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三国有些乱-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现在的沮授和蒋奇带领千余亲卫本部,算了吧,别说攻打新乐城,够不够关羽一刀砍的都还两说。也就是说从新乐方向突围不可能,沮授也不会考虑。

    应该说人算不如天算,郭嘉之前的计划是将袁军主力逼至定县和安乐之间,再一举歼灭之。战事发展到现在,这已经是不可能了,袁军的主力都差不多打完了,远比郭嘉的预期要好太多。

    若不是麴义率三万多兵马在躲猫猫,中山之战都该结束了。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麴义部三万余人是这次进犯袁军的绝对主力。没有将麴义部一举歼灭,刘备军就不算彻底的,真正的胜利,这也是郭嘉大费周章的原因。

    “有道理!”蒋奇揉一揉有点僵硬的脸,略显迟疑地说:“沮大人,张将军真有可能投降于刘备么?”

    在定县遭到徐晃攻击时,徐晃就说过张郃已降,荀谌和高览,及麴义部已经全军覆灭。蒋奇是半信半疑,由于一直在奔逃,所以这时才问沮授。虽然沮授之前说了几句,但是蒋奇心中还是没底。

    “我以为你不会问呢!”沮授想了想说:“张郃将军寡难敌众,面对的又是刘备军的精兵良将,不战死的话,多半是被俘,降不降么,这还重要么?”

    “……”蒋奇答不上来,甚至都想到如果是自己,有以死相拼的勇气和决心么?多半没有视死如归的气魄。万一被俘,不降又能如何!

    沮授看了蒋奇一眼,基本上对蒋奇的心思一揽无余,心中也没有苛责什么,就如对毅然断后的张郃一样,人家尽力了,还能要求什么呢?

    “麴义将军部肯定安全,反倒是荀大人和高将军他们到底怎么样了还真不知道,从华雄在安熹埋伏我们来看,他们也情况不妙。”沮授叹了口气说:“唉!大家都自求多福吧,走,向曲阳方向突围,希望麴义将军也会出现在那里。”

    沮授没说的是,万一麴义部不出现在曲阳方向,自己这一千多号人也就交待在中山郡了。至于投降于刘备,沮授没这个念头。不过基于对麴义的了解,只要麴义率领着兵马还在中山郡内,就会出现在曲阳。

    麴义有这个能力,有对战场掌控和战机把握的能力,沮授深信这一点。沮授更担心的是,自己能料到这些,那么对方的郭嘉会想不到吗?就在沮授暗自的纠结中,所部已经千余人已经再次向曲阳方向出发。

    ……

    定县,徐晃斩获五千余袁军得胜归来,就与军师郭嘉商议下一步行动。徐晃将战况详细叙述了一遍,郭嘉点点头,呆在地图边久久凝视思考着。

    徐晃说完战况,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很安静地坐于一边,让郭嘉静静思考。郭嘉的能力,让已经成长起来的徐晃也敬佩有加,说声足智多谋,所料无不中都不为过。徐晃愿意等,也相信郭嘉会有好主意。

    “公明将军,如果你是麴义,面对这样的中山战局,你会如何做?”良久之后,郭嘉才开口道:“率领着三四万袁军主力的麴义,让人不得不防啊!”

    “军师,我不是麴义,也不了解和清楚这个人。只知道主公对他的评价善战而性傲。”徐晃笑了笑说:“所以我无法叛断麴义到底会怎么做。如果是我,在明知毫无胜机的情况下,肯定会尽量保存实力撤出中山郡,如有可能,扼守一要地,接应己方兵马撤离。”

    “没错,善战而性傲,就算有机会全身而退,也肯定会不甘心。再说各地并无关于麴义部的任何消息,基本可以确定麴义部还在中山郡内。”郭嘉再次扫了眼几案上的地图,不无叹息地说:“中山郡内山林太多太深,明知麴义部就在大致的范围内,也没有好的办法将其逼出来。现在就应该已经如公明所说占住了一险要之处,就不知具体何处。”

    “要退出中山郡有许多选择,如新乐,安熹,曲阳等地都可以。”徐晃凑近了案几,看着地图说:“新乐不太可能,有二将军驻守,急切难攻,倘若被我军包围夹击,袁军插翅难逃。那么就剩下曲阳和安熹。可是沮授新败于曲阳,华将军又埋伏于安熹附近。”

