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明朝读书的日子-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雁卿点了点头,也觉得父亲说的很有道理,“嗯~!孩儿记住了,这件事一定不会再与其他人说的!”

    “好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雁卿,你就下去吧!为父这里还要核对下今年的财务汇总,就不留你了…。你这次陪墨儿回门,也一路车马劳顿,回去好好休息…明日你还要去趟你外祖父家,有你忙得!”

    “嗯,那孩儿这就回去了!”郑雁卿施了一礼,便转身离开了。

    ……………………………………。。

    年后事多,郑家人就在一家送去二家迎来的忙碌之中,迎来了新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元宵。

    这是年的尾声,又是过年的又一个**。所以郑家在十五这天晚上,在花亭拜了十来桌的酒席,还定了戏班子,是用来为郑氏族人年后重聚准备的家宴,是非常热闹的!

    郑雁卿和郑雁鸣兄弟二人却没有在家里陪着族亲过十五,他们一大早就去县城逛了一圈,临近傍晚又去了张县令那,赶赴已经约好的家宴。

    “二位贤侄怎么现在才来,你家婶娘都在厨房等得不耐烦了…刚刚还使人过来问我,是不是你俩爽约了呢!”

    “咳咳…叔父见谅!小侄与幼弟其实早就过来了,只是在路上碰到了熟人叙旧,这才一时不察耽搁了!”

    “噢~!要是这样,倒也不怨你们!…不过,贤侄的那个熟人却真得有些不视好歹,平白耽搁了老夫许多时间!原本我还想趁着时辰尚早,带你们出去逛逛呢!…你看现在都月上柳梢了,咱们还是先吃饭吧!待会儿,咱们酒足饭饱再一道出去看看灯会!”

    “哎!那侄儿们就不客气了!”

    郑雁鸣应了一声,就带着郑雁卿到席上坐下。

    张县令到底是个儒雅的读书人,并没有像一般人家那样把家宴摆在屋中,而是挪到了官署后庭的花厅中。

    此时的花园虽然景色不多,但是一株株的梅花点点绽放,再加上当空的一轮暖月,却使得在坐的几位文人怡然自得。

    “还请叔父恕罪…年后事忙,这十五元宵又是郑氏族人聚首会宴的大日子,家父作为郑氏大家长实在不好此间离席。所以…”

    见郑雁卿一脸无奈,张县令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道:“罢了,此事怨不得贤侄!子厚兄一贯作风如此,老夫这早就习惯了!…不过,难得十五元宵这般重要的日子,子厚兄能同意放行二位贤侄到老夫这,倒也算他知情识趣!…。好了,咱们别再说那个扫兴的人了,这就开宴…”

    郑家兄弟讪讪地应了一声,就在张县令的拾掇下动筷进餐了。

    众人吃喝了一阵,郑雁鸣才寒暄道:“叔父,这次聚宴,李老怎么没来?”

    张县令微微一怔,“你说老李啊!。。。他家婆娘得病了,咱们县的王老大夫又去了外地访友,县里也就没了能人,老李昨个就带着他那婆娘去了邻县请人诊治了!”

    “噢~!…敢问叔父,李老那不会…。”

    郑雁鸣还没问完,就被张县令满不在乎地挥手打断了:“贤侄放心,老李那没事!他婆娘不过就是过年时贪嘴鱼肉吃多把肚皮给涨到了!本来就没多大的事,也就是老李精细非要给他家婆娘找个名医诊治,凭地惹出不少乱子!”

    “李老真是性情中人啊!年逾半百,老两口还能如此伉俪情深,实在我等后辈之楷模啊!”郑雁卿点头赞道。

    张县爷顿时大笑,“雁卿贤侄端是想差了!老李原先的婆娘早在前年就离了人世,这个婆娘是他去岁刚刚从杏花楼赎回来的头牌花魁。这老夫少妻的他能不当成眼珠子一样珍惜么!”

    “呃~!”郑雁卿当场就被打脸。

    “一样的、一样的!…不说他们了,咱们赶紧动筷,待会叔父还要领我们逛灯会呢!”郑雁鸣赶紧救场说道。

    “哈哈~!雁鸣贤侄说得对!不提这群见色忘义的小人了,咱们赶紧动筷,待会叔父带你们好好逛逛!”

