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7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下的规矩,也就没了。”

    司马元显突然说道:“王仆射,你是想亲自出镇南徐州,接掌北府军吗?”

    王国宝笑着摇了摇头:“我又不通兵法,哪是那块料啊。依属下看,若是扳倒了王恭,可以让刁廷尉去当南徐州刺史,兼北府军的镇军将军,他本身以前就是南徐州的刺史了,只是给皇帝和谢家所排斥,一直不得实权而已,这回若是能赶走王恭,恐怕刁廷尉是最合适的人选。”

    司马元显摇了摇头:“不行,刁家兄弟太过贪心,上次去北府就几乎弄得酿成民变,王仆射,我知道刁逵是你的心腹,也为你奔走出力,今天你能得到父王的原谅,也是他的功劳,投桃报李是人之常情,但京口和北府军关系重大,不是讲人情就能决定的事,北府军统领之事,恐怕还要找可靠的人才行。”

    王国宝眨了眨眼睛:“那现任琅内史的属下族弟王绪如何?他对王爷可是忠心耿耿,能力也在刁逵之上。”

    司马道子厌恶地摆了摆手:“他就算了吧,捞钱的能力比刁家兄弟强倒是真的,可名声比刁家兄弟还要臭,你早晚有一天会毁在他手上的,不说别的,就是前一阵,在皇兄避暑的别院边上兴建府第之事,不就是他出的馊主意吗?你因为这个给皇兄怒骂,王绪也因为这事给外放,这么快就忘了?”

    王国宝脸色通红,嘴里嘟囔着,不敢再提。

    司马元显眼神一闪:“父王,如果您不弃的话,孩儿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可以代替王恭之后接掌北府军。”

    司马道子有些意外:“你想找谁来代替?”

    司马元显微微一笑:“不是别人,正是现任鹰扬将军的北府军大将,刘牢之。”

    王国宝一下子跳了起来:“这怎么可以呢?刘牢之不过是个卑贱的武夫,可以为鹰犬,爪牙,怎么可以让他真的当一方大臣,不行,绝对不行,这是坏了我们大晋百年,不,坏了从西朝以来两百年的规矩啊。”

    司马道子也点了点头:“不错,怎么可以让家奴爬到主人头上,享爱真正的世家子的权力呢?再说刘牢之胸无点墨,只会行军打仗,不要说书法,就连吟诗作赋也不会,如此粗鄙不堪的武夫,怎么配跟世家为伍?元显,你年龄太小,很多这为人处世之道都不明白,就不要乱出主意了。”

    司马元显叹了口气:“那祖逖,桓温也都是武夫,为什么他们就可以割据一方,成为一时英豪,一方霸主呢?他们可以,刘牢之为何不可以?”

    王国宝笑道:“世子啊,祖逖桓温在从军之前就是世家子了,所以不会给看成外人,可刘牢之世代军汉,兵家,可从来不跟世家沾任何边啊。你用这种人代管军队,当个将军可以,但接掌北府,是要掌握政权,财权的,不是行军打仗这么简单的事,在世家间的关系和人脉,比打仗的本事更重要。”

    说到这里,王国宝勾了勾嘴角:“要是那刘裕,他虽然以前不过一个京口村夫,但毕竟父祖辈也当过官,勉强算个士人,有这层关系,谢家才会提拔他当孙女婿,想重点栽培,要不然为啥不直接栽培跟了谢家时间更长的刘牢之呢。”

    司马元显正色道:“王仆射说得有理,刘牢之的长处在于打仗,短处在于全无世家,士人的身份,也正因此,他知道自己的短处,不敢真正地跟世家起了冲突,也就是说,他绝不会象刘裕那样有自己的主张,不听话。这就是我们用他的最主要原因,刘牢之在军中可以服众,我们只要在这时候,给他恩惠,让他能真正地掌握军政之权,但实际上,这权力仍然可以控制在我们手中,因为我们有人事任免权,随时可以把他换掉,所以他无论是报恩还是保官位,都不敢跟我们为难,因为京口一地的税收,根本撑不起几万大军,要想真正地养活军队,得靠我们给他的军粮,饷钱才行,控制了这点,就控制了刘牢之。”

    司马道子听得两眼发直:“这样,这样就可以了吗?”

