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三国有些乱-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就吕布本人而言,被袁绍利用很正常。可是有陈宫在吕布麾下的话,就让人难以捉摸了。”荀彧从容地说:“自从陈宫归吕布之后,吕布就没吃过大亏。吕布这次从长安退出,不是战败,而是战略性撤退。问题是吕布想撤出那里?目的又是什么?”

    “并州!”郭嘉肯定地说:“虽然丁原之死缘于吕布,但是有诛除董卓之举,吕布算是大义无亏,若说去并州戍边,还真没人说不字。再说并州一直州牧悬置,占并州可图天下。”

    “奉孝言之有理,可是吕布何必舍近求远?从我们这里过,转道幽州,再入并州,绕的圈子太大了吧!”刘备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凉州不能走,袁绍又不借道,吕布难不成过黄河?当然只好从我们这里找出路。”荀彧笑了笑说:“所有的猜测只是猜测,不论吕布想做什么,我们都必须让吕布明白,我们并不怕他,还可以击败他。”

    荀彧不知道的是,历史中吕布从长安败退,还真是率部过了黄河投奔了南方的袁术。不过历史同期陈宫没在吕布帐下,刘备也还只是跟二货师兄公孙瓒混。

    “文若和奉孝的意思是从青州出兵?”刘备有的挠头地说:“可惜元皓还没过来,二弟也没求援,这样出兵妥当么?”

    “老师主政一郡,公明又在冀州,一时难以脱身很正常。”郭嘉开口道:“至于关将军,别说吕布来了,就是袁绍倾巢而出,也不会求援。”

    很早之前,刘备就想将田丰从渔阳郡调过来,坐镇青州也好,去渤海郡也好。可是田丰要处理渔阳和广阳两政事务,一直无法成行来青州。

    而青州也是百废待兴,少不了荀彧坐镇。以致冀州四郡一直由关羽等几个武将坐镇。人才太少,是刘备目前最大的困扰。

    “好!这样吧,奉孝你走了一趟冀州,冀州诸事就全权拜托你了。”刘备没纠结多久,拿出老师卢植所赠的宝剑递给郭嘉,当场拍板道:“汉升和子健即日率五万骑兵随奉孝一起驰援冀州。”

    “喏!”黄忠三人纷纷应诺。黄忠和华雄两人施了一礼,转身去点兵了。而郭嘉和荀彧并没有一起离开。

    “侯爷,我军入冀州后,是我们为主,还是以关将军为主?”郭嘉在黄忠和华雄走后,有点明知故问地说:“关将军久镇南皮城,黄将军资历最老,这很难决择的。”

    “你这浪子,以你为主。”不等刘备开口,荀彧瞪了郭嘉一眼说:“为什么派黄将军去你还不清楚?若关将军阵前对上吕布,很容易不死不休。”

    “没错!二弟虽然突破了,可是并不能轻易战胜吕布。按二弟的秉性,很可能阵前斗将出现死伤,那样就会两败俱伤。”刘备点头道:“而汉升对上吕布,那绝对是半斤八两旗鼓相当,没一年半载分不出胜负。”

    郭嘉嘻嘻一笑,抄着宝剑说:“明了,侯爷放心,我会让袁盟主后悔,也会让温侯识趣。在此之前且让我去与脱儿说一声。”

    “去吧,去吧!”刘备扬着手将郭嘉赶走了,转头向荀彧道:“文若,冀州我不担心,我不安的是西凉军军师李儒凭空消失,究竟去了那里?”

    “李儒的人是不见了,但是长安这个局是他做的。贾诩就是李儒推出来的代言人。”荀彧苦笑道:“李儒是觉得死的人还不够多,天下还不够乱。”

    “既然长安这局势是由李儒推动,那么李儒又为什么对董卓见死不救呢?李儒不可能识不破太尉王大人的美人计。”刘备心中已有猜测,还是想听听荀彧怎么说。

    “李儒当然识破了王大人的美人计,从可以把传国玉玺当诱饵分化关东诸侯来看,识破这美人计是理所当然。尤其董卓死后,西凉军可以从容撤出长安退守西凉就可知,李儒已经对董卓之死有了预估。至于不救董卓,也许李儒觉得董卓已经没得救了吧?”荀彧也不太肯定地分析着。

