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玉玺的请求。”

    刘裕咬了咬牙:“桓玄虽然是桓温的世子,但在荆州并无势力,他不可能真的派兵来救你的,以我看来,不过是行当年谢尚骗取冉魏传国玉玺的旧事,嘴上说派旧兵,其实就是空手套白狼,骗到玉玺就会跑路。”

    苻坚的脸色一变:“空手套白狼?不太可能吧,这次他可是跟以前我秦国将军,关中豪杰鲁宗之一起来的,光是鲁宗之召来助守城的旧部就有数千人了,怎么可能会没有势力呢?”

    刘裕想到了那天在建康城中的奴隶拍卖之事,顿时一切都明白了,他正色道:“这个鲁宗之,是淝水之战时被我大晋俘虏的,被桓玄在拍卖会上天价买下,用了三百万钱,看起来,他就是要用这个鲁宗之在关中招揽旧部,不过正好也说明他没有自己的地盘的势力,如果他真的掌握了荆州,还会这样只让鲁宗之招些关中旧部助守吗?显然是直接从荆州派大军来了吧。”

    苻坚若有所思地点着头:“原来如此,我差点上了他的当,还以为他能救我呢。不过两个多月,此人也只是口惠而实不至,坚持要我先交玉玺,他才能请晋国皇帝下令出兵,本来我还有点犹豫此事,想让你带回玉玺,向晋国皇帝请命,然后割让并州和潼关以东的地盘给桓玄,以作其出兵的酬谢,现在看来,这条路也不通了。”

    刘裕冷笑道:“荆州发兵出战,何时需要征求大晋皇帝的同意过?就是淝水之战前后,桓冲经略中原,攻取洛阳,也没有事先请求过皇帝,他越是这样说,越是借口,大概只是欺瞒苻天王你信息不通吧。”

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会桓玄论短长() 
苻坚摆了摆手:“罢了,反正骗不骗我都这样了,即使借兵暂时求得平安,我大秦从此也会沦为附庸和傀儡,那也不是我想要的。刘裕,你带上玉玺,速速离开吧,记住我的话,以后如果真的能北伐成功,请善待天下百姓,施行仁义,不要象我一样,好大喜功,征伐不断。”

    刘裕站起身,拿起了玉玺,包在了一个包裹之内,背上了右肩,他长身而起,对着苻坚行了个礼,说道:“天王保重,在我离开之前,请问一下桓玄住在哪里,我想见他一面。有些事情,还要跟他商量一二。”

    苻坚看着刘裕,平静地说道:“城东,青云坊,原来的鲁宗之宅第,你最好能带他一起走,既然玉玺不在,我想他也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不必在这里和我一起受罪。”

    刘裕转身大踏步地向着宫殿外走去:“我跟这个桓世子,也该好好聊聊了。”

    半个时辰后,刘裕一身百姓装扮,黑巾包头,右肩挎着包袱,左手提着百炼宿铁刀,站在城东青云坊外,鲁宅前的大街上,说来也奇怪,长安城的夜里,到处都是奔走兴奋的人群,更是有不少人手里拿着铁串,上面是烤肉,一边流泪,一边大笑着当街啃咬,不用问,就知道这些肉是哪里来的,这让刘裕的心里很不舒服,每当遇到,都会快步走开,但是只有这一条鲁府前的大街,却是格外地冷清,一个人也没有,只是以刘裕超人的战场嗅觉,知道角落里,阴影中,大树上,屋檐边,都埋伏了不少精干的杀手,没有这些人的保护,怕是那位阴险深沉的桓公子,也不敢孤身犯险,直入长安吧。

    鲁府的大门敞开着,没有人在外值守,看起来,似乎是早就预料到刘裕会来,刘裕的眉头一挑,长驱直入,走到门边时,一道火光从侧面而来,只见一个身长八尺,虎背熊腰的中年壮汉,手持火把,走向了刘裕,远远地就是行了个礼:“刘军主,我家主公恭候多时了。”

    来人正是鲁宗之,比起在建康城当战俘时,他的气色好了许多,只是这时候的他,没有穿铠甲,而是一身黑色劲装,同样黑布裹头,显得格外地精干,刘裕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鲁将军,好久不见,你荣升郡守,还没来得及向你祝贺呢。”

    鲁宗之面无表情地说道:“阶下之囚,本是必死之身,幸赖主公不弃,不仅捡得一命,还能认祖归宗,做了个南阳太守,所以宗之不才,必对主公生死相随,今天主公亲眼目睹了刘军主的神勇,料到刘军主今天必会离开长安,所以,特地让属下在这里守候。”

