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三国有些乱-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呀,世界很大,我们的目光应该长远点!”田丰点了点头,语气一转说:“不说这些还很遥不可及的东西,文若你来熟悉下一郡的政务才是我们现在要做的。”

    一郡的政务说多也多,说繁杂也繁杂。关键是汉代的郡府不似后世那么权责分明,郡府基本上是头发胡子一把抓。更没有什么军政分离之说。还要命的是带个特别强烈的个人色彩。

    也就是说一个心怀黎庶的人做这个郡府,那么这一郡的人日子会好过,自然会政通人和。反之,一个只想捞一笔就另调的家伙当这个郡府,那么这一郡的人都得小心喽。苛捐杂税事小,弄不好就是民不聊生或家破人亡。

    刘备自然是个心怀万民的主,所有的政策都以人为本。甚至可以说是让利于民。尤其对商会的一些扼制,更是为了保证一郡人的生活安定,不必怕生活必需品被人家屯积居奇,为了利益而突然调价。

    说到底,这商会或者说涿郡的商业,都是以刘备的人和产业为主。真有人要投诉商会什么,就是堂下何人,为何控告本官?嗯,就是这么个调调。

    好在自刘备执政涿郡以来,还没出现过投诉商业这一块。一些可能出现的状况都被刘备扼杀于未萌芽或萌芽状态中。这是具有千余年历史知识的优势。

    当然,随着以后不断涌入的商人和可能日益扩张的领地,也许会出现许多刘备意料不到的情形。不过只要刘备权柄在手,这都不是问题。

    “玄德是军政分离?”荀彧跟田丰熟悉了好一会郡府政务,就有感而发:“民生民情是重头戏,商务也挺多!”

    “是呀,公子说专业人做专业事。不懂领兵行军的就不管军事,不懂经济的就不插手商业等。在这里做事,都是你懂什么就做什么。当然,可以一边做一边学。”田丰欣然而答:“公子所言以民为本绝非空言,而是实实在在这么做。甚至公子名下的产业明明可以获利更多,也被公子让利于民。”

    在郡府上班或挂名上班的人很多。也许基本上就田丰常驻,不过各自分工明确。郡府老大是刘备,决策者嘛,算是提纲挈领。其次就是田丰,实施者嘛,也是有查缺补漏之责。

    刘备所施之政策,田丰都是落到实处。田丰有建议或意见,刘备都会认真听取虚心接受。刘备绝对是从善如流,而田丰则是一心为公铁骨铮铮,这两货算是绝配。

    田丰对刘备最不满意的就是刘备的疲懒,尤其常常翘班,把田丰一个人留在郡府,田丰怨念深深。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田丰也习惯刘备不正常上班,前提是把近段时间的政务安排好。

    而这些大方向的政策方面,正是刘备的强项。基本上脑袋一拍,一个月或三个月,甚至半年之内该干什么又如何干,都说得头头是道。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按照刘备的规划,涿郡越来越好。其中包括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建设等等方方面面。

    除了说习惯的力量,涿郡的发展才是田丰放任刘备常常翘班的原因。既然提纲挈领做得好,那么查缺补漏的就努力干活吧!

    田丰下面还有赵家老大赵峻赵子川,孙乾孙公佑,简雍简宪和等。其中孙乾算是管外交这一块,嗯,就是出使了趟洛阳。再说区区一郡也不存在外交一说,也就这么个意思。

    简雍和刘德然在一起,在商会中混得风生水起,算是管商业这一块。只有赵峻是正经做政务这一块,在跟田丰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已经下放至涿县为县吏。

    赵峻离开后,田丰一段时间不习惯,有才又好使唤的年轻人难得呀!还好,荀彧来了。这可比赵峻还强的有才又好使唤的家伙,学生啊,老师用起来不知多顺手。

    当然,还有一大票挂在郡府名下的校尉。如黄忠,关羽,张飞,赵云,徐晃,颜良,文丑,龚龙,邹靖,典韦,以及张宁为首的一批曾经的黄巾军大小渠帅们。他们由刘备直管,或者说只对刘备负责。

    把握一支军队,绝对掌控一支军队,这是刘备的底线,更是这乱世中的生存之道。所有的理想和抱负,都必须在能存活下去的基础才可能实现和展示。

    枪杆子里出政权,从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是真理!