    司马元显微微一笑:“再强的战士,也得吃饱了肚子才能作战,就象刘裕,就算打赢了洛阳之战,没有军粮也无法北伐,若不是有人给他提供了军粮,他是不会去河北的,刘裕尚且如此,刘牢之更是要负责平时的几万大军的军需,只有听命于我们。如果父王仍然不放心,那孩儿愿领命,去那北府军中,就说是去学习军旅之事,实际上监控刘牢之,不怕他还敢造次,起了异心,如此一来,北府军可就彻底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横扫天下的劲旅啦。”

    司马道子哈哈一笑,拍了拍司马元显的肩膀:“我儿的想法,与孤完全一样!”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昌明三巨论时局() 
华丽的大棚里,桓玄神色自若,不经意地向着西侧那个同样华丽的棚子瞟了一眼,微微一笑:“看起来,王国宝又重新傍上旧主了,还真的是不是坏蛋不聚头啊。”

    王恭恨恨地说道:“早晚有一天,我会亲手杀了这个奸贼,重振朝纲!”

    殷仲堪的眉头一皱,警惕地向着四周看了看,确定都是自己的亲卫守在门口后,才松了口气,独眼里黑白分明,光芒闪闪:“阿宁,慎言,这话要是给奸人们听了去,可能会有杀身之祸啊。”

    王恭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怕什么,现在荆扬两州都在我们手中,又有圣上的支持,王国宝就算回归会稽王门下,也掀不起什么浪,等这次刘裕的事情解决后,我就让刘牢之做好准备,王国宝和王绪的罪状我早已经收集得差不多了,真的是触目惊心哪,五大车都装不下,以他的罪行,死一百次都不足以赎罪!”

    桓玄微微一笑:“阿宁,这世家间的争斗,从来不是看这些明面上的罪状,你不要低估了自己的对手,现在司马尚之统兵于建康,而庾楷和王愉又分掌豫州和江州的兵马,挡住了我们入京除奸的道路,如果我们没有大义的名份,直接就这么起兵,会给别人说成是造反的,到时候内战若不能迅速解决,而外部逆胡插手,事情可就麻烦了。不可以因为我们的正义之举,而陷国家于危难之中啊。”

    王恭冷笑道:“豫州和江州兵马或许可以阻你荆州军队一时,可是建康城中的守军,又怎么会是我的北府大军的对手?只要我一声令下,刘牢之挥师三万,旬日间就可以攻破建康,到时候天下都在我手,圣上也站在我们这一边,逆贼就是王国宝,不是我们,北方诸胡现在都打得不可开交,慕容垂也暂时无力南下,只要我们动作够快,甚至可以除完内奸,就直接趁胜北伐,起码,先恢复黄河以南的大晋国土。”

    桓玄叹了口气:“阿宁,你的设想虽好,但你要考虑到,皇帝就在建康,要是我们起兵,他的安全可能会有危险,或者说,给那些奸臣们逼得下诏指责我们是反贼,要天下共击之,到了这一步,你能保证刘牢之和北府军一定会听你的指挥,为国起义吗?”

    王恭的脸色一变:“我不相信他们还敢谋害圣上!圣上绝不会受他们的摆布,他的个性我非常清楚。”

    殷仲堪叹了口气:“阿宁啊,最怕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如果圣上宁死不从贼,他们真有可能下毒手呢,这些年来,后宫之中张贵人可谓是一手遮天,而这个女人,就是当年司马道子一手塞进去的,现在她的哥哥张法顺,也成了道子党一方的重要谋士,如果我们把王国宝逼得急了,也许他们直接会指使张贵人对圣上下毒手,太子年幼,而且愚钝不堪,根本不能即位,要是会稽王趁机登位成了皇帝,那一切可就全完了。”

    王恭的头上开始冒冷汗:“既然这样,我们更不能迟疑了,干脆,趁着圣上现在不在建康,不受他们的控制,我们直接讨个诏书,在这里就把王国宝给解决掉。”

    说到这里,王恭环视全场,满意地点着头:“今天来了很多北府军的将士,我认得他们,全都身着黑色劲装,几十人一组,可惜牢之不在,不然的话,只要他一声令下,将士们直接就可以在这里把王国宝这个奸贼拿下,就地正法,只要把他杀了,道子一党群龙无首,会稽王也只能乖乖就范!”

