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句吹牛逼的话,若是这时代有电话这种即时通信,张林若想知道登州的朝廷水师明天会不会出海,几条战船出海,军机署都马上能把具体的将领名单上报过来。

    情报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就这两年,财账花在军机署和锦衣卫两个机构上面的钱不比新成立一支三千人规模的火枪旅差多少。

    回头来说这支把张林几乎搞破产的炮舰船队,目前命名为夷南舰队,炮舰不管是七千料还是五千料,采用通体木质,局部包铁皮。

    木料为楠木、槠木、樟木、榆木、槐木,甚至是珍贵的柚木,只是柚木不但量少,而且需要从更南边的广南西路走私偷运,耗费实在太大。

    七千料炮舰为两艘,这回全都派进了北地战略中。

    一艘为泉州号旗舰,搭载口径4。2型火炮两门,3。6口径四门,2。4口径六门、2。0,1。8口径各十门,合计三十二门大小口径火炮,全舰炮兵两百四十人,另配备五十名常备火枪队以及水手、厨子、侦察员、医疗兵等五十余人,采用的是三桅风帆的楼型船体,以船体侧舷火炮打击为主。

    另一艘七千料炮舰为“周家人号”副旗舰,乃是张林为了感谢在夷州岛上勤勉效力的周老汉一家所特意取名的,并且让周应亲自点炮试航。

    周应这个老头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是真正舒坦通透,几个儿子也得与有荣焉地在夷州船坊里踏实地把心思沉下来,“士为知己者死”地为主公造船事业效力。

    除了两艘七千料正副旗舰,另有搭在各式火炮二十门的五千料炮船八艘,充当护卫舰。以及十二门中小口径火炮的三千料炮船二艘,充当快速侦察舰。

    为了预防可能会出现的“近身缠斗战术”,整个夷南舰队还专门配备了十艘三千料艨艟战舰、十艘五千料改造的弓弩战舰来当贴身护卫,防止敌人利用船多人海战术搞登船战和自杀撞船的战术。

    毕竟炮舰装备了火炮,火力足够强大,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速度太慢。跟弓弩战舰一比,简直和乌龟差不多,万一敌人不要命地用人海船海战术来填,尤其是夜袭,闹不好还真要阴沟里翻船。

    对此,张林百般叮嘱和提醒年轻的海军军官们要注意敌人的夜袭战斗,加强针对夜间破袭战的组织训练,在泉州时就多次举行实战夜袭攻防演练,因此而发生意外丢掉性命的海军小伙子都有五六个人了。

    当然,他来杭州一是为北地战略打幌子,二个就是要视察两浙路的民政工作,并且与两浙盘踞在苏杭一带的商会接洽。

    如今百姓们都知道这个主公对于商业和商人的重视,让得不少商人觉得他们的春天到来了,少了拴在身上的商税盘剥和道德枷锁,官报大肆为他们摇旗呐喊,让商人们很是感到幸福。

    尤其是去岁针对两浙路纺户家庭破产的下乡建坊政策,两浙路首批五十家被点名称赞的商人既获得利益上的好处,名声又宣扬了出去,年前军队拨下来的军服和背包订单把这批首吃螃蟹的商人喂得很饱。

    如今,大多商人不是躲避朝廷,而是主动和地方上的商务公署打好关系,结成商会形成利益集体,与官方公署做正式的接洽工作。

    比起福建路,两浙路的商会更具实力,而且发展私营大集团的先天条件也更优势。

    江南乃鱼米水乡,食物资源丰富,可以说这片土地上只要不收朝廷凶狠的赋税盘剥,是从未发生过饥荒现象的,商业气氛极为浓郁。

    杭州府,最富饶的东街上坐落着最上档次的樊仙楼,来这里消费的莫不是官吏富贾,从前是,现在也是,将来或许还是。

    在一个较大的包厢中,摆放着一张能同时落座二十余人的椭圆形会议桌,此刻坐满了满身富态的大商们。

    这种椭圆形会议桌从去岁下半年开始就流传到了两浙一带,听说新主公就喜欢在这样的会议室里和大臣们商议,包括现下的各地官署衙门里也都是这种会议风格。

    上行下效,商人们也模仿了过来,并且认为这种可以让大家都轻松些的会议风格很符合“礼德”,乃是主公体恤属下辛苦的意思。比起朝廷里朝会让人从早站到中午,甚至是晚上,这种坐着开会的方式的确受到各阶层的认可。

    “咱俩两浙路不论放哪个朝代,历来都是纳税重地,从来只听过增税的,还从未见过给咱们降税的朝廷。你们说说,张大王若是当上皇帝,咱们的好日子岂不更久?”