第257章 ,师生感慨() 
刘备麾下所有猛将统统是郡府名下的校尉。没具体的某某校尉,也没明确职权。其中只有邹靖这个老牌校尉常驻郡城,其余的都在楼桑村附近的兵营或双峰岭下。

    嗯,还有典韦这个保镖的校尉也常出现在郡府。反正典韦不带兵,就忽略不计。

    众校尉中又隐约以黄忠为首。黄忠不但资历老,而且众将都过受其指点,尤其是颜良和文丑两个家伙,叫声黄忠师父也不为过。黄忠在刘备队伍中就是总教头。

    黄忠练兵可以,冲锋陷阵也行。说到领兵作战就差点,万人左右的局部战斗没有问题,上了五万或十万以上的战役就抓瞎了。

    目前刘备处倒是有个统帅型的人,这个人就是刘备的老师卢植卢子干。卢植是当今天下三个能指挥十万兵力以上战役的人,另外两个皇甫嵩和朱儁都快没兵可带了。

    洛阳的灵帝刘宏和十常侍集团正暗搓搓准备裁军,甚至准备解散中央军。朝堂上众大臣在各家族充许私自组建武装的情况下,也半依半就没明确反对。皇甫嵩和朱儁两个也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人不就没兵可带。

    目前而言,刘备没理由要求老师卢植如何。一是老师最大,天地君亲师之说可不是开玩笑的。在汉代来讲,老师如父。何况卢植待刘备甚厚,连刘备志在天下也持默许状态。二是没战事,没有值得卢植出手的战场。

    有人会说各地镇压黄巾军战斗打得如火如荼,怎么会没有战事和战场?说这话的人是没睡醒!没见灵帝都要解散中央军,让地方武装去解决各地暴动。连皇甫嵩和朱儁都要失业了。

    再说,有带着曾经的黄巾军去镇压现在黄巾军的道理么?当然,如果说灵帝下诏,让刘备带兵满地图镇压黄巾军,那么刘备会很乐意带兵出征。说不定十万人出征,会带回几百万俘虏。

    还别说,年后就有几个家伙打着为天公将军张角复仇的旗号,各自迅速召集几万或十几万兵马,声势浩大,让灵帝又不得不让皇甫嵩等人再次领兵镇压。这自然是后话。

    “夫子,玄德是连水利田桑也造诣不凡呀!”荀彧研究了一下涿郡之前的政务,有点感慨地说:“真如玄德自己所言,除了不能自个儿怀孕生子。”

    “是呀,以前白马将军执政涿县,就是公子行高参之事。”田丰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同样感慨地说:“值得庆幸的是,之前涿县的种种举措没有废除,在萧规曹随的情形下还得以全郡推广,才使涿郡在天灾之下受损不大,也才有今日之涿郡。”

    “更妙的是玄德接任涿郡太守,这让涿郡更是富庶繁荣。”荀彧有点庆幸地说:“就算是萧规曹随,依样画葫芦的情况下,也没有政策的制定者施实起这么得力。再好的政略也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准啊!”

    就拿后世而言,中央多少政策的发布实施是为了利国利民,甚至是千秋万代之功。而到了地方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有些还适得其反。

    医改,农村医保,地方城区建设等等。其本意是为了方便百姓,为人民减负,让广大人们生活幸福感暴棚。

    实际上呢?看病难看病贵一点也没改善。以次充好实在平常。强拆强迁屡见不鲜,不演全武行也只是平头百姓敢怒不敢动手,最后吃亏的那回不是草民?

    以上纯属题外话,谁让世间再无刘备刘玄德。也只有涿郡才是世外桃源吧!怪不得田丰和荀彧师生如此感慨。

    “这是涿郡人之福呀!在这大汉天下也是独此一家。”田丰怪话不断地说:“不然谁还会辞官不做?教书育人总是没有做官来得有成就感!”

    别看当年田丰在洛阳挂任而去似乎洒脱,其实这家伙心中怨念十足。时至今日此时也还忿忿不平。可见田丰也是愤青一枚啊!

    荀彧没有接话,笑笑让老师田丰发泄着心间陈旧的怨气。一边努力地熟悉政务。荀彧才是个人间正派人士的典型代表啊!就不知会不会被田丰及刘备等人带歪么?

    “夫子,问个小问题可以么?”荀彧看了许久的公文及政务文本,老神在在地说:“有些地方学生十分迷惑呀,还望夫子解惑!”