    “曲阳!”郭嘉肯定地说出了自己一直推断麴义部最可能出现的地方。

    “袁军去新乐我是求之不得,沮授和麴义都明白这一点,所以之前认为袁军会去的新乐可以首先排除。”郭嘉分析着说:“安熹方向嘛,老虎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袁军再去也不过是重蹈覆辙。而曲阳,华雄将军撤兵后就只有守城的郡兵,袁军还可以绕城而走。”

    “现在我就带兵去曲阳么?”徐晃也深以为然,不由建议道:“就算不能全歼袁军,也必须不让他们从容退去。”

    徐晃想起卢奴城一战中倒下的ꪣ,将士们和民众,就恨不得将入侵中山郡的袁军尽数诛灭。徐晃是领兵作战的将领,更是镇守中山郡的最高长官,肩负着刘备委以中山郡的重托。

    “不急,若麴义部真出现在曲阳附近,公明将军急急赶去,胜负难料。”郭嘉轻笑道:“中山一战,袁军已经够狼狈了。有云穷寇莫追,明知无法全歼,就不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啥?”徐晃有点吃惊,这可不像是郭嘉的画风呀,鬼才郭嘉会算到而无所算计的道理?徐晃不相信!

    “等等!”郭嘉并没有解释的意思,而是平静地说:“麴义能与华将军对战而折损不大,已经不是公明将军率现在定县所有的兵马能对付的。”

    徐晃默然,知道郭嘉没说错,麴义及其部如何,徐晃心中有数。就算同等兵力的情况下,徐晃也不敢轻言打败麴义。在中山之战己方形势一片太好之下,没必要打无把握之仗,以免节外生枝。

    徐晃素来稳重,尤其在经过中山之战的残酷洗礼,更是知进退明得失,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和良好的大局观。这时肯定不会贪功冒进因小失大而让敌人翻盘。

    郭嘉本来就看好徐晃,这下更是满意,在佩服刘备看人的眼光之余,忍不住提点道:“公明兄,侯爷常说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要达到战略目的。侯爷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有识人之明,还知人善用,有着长远而伟大的目标,并为之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迟早有一天,侯爷带领我们可以平推任何对手,所有敌人都没有翻盘的机会。”

    “平堆对手!”郭嘉说着说着有点离题,但是徐晃却听得热血沸腾。徐晃被刘备赏识于微末,如今已是一军统帅,一郡长官,可谓十分具有传奇色彩。徐晃无比忠诚于刘备,刘备的大业,就是他徐晃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没错,就是平推,敌人的任何阴谋诡计都没用,敌人的任何挣扎都是徒劳,这就是侯爷所说的兵家最高境界,侯爷也一直在为之努力。”郭嘉无比平静地说:“公明兄也知道,侯爷的目光不仅限于中原,在世人眼中的天下,不过是侯爷大业的起点。”

    “谢谢奉孝。”徐晃平静了下心绪说:“我做不到如主公这样放眼天下,我一定会做到紧紧跟随主公的步伐。”

    “好!让我们一起并肩前行,早日实现侯爷所设计的宏伟蓝图。”郭嘉点点头,终于将目光从地图移开,望向了遥远的未来。

    “报!”就在这时,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有斥候进来禀告:“将军,军师,袁军沮授部约千余人狼狈地向曲阳方向遁逃。华雄将军所部向定县而来,此时约二十里外。”

    “好!可以追击了。”郭嘉一拍案几说:“公明将军,你率一万精骑随尾沮授部,切记,跟随即可,前方自有人阻击,到时再出击不迟,我和华雄将军随后就来。”

    “喏!”徐晃恭声领命,也不打听前方是何方兵马阻击,转身下去点齐兵马,广洒斥候,远远地跟随沮授部而去。

    ……

    曲阳附近,麴义部驻扎处,在麴义率先登营离开后不久,这里就来了一个让麴义麾下一众将校不知该如何对待的人物,就是袁绍帐下重臣,南阳许攸许子远。

第534章 ,中山风云(五十)() 
“报!”就在这时,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有斥候进来禀告:“将军,军师,袁军沮授部约千余人狼狈地向曲阳方向遁逃。华雄将军所部向定县而来,此时约二十里外。”

    “好!可以追击了。”郭嘉一拍案几说:“公明将军,你率一万精骑随尾沮授部,切记,跟随即可,前方自有人阻击,到时再出击不迟,我和华雄将军随后就来。”