    “陈会长说的是,福建商会那些乡巴佬自以为能超过我等,却也不想想他们有多少实力。咱们可不能丢人,两浙路有头有脸的都看着我们呢。”

    陈姓会长笑道:“你看你们个个,都吃的满面红光,这人呐,尤其是咱们商人最是要懂得投桃报李。那句话怎么说来的?什么投资来的?”

    “风险投资。”

    “对对对,如今风险嘛小的很,张大王军队的火器谁不知道厉害?”陈会长道:“咱们若是直接送钱,依张大王的性子,不一定会好意思要。所以啊,得换个方式。”

    一个商人建议道:“要不咱们各家退一些股份给官署?”

    “哎,不妥,你这是烂主意。官署明确了入股不得超过49%,你这是好心办坏事,知法犯法来着,官署老爷们可不得把你撵出门,再告你一个行贿之罪。”

    众人都笑起来,这还真有可能。

    如今的官署衙门已不是过去的衙门了,里面官老爷们俸禄高了三倍,只要不犯错误,一辈子的金饭碗倒不了。而且有廉政公署和内务署直管的民间实名举报制度在,老爷们的两个袖口的确清爽许多。

    有人建议道:“张大王多次在民知报上提倡各地大力发展新式学坊,哦,是学校,要不,咱们也开几所学校?虽然短期看上去亏一些,但好在不用花心思去官署学校里预订人才了,咱们以后用人也从自家学校里挑,方便许多。”

    陈会长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立刻在心里盘算一番。

    招收学生每人每天补贴五分钱,五百个也就是每天二十五元钱,算上食住,一年最多花费三四万元钱。加上开建学校招聘的老师和地皮成本,总额花费不会超过五万元,也就相当于过去的五万贯钱。

    五万贯钱算啥,商会每人撒出点钱凑凑就够了。

    就拿副会长张作生来说,去年年末军队下发给他的背包和新式军服、绷带、军靴订单总额高达十二万多元新货币,两个月就从中赚了将近三万元钱。

    这老小子跑商务公署比回家睡小妾还勤快。

第376章 拜访() 
开学校向来不在商人们的考虑之中,但随着从新学坊里结业的学生进入各家行当里后,商人们才发现这批新式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多么的可爱。

    这些十八九岁经过一年短期培训的结业学生服从命令,识字算数样样拿手,工钱虽然多一些,但作用比之过去的掌柜都不差,而且上手非常快。

    如今在政策刺激下,各家都兴建作坊扩大生产,招募工人中免不得有许多生手。比起这些生手,商人们宁愿去新式学校里抢夺结业和待结业的短期学生。

    所以,开办学校这个提议一出来,就引起所有人的兴奋讨论。律法中似乎并没有规定私商不可以开设学校的规定,而且私塾学院早已有之。

    陈会长沉吟少许,敲敲桌子把讨论声压下来,道:“这事儿先这么定,具体能不能开办,如何开办,晚上我去拜访主公时候顺带问问。不过咱们得先拿出个章程出来,办多大的学校,招多少人,各家如何分摊花费,今儿先商议好。”

    张林来到两浙路,第一天校阅之后与杭州城官署衙门开了个短会,商务公署里就传出了主公要点名见见两浙商会的话语,所以才有了商人们坐在这里商讨如何“送见面礼”的事。

    “主公,两浙杭州商会的陈家礼会长递了拜帖来。”

    张林从秘书署署长周敏手里接过拜帖,简单扫一眼放在桌面上,笑道:“动作倒是麻溜的很,这消息很灵光啊。”

    周敏笑笑,收回拜帖,问道:“那您见是不见?”

