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账目总纲上左一笔右一笔的大额支出,张林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望望一脸苦瓜相的钟涛,忍不住笑道:“现下库银还有多少?”

    钟涛心想什么时候了,还能笑出来,叹气道:“还有七百万贯钱。”

    “工建总署那边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项目预算,还差缺多少?”

    “三百五十万贯。”

    “铁道公署呢?”

    “那个已是按照主公您的要求,一次性下拨了两年的款子,足够先用着了。”钟涛解释道:“目前主要是各地银务分署缺库银,需要至少一千一百万贯钱才能补上这个窟窿。”

    张林想了想,问道:“税务总署那边呢?”

    “各地共计的话,每月能缴税百万贯,就算熬到年底,也还有六百万差缺要补足。”

    沉默半晌。

    张林先沉声道:“军费一定要先拨下去,这是没商量的。你把我名下的航运镖行盘点一下,先花钱扩建一番,跟船坊那边实行‘分期还款’。再把镖行拍卖给福建和两浙路的商人们,这回就不要参股了,直接全盘卖掉,所得款子就补上保证金里面。”

    钟涛不好意思地道:“那怎么行?”

    “我要钱也没用,反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张林笑笑:“这样的话,加上到年底的税赋,应该够补上银务署的窟窿了。”

    “主公高义!”钟涛道:“那属下把一些酒楼、勾栏卖掉,也能凑个一百来万贯钱替主公分忧。”

    “哎,那就不必了。”张林摆摆手:“你是你,公家是公家,有心就好。咱们辖地内,每个人的财富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公家再穷,也不会去盘剥你们。”

    “主公,属下是自愿的,可不是开玩笑。”钟涛道:“属下家资百万贯,原本也是大户商人出身,但我一心想跟着主公做出一番事业,所以,这家产多了徒惹别人眼红。倒不如捐出去,也省得别人背后说我闲话。”

    张林呵呵一笑,神色诧异地看了看他:“你真舍得?”

    “属下舍得,以后只安心在银务署里做事,不再过问家里行当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给他们铺的路子已够宽了。再说,我这百万身家,其实也是主公您赏的,现在只是借花献佛,物归其主罢了。”

    “好吧,难得你心存大义。”张林朝门外道:“把周秘书长找来。”

    既然钟涛觉悟这么高,一心想在官场上混出明堂,那张林也不会太吝啬。这件事得好好炒作一番,刊登在民知报上宣扬出去,亦是商人典范的一件美事。

第330章 商人本色() 
商人本色,民知报上大篇幅地介绍了现任福建路银务署署长钟涛的生平事迹。

    一个小商人从小志在为苍生谋福,从家族小商铺做起,典卖地契房屋佃田,颇有大气魄地进入镖行和钱庄行当里闯荡,打拼出了一个百万贯身家。

    而现在,这个商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决定与主公一起把百万贯身家捐献给银务署,帮助各地兴办作坊,改善民生,为更多人创造饭碗。

    民知报记者采访钟涛时,他曾这样说:商人不是守财奴,也不该独善其身,我有责任为主公解忧,也有义务为百姓奉献自己。

    主公亦为钟涛的商人本色做出赞赏,称赞他: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钟涛的事迹广为宣扬,他的名字在短短时间内就为福建和两浙路百姓所熟知,百姓们多有送牌匾者,钟家门槛都要被拜访者踏破了,祖坟都要冒青烟了。

    府邸里的钟家人亦是痛苦并快乐着,心疼的是那百万贯钱,但收获的却是难以预料的声望。

    “钱是什么?主公说的好,钱就是一个数字,一堆废纸金银票。再多的金子银子也买不来家族声望,你们啊,太年轻,只要咱们钟家有这个声望在,以后的荣华富贵是能延续几辈子的。”

    钟涛口沫横飞地教训着家族里的儿孙辈,一脸饱满的红。

    “什么叫名门望族?啊?咱们钟家没出过什么大家文人,跟名门挂不上一点关系。望族却是有了希望,我这一辈子还能为主公做二三十年的事,以后咱们钟家就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钟家长子,钟兴道:“爹爹教训的是,孩儿明白了。”

    次子钟旺问道:“那爹爹可有为孩儿们作些什么打算?”

    钟涛笑道:“你们啊,从小被我惯坏了,眼下读书是没指望了。三郎。”

    小儿子钟发疑惑地应道:“爹爹?”

