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时,大厅里站着七位身着各式样新式武服的军汉,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哈哈一阵笑,俱都觉得满意十分。

    张林笑道:“别急,还有好东西给你们。”他旁边使个眼神。

    刘忠忙转去内堂,端出一个红漆木盘,盘上盛放桌亮闪闪的银质星形军章。

    张林道:“这是你们的肩章,象征着军功与级别,乃是军人的荣誉。阅兵场上我会正式授衔,但现在你们可以试一试。”

    “陈良你为一旅之长官,配三枚银星,营级军官配一枚银星,连级配铜星,队长级别配铁星,中队长配两枚铁星军章,大队长配三枚铁星军章。都配上试试吧。”

    刘忠随即端着木盘来到众人面前,众人伸手一一把属于自己的军章取走。

    曹宝喜道:“怪不得,我说这肩膀上挂个条儿是作甚用的呢,原来是用来勾住军章,主公真乃大才也。”

    众人勾上军章,均感更加威武英气了,彼此间互相打量,自然是铜星羡慕银星,一颗银星的羡慕三刻银星。

    这一刻,陈良只感觉到灵魂在飘,满心抱负都融入了肩膀上的肩章银星上,恨不得杀回宋朝大陆再立新功把银星换个金星戴戴。

    张林再让刘忠取来一个木盘,上面摆放桌一套灰色武服和一颗金光闪闪的军章金星。众人目光虎视眈眈地瞅在木盘上,眼里仿佛烧起了火。

    “这是一军之长官佩戴的金星勋章,我希望你们中很快有人能佩戴上它。金星之后,尚有金阳银月勋章,乃军人武勇的最高荣誉!”

    张林朗声道:“军级将官者,我允许你们坐镇中军指挥。但军将级别以下的军官,必须站在队伍的最前方。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勋章只会颁发给悍不畏死的英雄,无论他是草莽出身亦或世家出身,在军队中只论战功,不讲情面关系。你们,可清楚了?”

    众人立正,敬礼,高声应道:“是,主公!”

    张林拍拍手:“把勋章摘下来吧,校阅时候再正式颁发,武服你们可以先穿回去,每人三套换洗,改天我会叫人送去你们营中。”

    “主公,便让我等自个留着,校阅时候再还便是了?”

    “作甚美梦呢,拿来拿来,曹宝你想吃军棍是不是,冯海?”

    “在。”

    曹宝乖乖摘下勋章,肉痛地还回了刘忠托着的木盘上,目光追着勋章不散。

    “德行!”张林笑着摆摆手:“都回去吧,下个月校阅后你们拿回家捂在被窝里都没人管,去去去。”

    众人兴奋着敬礼,随即离去。

    唉,老子想点办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容易么!张林叹口气,这成天里忙来忙去,没个消停时候,他都感觉人瘦一圈了。

    把最重要的军队搞定,张林总算松了口气,眼瞅着入冬了,得叫钟涛以隆兴钱庄名义大肆购置些过年节的东西来夷州岛,总不能把北宋百姓最希冀的年节过得太寒碜,让大伙儿心里没底气。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他向来舍得,从不觉得是麻烦。

    手下的虎威军将士走后,曾任大王乡第一任卫生院院长的周掌柜也来了,现在不称掌柜,人前人后都唤他周院长了。

    “主公!”

    “嗯。”张林伸手虚礼,请他入座,道:“叫你来有几件事要落实一下,你当初在大王乡里做的很好啊。天灾人祸,最是荼毒百姓,稍有不慎则成千上万地死人,这方面马虎不得。”

    周院长诚心请教:“是,不知小人哪里做得不完善?”

    “不不不,正因为你做的好,我才找你说话。喝茶,别紧张。”张林宽慰道:“这人一多了,自然会生百病,滋生祸乱毒灾。你要专门设一个地方,以后但凡上岛的流民,男子要剃光头发以稀释酒精消毒,以盐水漱口。每一批流民上岛,你都要带人上船撒生石灰消毒。”

    “是,小人记下了。那女子怎办?”