    “来了就见见吧,对了,马上饭点,你也来作陪好了。”

    “是。”

    张林临时征用的这座府邸也是两浙杭州商会捐献出来的,占地十余亩,商会本是好心把地契和房契送来,却被张某人义正言辞地退了回去。

    开玩笑,他张林若是收了这府邸,传出去岂不是有损名声吗?对于张某人来说,如今缺的就是声望。

    北地战略志在夺回幽云十六州,说到底就是为了把他的声望推向一个高峰,让他得以名正言顺地登基称帝,作为从胡人手里收复失地的汉家皇帝回归“正统”。

    为了这个正统,张某人可是操碎了心。

    陈家礼尽管不是第一次进来这个府邸了,但此刻心里却是有些激荡、紧张,他小心翼翼地坑着头跟着秘书总署的人往前走,七拐八拐地绕过一些院门后,来到了一处较大院子的门口。

    门口站着四个腰跨唐刀、背负火枪的亲卫营侍卫,检查了腰牌后才敬礼放他们进入。

    进入院门,一个身穿绸袍的三十来岁文质彬彬的秀才从石板路缓步走来,迎声道:“是两浙商会的陈会长吧?我是秘书总署的周敏,主公已在偏厅备下薄酒,请吧。”

    “周署长,幸会,幸会,不才正是陈家礼。怎敢劳烦主公设宴,这实在是岂敢岂敢啊。”陈家礼有些受宠若惊地道。

    “都是些家常小菜,陪主公喝两杯就是,走吧,莫让主公等的心急。”

    “是,是。”

    陈家礼跟在这“秘书长”身后,过了院道进廊道,进大厅转内堂后来到一处偏厅。

    主座上,一个实在年轻得不像话的青年正拐着腿在椅上看报,对侍卫的喧声充耳不闻,旁边后堂偏厅有几个侍女端着木盘进进出出。

    “主公,陈会长来了。”

    “嗯。”张林这才装模作样地撇开报纸,望他笑道:“你就是两浙路的杭州城商会会长陈家礼?”

    “小人参见主公!”陈家礼拜倒在地,行了个大礼。

    “免礼。走吧,刚好也到饭点了。”

    张林虚扶,带头走进偏厅,周敏座陪,三人在一张不大的圆桌旁落座。侍女随即上前添酒,欠身退至一旁。

    桌上的确是些寻常菜肴,只不过装盘精致些,吃的人身份不同罢了。

    “素闻主公勤政,生活质朴,此言非虚啊。”

    这话听多也就那样了,张林淡淡一笑,岔开话题道:“两浙公署递上来的札子我看了,陈会长肯带头下乡开坊,确确实实做了件大善事。”

    “哪里哪里,都是主公英明,我等不过是贪个名声罢了。”陈家礼恭敬地举杯,敬酒道:“小人斗胆,代表两浙商会敬主公一杯。”

    “好说,呵呵。”张林半饮杯中酒,扭头问道:“我记得批给两浙路的军工作坊名额也有陈会长在内吧?”

    周敏点头道:“是的,陈会长同时也是商务总署在两浙路的船务海洋运输集团政策批准的五个名额其中之一,有制造四千料大船的资格。”

    张林若有所思地应一声,又问道:“工建总署派下来的技术员就位没?”

    “年后初八就上工了,陈会长的船坊也是从前官办船坊拍卖后扩建出来的,已是开始运作。”

    “哦,是吗?”

    陈家礼忙不迭地应声道:“是,是是。多谢总署大人们抬爱,小人能得到这名额,也是天大的鸿运。”

    “海运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运输方式,不管是运人运货也罢,造出来的中大型海船一定要质量可靠。陈会长,这公门的钱说好赚也好赚,可要上点心啊。”

    “主公放心,小人定是不敢偷工减料的。”

    张林笑道:“你这船坊刚起步,不但要造新船,也得把翻新旧船的活计做起来。眼下用船的地方多,先把旧船利用起来。对了,你这船坊叫?”

    “江浙陈氏海洋运输公司,挂在两浙陈氏集团下。”

    “与时俱进嘛,不错不错,这名字起的好。两浙一带陈姓商者无数,我希望你陈氏集团能带头做个于国于民有利的大儒商。”

    “主公所言甚是。小人今日前来拜会主公,还有另一桩事想当面请教一下。”

    “哦,说说看。”

    “是。”陈家礼整理思绪,道:“目前商会各家不管是老作坊也好,或是在建的新作坊也罢,大多缺人手。主公兴办新式学校,短期培训出的人正合我等之用,不过还是缺人。所以小人想问问,商会可不可以自行开办学校培训人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