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三十一章 姚苌献策平天下() 
三个月后,长安,太极殿。

    苻坚的脸上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表情,王猛的离世,仿佛抽走了他的灵魂,短短的三个月功夫,他的头发从以前的黑色,变成了花白,四十出头的这位大秦天王,这会儿看起来,倒象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也难怪,自从亦师亦兄的王猛离世后,这几个月他茶饭不思,几乎整个人都要垮掉了。

    苻融站了出来,朗声道:“天王,王录公已经走了,但大秦还在,大秦的万千子民还在,请您振作起来,继续带领我们共创大业!”

    苻坚的嘴唇微微地抖了抖,缓缓地看向了苻融:“阳平公啊,有什么事情,你们来办就行了,孤现在的情绪很乱,并不想管这些事,给孤一点时间,让孤平静一下。”

    苻融摇了摇头:“此事非天王处理不可!我等都无权办理!”

    苻坚闭上了眼睛,喃喃地说道:“还是王丞相之子王皮谋反之事吗?他因为没有袭到父亲的爵位,而王丞相临终前也没有给子侄们去求一官半爵,所以一怒之下才会阴谋叛乱,阳平公,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苻融勾了勾嘴角,说道:“国有国法,王丞相虽然于国有大功,但是子孙谋反乃是大逆,若不依法严惩,那王丞相亲手建立起来的法制的威严,荡然无存。臣以为,以王丞相于国之大功,可以不株连其他王氏子侄,但王皮和其他同党,应该诛灭!”

    慕容垂紧跟着站了出来,说道:“臣附议!”

    除他之外,十余名朝臣也都纷纷出来附议。

    苻坚的眼中光芒闪闪,沉吟良久,才缓缓地说道:“罢了,王皮谋反,只是未遂,还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危害,上回苻洛谋反,按国法本应处死,王丞相却进言,说苻洛是攻灭代国的功臣,孤却疏忽了对他的封赏,以至于心生怨意,被小人挑唆之后,就一怒起兵谋反。”

    “王皮谋反,说白了是因为没有得到官职与爵位,心中不平的原因。王丞相于国有不可磨灭之大功,孤却没能让他的子孙享受荣华富贵,孤的子孙,一个个无尺寸之功就可位居王候,也难怪王皮心中不满。这次就饶他一命吧。”

    苻融点了点头,说道:“天王仁厚,万民景仰。臣代王丞相全家谢您的大恩大德!”

    苻坚坐直了身子,这会儿他的脸上又恢复了一个帝王的威严与刚毅,他看着苻融,缓缓地说道:“把王皮流放到塞外朔方郡,其他王氏子侄不问,此外,任命这回没有附逆作乱的王丞相长子王永为礼部尚书,承袭王丞相的爵位不变。”

    苻坚说完这些之后,舒了口气,看向了慕容垂:“慕容将军,南边可有何动向?上回进军之事半途而废,晋国有什么反应吗?”

    慕容垂摇了摇头:“上回因为大秦的大军出动,晋国荆州刺史桓冲非常紧张,也征发了十万大军准备对抗。后来我军因为内部的事情没有前进,而晋军则趁机攻掠了汉水,沔水一带,掳掠了几万户百姓而去。我军边境的部队因为未得天王军令,只能坚守不战,未能出击。”

    苻坚的眼中闪过一丝怒意:“恶贼,强盗!桓冲欺人太甚!”

    苻融正色道:“天王,请不要忘了王丞相的临终遗言,对晋国,还是要保持以和为贵,不可妄动刀兵啊!”

    苻坚咬牙切齿地说道:“桓冲之才,比起其兄桓温,差远了,但仍然敢进犯我大秦,为什么?不就是欺我国新失栋梁,想要占一把便宜吗?上次他们企图勾结苻洛与苻郎,攻打我中原,孤已经忍了一回,这回居然得寸进尺,如果不加以惩戒,那以后晋人就会组织大军北伐,这次没说的,必须要加以严惩才行!”

    说到这里,他看着站在一边的苻丕,沉声道:“东线的晋军,有什么动向没?”

    苻丕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作为苻坚的庶长子,他还是苻坚当年与侍女生下的孩子,所以在秦国,这位能力不错的皇子的地位很微妙,这次南征,也是他第一次领军出征,满以为可以建功立业,却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但一听到父王的问询,他马上开口道:“晋国看起来荆州扬州两块的矛盾很深,儿臣以为,我们很有机会!”

    苻坚的眉头一挑:“什么机会?”

