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曾听说,那个岛上住着的都是一些山野渔民。小人得了林管家的吩咐,特意打探了番,离那夷州大岛最近的乃是浯州,属泉州地,朝廷在泉州分设牧马监,浯州乃是其中之一。从浯州去往澎湖,约莫两三百里海路,也不算远。”

    张林按着对方的手指在地图上的落点,知道浯州就是后世的金门,而澎湖则是靠近台湾的台南。想不到宋代已经是把版图扩大到了金门,可惜没有再往海外扩张一些。而这,恰恰是自己的机会。

    台湾这个地方,简直就是上天赐予自己的机缘啊。

    他不放心地问道:“从浯州去台去那夷州岛难不难?”

    周掌柜笑道:“难倒是不难,常有渔民逃难过去。只是那个地方太荒了,而且常年温热,北地人怕是很不适应。”

    “至于船只方面,有大者海船四五千料,小者海船二三千料,从徐闻(今属广东)、合浦(今属广西)出发,行商海外列国。朝廷设立市舶司,蕃市、蕃学,对蕃商则从优奖掖,如今已是南商越贾,高帆巨舻,群行旅集。蕃商总有交趾、占城、真腊、蒲甘、勃泥、婆、三佛齐、大食、层拔等国,小人也只记得这些。”周掌柜收住口,谦虚地笑笑。

    张林听得心潮澎湃,握了握拳,面上却淡淡地问道:“海船价值几何?”

    “以料数算,船越大则越价格越高,均等下来,每料也得六七贯钱。不过这是新船价格,若是购买旧船,价格可降半成。”

    按照时下的比例换算,一料为一百二十宋斤。那就是说,一艘三千料的中型海船能载重二百吨,价格约莫在两万贯上下,装载四五百人不是问题。

    张林心中默算一番,以他的财力,光手头存款就能买十艘中型海船或者七八艘大型海船。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看着对方,意味深长地道:“你似乎料定我会买海船?”

    周掌柜收起笑容,起身拱手恭声道:“小人不敢隐瞒,本家乃是传了五代的海商,家道中落,潦倒穷迫,幸得林管事看重抬举。二爷若想涉足海船一事,小人必尽心尽力为您做事。”

    张林笑笑:“你道我买海船做什么?”

    “海外荒夷自古便属浮萍之地,有能者居之,可尊朝廷法度,亦可开枝散叶自以族脉传承。小人不敢乱猜二爷心思。”

    这世上聪明人不少啊。

    张林伸手虚按,让他落座,道:“镖行如何了?”

    “林管事已作安排,在淮南东西两路、下到两浙、福建路已是设了分铺,名头换成了隆兴镖行,如我这般的大掌柜有十余个分散各地。另有人去往广南东西两路,此时应该在路上了。”

    “名册何在?”

    周掌柜从怀里取出一个册子,双手奉上,张林接过来扫了一眼后,收进袖笼里藏好。

    张林冷声问道:“名册上的内容你看过了?”

    “是。”周掌柜吭声道:“小人父母妻儿俱在福州住着,林管事也在那里。二爷放心,名册上的人互不相识,居中自有人调度周转和传达书信,不会走漏出去。”

    张林点点头,思虑道:“若我想购置旧船,大中都有,你有何建议?”

    “二爷若想买船,可分而散之,京东东路的登州、两浙路的杭州和明州、福建路的泉州乃是咱们宋国造船最兴盛之地。小人于海船一事最为通熟,断不会让二爷买船吃了奸商的亏。”

    “也好,就烦你这段时间辛苦一番。”

    周礼才躬身道:“能替二爷做事,乃是小人的福气。”

    张林若有所思地考虑一番,暗道这个办法确实不错,让手下不同的面孔出面去购买船只,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

    既然起事期限迫在眉睫,那近期就得安排下去了。南方一带交给林守成(林二哥)去办理,自己则让人去登州打理。

第237章 第242 处理产业() 
林管事便是清河县张大户正室妻子余氏的远房子侄,原名林守成,张林尊称一声林二哥,实则是主仆关系。

    张林曾暗中嘱咐他行事,此人把事情办的很漂亮,眼下来说,台湾大岛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育基地。唯一的问题,便是人口。

    招募人口既可以从流民灾民里收留,也可以直接从金辽两国的人贩子手里购买汉奴,很便宜,平均一个人头只三五贯钱。就是技术类的人口比较难解决,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

