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5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狼哥哥,刘琨不是这么好做的,这次不是我要阻止你,实在是,实在是真的没到时机啊。”

    刘裕咬了咬牙:“你知道我为何这次如此坚持这样的打法吗?是因为上次的邺城之战,我实在是不甘心,大好的北伐局势,就输在这些内部奸人的阴谋诡计之下,但只靠阴谋诡计,还胜不得我的北府大军,慕容垂的将略和燕军强大的战斗力是根本,所以,这回我真正担心的,是你大哥的态度,如果他宁可留下继承人问题的隐患,也不跟我合作,那我只有放弃这个计划了。如果他不与我为敌,那我就有信心,在并州立足。关中二秦相争,我如果取得并州,可以西渡黄河进入关中,只要能得关中之地,那北伐大事,成矣!”

    慕容兰幽幽地叹了口气:“狼哥哥,我知道你的北伐雄心,但是,这回真的不是好时机,你们大晋的内部不稳,黑手党是不会让你成功的,你这么一搞,以后想让北府军置身昌道内战之外,都很难了。”

    刘裕慨然道:“战机不是时时都有的,如果这次不借着慕容永追击苻丕的机会,一举破其精锐,等他在并州经营个两年,再想去攻,就难于登天了,慕容永虽是名将,但也有疏忽的时候,上次三部联军来袭击大宁,他就轻视了拓跋珪,没有留意他隐藏的实力,这是此人的致命弱点,我上次就观察出来了,所以,这回我就是要用朱序示弱,再秘密带北府精兵前往,一举将之击破,然后风卷残云般地追击,不给他喘息之机,如此,方可一战而破敌。”

    “并州是前秦经营了多年的故地,虽然因为苻丕败亡而降于西燕,但人心未复,如果我打败慕容永,他们会站在我这一边,所以,我不会指望中原的百姓提供粮草,而是指望并州的父老能供应我军需,所以,这次我听到桓玄逃回时,我就意识到机会来了,必须要现在把握住。”

    慕容兰睁大了眼睛:“什么机会来了?我听不太明白。你不是说桓玄来了会误了你大事吗?”

    刘裕微微一笑:“当时没有跟你说真话,其实我的意思是,苻丕必须死,而且杀他的人,一定不能是我,如此,我方可收并州人心。”

    慕容兰恍然大悟,点头道:“这回我明白了,并州人心,心向前秦,苻氏毕竟经营多年,施恩义于百姓,即使是淝水之战后这些年,也仍然算是一片乱世中难得的乐土,所以苻丕虽败,但是没有强行守城,避免了兵灾的持续,百姓心怀感激,如果你打败慕容永,但苻丕却跟着跑回来,那势必人心倒向苻丕,你的晋阳也会得而复失。”

    刘裕笑道:“这回让你说中了,不错,就是这样,桓玄急着回来是想抢下杀苻丕这个伪皇帝的大功,他也有这个能力办到,而且他为了追杀苻丕,会带走陕郡弘农的驻军,这样慕容永就更不会把洛阳城的守军看在眼里,能攻则攻城,不能攻则分兵掳掠四周的坞堡,抢夺人口与财物,以作军需。而这时候,才是我一举出击,摧锋陷锐,破其主力的时机。”

    慕容兰叹了口气:“说得好像慕容永就是束手就擒一样,他毕竟是威震天下,打败前秦两任皇帝的名将,别的不说,就说那八千甲骑俱装,你就靠这一千北府兵,怎么破?”

    刘裕勾了勾嘴角:“不是只有五千吗,哪来的八千?”

    慕容兰微微一笑:“忘了告诉你了,这回他大败苻丕,把苻丕攒了几年才大部分出来的五千甲骑也灭了,事后缴获的装备大约有三千副,所以现在慕容永有八千甲骑,别怪我没提醒过你哦。”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淝水英雄今何在() 
刘裕笑道:“八千甲骑,够厉害的,但以慕容永的性格,不会全部带出来,毕竟要防着慕容垂的大军从太行来袭,所以,他最多带出一半的甲骑,即使是四千甲骑,我想在正面打败,也非易事,更何况他肯定还有至少上万的步兵跟随。从表面上看,我们没有任何胜的机会。”

    慕容兰点了点头:“我也觉得是,你如果守城,也许可以有机会,可是若是野战,那是送死,君川之战,你名义上有两千军队,但是可别忘了,你有大批的伏兵可用,这回朱序都不一定会帮你,更别说其他的援军了。”

    刘裕点了点头:“这点倒是的,不过,若非如此,我又怎么能胜慕容永呢?”