    “你这小子从小就活泼好动,喜欢耍刀弄枪,我虽然舍不得你上战场去拼生死,但眼下却是个很好的参军机会。你别的军队不要去,就去申报参军神机营,当炮兵。那个兵种虽然立功升迁较慢,但却是最安全也最稳当的路子。”

    钟发愁眉苦脸道:“那岂不是得从小兵做起?”

    钟涛恨铁不成钢地骂道:“你以为当个炮兵容易?我告诉你,你要是敢当逃兵或者犯错被开了军籍,老子非把你逐出家门。不混出个人样来,也别回家里来。”

    “是,好吧。”

    “二郎,你把咱家剩下的铺子整合整合,勾栏酒楼什么的都盘点掉,只留着航运镖行就行。以后你就专心打理镖行,其他行当不要碰。”

    钟旺小心翼翼地道:“是,爹爹可是打听到了什么?”

    “家里话就别传出去了,我这且说几句你们听。”钟涛点头道:“前番主公曾下令整治过勾栏场所,严禁招纳十四岁以下的年弱女子。过一阵子,还要再一次整治,让更多女子从良后进入作坊里过活营生。包括教坊司里的女子,都要筛选出一批从良。不但如此,主公有意把各地船坊联营后扩大规模,以后海运会越来越兴旺,虽然咱们钟家基础好,你也不能掉以轻心。”

    “是!”

    “大郎,你文不文武不武,我也不好教你什么。你自己说说罢,以后想做什么?”

    钟兴认真地想了想,道:“孩儿想从政当官。”

    “为何?”

    “二弟从商,三弟从军,我这大哥岂不是只能从政了?”钟兴无奈地耸耸肩,道:“不过孩儿文墨不通,走仕途怕是没指望。我曾去新式学坊里听过课,对那墨学制器很感兴趣。若爹爹有门路,便帮孩儿安排进军器监里。”

    钟涛轻抚胡须,考虑一番,笑道:“也罢,我这张老脸也算值点面子,就替你跟主公讨个人情。”

    钟兴讶然道:“这种小事何必跟主公说,爹爹身为银务署署长,也太大题小做了吧。”

    “你懂什么,我便是要替主公把人情债还掉!”钟涛哼声道:“别人若是欠我人情,我就囤货居奇地卖出高价。但主公的人情不能乱欠,越早请他还掉,只会对咱们钟家有好处。”

    钟兴想了想,还是没明白,摇摇头也没追问下去。

    “莹儿呢?”

    钟旺道:“五妹和四妹去花阳苑里玩秋千去了。”

    钟涛眼珠转转,忽而问道:“听说莹儿最近跟一个读书人走的近?”

    钟兴恼疼地道:“是,那人唤作梁应元,是宣和元年的举子,年岁二十有三。他俩是在诗词会上认识的,那人还送了一把扇子给五妹。”

    钟涛摸摸下巴:“举子么?可曾有官身?”

    “原先是清溪县的押司,不过不知为何罢官回乡了,去岁一直闲到现在。”

    “嗯,我知道了,你去把莹儿叫回来先。年纪也不小了,成天在外跑算什么事?得给她寻一门亲事,你们几个做哥哥的也不能任由她胡来,知道么?”

    “爹爹,五妹对那梁应举仰慕的不得了。”钟发笑道:“那小子吟诗弄词确是把好手,只是瘦不伶仃的跟竹竿一样,五妹还偷偷把家里老山参拿去煲汤给他吃呢。”

    钟涛一听,立时瞪起了眼:“莹儿去过他家了?”

    “哦,那倒没有,只是那梁应举在新式学坊里教授孩童启蒙书,五妹常去旁听。”

    “胡闹嘛这不是!去,快把莹儿叫回来。”

    自家老头心里什么想法,几个儿子也不是蠢货,很明显是想借这股风跟主公能攀一门亲,若是真成了,那他们三兄弟岂不是有希望做国舅爷?

    五妹钟莹天真烂漫,相貌清丽,绣花读诗样样可以,也算得大家闺秀,若是入了主公家的门槛,那钟家便更能腾达了。

    只可惜,钟涛想的太好,岂料把女儿钟莹叫回家里先是一顿数落,然后说出了要给她寻个好人家的话。本是试探之意,却遭到钟莹的强烈反对,惹得钟老汉大发雷霆。

    “那个穷酸才有什么好?啊,你从小锦衣玉食惯了,嫁过去他能养得起你?”