    苻丕正色道:“这回我大军准备南征之时,只有荆州的桓冲出兵抵抗,而东线,从建康到两淮地区的晋军,却没有任何动员的迹象,只有都督五州军事的谢玄,发了征召军队,募集新兵的法令,儿臣以为,这不过是作作样子而已。”

    苻融的眉头一皱:“长乐公(苻丕的爵位),军国大事,还是要慎言,我得到的情报是,谢玄征召的多是两淮一带的流民,老兵,这些人都是当年从北方南下的,身经百战,远非一般百姓可比。这个动向,其实比桓冲的十万大军更让人不安啊。”

    苻丕笑道:“王叔啊,谢玄不过是高门子弟,只知清谈论玄,哪懂军事?晋国历次北伐,有哪个世家子弟能驾驭得了这些凶悍的流民帅的?最后往往是自己北伐不成,倒是先内乱了。就是姚将军,当年你的兄长不就是这样离晋投秦的吗?”他说着,哈哈一笑,看向了站在中段的一个中等个子,一身皮袍甲胄,四十上下年纪的羌人将领。

    此人姓姚名苌,乃是羌人首领,当年其兄姚襄神勇无敌,纵横天下,先是投奔了石赵帝国,后来北方大乱,南下归晋,却受到了世家子弟的排斥,在北伐时再次叛晋,想要进入关中自立,却被秦国大将苻黄眉斩杀,姚苌和其他的族人也就此归顺了秦国,因为其人狡诈多智,如同狐狼一般,而羌人又数量众多,即使是苻坚对其也是忌惮三分。

    姚苌微微一笑:“长乐公说的是,晋国的那些高门子弟,哪会打仗?连礼贤下士都做不到。他们真正能打的,也就是荆州兵马罢了,天王,只要打垮了桓冲,那晋国的天下,就是唾手可得啦!”66

第一百三十二章 羌卑奸谋终得逞() 
苻坚的双眼一亮:“江东兵马,真的这么不好使吗?不至于吧。他们不也是有祖逖这样的英雄吗?”

    姚苌不屑地勾了勾嘴角:“祖逖那时候,天下大乱,招的多是南下的北方流民,再就是我兄长那回,也是北方石赵帝国崩溃,大量流民南下,我们羌人也是无处可去,只能暂时依靠晋国。并不是江东兵马厉害,是北方南下的这些流人,身经百战,战力强悍。至于江东的兵嘛,嘿嘿,不值一提。”

    “当年晋国大臣殷浩要北伐,就用我们部落为先锋,但又怕我们立功,所以多方牵制,本来我兄长感激晋国收留之恩,是真想为他们效力的,却给一个不懂军事的文官处处为难,这才一怒叛晋,晋军中军后军十万,被我们彻底打垮,哪还有半点强军的样子?”

    苻坚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么说来,江东方向,不足为虑,晋国只有荆州兵还有战力吗?”

    苻融急道:“天王,万万不可大意,吴人的战力不弱,尤其是水网纵横的江南之地,是非常难对付的对手,王丞相一直说…………”

    慕容垂突然冷冷地说道:“王丞相已经故去了,阳平公,你是不是想用阳平公压天王一辈子?活着的时候要听他的,他死了还要永远按他说的来,有机会也不进取吗?”

    苻融双眼圆睁,厉声道:“慕容垂,王丞相在世的时候就料到你不怀好意,就想挑拨天王南征之心,好为你鲜卑人的复国创造机会。你别以为王丞相不在了,你的奸计就会得逞,有我在,断不会让你如意!”

    慕容垂哈哈一笑:“是啊,王丞相在时,为了除掉我,不惜瞒着天王,设下如此毒计,还害死了我无辜的令儿,阳平公是不是想继承你恩师的遗愿,继续灭我慕容家满门呢?哼,大秦立国到现在,谋反的好像都是宗室,或者是王丞相的家人吧,我慕容家可有半点对不起大秦的地方?!”

    这话说得让苻融冷汗直冒,确实,慕容垂的话虽然没有说透,但是意思已经出来,直指谋反之人,是苻秦宗室和王猛的家人,暗示王猛和苻融也有这种反意,话说到这程度,苻融就是为了避嫌也不可以再多进言了。

    苻坚的眉头一皱,这话的意思,他也听了出来,他叹了口气:“好了,慕容将军,阳平公,你们都是国家栋梁,丞相新逝,你们应该齐心协力才是,怎么能这样公然争执呢,这让其他的大臣们怎么看,怎么想?”

