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毅哈哈一笑:“北府军一直没有真正解散,士卒大多数是分到了三吴之地,尤其是京口的田亩,而我们这样的军官,也是成了乡吏,里正,丘霸之类的基层吏员,只要上面一声令下,十天之内,就可以在广陵重新集结那支能打败你们的大军,现在中原各州群在我大晋手中,粮储也已经准备,一旦圣上决心已下,要全面北伐,那一个月若不到黄河边,长乐公可斩我头!”

    苻丕咬了咬牙:“那你们晋国要什么,能给我们什么?直说吧,我不想再绕来绕去的。”

    刘毅正色道:“谢相公特意提出,说当年中原大乱,诸胡并起,神州陆沉,北方子民受了大难,但相对来说,你们苻秦还算是做的比较好的,虽然是逆胡,但也有乱世保民之功,所以比起慕容家来说,我们可以暂时赦免你们的罪过,只是这河北之地,原就是大晋领地,当收归我手,作为回报,我们会为你们打败慕容垂,并送你们百万石军粮,让你们带着肯跟随的百姓去关中。何去何从,任君择之!”

第七百八十七章 北府男儿真兄弟() 
苻丕的脸上肌肉跳了跳,看着刘毅,沉声道:“你们当真能给我们提供军粮,还让我们回关中,带上百姓吗?我看不出你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刘毅微微一笑:“我们泱泱大国,连四方的蛮夷都能远远地来归附,更不用说我们本身的子民了,打败燕军之后,若是有人肯抛弃家业跟你们走,那我们也不会阻拦,只要我们大晋能在北方长期存在,那自然天下子民虽远来附,即使一时走了,以后也会回来的。”

    说到这里,刘毅身边的一人也摘下了面具,一张三十左右,白净面皮的文士脸出现在了众人面前,可不正是刘毅的智囊孟昶,他微微一笑,说道:“是啊,就象我孟昶也是北方人,但不也是趁着北伐之机回来了吗?长乐公,也许氐人会跟着你们回关中,但我敢保证,绝大多数的汉人是会留下来的,因为,他们的祖坟故居在这里,不会走的。”

    苻丕恨声道:“一切都给你们想到了,也罢,大秦不幸,尽出慕容老贼这种叛逆,我们现在也要全力对付他们才行。刘毅,你说吧,要多久,晋军才能来帮忙,刚才姜侍郎说的话你也听到了,城中的粮草,不足两个月了,你们若是不早点,那只怕我们想把邺城让给你们,也做不到了。”

    刘毅哈哈一笑:“在我来之前,大军已经在开始集结了,长乐公,相信我,相信大晋,一个月内,你就能看到晋军的旗帜,飘扬在黄河南岸,慕容垂是大兵家,他可以轻视翟斌,刘库仁,但绝不敢对我大晋军等闲视之的!大晋兵锋所向黄河之时,就是他撤邺城之围,北蹿幽辽之日!”

    苻丕伸出了手掌:“好,那就依你,这个条件,我答应了,晋军若能解邺城之围,那我就回关中!”

    刘毅笑着一掌击了上去,“啪”地一声:“一言为定!”

    一刻钟之后,邺城城东,一段百余步的城头,只有两个人倚着城垛而立,正是刘毅和孟昶,而在左右几十步的地方,随刘毅而来的几十名北府军壮士,身着秦军衣甲,持刀槊而立,警惕的目光扫视着四周,以防任何秦军接近。

    刘毅看着远处的丁零军大营,隐约有鲜卑语随风传来,一两声,孟昶竖着耳朵,喃喃地说道:“只诛翟氏,余者不问,放仗免死,顽抗诛杀!”

    刘毅轻轻地叹了口气:“翟斌毕竟不是慕容垂的对手啊,这一夜之间,就给消灭了。看来慕容垂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厉害一点,他若不是早就觉察到翟斌的异动,也不会这么快,这么周全的布置就一击毙命。”

    孟昶摇了摇头:“翟斌伏诛,但他的子侄应该还是跑了,听燕军的意思,翟氏一党还是拉走了不少人,这些丁零人来去无踪,劫掠为生,在慕容垂手下都无法约束,更不用说自立了,他们这一去,会在河北之地大肆烧杀抢掠,慕容垂得到的河北,也绝不会有他想象中的美好。”

    刘毅的眉头一皱:“丁零人真的有这种本事吗?我觉得慕容垂很快就能平定他们的。”

