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国雄起-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州绿营阵地一片狼藉,广西的绿林军虽然不像全国其他绿营那般**无能,但也并不算是强军,面对远超这个时代的饱和火力打击,大军瞬间崩溃。

    率军在前的赤尔哈更是被炮弹炸断了一条腿,如果不是亲兵拼死相救,恐怕他整个人都要被国防军的火力炸碎了。

    被救回来的赤尔哈脸上满是恐惧之色,后悔的肠子都青了。如果他听曾国藩的话,现在早早的撤回广西,凭借广西地利,未必不能遏制国防军的攻势。

    可惜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卖后悔药的,在国防军的毫无保留的进攻下,广州绿营崩溃,逃走的十不存一。

    幸好湘军在广州绿营后撤的路上埋伏接应,国防军为了防止中埋伏停下了突击的脚步,否则整个广州绿营连这十分之一也逃不出去。

    此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湘军如同兔子一般疯狂撤军,而且没有留下一兵一卒来阻击国防军。

    国防军优哉游哉的打扫了战场,然后沿着湘军撤离的道路追了下去。

    双发一追一逃,湘军裹挟着广西绿营在三天后踏入广西境内,国防军却停在了湖南边境。大军分兵两路,一路驻扎在永州,一路驻扎在怀化,一方面威慑广西,一方面威压云贵。

    湘军随着广西绿营退到桂林,暂时承担桂林的北方防卫国防军的任务。

    这场持续近三个月,战场从安庆一直到广西的桂林,规模可谓席卷小半个中国。太平天国的国防军大获全胜,不但消灭了湘军大部,还一口气拿下了整个江西和湖南,将湘军一分为二,一部分逼入湖北,一部分逼入广西,不但彻底解决了西线之危机,还全面打开了川云贵等西南省份的门户。使得太平天国的势力第一次辐射到了西南地区。

    与此同时,洪天贵在长沙城见到翼王石达开。

    现年三十多岁的石达开看起来有些憔悴,其身材并不高,但却极为挺拔,国字脸,看起来极为方正,其双目炯炯有神,看起来饱经沧桑,让人一眼难忘。

    洪天贵在打量翼王,石达开也在看着洪天贵,双方可以说彼此神交久矣,第一次见面心中都有一抹激动。

    “臣,石达开见过天王陛下!”翼王石达开单膝跪地,给洪天贵行了一个大礼。

    洪天贵刚忙拉住他,开玩笑,虽然双方是君臣,但石达开还是他的老丈人,也是天国这些人里面他最崇拜的,无论如何也不想让他对自己跪拜行礼。

    “翼王免礼,你是天国的开国功臣,更是本王的岳丈,长幼有别,翼王以后见到本王可以不必行礼。”

    翼王愣了一下,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

    “臣,谢天王隆恩。”

    洪天贵松了口气,双方就坐,洪天贵自然询问翼王开辟川东根据地情况。

    翼王一一回答,洪天贵的神色有些凝重,四川虽然是天府之国,但经过满清几百年的奴化教育,早已经不是汉人的根基之地,再加上四川各种民间组织众多,宗教叛乱更是时有发生,更是让四川对于宗教势力极为排外。洪天贵在继承天王之后虽然在极力消弱拜上帝教对天国的影响,他一手创建的内阁更是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所有内阁成员和官员都必须是拜上帝教外人员,同时配合内阁不断对以六部为首的拜上帝教成员进行打压。

    目前内阁已经掌握了天国的行政大权,剩下的就是彻底将拜上帝教和天国的政权剥离,最终取消其对天国的影响,让太平天国从一个神权过度变为一个正常的军政势力,而不是宗教的打手。

第一百零三章 翼王(下)() 
今天就一更了!