    “李儒,贾诩!”刘备点点头,没继续李儒的话题,只是在心中念叨着这两个家伙的名字。只有刘备才深知,这两个人是多么的厉害和可怕。

    “侯爷,不论李儒在那里,现在都与我们关系不大。再说从之前种种迹象来看,李儒对侯爷并无敌意。”荀彧有点意味莫名地说:“还明里暗里多有助于我们。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文若对此是不是一直很好奇?”刘备笑了笑问,见荀彧轻轻地点头,于是开诚布公地说:“李儒这个人足智多谋,而且心性坚定,有为达目的不惜一切的勇气,更有以身证道的觉悟。我之所以知道,这还得从黄巾之乱说起。”

    刘备与李儒的会唔,只有典韦和张济知道。典韦不会说,张济也是最近才对贾诩等人说起过,贾诩等人自是守口如瓶,李儒还没死呢。也就是说知道的人极少,世人都不知刘备与李儒会唔过。

    “李儒所追求的天下资源重新分配,与我的志向有很大的重合。不过他以大汉为中心,而我以世界为范围。或者说李儒的终点只是我的起点。我们最大的矛盾在于对待世家的态度,他一捧子打死,我却认为可以引为臂助。”刘备毫不隐瞒地,甚至很详细地讲给了荀彧听。

    荀彧听完后,半响才开口道:“谢谢侯爷的毫不隐瞒和信任。李儒此人端是可怕得很,为了他的道,以天下人为棋子,甚至以自身为棋子。我似乎明白了李儒为何对董卓见死不救了。”

    “董卓已经腐朽了,何况李儒还保全了董家。”刘备提了一句,又回到之前的话题道:“文若,李儒不会去我的老家了吧?”

    “综合所有情况而言,这个可能性很大。侯爷当年不是邀请了他北上看看么。”荀彧通悟之后,反而轻松地说:“李儒是厉害得可怕,不过他不会在涿郡乱来。这点我可以肯定。”

    “这就好!李儒及长安方面我们就不管了。那么我们现在的问题只有二个。其一是冀州问题,其二是青州问题。”刘备对李儒的去向心中有了数,对荀彧的说法也赞同,算是放下了一颗悬着心。

    “嗯!”荀彧沉思了一下说:“冀州问题就让奉孝去解决,他有这个能力,也会解决得十分漂亮。再说吕布应该会派人来青州的。倒是青州问题悬而未决,是该断则断的时候了。”

第466章 ,青州问题(一)() 
青州的问题很多,如黄巾军泛滥成灾,号称数百万。如政令不统一,各地郡守强豪自行其事。如田土荒废民众苦不堪言等。

    自从刘备入主青州后,除了黄巾军之事悬而未决,其他的都不是问题。不遵号令的,拥兵自重的各地官员或强豪,都已经从青州地面上消失掉了。如今青州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刘备乃青州之主。

    对青州地界各地官员和强豪下手的,不是刘备,而恰恰是以褚燕为首的黄巾军。这都是早已打入褚燕部内部的荀攸与刘备联手而为之。

    刘备在暗地里掌控青州之后,并没有及时容纳和收编青州黄巾军。在荀攸,荀彧,郭嘉的建议下,维持着青州黄巾军泛滥成灾的局面,以天下诸侯都以为刘备无暇他顾,而暗自积蓄力量以图天下。

    刘备知道乱世争雄,莫不是尔虞我诈,无所不用其极。既有黄巾军为幌子,而让天下诸侯对自己掉以轻心,自然采纳了三大重谋的建议,明面上对青州泛滥成灾的黄巾军叫苦不迭,实际上在大刀阔斧治理青州。

