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一批女子既不愿意立刻找个男人凑合过日子,也不愿意回老家,则统统安排在国营纺织厂里劳动改造,到三十岁年龄了,敢不嫁就征税处罚。

    其中最头疼的就是原宋国皇室女子了,虽然人不多,但着实不好安排。张林从教坊司里分出来一个机构,专门安置她们(暂时有十一人),等她们什么时候想通了就去过正常日子。

    这群女子或多或少都有被金人凌辱的经历,有的甚至还在洗衣院里被折磨得精神不正常。其中染上性病而治不好的,只能找个偏僻地方安置她们自生自灭。其他尚能生育的,则另作妥善安排。

    目前赎回来的汉人女子已是有四五百人了,还有数千女人屈辱地活在金人的脚下。赎不回来的女子要么身份不低,要么模样美貌,乃是金人炫耀战功的尤物。

    至于金人从东京城掳劫的宋国大臣和富商,张林是一个不赎,并且着令前线负责此事的锦衣卫严加管理,有商人胆敢犯规,则处以重罪。这批男人不包括金人掳劫去的工匠,当然,金人也不会傻到把工匠卖回来的。

    依照眼下的政策效果,民间相当多一批正处于生育年龄的女子被解放出来,在十年之内,中华帝国的人口将迎来一个爆发性地递增。

    按照后世九百六十万的土地面积,这偌大土地上正常情况下的农业生产应该可以满足三四亿人口的吃喝。若是能引进南美的一些作物如红薯、土豆、玉米之类,轻轻松松养五六亿人不成问题。

    这点,从后世就可以看得出来,我大清朝人口巅峰就是四万万数。

第442章 舍不得吃() 
六月初。

    张林忙中偷闲地抽空去杭州府视察了皇宫和皇家科学城的建设进度,估摸着八月份就能勉强入住后,就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了。

    这人多就是力量大啊,将近三千人为他盖房子,以砖石水泥为主,进度的确远比木料什么的快多了,还坚固防火防潮。

    说起来也是悲催,他张某人自从造反以来,四海为家。夷州岛当过大本营,德化县也当过,后来又在泉州府住了阵子,接着又是杭州府和开封府,如今总算是熬到头了,就快拥有一个真正的家而不用到处跑了。

    之所以把杭州当都城,一是因此这个地方经济发达,各项基建设施都比较齐全,商人集中,政策比较好从上而下地推行。二个就是这地方地处杭州湾,面朝大海,用以警戒国人的“海防意识”。第三嘛,就是此地气候适宜,冬不冷夏不热,美女如云。

    他张某人如今贵为天子,身边妻妾成群,但说实话,一个国色天香的都没有,说出去都对不起穿越众。虽然后宫女子们各有各的美,但总体说来还算不上倾城倾国。

    唯一一个够的上倾国倾城的李师师,他张某人还自作贱地舍不得碰,而且对方年龄也不小了,过完年都三十有三了。

    再不碰她都要馊了。

    张林回来后,先是一边处理政事一边安抚后宫里几个如狼似虎的女人,忍了几天后,实在心痒痒地找了个机会去往开封南郊的鸳儿桥小苑做客。

    李师师还是那个倾国倾城的完美女人,岁月似不忍心在她身上留下痕迹,那眼眸中的轻轻一憋都叫张某人心生陶醉之感,心痒如虫爬。

    女人显然惊讶于为何今日只有皇上一人来,但也不敢多问,只规规矩矩地请他进屋,奉茶抚琴,聊些有的没的话。

    直到黄昏日落时分,皇上似乎还没有走的意思,这让她不禁惴惴不安起来。虽说她早已有心理准备,但这一天来临还是让她忐忑不安。

    张林灌了一肚子茶水,总算熬到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他不说走,李师师岂敢撵他走?

    从对方的神色中,他能看出一些欲拒还迎的意思。这让他生出争强好胜的心思,偏偏就赖在这里,看你能奈何。

    聊到没什么聊的,喝茶喝到快吐了,弹琴弹得手指痛,夜色笼罩天幕,皇上还是没有离去的打算。李师师终于是死心了,认命了,准备迎接她人生中的第三个男人。

    虽然这个男人也如前面几个男人一般无法给她想要的名分,但好在称得上是一代明主君王,能委身于他,总归是天下大多数女子的梦想。她李师师何德何能,又不是完璧之身,岂敢做那名分美梦。

    “皇上,此间已晚,不如奴家去给您蒸煮几样小菜,陪您吃几杯水酒。”

    张林心里陡然松了口气,又有些尴尬地讨好道:“说到做菜,师师到未必比得上朕我,不若由我做几样小菜请你品一品。”

    李师师虽然从唐玉仙嘴里听过当今圣上是以厨子小贩起家的故事,但毕竟未知真假,何况以对方今时今日的天子身份,为她做菜简直不敢想象。

    她受追捧的好话美话多了,别人送的珍奇宝玉满满当当好几箱子,却从未有一个男人肯在她面前低三下四,更别说给她下厨做菜了。

    太惊奇,又感动,又有些不知所措,以至于她一时失语走神。回过神来的时候,对案的男人已是背影转过廊道,正往厨房走去,她忙起身穿鞋追上去。

    开什么玩笑,皇上给她李师师做菜,这要是传出去,百姓们指不定又骂她李师师魅惑天子了,大臣们估计也要责怪天子失了尊卑礼节。

    “皇上,您还是回去吧,让奴家给您做菜。”

    张林一边朝前走,一边笑道:“瞧你紧张的,朕做菜好吃的很,说罢,今天你想吃什么?”