    “女人的话,头发就不必剃了,只齐耳剪短,过个一年半载的就会长出来了,想必她们不敢有怨言。”

    周院长点点头。

    张林又道:“跟你说的第二件事,乃是随军大夫。”见对方要说话,他抬手打断道:“你先莫急,听我说完。”

    “我知道大夫紧缺,但随军大夫不必精通医术,只要能简单地处理一下破口、止血、头疼脑热、穿肚拉稀的小病症即可。这方面我会专门让曹宝与你交接,从被虎威军筛选出的汉子里面挑选出人来培养。你们卫生院的任务,就是教授这些人最简单的止血包扎的医术,什么病会使用哪种药就可,别的就不需要了。至于这些随军大夫,有男有女,你要一视同仁地教授他们。”

    周院长松口气,笑道:“这个简单,小人一定办好。”

    张林点点头,道:“第三件事便是你周院长了,你一个人再辛苦操劳,也救不了多少人。以后,你要以教授医术为主培养新人,没必要培养全才,治跌打损伤的分一批,治头疼脑热的分一批,刀枪箭伤的也分出来,分门别类地培养。另外,你这边领个头,和衣料作坊的张主管,木器作坊的柳二熟络熟络,单独设立制作军队棉纱布和担架,以及生产止血药粉的作坊,以后这三种作坊统归你调度。你自己也要抽身出来,别什么事都亲自去做,把富有才敢的弟子伙计们都放出去独当一面,人多才力量大嘛。”

    周院长一一记在心里,道:“是,小人明白了。”

第274章 乐团与基础教学() 
只有到了晚上,张林才有功夫和妻妾们耍耍嘴皮子,开心娱乐一下。

    当然,也不总是需要到床上去嗨皮,张某狼还是有节操的,偶尔也会听女人们弹琴吹箫一番,培养培养艺术细菌。

    房间里,香炉散发着袅袅清烟,怡人心神,张林哼而有声,唐玉仙和白玉莲则一人抚琴一人吹箫地摸索着男人嘴里哼出的节奏音调。

    “噔噔,噔噔瞪噔噔,瞪瞪,噔噔瞪瞪”张林在哼的是一首后世大爱的笑傲江湖曲,吕颂贤主演的笑傲江湖主题曲,他虽然不会弹琴,但不妨碍他哼出调子让别人谱曲啊。

    唐玉仙和白玉莲均是大户出身,尤其是前者,教坊司里学了许多年的音乐可不是摆设,老爷哼着,她便应声谈着曲调。每当老爷手舞足蹈大声喊对的时候,她便更信心十足地弹下去。

    “这儿,这儿得箫声一起配着。”张林兴奋地指挥着,只恨不得自己上去耍几下,奈何他不学无术,琴瑟对他实在是个稀奇玩意。

    “要带点逍遥自在的味道,唔唔,这儿弹的不错,有点儿意思了。玉莲,你的箫声要在玉仙谈到尾音时候加一点,不要加太长。不过中间一段是你主箫声,玉仙你要在箫声里加轻一点的琴声。”

    “嗯,奴家试试,玉仙姐姐,咱们再试一次。”

    “瞪,噔噔瞪瞪”

    琴箫合奏,二女配合了多次,自然有了些默契,渐渐磨合了些妙处,惹得张林忍不住巴掌声啪啪地响起来。虽然比之后世的曲乐差好多,但总算是能稍微连贯起来了。

    “把曲谱写下来,慢慢完善,哎呀,你们可真是我的心肝宝贝。”张林把唐玉仙一把搂过来,贱笑道:“来,玉仙小姐姐,让爷香一口。唔嘛,玉莲也不能少。唔嘛!”

    “爷,奴奴也要!”

    房门被推开一些,唐楠儿古灵精怪的秀容漏在门后,笑嘻嘻地跟白玉莲和唐玉仙打声招呼。

    “是楠儿啊,快进来吧。”张林招招手,唐楠儿这才灵动地进了房,脱去鞋盘腿在男人身边偎依着,脸颊随即被香了一口。

    张林对唐玉仙道:“你们整天闲在家里也不是事儿,刚好前晚和陈良他们谈军制时候想到一件事,可以发挥你们的才能。除了去学坊授课,还能做一样有益于军民的事。”

    唐玉仙轻笑,柔声道:“奴家只会弹几首曲子,哪里有什么才能了。”

    “哎,人不可妄自菲薄嘛。”张林道:“我已去信交代外面人帮我物色几个乐师来,组建一个乐曲表演团,你俩以后可以顺带在里面打打下手帮帮忙。艺术也得造福于民,不光才子佳人听得,黎民百姓也要能听,我还打算弄几首军歌出来,正要你们出出力。”

    唐玉仙道:“能为爷做事,奴家可求之不得呢。”

    唐楠儿听得好奇十足,撅着嘴儿问道:“爷,那我呢?”

