏的日子,谁也不会跟赏钱过不去,对于绝大多数的军士们来说,从军报国,出生入死,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谢玄一身将袍大铠,端坐于高台之上,而在点将台边,上百口箱子已经全部打开,一串串,一吊吊的钱都在里面,而除此之外,更是有不少大车停留在这些箱子边上,上面堆满了一匹匹的绢帛布匹,花团锦簇,在阳光的照耀之下,闪闪发光。

    刘裕平静地站在军阵的前方,身后,还是昨天阅兵时跟着他的那二百余人,这会儿全都两眼放光,看着这些赏钱与绢帛,甚至咽口水的声音,也是时有可闻。

    鼓声还在继续,不少刚刚跑出营帐的其他各军军士们,正在飞奔赶来,迅速列阵,在刘裕的身后,孙处小声地说道:“寄奴哥,今天为啥除了钱以外,还有这么多绢帛啊,咱们要这些东西,也不能回家做衣服吧。还是来现的比较合格在。”

    一边的檀凭之哈哈一笑:“三蛋子,瞧你这点出息。你自己不知道,这回能领多少赏钱吗?”

    孙处眨了眨眼睛:“上次开拔前,大家的军功不都是算过了嘛,自洛涧之战以来,俺老孙斩首十七级,三次先登入阵,论功为七转,按平时的赏格,应该是七千钱,不过听说这回的赏格高于平时,我想,怎么也得有个一万钱吧。”

    檀凭之满意地点了点头:“算你小子还识数,就算一万钱吧,得十串大钱,你说,这十串钱,你怎么拿回家?腰上缠几串,然后再肩上缠几串,腿上缠几串吗?”

    孙处摸了摸脑袋:“这可没法走路了啊,一吊钱也有好几斤,这么一来,得好几十斤哪,奶奶的,可跟甲胄的重量差不多了耶。”

    檀凭之点了点头:“就是说嘛,你看看,铜钱太多太重,不好拿着回家,但这一匹绢,按市价是三百多钱,三匹绢就可以抵一吊钱了,到时候你租个车,推着一车绢帛回家,再在市集上卖掉,不就可以抵这些大钱了嘛。”

    孙处恍然大悟:“还能这样啊。那这么说,这回发钱,是要用这绢帛抵扣一部分了,是吗?”

    魏咏之的兔唇翻了翻:“就是这样的,就象当官的发俸禄,也是一半发米,一半发绢帛,寄奴哥,我说的不错吧。”

    刘裕微微一笑:“不错,就是这样的。当年我在京口当里正时,就是如此,大家要记好自己所得的功劳,这回的赏格,可能跟我们的平时军饷一样,是三倍起算呢,三蛋子,这回只怕你能得二万钱呢。”

    孙处兴奋得满脸都是红光:“有这么多呀,哈哈,发了,发了耶!”

    向靖嘟囔了一句:“只可惜了俺的那量云母车,你们一个个这回都抢了好几千钱的宝贝,我可什么也没留下,就指望这点赏钱回家买地娶媳妇啦。”

    刘裕笑着回头拍了拍向靖的肩膀:“铁牛,这回你打算回哪里定居啊?”

    向靖微微一愣,转而说道:“俺还要在北府军里呆着,寄奴哥你不是说了,我们兄弟永远不分开吗?”

    刘裕的心中一热,这向靖虽然人比较直,但还真的是讲义气,要是个个如向靖一样单纯直接,倒也不用自己烦心了,他微微一笑,说道:“总不可能一辈子在军中吧,这次打完后,大家各回各家,购房置地娶老婆,下次要打仗了,再征召集结,明白吗?”

    向靖的眉头一皱:“怎么我听着象是山贼土匪抢完了之后的分赃大会啊,拿了钱后作鸟兽散。寄奴哥,我不管,你去哪儿俺就跟去哪儿。”

    刘裕笑着点了点头:“好啊,我是在京口蒜山七里乡,到时候你可以一起过来落户,兄弟们,这回朝廷可能会让我们都在江南落户,不必再受流人侨民不得过江的限制了,以后,咱们可是一家亲啦。”

    身后的众人们一个个面露兴奋之色,就在此时,台上的鼓声渐停,谢玄站起了身,扫视全场,缓缓说道:“众位将士,承蒙各位抬爱,从军报国,几年来,在训练中流血流汗,在战场上杀贼立功,保家卫国,终于大破秦虏,我大晋,感谢各位的付出,北府军,威武,威武,威武!”

    所有的将士们齐声大呼:“威武,威武,威武!”

    谢玄三呼之后,再次扫视全场,最后目光落在了刘裕的身上,正色道:“现在,大敌已破,各位几年来一直从军,没有回过家,是时候让大家回去与家人团聚了,今天,就是我北府军论功行赏之日,所有在籍将士,按上次在广陵时的论功,予以封赏,除了朝廷正式规定的大晋将士赏格外,我们谢家,感谢各位多年来的付出,特地再出两倍的赏格,大家拿着这些钱,回去安置家业吧,不过记住,北方的胡虏还在,我们汉人的家园还没有收复,很快,我们将再次北伐,到时候我北府军重新征召各位,希望大家能象上次一样,踊跃从军,再立新功!”

    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