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亲芳泽后他又想得寸进尺,被白菲菲狠狠地教训了一针才偃旗息鼓。这账先记下来,以后会有机会还她几百针的。

    不管怎么说,后宫里的佳丽又要多出一位了。

    这古代男女之间,若是看对眼,只要不存在什么门当户对的悬殊,结合到一起实在太容易了。

    像是银务总署署长钟涛家的五小娘子钟莹,经常被逼着来宅府上跟唐楠儿几人玩耍,张林也只把这个十八岁的小少女当作妹妹,完全提不起感觉。

    不是对方不够漂亮,不够可爱,但他就是看不上眼。大概也因为不想跟钟家结亲,防止钟家做大。至于钟涛膝下的几个儿子,尤其是小儿子进入新兵炮兵营参训,锦衣卫也将此事通报过自己。

    别看张林成天吊儿郎当的,但该处理的公文一札不漏,跑军器监比谁都勤快,动不动就写个跑批判什么现象的散文交给秘书署的枪手们修饰成书面文章,然后署名刊登在民知报上,没事就刷活跃度。

    时光飞速,眨眼间过去了十多天。

    继八月份的水力锻造机研发出原始样品后,既提升了武器装备的产量,同时也可以用锻造机制作大块头的部件,水力镗床也进入了组装环节,将进一步提升钢制枪管和炮管的产能。

    原先一根钢制枪管需要一个熟练师傅花三到五天的时间才能抹出一根,而水力镗床则能一天磨出五根,只需要师傅后续处理下就可以了。

    只可惜在蒸汽机研发出来之前,这玩意的作坊得靠在水流端急的地方,夏秋季能开动,春冬季则歇工,受环境影响太大。

    至于蒸汽机的进度,张林时刻关注着,只是进展让人捉急。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热能转化成动能效率实在太低了,阀门活塞虽然可运行,但推动力根本不足以用于生产。

    看来,理论归理论,蒸汽机的研发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

    今年南方大丰收,北地还是老样子,需要南粮北调。只是福建路和两浙路被张某人抓在手里,南粮只有成都府路那边调运,因而北地粮价一直居高不下,经济萧条。

    大批流民被迫背井离乡地逃难南下,涌入京东两路,甚至是淮南路。

    这些流民一部分是北地胡人战乱造成,一部分是天灾,也有一部分跟张、方等人在南地造反不无关系。

    张林为了减轻身上的罪孽,一方面继续拨款在矿山扩建铁坊,一方面支使炮舰船队连同数十艘运兵船北上登州,配合锦衣卫在北地招募流民运送回来。

    目前,军机署是专管军事方面的情报。锦衣卫则是涉及方方面面的民政刺探,在必要时候也可以介入军事情报。

    两者在最初的合作融洽后,渐渐划清了管辖范围的政治地带。

    这种现象是张林乐于见到的,暗地支持两个机构的相互制衡。在某方面来说,锦衣卫虽然是后成立的,但其骨干成员大多出身于军机署,情报刺探较后者效率很多。

    议事厅中,军机署汇报着北地军情。

    “继金人去岁七月打下了辽国中京大定府和西京大同府后,今岁主对东京辽阳府用兵,日前辽国已经丢了辽阳府,只剩下了上京临潢府和南京析律府。可以说,辽国南北被金国一分为二,南边又面临宋国反扑,大势已去了。”

    “而且辽国内也叛乱丛生,四月的时候,统兵副都监耶律余睹等图谋废黜大辽皇帝耶律延禧,立耶律延禧次子晋王耶律敖鲁斡为帝。事情败露,耶律余睹叛辽降金。萧奉先瞎出主意,怂恿辽主处死了一个不相干的次子晋王耶律敖鲁斡,让其余贵族王侯均生反叛之心。”

    “连自己儿子都杀?”张林也真是服气了,这皇室争斗还真是残酷啊,哪里还有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

    “西京如何了?”

    “耶律敖鲁斡死后,大多辽人无心报效,业已兵败如山倒,最多年底,金人就可彻底控制西京。”

    张林看着地图上被金人打得四分五裂的辽国版图,又问道:“宋朝廷呢?”