    “我就喜欢梁公子,谁也不嫁就嫁他。人家可是新学坊的老师,一个月能拿十贯钱,养我一日三餐搓搓有余了。”

    “就那个瘦竹竿子能养你?”钟涛嗤之以鼻:“先把他个儿养肥再说罢,家里还一个卧病在床的老娘,你嫁过去要受多大罪知不知道?”

    钟莹泪光盈盈地恨声道:“女儿愿意,爹爹,你别瞧不起人。”

    “我瞧不起他怎了?他不就读书认识些个字么,会背几首诗词就了不起了?我告诉你,现在天变了,主公任用的都是有真才实干的人才,可不是酸腐秀才。”钟涛不遗余力地打击道:“你把他叫过来,让你爹爹我考考他懂不懂什么叫金融,什么叫资本,叫什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什么叫通货膨胀?”

    钟莹自己都听不懂,知道爹爹这些东西都是跟主公那边学来的,书本上没有,更别提平民百姓了。

    她狠狠地一跺脚,洒泪跑了开去。

第331章 吴用之才() 
窗外阳光明媚,正是清晨时分。

    刘倩儿侧躺着被老爷搂在怀里,二人臀背贴紧,亲密无间。

    原本她是来喊老爷起床的,却没想被老爷拉到了床榻上快活,男人想要,她亦是温柔地献上温泉甘露。

    老爷自从那天见了叫燕青的囚犯后,怒摔茶盏,便是心情不太好,虎着张脸,连着几天“修身养性”。妻妾们都晓得他的脾气,亦是不敢多嘴问。

    此时趁着老爷放松之际,刘倩儿鼓起胆子,脸颊轻轻厮磨男人的下巴,柔声问道:“爷心情可好些了?”

    “嗯。”老爷应了一声,把右手往少女小腹上按了按。

    刘倩儿亦是乖巧地把臀儿往后贴紧,轻哼声中,腰身缓缓蠕动。用少女的轻柔,抚慰男人的粗野。

    张林长吁一声,身心舒坦通达,歇息一会儿,便抱起娇躯酥软如泥的刘倩儿去往浴房。

    少时,二人说说笑笑地从浴房回了内房,穿衣盘发。

    刘倩儿容光焕发,认真地把男人的长发梳的笔顺披在背上,她享受着为老爷梳洗的生活,喜欢每一天都能替老爷宽衣解带和穿衣打扮。

    张林看着铜镜里轮廓分明的脸庞,看着自己的剑眉星目,扭头打趣着臭美道:“你看镜里的人是不是帅爆了?”

    “嗯。”刘倩儿当然听得懂老爷的新奇词儿,掩口失笑。

    “这个女子是天仙下凡么,美得不像话儿。”张林把镜子照向身后替自己打理头发的少女。

    刘倩儿晕红满面,心里快活的不得了,扭捏害羞地躲开,娇腻腻地叫道:“爷”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去叫厨下做些清淡的,这几天不想吃荤。”

    “嗯。”刘倩儿应声,端起木盆出了门。

    用完早膳,张林去往偏厅,路过一处小院便往里飘了一眼。只见唐楠儿和唐玉仙两人说说笑笑地玩耍着,前者贴着一根竖起来的竹竿,把脚尖并得不留缝隙,颤颤巍巍地立着。

    “你俩作甚呢?”

    “啊,爷来了也不吱个声,吓人一跳。”

    张林指着那长竹竿,笑问道:“你在练舞?”

    唐楠儿绷着脚尖,脸红红的低声嘟囔道:“练什么舞呀,人家还不是为了你。”

    张林离得较远,也没听见后半句,只在门口招呼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去往偏厅。

    偏厅中。

    吴用已是坐了有好一会儿了,见到张林到来,一脸笑意地站起身,作礼道:“拜见主公。”

    “先生请坐。”张林亲热地上前拉着他坐下,自己也没坐在主位上,而是就近和吴用并排:“前岁一别,想不到再见面已是两年过去。”

    吴用道:“今岁年初就该跟船去往夷州岛,只是小人知道主公先取福建路,必然要北上两浙路,故而我去了方腊军的厉天闰麾下谋划,总算有些结果。”

    张林拍拍他手背道:“先生帮了大忙,婺州厉天佑、成贵、高可立三人的五千兵马,再算上厉天闰带回来的八千兵马,为我解决了兵员和劳力大问题,同时也替我教训了下方腊那厮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