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北府一丘八-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裕没有说话,眼中光芒闪闪,似是在考虑别的事情。

    刘穆之微微一笑:“其实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你这么做,恐怕跟女人有关吧。寄奴,以前你没这么多心思,跟简单纯粹的兄弟在一起,生活也会很平静,可你这回去了一趟北方后,明显不一样了,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那个跟你走了一路的什么苗影儿,是不是个女子?”

    刘裕睁大了眼睛,奇道:“你怎么会知道?”

    刘穆之哈哈一笑:“果然不出我所料啊。不过这也正常。你要知道,我可是有家室的人,这方面比那些没成家的单身汉经验要丰富得多。寄奴啊,这个苗影儿,只怕是王家或者是谢家的高门贵女吧。”

    刘裕叹了口气:“有时候我真的挺怕你的,感觉就跟天上的神仙一样,天上事知道一半,地上事全知道。说吧,你想问什么,今天我都告诉你,但还请你要为我保密。其实,我有些事情也想跟你请教,商量的。”

    刘穆之收起了笑容,正色道:“其实不是因为我有多神,而是这件事情必然会向此发展。玄帅对你的看好,谢家对你的倚重,这已经初见端倪,他当时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跟刁逵作交易,用一个大州刺史的肥缺来保你,显然对你的期待超过了一个大州刺史,那么,接下来还要如何笼络你呢?”

    刘裕的眉头一皱:“谢家对我有恩,我当以死相报。”

    刘穆之摇了摇头:“寄奴啊,这是两个概念,你这回从军,非但是为了报恩,也是为了出人头地,建功立业,现在你没有官身,只是一个区区的小军官,自然一切要倚仗谢家,与其说报恩,不如说是要利用谢家的力量,助你往上爬。如果你真的以后掌军掌权,象桓温那样权倾天下,到时候,你和谢家还会是这样的关系吗?”

    刘裕以前也想过这些问题,但不敢深入,只是一念之间就停止了,今天给刘穆之这样正式地提及,他的眉头渐渐地锁了起来,喃喃地说道:“我刘裕并非忘恩负义之人,即使将来掌了权,掌了军,也不会忘记,是玄帅带我走上这条路的。”

    刘穆之叹了口气:“你想的有点太简单了,现在你是光棍一条,无牵无挂,自然可以这样说。等到你位高权重后,你就有了各种牵绊,你有你的兄弟,有你的部下,他们的利益,到时候也许会和世家大族的利益起了根本冲突,就好比你的檀兄弟,魏兄弟他们,如果有一天,他们跟谢家,王家起了冲突,你怎么办?”

    刘裕咬了咬牙:“应该不至于这样,谢家是明事理的人。真要到了这一步,我也会居中尽量调和。我的兄弟都是很简单的人,只想着兄弟义气,不是逼到万不得已,又怎么会跟世家起冲突呢?”

    刘穆之摇了摇头:“人是会变的,是会随着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的,今天大家都是普通的小兵,可以兄弟义气,要是真到了将来各自手握重兵,镇守一方,那兄弟能不能有的做,都要打个问号了。”

    刘裕听的嘴角渐渐地勾了起来,显然,他并不喜欢听到这样的话,尽管他知道,胖子是为了自己好。

    刘穆之显然也注意到了刘裕表情的变化,正色道:“当然,我只是打个比方罢了,将来未必会这样。但是寄奴,你的心中,必须要有这根弦!”

第一百八十七章 谢家半子刘寄奴() 
刘穆之的语速有些加快:“天下的权力,财富是有限的,我大晋立国以来,一直是这些北方高门世家控制了国家的这些权力和资源,这才让世家子弟能过上体面的上等人生活。【。aiyoushenm】但也让他们厌恶兵事,不从事劳动,一方面世家子弟的水平和能力在下降,一方面国家又需要建功立业的猛士,这会是什么结果?”

    刘裕的眉头一皱:“这就是你说的,天命将移吗?”