    …………………………………………。。

    “雁卿贤侄,如今咱们也酒足饭饱了,你总该露一手了吧!”

    “请叔父恕罪,雁卿听得不大明白,您要小侄露什么?”看着坐在对坐老神在在的张县令,郑雁卿一脸的疑惑。

    张县令端起茶盅微微一笑,“混小子,还与叔父装傻!…这元宵佳节的,你当叔父家的粮食就这么白食了。赶紧的!作首诗词,叔父还要领着你们出去逛逛呢!…。来人,笔墨伺候!”

    随着张县令一声令下,一群侍女在一位贵妇的带领下从花亭一侧的角门鱼贯而出。

    “呃~!”郑雁卿真得无语了,“叔父,您这是早就准备好的吧!…”

    张县令也不答话而是老神在在地品了一口茶。

    “这就是雁卿侄儿吧!妾身还是第一次见呢!…。哦!。。妾身是此间的主母,你张叔父的内人,也是你的婶娘!”

    略略打量了一眼这个张相略微平凡,却贵气十足的中年妇人,郑雁卿忙上前行礼,“原来是婶娘冕下,小侄郑雁卿这方有礼了!祝,婶娘新年快乐,万事顺心!”

    “小侄郑雁鸣,也给婶娘拜年了!”

    张夫人抿嘴一笑,“这都十五元宵了,还拜哪个年啊!两位贤侄还是快快起身吧!”

    “拜得晚年,晚年!”郑雁卿起身后讪讪笑道。

    “就是,就是!礼多人不怪!”郑雁鸣也一脸傻笑的附合。

    “好了!这礼也行了、年也拜了!雁卿,那词…也该想好了吧!…你婶娘可是尊大佛,一般人都是轻易不得见的,也就是听说你今个要来,她才勉为其难的亲自下厨为你们张罗了一大桌子饭菜!如今你们酒足饭饱了,是不是有点表示表示…。可别寒了长辈的心啊!…。就以元宵为题,给你婶娘作首诗词,她平时就好摆弄这个!”

    见张夫人也不反驳张县令的说辞,只是一个劲地冲自己笑,郑雁卿只得再次拱手行礼,“既然叔父相请,那小侄也不矫情了!”

    说罢,郑雁卿便来到了文案前,提笔写道:《咏元宵节》:花间风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第七十四章,瘸腿道人()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巨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为了生存,先祖们就组织起来与它们争斗。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天将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统统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见无辜百姓蒙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知晓这个消息后,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有位年老的智者出了个主意: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然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果不其然,到了天罚当日,天帝果然没有再派天兵下凡放火。为了纪念此事,人们便把十五作为一个专门的节日供起来,这也就是后来的元宵节了。当然了,元宵节的来历众说纷纭,这也只是其中一个民间传说罢了。

    明代元宵节其实非常的铺张,它是将元宋时期的十四、十五、十六,三夜改为了十夜。场面也从原先的各种花灯、戏台拓展到了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

    许多大姑娘小媳妇也会在元宵节于人前露面,即便官宦之家在元宵节也会大开门户放家中女眷外出游玩,而这也就给了大明的文人才子寻觅佳人的机会,从而造就了许多风流佳话。

    当然了,同样的这一天也给了市井无赖们一个打野食的机会,传说中的挤神仙也能在今天于人前上映,许多妇女在今天总会或多或少地被这群痴汉前辈凑到身前卡油,而她们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据说八仙之一的吕纯阳生平最爱嬉戏人间,每逢节日盛典他总会化身乞丐、小贩,混迹在人群中济世度人,因此逢此盛日每个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挤到他身边,就会得到仙气,交上好运。

    郑雁卿对于挤神仙也是非常眼馋的,只不过碍于张县令还在自己身边,而且身边四周八个牛高马大的护卫也不是吃干饭的。但凡来人想要过来,也都被他们面目可憎的吓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张县令带大家来的地方是由县里有名望的乡绅带头圈的一个大灯会场,这里的门槛极高,有专人在外护卫,非才子佳人不得入内。