    “喏!”徐晃恭声领命,也不打听前方是何方兵马阻击,转身下去点齐兵马,广洒斥候,远远地跟随沮授部而去。

    ……

    曲阳附近,麴义部驻扎处,在麴义率先登营离开后不久,这里就来了一个让麴义麾下一众将校不知该如何对待的人物,就是袁绍帐下重臣,南阳许攸许子远。

    许攸是谁,是袁绍从小玩到大的友人,是袁绍无比器重的谋臣,是袁军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许攸甚至都出示相关印信,刷脸就进入了麴义营寨中。

    “许大人,不知?”麴义不在营寨中,负责的是嘉自来楼桑之后,就被刘备安排住在自家四合院里,与荀彧同一待遇。关羽一家子也住在这里,自然彼此厮混熟了。

    郭嘉年纪小,平日又是一副放浪形骸的样子。在关羽眼中就是一个有才的熊孩子。关羽深信大哥刘备的识人之能,再者说郭嘉小小年纪能被抓壮丁去北方学校教书育人的一点,就让人刮目相看。

    当然,郭嘉在关羽眼中也就是个读书识字的大孩子。至于说军事才能,呵呵,郭嘉实在年纪太小,关羽还真不相信小郭嘉能参谋个啥?

    “二将军,兵事凶险我自然知道,刀枪无眼战场无情。尤其是先锋之事,乃三军安危所系,岂是儿戏!”郭嘉对关羽之意明白得很,可是满腹奇谋也得在战场上展现才行,就算说得天花乱坠口干舌燥也没毛用。

    “哦!”关羽闻言,丹凤眼一亮,微微睁开了半丝,有些考究郭嘉地说:“身为先锋,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作为先头部队,主要担负整个部队的探路任务,侦察敌情,查看地理。侦查,试探性进攻,打乱敌人的部署,鼓舞己方士气等作用。”郭嘉不见犹豫,张开就道:“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个人以为先锋就是为保护大军和提供有用军情而存在。”

    “至于如何拱卫大军和取得有用情报,这个并没有套路可言,纯粹靠身为先锋的将领个人本事。”郭嘉用头噌了噌自家瘦马长长的马鬃说:“没有任何相同的战役,也没有任何固定不变的战场和敌人。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才是要点。影响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太多了,有些我们算得到,有些是无法预料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让胜利偏向于已方,这也是先锋之职吧!”

    关羽并没有因为和郭嘉熟,或因为郭嘉年纪少就漫不经心,反而十分认真地听着,更不曾插言打断。郭嘉说完后,关羽还在回味出神着。

    话说郭嘉的坐骑就是他从颍川家里带过的,他父亲留下的那匹从西凉购置的瘦马。这匹马近来算吃得饱,竟然恢复了几分神骏的样子,不过马鬃十分长,马瘦毛长就是这么个马样。郭嘉也清瘦,倒与自家瘦马十分相配。

    “大哥常说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声高。”关羽半天后微微一笑,悠悠开口道:“奉孝虽幼,却也满腹韬略。日后还多有请教!”

    历史上关羽也许高傲自负,但是此时的关羽绝对多一丝谦逊和敬畏。是对知识的向往和敬畏。不同于历史的是,大哥刘备是穿越众,早劝诫过关羽,可以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气。关羽也听了进去。

    其次是经历和环境完全不同。历史中刘备三兄弟半生颠簸流离,别说静心看本书,连吃顿饭也不安生。不是在被人打,就是在逃亡的路上。

    而现在刘备早早创下一份基业,那怕地盘小,却人才济济五脏俱全。有猛将,有大儒,有美酒,有万卷藏书等。关羽深受其益,洗涤了傲气和自卑,多了丝从容和智慧。

    尤其关羽在藏书楼中找到春秋书卷日夜研读,在众多高手和大才的耳濡目染下,关羽已经从内而外蜕变一新。人还是这个人,精气神已经上了N个档次。

    “二将军言重了,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郭嘉嘻嘻一笑说:“二将军该常常笑一下,才不会让大家觉得你拒人于千里之外。”

    浪子郭嘉就是随性,刘备集团中除了几个大佬,还没人敢如此打趣关羽。嗯,几个大佬是不会,要说也是远远的,婉转地说。不可能像郭嘉如此直接和随意。

    “哈哈哈哈!”关羽大笑,没有半丝不喜地回道:“是吗?那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