    在此不得不说下青州黄巾军的现状。刘备早年率兵救青州之时,不但承诺过褚燕,而且还指点过褚燕可占山为王。褚燕也相信刘备,还就真的就占山为王。

    因此褚燕部算是受损最小,声势最大的一股黄巾军。尤其在张角兄弟死了之后,褚燕以明其心,改名张燕,更是让青州黄巾军隐约成了全天下黄巾军的标杆。

    标杆就有凝聚力,就有号召力,以致全国各地战斗失败的黄巾军都不约而同地辗转来了到青州,都来投靠褚燕。这就让本就势大的褚燕部更加人多势众。

    当年张角死时,从广宗城突围而的黄巾军分两部。其中张宁率一部十几万北上幽州,由关羽和徐晃接应,基本无损进入幽州归了刘备。

    其中另外一部分十几万人由陈败和万秉两个渠帅带领去青州,被朱儁歼灭了一半。陈败和万秉也就率万余残兵来到青州投奔褚燕。

    还有从宛城率十几万青壮突围的孙仲和赵弘部,其中大部分由赵弘带领也来到青州投奔褚燕。最神奇的是孙仲带领小部分走到了幽州投奔黄巾军大小姐张宁。

    相对于历史同期,青州黄巾军可多了好几倍。如果说历史上曹操征讨青州黄巾军,组建了三十万青州兵,那么现如今刘备分分钟可以组建百万青州兵。

    嗯,只要有这么多装备,只要后勤有保障,刘备现在就可以收编百余万青州黄巾军的青壮,还都是见过血,经历过大小战斗无数的青壮。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不说没有这么装备,也没有充裕的粮草物资供养百万军队,更没有必要。招人防备嫉恨不说,训练和管理百万军队也不是常人可为,刘备自己及麾下就没人做得到。

    目前刘备对青州黄巾军处理的设想是,屯田。最多筛选抽调五十万左右的青州老兵作为预备军,平日一边种田一边训练,万一有突发状况,武装起来就能打仗。

    收编和改造青州黄巾军是个复杂漫长,工作量非常大的事儿,刘备准备三到五年时间做好。嗯,刘备就负责思想工作,其他的由荀攸主持,荀彧和赵云等协助。

    换而言之,青州黄巾军人数众多,都已经是刘备的人。或者说当众黄巾军人数最多,实力最大的一个就是刘备。无论麾下的兵力,还是治下的人口,黄巾军占了一大半。

    还是那句话,只要归入刘备名下,黄巾军就洗白了。刘备可是实至名归的汉室宗亲,是逍遥侯,是青州牧,是得到先帝金口认可的。就算别人心中不认同,口里必须承认。

    除了青州黄巾军,当今天下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黄巾军残余势力。青州的褚燕部自然是人数最多声势最大的一股,号称数百万,包括男女老幼还真有四百余万,其中中青壮若一百五十万左右。

    其次是青州,豫州,兖州交界处活动的波才部,也有百余万众,其中青壮若四十万到五十万之间。波才当年也是仿效褚燕,在打不过朱儁和皇甫嵩的情况下,率部一头钻进了大行山中。

    其后也有不少黄巾军残部投奔波才。如管亥部,孙观部,臧霸部等等,许多不知从什么地方跑过来的大小渠帅及其部。

    当然,全国各地还有不少势力大小不一的黄巾军,不过都差不多转型成了山匪什么,基本上由明转暗成不了气候。还是那一句话,当张角一死,黄巾军名存实亡,已经是昨日黄花。

    就算青州黄巾军号称数百万,比历史同期翻了好几倍,也只是潜伏于山中之中,龟缩于几个邻山的城镇之内,再也不复昔日张角领导时那黄巾军的一战定鼎之势。

    青州的问题,说到底还是黄巾军的问题。不是说黄巾军不归附刘备,而是如何很好地安置这数百万人。

    在外人看来如何剿灭数百万黄巾军的问题,对于刘备来说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借这青州数百万黄巾军演出大戏给天下人看。

    刘备和荀彧,荀攸,郭嘉四人之前的计划是,由荀攸和赵云主导黄巾军,一边屯田,一边假装与刘备为敌,甚至不时上演一场十万人往上的战斗。让刘备状似困在青州,置身于天下纷争之外,到天下形势分明时可以一锤定音。

    计划很好,想法很妙。可是世事从来不由人,不论天下形势,还是黄巾军内部,都是风云变幻莫测。就如吕布打冀州四郡,这就是刘备等人预料不到的。这也是荀彧对刘备说青州问题到了该断则断之时。

    “文若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大举改编青州的黄巾军?”刘备心头念转之后说:“可是一旦如此就会成众矢之的,不利于我们以后发展和宏伟蓝图。”

    如果说刘备现在和平接纳数百万黄巾军,那么兖州的曹操和冀州的袁绍必不会坐视刘备坐大,联手是必然。也许以刘备的军势不惧这两个枭雄的联手,可是不利于刘备以少死人一统天下的目的。

    就算刘备胜,也是惨胜。弄不好是个两败俱伤的局面,一统天下会遥遥无期。甚至出现历史中一样长达个多世纪的三国混战局面。

    最让刘备担心的是,在如今世家还掌控天下绝大部分的资源情况下,自己惨胜都可能做不到。一旦兵败身死,发生了历史中五胡乱华一样惨状,那怕刘备身为一个穿越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