    灯会里的人所作的花灯也与别处不同,是很有雅趣的,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祭拜天官。灯上或有画,或有字。更有三七好友,将彼此所作的花灯挂出,请人与其点评饰词,被人传成风趣佳话。有些个甚至还会有才女将诗迷置于灯上,若有人对出,定能博得佳人青睐赠出她们亲手作得女红。奖品并不珍贵,却十分风雅,惹得一众少年公子争先恐后。

    满城的喧哗,郑雁卿却有些意兴阑珊,想要回家。

    为了避免张县令在出幺蛾子逼迫自己作诗,一行人刚到会场,郑雁卿就借故暂离。

    张县令知道少年心思,略略沉吟一会,就勉强答应了此事,只不过他仍旧将郑雁鸣带在身边,想要把他介绍给几位老友认识,至于郑雁卿则安排了几个身形彪悍的随从护卫左右,只是这个做法直让无良堂兄心中大呼不公,他连连朝郑雁卿使眼色求救,只是要来得结果却不尽人意。

    这个灯会场地极大,郑雁卿领着两个护卫漫无目的的闲逛着散心,可巧这时旁边来了个颇足道人,他虽麻鞋鹑义却穿着得体,口中吟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

    “走!咱们去那边看看!”

    见来人模样癫狂,而且他分明是冲着自己过来的,郑雁卿哪里会如他意愿,忙唤了一声身侧这两个还在着迷在这颇足道人吟唱之中的护卫,便带头走了。

    “呃~!”

    这道人看着疾步离去的郑雁卿颇是无语,“咳咳,有趣、有趣!”

    “前面那位锦衣公子暂且慢些走,道人的腿脚不好,跟不上的!”

    “你们两个走快些,咱们去那个拐角看看!”

    听到颇足道人的喊话,郑雁卿不免又加快了步伐。

    “呃~!郑公子,那瘸脚老道是不是在喊你啊?”

    “别废话,本公子让你走快,你就赶紧跟上就是!…。这满大街的锦衣公子,你哪只耳朵见他是在喊我了!。。快!我刚才看见南边有个小姐长得怪俊俏的,咱们走快些,赶到她前面也好瞧个仔细!”

    “呃~!”见郑雁卿一行人不仅没有按自己想得那样停下,反而走的更快了,那道人赶紧一深一浅的跟上,接着又再撩了一嗓子:“前面那个身着蓝袍、年岁不大的公子,你且等下道人!老道腿脚不好跟不上的!”

    “郑公子…那瘸子好像真得再喊你啊!”

    “胡说什么鬼话!这满大街都是少年公子、穿蓝袍的又不只本公子一人,你哪只眼看见那道士指的是我了!快!咱们走快些,我刚才好像在前面看见熟人了…”

    说着,郑雁卿竟是小跑了起来。

    “哎~!前面那个身着蓝袍、年岁不大、旁边还带有两个护卫的少年公子,你且等下!道人腿脚真得不好,你再跑,老道真就撵不上你了!”

    “郑公子,那瘸子这次真得是在喊你!…。你瞧,他都把你说的仔细了,连我俩兄弟都说了!…要不咱们等等?”

    “屁话!本公子不是说了么…这满大街的身着蓝袍的的少年公子,难保他们没有一两个会带护卫在身边的…你咋就知道那道士说的护卫是你们了!别废话,走快些!我刚才好像看见张叔父和兄长了!咱们赶紧过去跟他们回合!”

    说着,郑雁卿便带着两个护卫跑了起来。

    “唉~!前面那个身着蓝袍、**岁年纪、身后跟着两个青衣青库护卫的少年公子,你等等老道!老道左腿残疾,走不快,撵不上你啊!”

    “郑公子…。”

    “就是话唠!本公子能不知道他在喊我?…你看那道士刚才举止癫狂、满口胡话而且他身患残疾、面目可憎,一上来就冲着咱们走过来,端不像是个好人!以本公子阅人无数鉴:此人八成是个拍花子的人贩子!…呼~呼!…。你俩快些,咱们过了前面那个拐角,就歇会!”

    “前面跑着的那个名叫郑雁卿的公子,请你暂且留步!贫道乃是龙虎山道人玄慈,是你祖父郑鞅的好友,是你们县里的王大夫王焕特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