    刘穆之点了点头:“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都是这样。就连王朝都不可能千秋万代,何部是世家门阀?一方面占据高位之后,进取心会下降,家族中子弟的水平会慢慢地衰退,另一方面又要面临下面的次等世家的强烈冲击,此消彼涨,就会是一个又一个世家,退出执政的中心。”

    “自我大晋开国以来,琅玡王氏,太原王氏,颖川庾氏,高平郗氏,陈郡谢氏。一个个地登上权力的中心,又一个个地退出去,现在轮到了谢家和太原王家。作为两家的当主,谢相公是不可能不考虑到以后的。”

    刘裕奇道:“所以他们相中了我?想现在趁我没有发迹的时候,施恩于我,这样也是能为他们家留条后路,或者说延续他们家族掌权的时间?”

    刘穆之微微一笑:“你毕竟姓刘不姓谢,作为小兵,小军官时奋力拼杀,为自己争取功名的同时,也是为了谢家在打拼,但当你掌握了重兵,控制了帝国的军权之后,那就是主从易位了,到时候不是谢家来提携你,是你会不会让谢家继续保持一流世家的地位了。”

    刘裕的眉头一皱:“我跟谢家不会有什么冲突吧。毕竟我只求在军中发展,不求朝中权力。”说到这里,他笑了起来,“就我这块料,连字都认不全,要说靠勇力打仗没问题,可是居庙堂之高,理国治政,那就没戏了。”

    刘穆之摇了摇头:“桓温在少年时也是你这般想法,但当他真的三次北伐,手握重兵之后,还不是这些世家高门争相来投吗?就算他本人才学不高,但也会有厉害的世家子弟作他的军师的。就好比那个郗超,号称髯参军,就是桓温的智囊,军师,包括他篡位的计划,都是此人所制订的!”

    刘裕哈哈一笑,拍着刘穆之的肚子:“这么说来,以后我也会有个胖参军了?!”

    刘穆之没好气地说道:“好了好了,说正事呢,严肃点。寄奴啊,我不开玩笑,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到了那个位置,那必然会对掌权的世家构成强烈的威胁,到时候冲突在所难免。谢家现在光是对你示恩还是不够,还得通过另一种办法,把你牢牢地控制在手中,死心踏地!”

    刘裕的心中一动:“你是说,联姻结亲?”

    刘穆之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我说的就是这个,现在你明白了吧。玄帅让谢家的女儿跟你一路同行,就是有意把此女许配给你,你如果娶了她,自己一跃就能成为高门世家的女婿,再也没人敢看不起你,但同时,你也把自己的前途跟谢家捆在了一起,从此你不再是京口刘大,而是谢家半子!”

    刘裕摇了摇头:“不,不是这样,你说的那种是门当户对的世家联姻,我和妙音不一样,我们是互相倾慕对方,是真心相爱的。”

    刘穆之哈哈一笑:“苗影儿?妙音?我一听就知道是她了。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应该就是你上次说过的,在京口碰到的那个世家贵女吧。你打擂的时候我就留意过,当时她和桓玄站在大树之下,一直在看你呢,那时候好像就对你有意了。”

    说到这里,刘穆之的话锋一转:“不过,这些世家贵女看似尊贵,但其实命不由已,有着显赫身世的同时,本身也是家族争取各种利益的棋子,她就算喜欢你,但只要谢相公一句话,她就得去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世家子弟,哪怕这人会是个残废!”

    刘裕叹了口气,这种高门间的政治联姻,所导致的各种悲剧,他也有所耳闻:“那看起来我和妙音还是xing yun的,至少,能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胖子啊,你说的有道理,也许对于谢家来说,他们是想用这种婚姻作手段,把我捆住。但是我跟妙音是真心相爱,我们的爱,是纯粹的,并没有这些额外的东西。”

    刘穆之冷冷地说道:“所以如果这桩婚一结,你的理想,前途就不复存在,你只是谢家的一个女婿,再也不可能有自己真正的人生。”

    刘裕咬了咬牙:“胖子,你这话有点太过分了吗。谢家对我有恩,我又和妙音互相喜欢,娶了她,我就没自由了?就得一辈子听命于人了?这是哪门子道理?难道,玄帅还是害我的吗?”

    刘穆之的眼中冷芒一闪:“你说说,你的人生理想追求和抱负是什么?”

    刘裕哈哈一笑:“大丈夫在世,自然要做一番功名事业,名垂青史。现在神州陆沉,北方沦陷于异族胡虏之手,我没别的想法,就是希望能统兵作战,收复中原,以后在我的墓碑之上,能写上,晋故征北将军刘裕,就是得偿所愿了!”