    地方选好了,眼下最突出的问题又回到了资本上来,缺钱,缺大量的钱。

    张林胡思乱想着要不要趁走之前打劫几个大户,否则单凭生意上的渠道,很难暴富,几千口人就是几千张嘴,怕不得把他给吞了。

    他在心里思虑着把下半年要做的要紧事定好,一是海船购买,二是火药类、畜牧务农、医疗、教育方面的人才,三是购买人口劳动力,四是把人往南方转移和训练麾下兵马的水战能力。

    于此一来,马匹的购买和组建骑军的事宜则可以搁置,他准备未来几年以发展经济和训练步卒战阵,把一些简易的火药武器给研发出来。

    “哎呦疼,爷”刘倩儿轻轻地呼痛,委屈地看着自己老爷。

    张林回过神来,抱歉地干笑一声,在少女胸衣里的爪子安分了一些:“想事情呢还痛吗?”

    刘倩儿面颊酥红染霞,轻轻摇摇头,往男人怀里缩了缩:“爷若喜欢,稍微用点力也不打紧的。”

    “你呀,太乖了,都让爷我不好意思欺负你。”张林手指在她的粉嫩嘴唇上厮磨几下,笑道:“这北地冬长夏短又兵荒马乱,你想不想跟着爷去南方生活?”

    少女舒心盈盈地道:“爷去哪里,奴奴就去哪里。”

    张林拍拍她翘臀,打趣道:“你这丫头跟楠儿完全是两个性子,一个叽叽喳喳如麻雀,一个静静雅雅如处子,都是爷的好宝贝。好宝贝,让爷亲亲。”

    刘倩儿嘤一声,背对男人把脸颊侧着仰起一个弧度,小嘴凑上去,痴迷地享受老爷火热的舌头逗弄,身体不禁燥起来。

    “去冰窖里取些冰块,再弄杯热汤来,爷教你一个新玩法。”

    “”

    一夜无梦,睡到自然醒。

    张林把在府上留宿的周掌柜叫来,又把欧先同喊来一起叙话,让他俩一道去往登州把海船事宜落实。

    欧管事不解地问道:“海船所费耗巨,二爷既是做了内河航运,何必再去做海商呢?”

    不待老爷发话,周礼才便干笑着插嘴道:“二爷要做的事必然有道理,我们只管听吩咐办事就是,何必多问?”

    欧先同嘴角抽抽,对张林恭声道:“二爷见谅,是小人多嘴了。”

    “无妨。”张林摆摆手:“你自去做,以后便会知道其中缘由了。你此去登州,办理完海船后,便留在那里招募流民,我自会派人去与你交接。”

    “是,二爷要的还是成年壮丁?”

    “十二三岁之上,四十岁之下,只要身体健全无病,都在招募范围内。招募条款上要写明,自愿南下做工,不愿意的就不用招进来了。对于一些有本事的,比如木匠、铁匠、做爆竹的、务农好手、畜牧好手、识字算账的多多益善。以男性为重,当然年轻能生育的女子也不能太少。”

    欧先同点头:“小人明白了。”

    张林再对周礼才笑道:“你在登州办完事后便不用回返大名府了,直接南下去明州等地,所费钱财我会派人与你送去。”

    “是,小人会把事办妥当,二爷放心。”

    “嗯。”张林从怀里取出一封上了封蜡的文书交给他,嘱咐道:“把信交给林总管,让他十月之前趁着秋收,务必把信上所说的事情办好,钱花多些也无打紧。”

    “是。”

    张林再与他二人客套几句,礼送出门,随后叫吕成备马,前去云楼。

    云楼乃大名府最繁华火爆的酒楼,档次不比东京樊楼差多少,雕栏玉砌,挂檐飞角,甚是典雅。

    云楼里座唱的女子无一不是从教坊司里出来的,不像张林酒楼里还从勾栏里聘女子,足可见它的高端品味。

    “张二爷,您请天字号房,老爷已在等您了。”店掌柜见张林到来,忙不迭地迎上去,叫丫鬟引他上去三楼。

    “二郎久别无恙?”云楼主人戴员外在房中静坐等待,见人推门进来,起身拱手作礼。

    张林客套地道:“员外客气了,小子今儿特意来叨叨点儿买卖。”

    戴员外伸手请他落座后,抚须笑道:“二郎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有何发财门道来照顾我?”