    “你都快十九了,也该为爷做做事啦。”张林摸摸她秀发云鬓,笑道:“学坊里正缺人手,你若闲得慌,就去教孩子们读书认字,别人也能尊你一声老师不是?”

    “那我明儿就去。”

    张林听了失声笑道:“不忙,怎么也得把这年过了先,我看你这丫头没心没肺的,比我去看小晴儿次数还少。”

    唐楠儿一听便垮了小脸,嘴里抱怨道:“奴奴倒想时时刻刻抱她玩儿,只是王总管总是提醒奴奴,说那样不好。不过晴儿让夫人带着,奴奴也没甚好担心的,夫人可比奴还疼她呢。”

    “又不是带把儿的,这王总管想得也太多了。”张林笑道:“明儿我去说说他,以后你多带带晴儿,母女嘛总是好相与些,别长大就生疏了。”

    “嗯。”唐楠儿用力点点头。

    张林的命运进展到了眼下,已不光是他一个人的命了,还关系着成千上万人的身家性命和前程富贵,众人捧着他往前走,这是互惠合利的事情。

    很多事即便他不想去做,身边人也会拾掇着他,硬顶着他去做。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要求和命令,众人也不会拒绝服从,就比如剃发从军这种事,只要张林说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大家就无异议。

    到了这份上,张林即便说明日便登基称帝,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支持他,从龙之功向来是攀升权贵的一条捷径。

    就拿王总管来说,与其说他是个总管宅事的管家,莫不如说他早已把自个当成了朝廷大臣自处了,从暗示楠儿把闺女交由扈三娘去带大,减少她和孩儿相处时间,就能看得出此人是打探了一些皇室习俗的。

    对此,张林也渐渐习以为常,心想着历朝历代的皇帝大概便是这样一步步被众人抬上金銮殿宝座的。

    时值十二月初,天气渐寒,但夷州岛上的寒却不同于北地那种干冷,而是一种湿冷,更令人烦恼。

    每逢阳光好的天气,家家户户都要把被褥拿出来晒,傍晚便要收回去,让得北地来的人很是不习惯。少数人嘴上不说,心里却要抱怨几句。

    好在始作俑者张林平易近人,时常跟他们见面时候也没什么大架子,偶尔还开开玩笑,让人难以生出厌恶感。

    轰!

    伴随着黑火药燃烧的刺鼻烟雾,爆响声中,一颗五斤重的实心铁弹从炮口呼啸飞出,一头扎在前方两百步远的土墙上。土墙上的裂缝如蛛网般凸显,铁球已完全深陷进被砸中的位置,冒着炽热的白烟,尘土飞扬。

    土墙没倒不过在大家的意料之中。要是这么小个铁球能把半米来厚的土墙砸倒,那太阳得从西边出来。

    “主公,这门炮的炮口为三尺六寸,发五斤重实心铁弹,已经试了三十四次了,炮管依然无恙,只内堂稍有磨损。用铁模铸炮的确可行啊。”

    张林点头道:“再造两门炮,与这门炮继续试验,一直试到它炸膛为止,我要一个准确的炸膛数字。另外,既然铁模铸炮的方法可行,那就加大口径,哦口径就是指炮口的宽度。另外,在试炮过程中,你们可以测试炮口不同的仰角仰角就是只炮口往上倾斜和水平线形成的角度算了,我比划给你看吧。”

    很多词汇,张林随口说出来,周围一帮人都用一种无辜而疑惑的眼神看着他,让他很是无奈,只得一点点地解释,尽量让火炮研发少走弯路。

    他拿着一根铁尺,与炮口底座持平道:“这就是水平线,笔直嘛。把铁尺竖起来笔直,那就形成一个直角,嗯,你去那笔墨纸砚来,我还是写下来给你看吧。”

    麻蛋,越教发现要灌输给这群火药工匠师傅的东西越多,仿佛在教导一群小学生。

    张林干脆开了颗,让大家都坐在凳子上椅子上,没座位的就站着,他则拿着黑炭在一块木板上写写画画,把最基础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角度知识教育一遍。

第275章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其实北宋时已有这方面的术数知识体系,只是张林所教的乃是后世精简而直观的东西,不像此时那般拗口深奥,一节课下来,连刘忠都听得懂何谓直角,斜角,角度区别了。

    “你们要做一个标尺,把直角均等分,可能咱们现在达不到那么精准的划分,但没关系,万事开头难嘛,咱们先尽量地划分,以后自然有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