    慕容兰摇了摇头:“你想打他个出其不意,也得有基本实力才行,朱序的兵马肯定不会随你出战,你靠什么去胜他这上万步骑?狼哥哥,你打仗就是再厉害,也不能让你的弟兄个个天兵天将吧。”

    刘裕微微一笑:“那这样吧,若是我能打败慕容永,追他入并州,你就去帮我跟你大哥,按我刚才说的跟他提议,怎么样?”

    慕容兰眨了眨眼睛:“既然如此,我真的得跟你去洛阳了,我也很想看看,这些事情,你是如何能做到的。”

    刘裕笑着把慕容兰的行囊打了个包:“好,咱们一起上路吧。”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又放下了这个包裹,一脸坏笑的看着慕容兰:“离天亮还有点时间,我们还得等胖子,他说的有道理,春宵一刻值千金,你看我们要不要…………”

    慕容兰没好气地一把抢过刘裕手上的包裹,转身就往门外走:“你就在这里守着你的千金吧,我还得去找个替身扮成臧爱亲在这里好好地孝敬婆婆呢,咱们天明碰头。”

    刘裕看着慕容兰那远去的倩影,伸了个懒腰,倒卧在了床上,他的手轻轻地摩挲着那大红的嫁衣与披头,闭上了眼睛,喃喃道:“刘琨,佑我成功!”

    七天之后,洛阳,南门。

    城门紧闭,城头的晋军,各个神色紧张,全副武装,刀出鞘,箭上弦,如临大敌,城外的空地上,站着近千名彪形大汉,几乎人人都是戴着斗笠,有些人身着商贾服装,有些人却是跟酒楼的酒保小二一样打扮,还有些人是猎户打扮,但看他们站立时那纹丝不动,如同标杆般的形态,还有那布衣掩饰不住的发达肌肉,就可以知道,这些人都是百里挑一,不,应该说是千里挑一的精兵锐卒。

    朱序一身将袍大铠,立于城头,他的胡须已经雪白,比起几年前在淝水时,脸上多出了不少刀痕一样的皱纹,可是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却是犀利如常,冷冷地看着城外的这支沉默的“军队”,光芒闪闪,若有所思。

    在他的身边,是一个身长九尺,壮得跟头熊罴一样的壮汉,两层精钢铠甲也给他那一身蛮肉撑得几乎要裂开,此人正是以勇武闻名于中原,让人闻名丧胆的猛将杨佺期。

    杨佺期本是弘农杨氏之后,祖上是以经学闻名的东汉大儒杨震,但到了杨佺期祖父杨林,父亲杨亮这两辈时,却是留在了北方胡人政权为官,先后效力于后赵和前秦,后来在北方大乱时才跟着南渡投奔晋国,虽然在晋国也是被任命为一方刺史,可是因为来得太晚,又在伪朝逆胡中当过官,所以给看成二等公民,甚至那些建康城中的世家子弟们,视杨家为寒门。

    而杨佺期和其兄长杨广,与祖传的家族中那些满腹经纶的大儒不同,都是标准的猛将兄,在这个用刀子和拳头说话的乱世中,反倒是不走寻常路,成为一代猛男,也正是因为其声名在外,朱序特地把他从弘农一带的冯该所部中调来,引为副将,其身边跟着的五百部曲,也都是随其父祖征战多年的老兵,让人望而生畏。

    杨佺期看着城下的那些黑衣人,咬了咬牙:“大帅,这些人明显是训练有素的军队,看样子是想混进我们洛阳城,里应外合的,探马来报,苻丕已经前往陕郡一带,看样子是想走上庸入巴蜀,而慕容永的军队也到了黄河边上,随时可以渡过来,这些人,只怕是二路贼人的先锋探路,不可不防啊。”

    朱序摇了摇头:“若是奸细,应该是小股入城才是,怎么会这样上千人地在城门口聚集?而且他们不带攻城器械,甚至不穿盔甲,明显不是想打仗的样子,更何况,他们是在南城这里集合,若是二路贼胡派来的奸细,应该从北边过来,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是在等什么人,而不是对我们不利。”

    杨佺期转而笑道:“还是大帅看的准啊,确实如此,刚才是我一时有点关键,没有细看,那我们要不要派人出城,跟这些人接触一下,问问他们所来何意呢?“

    朱序沉声道:“不用,就这样守着就行,他们不会一直等下去,我看,很快就会有人来找我们了。”

    正说话音,一个矫健的身影,在左右两人的跟随之下,信步走进了城外的这堆奇怪的汉子中,不少人都笑着转过了头,更是有二十多个带头首领模样的人,上前与这条大汉相拥或者是把臂,那是标准的军汉间的见面礼,朱序看着他们的动作,嘴角边微微抽了抽,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这些人,是北府军!”