    孟昶笑道:“若是慕容垂这么容易消灭翟氏一族,还会让人跑了吗。这次应该是翟斌之子翟真逃走了,此人向来来去无影,机动性强,慕容垂作了如此布置仍然困不住他,只能说明他一早就有了计划,随时逃跑。希乐,你别看这些丁零人正面打硬仗未必好使,但他们逃命,跑路,抢劫的本事可是世上顶尖,骚扰游击,并不比据城自立来的麻烦要小,甚至更多。”

    刘毅点了点头:“若是丁零人能给慕容垂造成大麻烦,自然更好,彦达(孟昶的字,刘毅跟这位谋士文人,是相互表字相称,与跟他的那些武夫兄弟们有所不同),这回咱们一来邺城就说服了苻坚,立下大功,总算能比刘裕抢一次先机了。”想到这里,刘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孟昶的神色严肃,摇了摇头:“不,会稽王这次在我们来时说得清楚,刘裕到长安,是为了夺那玉玺,他留的时间越久,说明得手的可能越高。现在长安兵荒马乱,如果完全没有夺玺的希望,他大概早就回来了。留下,就说明有可能,因为,我想刘裕不可能为苻坚所用,去帮他对付西燕军和姚苌的羌军吧。”

    刘毅的眉头一挑:“彦达,你这是不了解刘裕,以我对他的了解,看到长安城的百姓受苦,没准还真的会留下助秦军守长安呢。这个人不图功业,只要满足他的那套原则,不让汉人百姓受兵灾之苦,就是他的原则,前一阵他在荥阳不就是做这种事了吗?若非如此,我们还不知道他的动向呢。”

    孟昶的脸色一变:“可这是通敌叛国的大罪啊,真要是做了,怕是再也回不到晋国了。”

    刘毅冷笑道:“那也是他自己做死,怪不得谁。不过现在我们还用得着刘裕,北府军现在还没成气候,仍然是掌握在高门世家手上,现在是谢家,就算谢家倒了,也轮不到我现在就接手,让刘裕,刘牢之他们顶在前面,跟世家间起冲突,最后我们才能有机会。”

    孟昶讶道:“你是说,刘裕会跟谢家翻脸?”

    刘毅微微一笑:“这次北伐,让我们来邺城跟苻丕交易索要城池,但刘裕去长安,绝不可能跟苻坚要长安,所以北伐的目的,一定是河北之地,而非收复关中,如此一来,就说明谢家的北伐目的没那么纯粹和高尚,跟刘裕这个一心想真北伐的家伙早晚会起矛盾,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我们这些下层士族真正有机会的时候啦。”

    孟昶笑了起来:“希乐,你看的可真远啊,不过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去投靠王忱呢?我一直以为你想另寻靠山,跟谢家支持的刘裕分庭抗礼呢。”

    刘毅冷笑道:“这些不过是表面文章,世家不会真正把我们当自已人的,彦达,你记住,只有北府军的兄弟,才是我们真正可以依靠成事的,包括刘裕!”

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 
建康,乌衣巷,神秘小院,地下室。

    幽暗的烛火一闪一闪,照耀着这个偌大的殿厅,从暗门缝隙里透出的微风徐徐,拂着坐在圆桌四周,那四个戴着面具,披着斗蓬的神秘客的须发,每个人的眼中都是炯炯有神,若有所思,目光全都集中在圆桌正中,一副以上等沙土堆积的舆图,上面有山有水有河流,天下数百个州郡,尽收眼底,上面插着各色的旗帜,而每个城池里,都放着人数,大小不同的泥人,以示军队数量,可以清楚地看到,关中的长安,河北的邺城附近,集中了最多的泥人和军旗,密密麻麻,混为一团。

    坐在南方的朱雀轻咳了一声:“这战事的进行,还真有些出人意料,没想到邺城的苻丕还这么能挺,居然撑了大半年,慕容垂二十多万军队都没有攻下,是不是我们太高估了这个燕国战神?”

    西边的白虎摇了摇头,眼中冷芒一闪:“那是因为慕容家和那些丁零人,匈奴人各怀心思,保存实力,以至于最后内讧分裂,现在慕容垂火并了翟斌,只有翟真带着少数族人逃跑,而邵兴所带的想要在河北各州郡复国的军队,也被慕容垂派了儿子慕容农所击败,邵兴被俘斩,至于那个冗从仆射光祚,看到邵兴败亡,吓得逃回了邺城,苻丕的四路大军会攻计划,还没来得及发动,就先灭了两处。”

    东边的青龙叹了口气:“慕容垂毕竟是慕容垂啊。这一切,早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苻丕能撑这么久,完全就是指望外援,现在三路外援断了两路,只剩一路塞外的刘库仁,怕是孤掌难鸣了。草原的游牧骑兵虽然凶悍,但远不是甲骑俱装的慕容家铁骑的对手,就算刘库仁亲至,也难成大事!”