    军机署的头头,当初被张林一手提拔上来的孔灯道:“日前得到消息,童贯已经离开了庐州,北上雄州去了,似乎是要出使辽国南京。”

    张林讶然失笑:“这宋微宗还真看不起我啊。”

    孔灯附和笑道:“宋微宗高居金銮殿中,哪里知道外面的事?童贯伙同宿元景上瞒下欺,朝廷内部知道南地实情的人没几个。大多札子都被挡在中枢外,赵家天子两眼一抹黑,再是怀疑也不能跑来两浙路亲自看一看吧?”

    真是个烂到骨髓里的朝廷啊

第357章 刘氏纺纱机() 
就前半年的情况来看,铁坊的产量让得张某人充满了激情。

    宋朝的炼钢技术虽然不甚先进,但其消耗铁的量是非常大的,从武器装备到民间农具和流通的铁钱等等,每年的铁产量在万万宋斤上下。

    其中,能最终使用的铁料得减去三分之二,也就是用于军事和民间的铁料不过三千万宋斤上下,其他都是废铁料需要回炉重练。

    按照人口一亿算,每人每年也不过三两铁料,这个比例就是生产力低下的直观体现。

    当然,相比起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宋朝的铁产量已是笑傲地球了。

    自从张林把铁轨和黑火药作用于铁矿地带后,建设大量的大型作坊安排闲置劳动力,光福建路的十几处铁场在大半年的努力下,产量已是突破了五百万宋斤。

    换算成后世的数字,约莫三千吨。虽然比幅员辽阔的宋国还有很大差距,但铁料大多用在枪炮方面。

    要不是福建路的铁矿不丰富,这个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两浙路的铁矿也算不错,已经进入了开发阶段,预计明年的总铁产量至少在八千吨左右。

    媒铁乃是未来几百年内的主抓资源,张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惜在条件不成熟的环境下与宋金同时交恶,也要得到后世四川、山东、河北、东北丰富的媒铁资源。

    由于火器技术的划时代差异,张林并未一味地追求兵员数量,而是主抓兵员素质和混编兵种的协同攻防。

    火炮兵作为远程打击系统,火枪兵作为近身打击系统,盾枪兵和战车营提供防御阵地,骑兵作为机动兵力,这套混编系统在眼下的同兵力较量中绝对是无敌的存在。

    为此,参谋部联合军事学坊在张某人的指示下编写了新一期的军事训练教程,其中增添了土工防御科目。

    盾枪兵在战场上的战阵,是把长约两米半的矛枪后跟插在土地里,前头枪尖斜角竖起形成密集枪阵,配合战车堵死敌军冲击后排火器兵的道路。

    添设了土工科目后,军器监开始批量制作一种便携式挖土铁锹,进一步提升混编军队的防御力和攻击力,火枪兵有足够的环境可以完成一场沟壑战的全程射击。

    军用铁锹在后世也流行,不但因其在复杂环境下的多种用途,必要时还可以当做武器攻击或防御,而且携带十分方便。

    要不是科技水平有限,张林甚至想把铁丝网这种后世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出现的东西给弄到军队中。

    军器监下辖的作坊在大规模扩建的同时,不但快速提升军队的换装速度,也大力刺激了辖地内的经济,尤其是闲置劳动力几乎供不应求。

    而刘氏纺纱机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伤害了中小阶层家庭纺户的利益。

    以前的市场模式,都是布铺商行将买来的棉毛原料发卖到单体纺户手中,纺户可能近在城里,也可能远在十里八里外的乡村。他们将棉毛原料带回家中纺成纱线后再织成布匹卖回给布商,这样制作出的布匹由于不同家庭不同纺户的技术,质量参差不齐,而且纺户太散。

    而刘氏纺纱机出现后,由于其卓越的纺纱速度,布商建立大中小型作坊,招募部分技术娴熟的散户进入作坊里生产。由于生产力的提升,布匹价格几乎一天一个样,因此而断了营生的散户纺织家庭多如牛毛。

    尤其是两浙路的苏杭一带,很多家庭妇女断了营生,她们生产出的纱线和布匹即便是质量再好,也难卖出原先的价格,生活水平一天不如一天。

    有的家庭以种地为主,纺纱只是兼职补贴,生活还能过的下去。若是以纺纱织布为主要营生的家庭,则真有断了炊火的危险。

    这种现象刚有发生的苗头,张林就立刻重视了起来,他可不想看到辖地内出现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然而,新式纺纱机,新式织布机还是得不遗余力地推行下去,不可能停止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就是那些窝在家里,除了做家务就只有纺纱织布赚外快的妇女阶层了。

