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凭先生经略北地战事,和平收编刘琦、种师道、折彦质所部大军,就乃举世罕见之大功。加之你曾在朝公署打理过邦交事宜,又知财政和工建,且对军机大事熟悉。眼下,再没有人比你更合适这个首相之位了,先生万勿推辞。”

    张林道:“新朝新气象,我这人最烦陋政,有先生助我,也可叫人放心。再者,权相之位有能者居之,先生胸有春秋,难道不想一展抱负吗?”

    “只是属下的功名”

    “功名算个屁”张林难得爆粗口,笑笑掩饰尴尬,道:“先生还是莫要推辞了,爽快点揽下这个活,咱们都是为百姓造福,义不容辞才是。”

    吴用定了定神,随即起身跪下高声道:“属下谢主隆恩。”

    “好了好了,起来吧,这以后啊,跪拜的陋习也得改改,男儿膝下有黄金,跪舔跪地跪父母。我虽是主公,但也是个凡人。”

    “主公说笑了。”

    张林摇摇头,掲过这茬,又道:“我也不瞒你,这首相之位看似风光,其实胆子不轻,先生还需尽心尽力地辅于国事。许多方面会跟前朝不一样,尤其是财政和律法,先生可知我心意?”

    吴用点头道:“主公所想也是属下所想,这江山社稷贵在千秋万载。难得主公肯下决心,属下岂敢有所怨言?”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舒坦,张林也不隐瞒地道:“很多事需长久算计,不过眼下我们却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后代子孙铺路。老实说,这皇帝的位置其实也没甚舒服,还不如做个商人大老爷自在。”

    吴用笑道:“主公可万不能有此想法,汉家待兴,全仗您来指点。”

    张林摆摆手,起身邀请道:“走吧,陪我吃些酒儿,许多事也该给你交待清楚,否则你这个首相都要稀里糊涂的瞒在鼓里。”

    吴用看完札子后,已是知道这顿酒不简单。

    这首相之位看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却处处受到掣肘,既不能统揽财政,又无独裁军事之大权,只是作为一个负责人统揽全局。

    具体要制定财政或者军事政策,则有方方面面的人一起参与制定,他只负责提议、审核和监督决议。

    不过现阶段下,首相的权利还是蛮大的,但是吴用知道,再大也大不过主公。且这个权利会随着各个机构的完善而缩小,就相当于商会会长一般。

    主公这是把商会的模式代入了朝廷体制中,屏蔽了一言以决的陋习,从几十位内阁成员就能看得出来政权的框架结构。

    不过对于吴用来说,这一辈子能做到首相这个位置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他也不再奢求太多。而且首相的选举每一任期限为五年,而且只有一位副相,比之历朝历代的地位都要稳固多了,至少不像宋朝那般一年能换三五个宰相。

    主公做事向来规划深远,看似不合传统,却是桩桩有利于国和民,吴用也想看看,有生之年里,主公能不能实现他的东亚帝国梦。

第427章 金国礼贺() 
原本登基事宜是要安排在杭州府的,但毕竟开封府里很多御用物事和地方都是现成的,且有着除旧革新的政治意义。所以综合考虑后,本着能省则省能简则简的原则,把登基地点安排在了开封府西郊。

    “朕惟中华之帝君,自宋运既终入中国为天下主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分争。朕本两浙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凡两淮、两浙、江东、江南广、山东及西南诸郡蛮夷,各处寇攘,屡命各部将官校尉奋扬威武,四方戡定,民安田里。

    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勉循众即皇帝位于西郊。定有天下之号曰中华,建元中华帝国立大社大稷于杭州。册封扈氏为皇后。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公厅中。

    张林手捧诏书细细读了一通,点头递回去道:“可以。”

    周敏躬身道:“主公,诏书里亦该当设立皇太子才是。”

    “不急,正儿才一岁,咿呀学语,时候还早。”

    “只怕”

    “怕什么?”张林没好气道:“屁大点的娃娃懂得什么太子不太子的,他若顽劣不堪,再由其族兄胞弟里选,皇太子事关社稷安危,岂能早早册立?”

    “是。”周敏暗暗吞口气,也不好再劝,秘书就得学会闭嘴,这个职责并不是真正的权官。

    “那祭天诏如何?”