    玄武(谢安)不紧不慢地从怀里掏出了一份塘报,缓缓地展开,他站起身,走到那舆图北部,可以清楚地看到,阴山之南,长城以北,在漠南一带,已经集结了起码有五十多匹泥马,那大约是相当于十万骑兵的规模,而一面“刘”字大旗,就在这些泥马之中,分外地显眼。

    谢安摇了摇头,突然把那面“刘”字大旗拔起,顺手把那五十多匹泥马,大袖一拂,就给卷得东倒西歪,一匹也无法再站立了。

    三人全都脸色大变,站起了身,青龙讶道:“玄武,这是何意?难道刘库仁的十万铁骑?”

    谢安平静地点了点头,说道:“刚刚接到的塘报,刘库仁本来是先派其妻兄公孙希率其部落骑兵三千,随同王猛之子,幽州刺史王永一起行动,大败慕容垂的部将平规,斩俘上万燕军,将五千俘虏全部坑杀,河北震动,慕容垂派了少子慕容麟亲自领兵增援,才算维持住了阵线。”

    朱雀坐了下来,看着玄武,沉声道:“这些是半个月前的军报了,我昨天还听说公孙希旗开得胜,刘库仁大喜过望,亲自到了长城一带,征召渔阳,上谷,代郡这三郡的各附塞部落,准备以公孙希所部为先导,长驱直入中原,与慕容垂决战。刚才的那漠南一带的十万铁骑,不就正好说明这点吗?怎么会说没就没了?”

    玄武叹了口气:“刘库仁毕竟不是拓跋氏一族,他以为可以靠了胜利唤醒漠南各部的战斗热情,随他去中原劫掠,但他忘了一点,草原各部,并非铁板一块,甚至,还有不少慕容燕国的余党在里面,这次要了他命的,正是前燕国的重臣慕舆句之子,漠南的南部大人,慕舆文。”

    青龙奇道:“这个慕舆文我不认识,但他的父亲慕舆句,却是当年燕国的开国重臣了,德高望重,活到八十多岁,可谓燕国的四朝元老了,这个人的儿子,怎么会在草原?”

    玄武点了点头:“不错,正是因为慕舆句位高权重,他的儿子在燕国灭亡后,不愿意和其他人一样,给迁到关中居住,所以半路上逃跑了,这个慕舆文,就跑到了漠南草原上,由于苻坚对于慕容氏一族很重视,可是对慕舆氏这样的普通臣子,就没这么放在心上,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以前苻洛据幽州作乱,这个慕舆文在平叛时立过功,于是就给苻坚封为了漠南的南部大人,掌握三郡的附塞部落。”

    白虎不屑地说道:“既然如此,这刘库仁为何还对慕舆文全无防备,给他暗算了?要与慕容家的燕国作战,还能用慕舆文吗?”

    玄武微微一笑:“这慕舆氏一族,当年可是伙同太尉慕容评,太后可足浑氏一起害过慕容垂的,逼死他老婆大段氏,害得他逃亡秦国,可谓深仇大恨,而慕舆文也主动请战,说是要为家族除掉慕容垂,若是慕容垂得天下,他慕舆氏一族必死无葬身之地了。”

    白虎笑道:“原来如此,听起来很合理啊,可他为何最后还是反了?”

    玄武平静地说道:“这背后怕是有很多隐情,不过以老夫所推测,前线指挥的燕军大将,慕容垂的幼子慕容麟,怕是关键人物。当年此子也跟着慕舆氏一族,甚至告密害死了大段氏,慕容垂复国后,先杀其母,却因为此子一肚子歪门毒计,才留了一命,这回慕容麟领兵与刘库仁部相持,正面打胜算不足,但使这种反间计,倒是拿手得很,他也许可以用自己的经历去说服慕舆文,对他们一族当年的背叛和陷害,既往不咎,甚至,可以让他接替刘库仁,去当那漠南之主!”

    朱雀长叹一声:“高,实在是高。刘库仁毕竟还是棋差一着,为了追求出兵的速度,进了狼窝,那自然是没有生还的可能了。”

    玄武的眼中冷芒一闪:“想要刘库仁死的,怕是不止慕舆文一个,塘报上还说,刘库仁刚死,他的弟弟刘头眷就马上接掌各部,不仅没有为兄报仇,讨伐三郡叛军,反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