    说到这里,刘裕看向了刘穆之:“到目前为止,我看不出我的这个愿望,跟谢家,王家这些顶级世家会有什么冲突之处。我要北伐,他们也要北伐,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即使目的一致,我又为啥要担心以后会跟谢家起了冲突呢?等我以后能平定天下,自然会解甲归田,我又不是贪慕权力之人,你知道的。”

    刘穆之一动不动地看着刘裕,一言不发,久久,他才叹了口气,扭头看向了军营方向,在那里,一面“谢”字大帅旗,正迎风飘扬着,刘穆之缓缓地说道:“寄奴啊,难道你真的以为,我大晋的高门世家,他们想要北伐,跟你想要北伐,是同一回事吗?”

第一百八十八章 穆之建言北伐业() 
刘裕的脸色大变,眉头紧锁起来:“胖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是想说,难道谢家和大晋,并不想真的北伐?这不可能吧,谢家这回可是组建了大军,连他家里的僮仆都拿出来参军了,你大概不知道吧,刚才的人里,那个最瘦小的水生,就叫谢停风,是谢家的庄客呢。【。aiyoushenm】他们这回是真的想北伐!”

    刘穆之淡然道:“这有什么奇怪的,谢家肯让子侄部曲从军出征,就跟桓家也是三次北伐一样,看起来是出了力,但实际的目的,跟你这种纯粹的想收回失地,是不一样的。他们图的是权力,而不是北伐的成败!“

    刘裕的头上开始冒汗,声音也有些发抖:“不,我不信,谢家如果有北伐中原的机会,为什么不干?这对他们家可没有坏处!”

    刘穆之叹了口气:“谢家的产业,根基已经都在南方了,在北方无尺寸基业,这就决定了他们并没有强烈的北伐动机。寄奴啊,你想想,如果你是谢相公,或者是玄帅,那你图什么?”

    刘裕不服气地说道:“就算是为了谢家能永掌权力,也应该北伐建功立业啊!”

    刘穆之冷笑道:“恰恰是因为这点,他们才不可能全力北伐。我大晋建国以来,一直是世家天下,但这世家天下又有个微妙的平衡,就是说不能让一家独大,进而全面压制别的家族。也就是说,当年西朝那种司马宣王这种压制别的家族的超级世家,是不会给接受与允许的。”

    “强如桓温,当年三次北伐,权倾天下,进而想要问九锡,篡逆之心路人皆知,但是王家,谢家这些大世家会联合起来,集体抵制,这也是桓温最后没当成皇帝的原因。现在大晋的天下,西有桓家世代占据荆州,东有世家联盟控制朝廷,拥兵扬州,而谢家,则是世家的首领。”

    “如果这次北伐,谢家真的能立下大功,收复中原,那就会从世家的首领,变成世家的公敌,到时候象王家,郗家这样的家族,甚至有可能会反过来联合荆州的桓氏,来打压谢家。所以,就算谢相公,玄帅有北伐之志,最后也只会多方地受到牵制,不可能得以实现的!”

    刘裕听得冷汗直冒,这种话,刘穆之从来没有跟自己提过,但说起来又是如此地有道理,让他无可辩驳,他咬了咬牙,沉声道:“既然如此,那我更是应该帮谢家一臂之力了,毕竟军中的兄弟们,都是人心思战,想要建功立业,这不是那些个高门世家子弟能阻止得了!”

    刘穆之摇了摇头:“现在是秦国大军南下,这些高门世家为了自保,当然不会捣乱,甚至会出力相助,但要是能打退秦军之后,想要进一步图取中原,那他们必然会千方百计地阻挠。”

    “到时候就算将士们想打,但后勤辎重,军粮补给从何而来?当年桓温也是壮志满怀,想要北伐建功,回来代晋自立,结果就是给人暗中拖后腿,不给他打通粮道,导致前方大军无粮而撤,这才有枋头之败,这不正是活生生的教训吗?”

    刘裕恨恨地说道:“既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组建北府兵作什么,直接解散了事!”

    刘穆之微微一笑:“寄奴啊,大晋立国,已近百年,那些当年南渡的士族早就在南方形成了根基,其家业,奴仆都在南方,如果是北方胡虏南下,自然是要全力抵抗,但要是让他们出巨资大力去收复中原,那又是他们不肯干的。”

    “我在辎重营,掌管后勤的账薄,这些事情很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