    刘裕笑着摇了摇头:“你家公子真的是神算子,我看现在苻坚的王国师都不如他。好了,请鲁将军速速引路,我也迫不及待地要与桓公子一叙了。”

    一刻钟之后,鲁府,后院的一间厢房之内,刘裕与桓玄相对而坐,桓玄一身上好的绸缎衣服,峨冠高带,玉簪束发,头带之上,嵌着一块上好的翡翠玉石,而他的气色很好,脸色红润,完全没有一点挨饿的样子。刘裕看着桓玄,眉头微皱:“全城人都在挨饿,我也喝了几个月的稀饭了,还是苻坚特地恩赐的,你好像没饿过肚皮啊。”

    桓玄微微一笑:“宗之在长安早就有些储备,为的就是这种不时之需,再说了,我远来是客,不是长安的百姓,所以无论是我带来的人,还是我存的粮食,苻坚都无法调配,刘裕,你应该早点来找我的,这样起码不会没肉吃。”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现在来找你也不晚,我马上就要离开长安了,我想,你也没有留下去的必要了吧。”

    桓玄勾了勾嘴角,看了一眼刘裕手边的包袱,平静地说道:“你不会真以为,我会为了块伪玺来长安吧。只有苻坚这个笨蛋才会信这话。”。。

    刘裕微微一笑:“桓公子是聪明人,苻坚并不笨,但比较耿直,也容易相信别人,仁义守信,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在这个比无下限的乱世,他会吃亏的,你桓公子这样的人,倒是大有用武之地。”

    桓玄哈哈一笑:“好了,刘裕,你这张嘴跟你的武艺和帅才一样,真的让人又爱又恨,实话跟你说吧,这玉玺只跟谢家的权势有关,我们桓家可没这个兴趣,当初我拍天价买下鲁宗之,就是为了结交关中豪杰,当年先父征讨关中不成,只带走了万余户百姓,却没带走什么帅才,更是跟王猛这样的奇才错过,引为平生遗憾,这次,我不想再留这个遗憾了。我可以不要这个玉玺,但是关中的豪杰,将门,谋士,异术之人,我却不可以不结交。反正秦国快完蛋了,这些人我能带走多少,就带走多少。”

    刘裕的眉头一皱:“你来是抢人才?就这么简单吗?如果只是结交人才,用不着你亲自犯险吧。”

    桓玄的眼中闪过一丝狡猾的神色:“当年刘备去找诸葛亮,还要三顾草庐,关中向来多豪杰俊才,我如果只是自己躲在荆州,派鲁宗之来,那显然就缺乏诚意,真正的大才,是不会跟我走的。比如王嘉,如果不是你刘寄奴亲自走了一趟,他会跟你来长安吗?”

    刘裕微微一笑:“桓公子,咱们两个之间,最好开诚布公,不要这样口是心非,你来结交的,怕是不止是什么关中豪杰,更多的是姚苌和慕容冲吧。秦国的灭亡,谁都看得见,而以后能雄霸关中的,非西燕即姚羌,如何跟他们搞好未来的关系,这才是你所想要的,对吗?”

    桓玄的脸色微微一红,点了点头:“不错,这就是我留在这里的原因,也是我今天在这里跟你商量的原因,你的玉玺,给我可好?”

    刘裕的心猛地一沉,他没想到桓玄真的看上这玉玺了,不自觉地摸向了手边的宿铁刀,沉声道:“公子欲反乎?”

    桓玄哈哈一笑,摇了摇头:“不是我要,是送人作礼物。明白了吗?”

第八百六十七章 谢氏轮回成桓温() 
刘裕的眉头紧皱,看着桓玄,沉声道“如果是这样,就更可怕了,要是你的这个朋友是国内的人,那就是你想助人谋逆,要是你的这个朋友是他国之人,那你就是把我大晋的玉玺私授敌国,这就是叛国罪行。”

    桓玄笑着摇了摇头“若是慕容兰向你索要这个玉玺,你会给吗?”

    刘裕朗声道“当然不会给,且不说我跟她只是合作的战友关系,就算她是我的妻子,我也不会因为爱情而放弃大晋的利益的,这和为了一个女人而叛国有什么区别?”

    桓玄勾了勾嘴角“老兄,别这么死脑筋,我看你在这里助苻坚守城,以为你的想法应该灵活一点了,没想到还是这么直。”

    刘裕冷冷地说道“我再说一遍,在这里我守城是为了拯救这里的数十万百姓,而不是为了秦国效力。要不然的话,我早就出城领兵作战了,何至于等到秦国精锐尽失时才出手?”