    田丰从如山的文件中移开目光,瞪了荀彧一眼,没好气地说:“你都叫夫子,夫子不就是释疑解惑的么?也许有多问题我不一定回答得了,或者说我不一定有最优解。但是我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记住一点,我们不但是师生,而且还是良师益友。”田丰认真而严肃地说:“我们在一起没有什么不能问和不可以说的,随时随地我们都可以讨论和相互学习!”

    荀彧被田丰这么一说,倒有些不知如何开口了。荀彧沉吟了一下才说:“我只想问我都来郡府这么久,玄德为何还没有来?”

    在荀彧的印象中,郡太守不是盘居郡府么?那有只有郡府官吏在努力工作,而郡守大人不见的道理?而且荀彧见田丰一副习已为常的样子,荀彧才有此问。

    “呃!”田丰本以为荀彧对涿郡的政务有什么疑问,不料是问刘备翘班之事。出乎意料之外,又勾起了田丰无名的邪火。就算刘备身为老大,也做得不错。而因此被公务缠身的田丰怨气难消啊!

    “唉!”田丰愣神了一下,叹了口气说:“别说了,夫子命苦呀!摊上个只管提纲挈领,又只看结果的郡太守,我又能如何?官大一级压死人,还好有文若你来分忧!”

    听田丰如此说,荀彧知道老师是痛并快乐着,心中还十分矛盾和百转千回。田丰希望刘备勤政,又希望刘备放权。好吧,刘备疲懒,还放权彻底,又让田丰无以劝说,左右为难。其间心情自是一言难尽,个中滋味五味杂陈。

    “这也许是身为上位者的行事风格吧?”荀彧心底偷着乐,他知道老师田丰有铮铮铁骨,又十分勤奋,还看不惯疲怠之人。这下坐蜡,身为学生的某人自然有点小开心。

    “你就偷着乐吧!”身为老师的田丰对学生荀彧的小心思洞若观火,揶揄着说:“文若你迟早也会步我的后尘,到时好好享受上位者的行事风格吧!”

    “玄德是规划时才在郡府,平时都到地方体察民情?”荀彧试着理解刘备的执政理念和风格。

    “到地方体察民情?”田丰翻着白眼说:“也有,一般是到处乱逛,或者捣鼓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就像今天,把一个适合纳入怀中的女子送去戍边。嗯,也许还带着定了亲的小女友相送吧!”

    “啥?”荀彧表示自己听不懂。

第258章 ,付之行动() 
田丰口中的刘备还真是在送张宁去二货师兄公孙瓒那儿,不出田丰意料的是还真带着蔡琰,一起送张宁的还有黄彩蝶和赵雨。当然,也少不了刘备的影子典韦,这是堵很威武霸气的背景墙。

    张宁的胭脂马一直在黄彩蝶这儿,就算张宁从冀州回来了,也因为心情欠佳没心思要回胭脂马。今天北上,黄彩蝶早早就把胭脂马送了过来,再说送送闺蜜也应该。

    张宁连夜就选好了一起随行的人员。有徐和,司马俱,李条三个小渠帅,还有十几个女兵,其余的都是精锐之士,一共千人左右。嗯,清一色的骑兵。

    “宁儿姐,边疆苦寒,多注意身体!”蔡琰牵着张宁的手,大人一样叮嘱道:“如果真撑不下去,你别忘了,这里是你的家。这里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我们随时都欢迎你回家!”

    “撑不下去?大家别忘了姐们是很能打的!”张宁一副大姐头的风范嚷开着:“不过这里是家是真的!也是让我最感动的地方!你们可要帮我看好双峰别院。嗯,记得打扫整理什么的!”

    黄彩蝶和赵雨连连点头,表示会好好帮忙打扫的。两双美目略有点通红,这几个小姐妹感情还是挺好的。

    “好啦,好啦!”张宁挥了挥手,气势为之一弱地说:“万一过不习惯,或者说心情一好,我就会回来的。你们就当我去外游历一番吧!”

    其实几个小姐妹对张宁这个大姐头是十分敬佩的。无论是敢于独自外出,还是敢于去追求爱情。别说在这个年代,更别说是这个年代的女性。张宁都算是特立独行的一个。

    “能打?”站得远远的典韦嘀咕着:“那边能打的多得去啦,等要你出手,也不知道战局恶化到什么程度。”

    不是典韦看不起张宁那花拳绣腿,实在是赵云和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