    张林直起腰道:“人言泰山北斗,我既承命于天,灭金后再去往泰山祭天。”

    “是。”

    周敏收回诏书文札,又取出一扎奉上道:“此乃工建总署递上来的皇城工图。”

    张林接过札子,边阅边问道:“如何安置拆迁民房怎么没提?”

    “此乃杭州知府分内之责,札子还没递来。不过依照规矩,应是当地官署补偿地价房款,两浙亦多大商主动行捐出力,乃主人仁义布施之果。”

    “呵呵,这些人呐。”张林笑道:“行吧,他们要出力就随他们,不过其中不准有逼迫之事,但有公职人员敢伸手,必以重法处之。”

    “是。”

    工建总署递交上来的皇宫工图占地一百余亩,建造资费主要由国库承担,预算为七百一十二万元,建时一年可入住,完工需三年。

    张林私掏腰包两百万进去,两浙和开封部分大商们也行捐了三百余万,其余资费倒也不太负担了。

    新皇宫倒也中规中矩,把什么皇家牧场、花苑什么的都改小了规格,要说建造花费和蔡京这一处庄园差不多价值,就是地方大点,但其中珍奇物事可少了许多。

    像什么奇珍异石啊,虎园、豹园、象园又占地又费钱,实在是没什么必要,还不如建在皇宫外头当成动物园给百姓们娱乐观赏呢。

    看完皇宫工图,周敏又小心翼翼地递上一份札子,低声道:“这是金国使节送来的贺书。”

    张林暴起发怒,把札子惯在递上,张口就骂道:“狗东西也敢来礼贺!”

    “主公,您还是看看其内的贺礼。”

    张林胸腹起伏,拿回周敏捡起来的札子,打开快速翻了几页,脸色简直气到发青,不过最终还是忍住了,一巴掌把札子拍在桌案上。

    “人呢?”

    “被朝公署安排在东郊使馆里。”

    张林再无回话,他心绪难平,摆摆手,周敏识趣地退了下去。碰到这种事,泥人都有火气。

    尽管靖康之难的伤亡被减弱了许多,但依旧是没有避免,在金军攻入皇城后的三天里,宋国皇室除了几个幸运在外避难的女子,大多数被一网打尽。

    金人似乎是有意而为之,专挑皇亲国戚的女眷下手,从皇帝到文臣权贵,尽数被掳劫而去。还有就是军器监,几乎一个没逃得脱。

    要不是那几天老天不开眼,连绵阴雨让火器发挥不出作战效果,金军别想逃出十几万大军的包围圈。

    此番金人派遣使节前来庆贺新帝登基,送来的礼物不是金银珠玉什么的奇珍异物,而是从“洗衣院”里挑选出的六名皇妃帝姬,意欲羞辱,其心可诛。

    六女一为宋微宗赵佶的第二任皇后郑氏,年龄都四十有三了。第二女为宋微宗的韦贤妃,年龄四十有二,乃是逃亡在成都府路宋高宗的亲生母亲。第三女乃是宋微宗的第二十个小女儿,柔福帝姬赵嬛嬛,年仅一十三岁。另外三位是嫔妃李珠嫒、郑媚娘和秦怀珊。

    洗衣院是什么地方?那是金人安置伎女的场所,进去的女子一天接客上百次都有可能,尽管金人使节在礼贺札子上写了“原壁奉还”等字,但其中羞辱味道何其浓郁。

    再者,宋朝在成都府路还有个小朝廷,他张林把宋高宗的长辈女眷收了,成何体统!金人这是既有羞辱又有挑拨汉人内斗的意思,实在是恶心人。

    张林考虑几秒,还是接受了这份贺礼,不管怎么说,这些女子是无辜的。至于收入后宫则免了吧,他丢不起那人也没那么重口味。

    至于这些女子的去处由她们自己决定,反正成都府路的宋国小朝廷是要优先灭掉的,去不去都一个鸟样。

    大势所趋,他张某人登基称帝乃是大势所趋,从这么多路州知府和将领投诚自己就能看出来。在这时代的潮流中,他的声望终于是盖过赵家子孙,得承正统。

    金国,他要好好的感谢金国,他会以血流成河来报答他们。这个民族,实在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他根本就懒得同化。

    什么民族一家人,什么信仰自由狗屁!