    桓玄微微一笑“怎么解释是你的事,但在我这里看来,你不过是因为难以处理和慕容兰的关系,不忍与她的鲜卑同族刀兵相见,才选择这种两不相帮,而留在这里,也不过是为了取得玉玺罢了。你请王嘉,助苻坚守城,已经是帮助敌国了,就是我这个留在长安的人都会这样想,更不用说建康城里那些想要找你麻烦,然后连带着打击谢家的世家了。你知道我说的是谁。”

    刘裕冷笑道“他们怎么想是他们的事,我只要带回玉玺,完成任务就行。大丈夫立身于天地间,只求无愧于心就行了,用不着事事向人解释,委屈求全。”

    桓玄笑着摇了摇头“既然你可以无愧于心,那为什么就说我是叛国呢?玉玺不过是一块石头,又不是传国玉玺,这东西如果能用来与有利于大晋的势力结盟示好,为将来的北伐作准备,就是有利于国的好事,为什么你就是无愧于心,我就是里通外国?”

    刘裕冷冷地说道“因为你是为了你桓家,为了你个人的私利。而我是为了大晋,甚至不是为了谢家。这个玉玺不止是一块石头,而是北方的合法统治象征,谁有了此物,谁就可以收拾北方的人心,以后大晋再想收复失地,可就难上加难了。怎么能说是为了未来的北伐作准备?桓玄,我不知道你这样里通外国,对你有什么好处。”

    桓玄微微一笑“秦国的灭亡,看起来不可避免,而我们桓家的北伐,一时间难以发动,既然这时候不能收复关中,那就跟以后可能取得关中的人搞好关系,吸纳这里的豪杰,结交这里的志士,等时机成熟之时,自然可以水到渠成地收复这里。”

    刘裕摇了摇头“把玉玺给这里的未来雄主,只会让其统治稳固,你以后想要收复,可就没这么容易了。无论谁占了这里,都以后会和大晋,和你们桓家成为敌人,你以为送了个玉玺,就能保持良好关系了?”

    桓玄摇了摇头“刘裕,看来你的谋略还不够深远啊,送玉玺是为了骄敌,你看看苻坚就知道了,拿到玉玺之前的他,奋发上进,是个名副其实的英主,雄主,可是拿到玉玺之后,自以为天下太平,灭我大晋也不过是举手之劳,最终误判形势,乐极生悲,一战而败亡。”

    刘裕冷笑道“这么说来,把玉玺送人,还成了骄兵之计了?既然如此,何不做得彻底点,把大晋的传国玉玺也送了慕容垂,让他很快就骄狂而亡呢?”

    桓玄微微一笑“不用这样激我,刘裕,你知道这不是一回事的,苻坚的这块玉玺,只有慕容冲和姚苌会看中,别人并没兴趣,关东那里没人认这个,所以慕容垂都可以毫不犹豫地让慕容兰拿这个和你作交易。这东西给谁,谁就是名义上的关中霸主,起码会感念于我桓家的恩惠,与我们交朋友。而且,我也不希望这东西归了谢家,增加他们的权势和功劳。”

    刘裕哈哈一笑“说了半天,终于说出真实想法了,其实你只是不希望谢家靠这块玉玺增加功劳,以后永远地压制你们桓家,甚至连你们的荆州刺史,也有抢了去的可能,对不对?”

    桓玄的脸色微微一红,沉声道“刘裕,为什么你就这么看我们桓家不顺眼,却把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谢家看成是你的再生父母?如果你真的这样道德高尚,一心为国,又为何要跟一个新的权阀混在一起?我桓家的今天,不是平空掉下来的,是先祖,先父大人两代人的奋斗,对大晋有大功。尤其是先父大人,三次北伐,威震天下,不仅保住了大晋,还收复了大片失地,比你刘裕现在的功劳,大了何止十倍,谢家不过就打赢了一个淝水罢了,我们桓家起码差点收复两京,哪个功劳更大?”

    刘裕正色道“我不否认你父亲当年有过大功,但他后来权欲攻心,想要篡位夺权,分裂国家,如果走到这一步,当然需要举国共讨之。如果只是以前那个三次北伐的大英雄,那就是我,也愿意追随他。现在的谢家,起码还是为国效力,为国收复失地,并没走到你父亲的那步,如果真有那一天,我第一个就会跟谢家决裂!”

    桓玄有些意外,睁大了眼睛,上下打量着刘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