    “员外腰缠几十上百万贯的家财,小子这点微末本事可不敢在您面前献丑。”张林道:“我也就不绕弯了,近来我准备把布铺和食行的铺子转手掉,不知道员外您有没有兴趣接手?”

    戴员外手指点点他,笑呵呵道:“你这嘴皮子还是一如既往,不过你那些行当做的不是蛮好嘛?一个月少说万儿八千贯,为何要转手?”

    “正所谓爱一行做一行,小弟眼下最赚钱的买卖乃是船运行当,布行和食行占用太多人手,小弟也是无心照看。若员外肯接手,我以市价的九八成价格给你。”

    戴员外笑而不语,摇摇头。

    张林咬一咬牙,作个手势:“七成半?”

    戴员外再是微微摇头,笑道:“你那些行当与我来说,多之不多,少之不少,虽然也是兴旺地带的商铺,但毕竟分散在河北东路的各地。当然,没人愿意和钱过不去,二郎你若降到七成市价,我便一个人全接手过来。你也不用东奔西跑那般辛苦。”

    他想了想,又笑着腔调了一句:“大名府的富户不少,但对你行当商铺有兴趣的,能一次性掏出二三十万贯钱的人却不多。”

    在商言商,戴员外的确是按照规矩在压价,但张林心中却升起浓浓的不爽,想把这戴员外给黑吃掉的念头一闪而过。

    “员外肯出现钱?”

    “当然,我敢压你的价,自然不会在其他方面为难你。不过咱们得事先说好,你那些手下人的工钱可算不到我头上。”

    “这是当然。”张林起身,作礼道:“容小弟回去考虑一下。”

    “好好,我等你的消息。买卖事嘛你情我愿,二郎若不满意,也可以去找其他人问问。”

    戴员外乐呵呵地起身送他。

第238章 人为利驱() 
大名府府城十二处商铺,其余如博州、沧州、滨州、棣州等地的分铺共计一百一十三处。

    张林把总账花册清点一番,豁然发现自己的财富在不知不觉中已是膨胀到如此程度,照这般再发育个三五年,不说富可敌国,起码也能身家百万贯了。

    他回想起自己的创业过程,几乎是顺帆顺水,前期的资金缺口也被黑吃掉阳谷县张主薄和“骗”取张大户家财给顺利渡过。

    只可惜时间不等人,若不是他决定了南下的计划,这些产业是无论如何舍不得低价盘出去的。

    不过现下没现钱不行,因为这个时代的台湾夷州乃一片荒岛野地,当人口填充进去后,需要大量的口粮来喂饱他们,而且开耕畜牧也得有一个时间段。这段时间,几千口人要花多少钱,张林心里也没底。

    不但粮食,还得购买大量的牲畜运过去养殖,组织大量劳动力开荒伐树建造基地。而且,必要的医药药材也得准备。

    按每个人头第一年一百贯钱算上去,得近四五十万贯钱往里砸。想到此,张林长吁一声,把账簿盖在脸上,只觉得好也辛苦啊。

    正端茶进来的刘倩儿刚好听到叹气声,好奇问道:“老爷何故长吁短叹?”

    张林把头仰在椅背上,感慨道:“从前在阳谷时,我觉得我很有钱,可到了莘县后才发觉赚得没花的快。来大名府前我也是觉得很有钱,后来又发现没钱了。如今啊,爷又缺钱啦。”

    “老爷不是有四十万贯钱么?”

    “那是总资产,不是现钱。”张林把身后替自己揉挤太阳穴的少女拉到身前,让她坐在腿上,笑道:“如果我把大王乡里做工的坊工工钱降半,你说他们会怎样?”

    刘倩儿想了想,问道:“老爷为什么要降他们的工钱?”

    “我缺钱嘛,你就说坊工们会如何?”

    “大概大多数还是会留下来吧,毕竟外头世道不好,降一半也算不错。”

    张林继续问道:“那要是只管吃住,不发工钱呢?”

    “那也会有人愿意留下来替老爷做事的。”少女的语气充满了不确定性。

    张林呵呵一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世道哪有替人白忙活的好人哦。去,研磨铺纸,我写封信。”

    刘倩儿按捺住好奇心,没继续问下去,跳下来后把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