    将来在这片大地上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汉族,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汉学,只有一个国教,那就是东正道教。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这个不讲道理的时代,民族之间应该只有吞并与被吞并,谁的拳头大谁就是正统。

    至于金人遣使礼贺他新帝登基这件事倒也不比捏着藏着,张林安排秘书署通知官报,把这件事堂而皇之地宣扬出去,连送的“贺礼”都得昭告天下。

    这件事在官报昭告出去后,整个开封府民怨沸腾,百姓们走上街头游行呐喊,要求主公对金国开战,雪耻还辱。

    一时间,开封府的募兵办公署的台阶都被疯狂的青年们踏破了。

第428章 登基() 
奇耻大辱。

    官报上用整整一个版面来详细地介绍了此次被金国掳劫去的宋人名单,合计三千一百余人,其中前朝皇室宗女、嫔妃和权贵女眷有一千二百余人,侍女、富姬也有八百多人,其余皆为西郊军器监工匠和皇室男子以及权贵文臣。

    金人掳劫皇城,这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是汉人千百年来未有之羞辱。

    官报上亦是把整个东京战斗完整地叙述,歌颂了百姓和义军的无畏牺牲精神,称赞了种师道等前朝将领追敌千里的战斗意志,更大篇幅地介绍了主公以血祭天、屠报女真族的誓言。

    整个开封府如一锅热水般沸腾,金使躲在东郊使馆中瑟瑟发抖不敢出门,使馆的门窗俱被愤怒的百姓们砸烂,更有甚者持刀想要进去砍杀金使,好在被劝了下来。

    十二月初一,张林站在被焚烧成一片废墟的牟驼岗上,完成了他的登基仪式,在牟驼岗战斗纪念碑前朗诵登基诏书,随后又去往岳台县告慰英勇战死的百姓英灵。

    中华帝国第一位开国皇帝,元武大帝正式登基,昭告天下。

    元武大帝在登基仪式上,百万军民热泪盈眶,发自肺腑地表示效忠。

    与此同时,由元武大帝亲自签署的第一任内阁成立:吴用为首相,为文臣之首。林守成为第一任财政大臣,两位财政副大臣为袁涛和周升二人。胡媛为第一任外交大臣,兼副相。司法大臣为丁忧,副大臣为李纲。第一任最高法院法官为管卫。国防大臣为陈良(卸下领军权,转入内阁),其下海军大臣为赵长河,陆军大臣为贵武。育教大臣为赵跃。卫生大臣为周官。工建大臣为田秉,副大臣为崔荣、柳泉(柳二),沈楚生。廉政大臣为冯海。农政大臣为柳龙、高光平。商务大臣为鲜于光

    内阁成员为二十三人,另设“政议院”,从非正级官署公职人员中推举,每路设四名,各为士工农商代表。

    路州沿用宋制,暂定为一十八路(把暂未归顺的成都府路和部分广南路地区也放了进去,将夷州岛单设为夷岛路)。

    随后数天内,商务总署和财政总署联名在官报上公布,由陛下亲自签署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出炉,涉及民政、军事等七十多项政策,具体政策暂未详细介绍。

    紧接着,官报又颁布法令,把金人攻破宋国皇城的八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定为每年一度的阅兵节,分为一年一阅,五年一小阅,十年一大阅(特殊情况特殊安排)。

    司法总署在司法报上,正式把七天轮休一天的劳动法令颁发出台,各大小节日休假一天、两天、三天、五天、七天等不一而同。

    其后,育教总署公布新的计量单位,包括时间、距离、重量等等,并宣布将在中小学校中正式教授教材。

    一系列政策有条不紊地颁布下去,民政体系运转起来,其中空缺位置也从原宋朝官吏中聘选,但得经过廉政学院的审核和考核后才能获得正式的公职上岗文书。

    杭州府的军器监再一次扩大规模,张林把部分不涉及核心技术的作坊在开封府西郊扩建出来,加大武器制造产能。

    在全新的劳工制度下,工匠们爆发出了惊人的生产力,每一天都有几十上百条枪管出炉,随后进行打磨、嵌木等再加工。

    金人针对宋国京师下手,不就是掳劫了八百多个军器监工匠极其家属么,就算让你们学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