    为此,商务总署连续几天被张林叫道议事厅中开会,商讨解决两浙路家庭妇女失业的问题。

    由于“两田法”的落实,这些家庭是不缺地种的,但妇女不是主要耕田劳动力,让她们闲着的确是浪费资源。而且这年头男少女多,有些女子即便分到了地,也不一定能耕得起来。

    “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推行后,原先一匹棉布价格三百文,现在已是跌到不足两百文,照此趋势,年后跌到一百五十文也不算稀奇。”

    “是啊,棉布价格跌下来了,对百姓们是好事,大家都穿得起棉布制衣,整个辖地内的物价都降低,连米价都降了每斗十文钱。”

    “其实福建路还好,散户纺织家庭不多,主要是两浙苏杭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女子靠这个过活。她们身娇体软的,种地也不够力气,主要就靠纺织营生。要不,两浙的商户把作坊开到乡村里去,招募那些女子进作坊做活?”

    “商人们肯吗?一来一去几十里地,路上耽搁时间,还要花额外的钱雇人运输。”

    “在乡村里开作坊的话,女工的工钱也低了不是?”

    “依我之见,那些商人该知足了,又是给他们降了商税,关税也取消了部分,总不能净想好处,总得替主公分担下麻烦不是?让他们把作坊开办在乡村地带,运费能值几个钱?”

    商务总署你的头头们你一样我一语地发言,最终达成的主流意见就是让商人们来承担一些义务。

    张林也同意这个建议,点头道:“你们总署就这个问题的解决,出一份章程递上来。不过也不能太苛刻商人,他们有愿意去乡村开作坊的人,商务总署可以给他们解决一部分货源,甚至可以把这个条件写在合同上。另外,他们若是布匹销售出现麻烦,商务总署也优先采购这批商人的布货,当然,质量一定要达标。”

    “是。”

    “另外,现下军队里需要的武服、鞋帽、手套、丝绸、被褥等等,主要采购对象也匀一批名额给他们。你们商务总署要多讨论商议,看目前市面上还有什么适合妇女生产的小东西,都可以鼓励商人下乡开作坊,在货源和销售方面给与照顾。你们啊,要灵活运用市场,不能太过于死板,也不要对商人抱有成见,他们赚钱是他们的本事。只要合法,我们应当支持。”

    “主公所言极是。”

    “是,属下们记住了。”

    张林笑笑,道:“虽然咱们现在跟宋朝廷是敌对状态,不过大家都是炎黄子孙,都是汉家人。咱们生产的一些物美价廉的货物也要想方设法地销售到北地去。还有日本、高丽、琉球、金国、辽国、西域行商、交趾,都要扩大出口销量,款项就以金银,一些我们急需的矿物来支付,要学会变通。”

    众人点头称是。

    对于商务总署这帮子人的进步,张林是看在眼里的,他们虽然眼界有限,但在自己以商强国,以商强兵的理念的指点下,一天天变得圆滑起来。

第358章 基础学科() 
连续多日的磋商,商务总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商人下乡创业的政策,张林亲自在民知报、商报上作出批示,不吝啬地挥洒笔墨赞美“儒商本色”。

    在这运输条件极为不便的古代,商人们开建作坊为什么要选在城池或者城池附近的镇上,就因为运费太多。哪怕乡村里工钱低一些,又能低多少呢?

    真正有商业头脑的商人,在乎的是货物的质量,成本和售价差入,买卖渠道等等因素,而不会去计较那点点工钱小利。

    商务总署出台的政策中,什么减免土地租赁价格等等,商人们看不上,但是其中几条解决他们货源和优先采购的政策很是吸引他们。

    这意味着,只要官署不食言而肥,他们作坊生产出的货物是不愁销路的。而且除了纺织勾当,其他行当的货物也从他们这批人中优先采购。

    这就很不得了了。

    小到衣帽鞋袜、荷包,手套、背包、大到战车和盔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