    桓玄淡然道:“阿宁啊,你这个人就是自我感觉太过良好了,这会影响你的判断,你不会真的以为,这些北府军将士是为了除奸而来的吧。”

    王恭勾了勾嘴角:“这个当然不是,他们是为了刘裕而来,这也是我今天要来这里的原因,不管这刘裕有多让我失望,不听我的号令,但他毕竟是北府军的人,我作为北府镇军将军,最高统帅,不能对部下的生死视而不见,听说刘裕身受重伤,根本无法格斗,所以今天在关键时候,我会出手将刘裕救下,到时候无论是刘裕还是众将士,全都会感念我的恩德,我要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会愿意的。”

    殷仲堪讶道:“你今天要出手救刘裕?阿宁,你不会疯了吧,这是公然抗旨啊,甚至是违背上天对刘裕的考验,是大不敬。”

    王恭冷笑道:“你们还没看出来吗,这一切都是王国宝和道子党的阴谋,他们设计陷害忠良,刘裕娶慕容氏公主之事,我们上层世家哪个不知?现在在刘裕北伐不成的时候把这旧帐翻出来,分明就是想要借题发挥,往北府军上泼脏水,最后逼我交出北府军权。我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今天我救下刘裕,然后就跟众将士们说,这些年来一直陷害我们北伐大业的,就是王国宝这个奸贼,到时候群情激愤,把王国宝立斩于这里,也不会有人说半个不字!”

    桓玄笑了起来,看着一脸得意的王恭:“原来阿宁早就作好今天来救刘裕,杀王国宝的打算了。不过我想问你一句,你觉得在刘裕的事上,或者说在北府军的军权上,谢家现在的立场如何?还会跟你一条心吗?”

    王恭的脸色一变:“灵宝,你什么意思,你是说谢家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敌人?这不可能,这些年我一直对谢家礼敬有加,可从没有得罪过他们啊。”

    桓玄冷冷地说道:“你一直占着北府军权,不让谢家人染指,甚至拒绝谢琰来当你的副将,这就是对谢家最大的得罪,这天底下什么都可以分享,惟独两样,一个是权力,一个是爱情。今天谢道韫没跟你我坐在一起,就说明谢家并不是咱们的一路人,而这些北府将士们成群结队而来,又不是你组织的,那让他们来的人是谁,想要他们做什么,恐怕阿宁你得另作打算,早留退路了。”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螳螂捕蝉黄雀后() 
王恭沉声道:“颜都督何在?”

    一个五大三粗的黑脸将军走进了帐中,此人乃是王恭的贴身护卫,现在也在北府军中任中军都督,掌握王恭的贴身安保,名叫颜延之,乃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后人,跟三国时的著名猛将颜良也有亲属关系,颜回身为著名文人,倒是有这样的武将子孙,也颇为讽刺。

    颜延之对着王恭一拱手,大声道:“末将在。”

    王恭的眼中光芒闪闪:“今天外头来了这么多北府将士,你可看到?”

    颜延之点了点头:“末将看到了,他们好像还是按在军中的编制,以各队的队正,幢主带领,几十人一波,来的都是伍长以上的锐卒。大帅,这是您的安排吗?”

    王恭咬了咬牙:“当然不是,我今天本来是让你带了五百人进来,必要的时候以我掷杯为号,拿下奸贼王国宝,可没让这么多人来。”

    颜延之连忙道:“末将的部下,已经安排好了,但不是穿的他们这么显眼,既然是要动手除奸,就不能太引人注意,刚才末将看到这么多人都统一着装,还以为是您另有安排呢。”

    王恭恨声道:“北府军能调兵的是刘牢之,不是我下的令,那就一定是他,他这样做,为的是什么?”

    桓玄淡然道:“阿宁,只怕事实跟你想的正好相反,不是刘牢之下令让他们来,而是刘牢之知道他们要来,所以干脆早早地称病不来,以洗脱自己的嫌疑,这个江东猛虎,可比他的外表更加精明啊。”

    王恭微微一愣:“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桓玄叹了口气,拿起面前的一樽葡萄美酒,一饮而尽:“刘裕这是格斗的第三场,这一战,关系了北府军的每个人心,上一战,这些战友兄弟们就愿意遵从他的呼唤,主动入场相助,这一战,更是会亲临观战,万一对刘裕不利,那他们一定会不惜兵谏,力保刘裕一条性命的。刘牢之身为军人,深知部下的想法,又不能去违背他们的意愿去阻止,正好可以借着儿子重伤,需要照顾,远离这里,这样这里出什么事,就不是他的责任了。”

    说到这里,殷仲堪的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