    杨佺期一听就来了劲:“什么?是北府军呀,听闻北府军战力,天下无双,看这些人的姿态,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精兵,只是,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为何不打旗号?”

    朱序笑着摆了摆手:“好了,马上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了,我已经看到了为首的那人,他会帮我们解释一切。”

    杨佺期正要开口,却听到城下的那条大汉摘下了斗笠,露出了一张英武过人,不怒自威的面孔,而他的声音,中气十足,绵久有力,让城头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朱刺史,在下乃是前北府军老虎部队军主刘裕,听闻朱刺史在这里独守孤城,特奉扬州刺史,镇军将军王恭军令,带军中兄弟前来相助,还请您行个方便,让我等入城。”

    :。: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刺史府中论军情() 
朱序的嘴角勾了勾,沉声道:“军务在身,请恕朱某不能开城,你说你有王刺史的军令,可有凭证?”

    刘裕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封书函,又拿出了一块北府军的令牌,用细线捆在一起,一边的刘道规递上了一把大弓和一根长箭,刘裕把这些东西拴在了箭上,搭箭弯弓,一箭射出,这箭不偏不倚,直接钉到了朱序身后的城楼横梁之上,入木三分,仍然摇晃不已,这份劲道和力量,让看的人无不骇然。

    朱序却是平静如常,他早就见识过刘裕的本事,身边的护卫取下箭枝,把那信物与书信呈上,朱序看了一遍,点头道:“不错,确实是王刺史的公印,来人,开城,把这些壮士迎往城中西校场安置。刘壮士,还有请你来刺史府一叙。”

    一刻钟之后,刘裕,刘毅与何无忌三人,昂首立于朱序的刺史府大殿之上,这里早已经给改成了军营军帐的模样,书吏文员们在角落里奋笔疾书,仆役们抱着一堆堆的公文来回奔跑,正案前有一个很大的沙盘,上面尽是标注着中原一带的局势,全副武装十余员将佐,挎剑立于两侧,而朱序则正襟危坐于胡床之上,看着堂上的北府军三英,微笑点头:“果然是刘裕,刘毅和何无忌三位壮士,想当年老夫亲眼见到你们在淝水之战中横扫千军如卷席,今天却在这里得见。”

    刘裕微微一笑:“好汉不提当年勇,这些年朱刺史独守中原,辛苦了,王刺史听说最近并州有变,中原可能会有异动,所以特命我等前来支援。”

    朱序轻轻地“哦”了一声,说道:“既然是王刺史派你们来援,为何不按军队的模式装备,却是便装前来?我们这里一开始还把你们当成奸细了呢。”

    刘毅正色道:“朱刺史,朝廷并没有下令,让我等以军队的形式来支援你们,这次只是王刺史,或者说是刘大哥觉得中原危急,不愿意我们上次北伐的成果毁于一旦,这才在乡里召集了北府军中以前的老弟兄和其家属,前来支援,所以,并未携带盔甲军械。”

    杨佺期睁大了眼睛:“什么?!你们是私自前来?我的天,这可是聚众违令行为啊。”

    何无忌摇了摇头:“这位是杨将军吧,久仰大名了,我等此行,是上报过王镇军,并得到他的首肯的,并不是私自前来,因为事出紧急,等不及朝议,所以王镇军让我等先行前来,战具和军械如果携带,一路行军会影响速度,所以我等空手上路,只带随身刀剑弓箭以防身,等朝议下达,自然会有大批正规援军出发的,请将军放心。”

    朱序点了点头:“有王镇军的公函在此,不是私自聚众,杨副将,这里是军议,要慎言!”

    杨佺期勾了勾嘴角:“这么说,你们来这里是要用我们武库中的装备了?不过我可有言在先,洛阳城中的装备,本来只够我们守城部队使用,备用的甲胄和槊矛,多是以前秦军淘汰的旧装备,远远比不得你们北府军那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