    “翼王,可记得本王给你的圣旨?现在天国正在转变的关键时期,我需要翼王你回朝协助我。”洪天贵开门见山的说道。

    翼王神色有些凝重,半响摇了摇头道:“臣已经离开权力中枢多年,现在回去恐怕也做不了什么,陛下您从登基以来一直做得很好,天国必然会在陛下的手中愈加的壮大。”石达开并不想回天京,天京事变即便过去了六年,但伤痛依然存在,并不是随着时间就可以慢慢消失。

    “翼王叔,往事已矣,为了天国,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向前看。本王虽然一手组建了国防军,也取得了一些军事成就,但是本王自家人知道自家的情况,本王对于兵法并不了解,但很多战争的胜利都是依靠运气,本王知道运气不可能永远在本王这里,因此本王身边需要真正懂军事,有能够压得住天国这些骄兵悍将的人。而翼王叔您是不二人选。”洪天贵沉声说道。对于翼王石达开,他是势在必得。本来忠王李秀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过上次见面,忠王虽然并未对天国离心离德,但从其组建苏福省不难看李秀成的私心颇重,而且现在天国几位实权王爷之中,李家占了两位,如果李秀成成为天**事统帅,恐怕洪天贵再大度都要晚上睡不着觉了。

    “陛下,臣真的无能为力!”翼王苦笑着说道。

    “翼王不必推脱,本王既然开口,就必须将你带回天京城。这段时间翼王可以到国防军视察,了解一下国防军的问题,因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国防军将会陆续组建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这都需要翼王你来主持。”洪天贵沉声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老臣虽然带兵多年,但从未建立过像国防军这样的强军,其他方面老臣可以效命,唯独这方个方面臣不敢接旨。”翼王拒绝的很坚决。洪天贵没有给他多少选择的余地,从他话中不难听说,如果自己不回天京城,恐怕和天王之间真的要出大问题。现在国防军西进通道已经打开,和他开辟的川东根据地只隔着一条长江,凭借天国海军在内河上的实力,打通长江主干道并不是奢望,到时候川东必然纳入天国的统治,自己想要躲避天国的政权又能躲到哪里?

    “本王自然会参与,但本王毕竟是天国之主,事务繁忙,不可能长时间呆在军中,而翼王你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让本王放心,因此此事非你莫属。”洪天贵摆摆手,国防军的组建训练已经有迹可循,剩下的只是训练和提高,洪天贵已经在筹备天**事学院,想来随着军校、训练场,武器装备的陆续到位,国防军也终将成为天国强大的护卫力量。

    翼王沉默了,不是不说,是说了也没用。

    “本王将任命英王担任西线总指挥,以国防军第一军为主力,配合翼王你部大军,镇守湖南,逐步开始对四川、云贵的渗透,巩固和扩大川东根据地,为下一步夺取整个四川奠定基础。辅王杨辅清坐镇长沙城,英王大军的后勤保障和地方治安维护暂时都归他管。等待治安军接管各城城防后挥师西进编入英王麾下。翼王,你看本王如此安排如何?”洪天贵沉声说道。

    “陛下英明!”翼王苦笑,洪天贵是铁了心要将其带回天京,甚至连他所属的两万大军都被强行留下,看来是绝了他西进的路。

    “翼王,我知道你为了打开川东根据花费了很大的心血,但你要看到,对于天国来说,真正的压力在北方和东方,东方暂时有忠王坐镇,又有侍王从旁辅助,压力虽大,但却一时无忧,但北方却无有良将镇守,本王早就想挥师北伐,如果可以占据合肥,就可扩大天国的战略纵深,保障天京城的安全。翼王,你可明白本王的苦心?”洪天贵沉声说道。

    “臣明白,臣一定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有了翼王在身边,洪天贵觉得很多事情处理起来变得容易了很多。翼王绝对是天国将领中的大才,最难得的是,此人不但精通军伍,对于政务也极为擅长。攻占湖南之后乱七八糟的事情到他手中被处理的井井有条。

    洪天贵本就没有什么架子,觉得翼王有本事就认真向其学习,洪天贵这种谦逊认真的学习态度让翼王大有好感,原本心中的顾忌慢慢消失,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对政务和军旅的心得体会交给洪天贵,让洪天贵无论是在政务还是军伍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

    一切尘埃落定,暂时没有战事,洪天贵和翼王率领二十万大军东进,历经数天行军,大军来到南昌。

    洪天贵之所以将练兵地点选择在这里而不是南京,是因为南京城空间毕竟有限,而且现在整个天国的国土呈现西多东少,再加上洋人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打破天国海军在长江上的垄断,一旦英法海军长驱直入,天京城危咦!而南昌地里位置处于天国中央,东有江浙作为屏障,西有湖南作为依托,北有长江天险,南方群山茫茫,可谓是安稳之地。洪天贵虽然不会迁都,但却可以极大的提高南昌在天国的地位。