    苻融勾了勾嘴角,说道:“天王,非是臣要为难慕容垂,实在是他的话,与王丞相的遗言完全不符合,王丞相至死都不忘的事情,您当时也答应了,怎么现在给他和姚苌两句话,就要改变主意了呢?”

    苻坚沉吟了一下,开口道:“孤答应过王丞相,不会全面南侵,以稳定国内为主,但也没说就可以纵容晋国的一再挑衅,现在不是孤要南征晋国,而是晋国犯我边境,他们的这个野心如果不得到打击和惩罚,我大秦将永无宁日。”

    慕容垂笑道:“末将愿领兵出征,先挫桓冲,再取两淮,等到我大秦饮马长江之时,即可考虑一统天下,天王也将完成历代伟大君王的丰功伟业,永垂青史!”

    姚苌也跟着说道:“末将不才,愿辅佐慕容将军一道南征,为国立功,为天王分忧!”

    苻坚的眼中光芒闪闪,似是有些动心,苻融看着苻坚,急得满头大汗,却是欲言又止,久久,苻坚才叹了口气:“丞相新丧,这时候不宜大战,只需要击退晋国的挑衅,给他们一点教训即可。此外,这次我们也可以试试晋军的战斗力,以决定后续的发展,孤意已决,众卿听旨!”

    所有的文臣武将们全都齐齐地跪下,各怀心思,听着苻坚的正式军令,只听到苻坚那沉稳有力的声音,在太极大殿中来回飘荡着,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以苻丕为征南元帅,领兵十五万,三天后出发,慕容垂为先锋,继续率本部鲜卑兵马三万,目标为晋国的荆州门户襄阳,限你们半年之内,攻克襄阳。”

    苻丕与慕容垂对视一眼,齐齐下跪:“臣遵旨!”

    苻坚勾了勾嘴角,继续说道:“若晋国起大兵来争夺,孤也将尽征大秦境内的男丁,与之决战,此外,为了减轻襄阳之战的负担,必须在巴蜀和两淮这两个方向进行牵制性作战。姚苌何在?”

    姚苌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跪了下来:“臣在!”

    苻坚正色道:“即日起,加你为龙骧将军,带本部羌兵五万,出镇CD,建造战舰,限你于半年之类,打造出一千只舰船以上的水军,随便准备顺江东下,水陆并进,直取荆州!”

    姚苌沉声道:“臣遵旨!”

    苻坚微微一笑:“这龙骧将军是孤当年作为将军时的封号,此后我大秦一直虚置此职,今天孤把此称号给了你,姚将军勉之!”

    此言一出,很多人脸色一变,暗地里摇头不已,姚苌的神色平静,磕首于地:“谢天王隆恩!”

    苻坚继续说道:“兖州刺史,广武将军彭超,后将军俱难何在?”

    两个高鼻深目,多须黑面的匈奴族大将越群而出,单膝跪地:“末将在!”

    苻坚正色道:“彭刺史,你这些年来一直献平定淮南之策,这次,孤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把这个目标实现,兖州兵马十四万,交与你指挥,你的任务,是在东线两淮之地,发起进攻,有机会则攻取两淮,没机会则牵制晋国江东兵马,使之不能加入襄阳战场,明白了吗?”

    彭超面露喜色:“谢天王信任,末将一定攻取两淮!”

    苻坚沉声道:“各位,王丞相不在,大家要各司其职,为国尽力!”

    所有所臣子们齐声应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之后,所有的臣子们都快步而走,只有慕容垂和姚苌拖到了最后,二人相视一眼,走到无人之处,慕容垂笑道:“自古惟名与器不可假人,天王把龙骧将军一职给了姚兄,岂非天意乎?”

    姚苌笑着摇了摇头:“咱们是一路人,慕容将军,攻下襄阳,咱们才有机会,勉之!”

    慕容垂的眼中闪过一丝耐人寻味的光芒:“天王大恩,将百倍报之!”131

第一百三十三章 结伴投军入北府() 
东晋太元六年,九月。

    已是秋高气爽之时,田间的粮食已经被收割一尽,忙碌了大半年的农人们,开始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吹牛练武,水牛趴在田里,悠闲地甩着尾巴,拍打着身上的牛虻,好一派宁静安逸的景象。

    刘裕一身短衣,背着包裹,里面是几件换洗的衣服,他的腰上缠着一个小布囊,里面装着一百五十钱,这是他去广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