    而洪天贵将原本江西总督的府邸征用作为天王行宫,在新编军没有整编完成之前,洪天贵暂时不准备离开。

    与此同时,大批的内阁一系官员从天京城抽调,经由海军送往南昌。

    对于这些人,洪天贵虽然不得不用,但却举行了一次考试。而且为了尽可能提高这些人的能力,洪天贵按照前世公务员考试的形势,对这些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面对洪天贵亲自出拟的那些后世心理学方面的问题,这些年轻官员可谓是吃足了苦头。面试时面对洪天贵和翼王这两尊天国大神,有几个人能不紧张?考生的表现更是各异。

    当然,是金子到了哪里都会发光,有些人表现确实优秀,即便存在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但发展潜力很大。

第一百零四章 天国第一次科举考试() 
恢复更新,第一更!

    南昌城的这次考试让洪天贵看到了天国官员的严重不足,在和翼王商议之后,洪天贵决定暂时启用满清时期的科举考试。虽然科举有着这样那样的弊病,但是不可否认,考科举的都是些文化人,除了少部分读书读死了的,其他的只要活用还有很大的提高机会。毕竟现在再开展文化普及已经来不及了。

    洪天贵没有回天京,而是将开天国科举的事情交代给了内阁。满清的科举制度极为成熟,天国使用起来极为简单。

    随着消息的传播,天国所有辖区内的读书人很多都得到了消息了,尤其是天国承认满清时科举学历,一下子让很多秀才大喜。毕竟他们苦读十年好不容易获得的公明自然不想随着天国崛起而丢弃。当然,有一部分读书读傻的读书人对天国科举不屑一顾。他们秉承着饱读圣贤书卖于帝王家的忠君思想,并不听天国调遣。尤其是部分名声在外秀才举人更是在多种场合表示不受天国征召,对于这些数典忘祖的读书人,洪天贵大笔一挥,剥夺他们读书人的身份,永不录用。

    制度是现成的,而且在这个时代想找懂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人极为困难,找懂得科举考试的人却极为容易。部分满清投降的官员之中大部分都精通科举之事,因此在极短的时间内天国就以府为单位筹备了天国第一次科举考试。

    半个月后,洪仁轩将天国境内符合条件的读书人的名单报给洪天贵。天国所辖的四省之地,都是文化相对鼎盛的地区,读书人超过百万,有资格参与考试的就有近三十万,截止目前为止,报名参加考试的已经超过十万人。这让洪天贵极为兴奋,也极为重视。

    他本想要亲自拟定考题,但却遭到了洪仁轩及内阁所有成员的反对,因为洪天贵拟定的考题根本和科举考试不贴边,那稀奇古怪的考试题目就算是内阁成员都答不上来。如果真的用洪天贵的考题,恐怕没人能够考中。

    洪天贵也有些郁闷,这种套用满清科举选拔人才的举动必然会有很多疏漏,而且作为天国历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如果弄成笑话恐怕自己真的要青史留名了。

    洪天贵接受了干王等人的建议,找到江南之地的饱学大儒来出题,当然,洪天贵也并不是完全依照他们那种八股式的考试。他在所有试卷后面都增加了三道附加题:

    第一题:天国如何才能击败满清?

    第二题:天国如何解决百姓吃饭问题?

    第三题:天国如何解决财政紧张的现状?

    三个问题都没有答案,没有格式,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挥畅谈自己的想法。

    对此,洪仁轩并未反驳,内阁现在掌握了行政大权,面对的就是这些大问题。

    考试时间定在一个月后,洪天贵派遣了一个师的新军保障这次科举的顺利进行。

    就在天国忙于开展科举选拔人才,满清朝堂之上也因为湖南的溃败而震动。

    自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天国是减弱了扩张的速度,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实力衰弱,满清开始在各个战场上占据上风,按照之前的预估,大清朝可以在三年之内灭掉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