    李师师拉着她衣袖,忽然跪下,哀求道:“皇上,我求求您了,万不可为奴家下厨,不然不然”

    张林也回过神来了,自己如今已是天子,而对方不过是个教坊司出身的伎女,这要是传出去,确实有伤大雅。不过一想到此,他反而牛脾气顶上来,老子不娶她就罢了,讨好她给她做顿饭咋啦,谁爱骂就骂去,他能少块肉咋地。

    他一手拉起李师师,女人猝不及防地跌进他宽阔的胸怀里,只听得男人温热的气息扑在脸颊上,浑厚语气在她耳边说道:“朕偏要为你做菜,走,帮朕打下手。”

    刹那间,女人的心仿佛要化开了,泪眼朦胧地仰起脸,颤声呢喃地呼唤道:“皇上。”

    厨房里。

    李师师穿着华丽的纱衣和丝绸内衣,却像个农家妇人一般,坐在厨灶后面烧火,耳边听着滋滋的油炸声,不觉芳心幸福感满满,听男人的命令添柴加火或是抽薪降火,即便被烟火熏迷了眼,她也是乐在其中。

    在她从教坊司出道成名后的人生中,下厨的次数屈指可数,烧火更是从未有之。就算是微宗皇帝,她也从没为对方亲自下厨做过一次菜。

    在鸳儿桥小苑居住的这大半年里,李师师闲来无事,偶尔下厨做菜,却也最多是切切肉蔬罢了。

    她没想到,添柴烧火会是这么让人快乐。也没想到,会有一个男人亲手为自己做菜。更想不到,眼前这个被百姓和大臣们交口称赞的天子会是如此的随和。

    “我去,火小点,少添些柴。”

    “哦,哦。”李师师忙不迭地应声,心里抱怨自己有将近二十年没烧火了,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真是没用。

    “师师你小心些,别把衣服当柴火烧着了。”

    “哦,哦,皇上你也注意些,别被油花溅烫到。”

    “这算啥,红烧鱼就要炸一下才好吃。等下再炒个蘑菇和青葱鸡蛋,弄一碗菜汤。你知道这叫什么?”

    李师师从厨灶后仰起头,好奇地问道:“叫什么?”

    张林呵呵一笑:“这叫三菜一汤,吃到朝廷中央。”

    “咯咯咯,皇上说的好有趣。”

    “可惜没有辣椒,味道不正,将来有机会,我再做一道剁椒鱼头给你吃。”

    “皇上说的是胡椒吗?”

    “非也非也,红椒产于美洲,你知道美洲在哪里吗?”

    “奴家不知,美洲是哪里呢?”

    “得,我给你普及普及地球地理的科学知识”

    聊到自己的拿手技能,张林自然是话题多多,天南地北的海外趣闻把李师师唬得一愣一愣,倾慕不已。

    做菜吃饭,把酒言欢,抚琴看月,然后是沐浴洗漱,再然后便是你侬我侬地在气氛中情不自禁地缠绵到一起。

    没有一丝的隔阂,也没有一丁点儿假情假意的勉强迎合。一切就这么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第443章 金国求和() 
唐代的大诗人杜牧曾在赠别中,用“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来形容体态轻盈,情窦初开的少女。

    为什么要用到豆蔻这个植物(有兴趣地可以去百度下豆蔻的图),张林也是深有体会,只是他没想到,年过三十的李师师在床事上的表现居然也如豆蔻少女这般青涩而娇嫩欲滴。

    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与此女欢好的感觉,与其说是污秽的肉欲,更多的却是灵欲心理上的享受和冲击。

    在这不可自拔的迷恋中,张林如痴如醉地享受着这个完美无瑕的女人,在她“多一分则胖,少一分则瘦”的雪腻娇躯上探寻更多让他惊叹的美妙之处,贪婪地索取,直到灵与肉无分彼此地融在云巅之上。

    李师师亦是看到了那云巅之美,她人生中有了第三个男人,唯有这第三个男子让她品尝到了当初教坊司妈妈对她说的女人极乐之境。

    她不得不承认,微宗皇帝比起眼前的男子虽然更有才气,但于床事一道是万万不能及的。他比微宗皇帝年轻勇猛,英明神武,更受百姓爱戴和称赞,更会体贴和疼爱女人。

    她有些伤感,为什么这样的男子不早点儿来到她的生命中,非要等到她芳华不再,年老色衰时才出现。老天赐予她完美的容颜和才气,却叫她堕入滚滚红尘迷失自己。

    “皇上,先放奴家起来把药汤喝了。”

    “嗯?你有恙在身?”

    “不,不是的。”李师师眼中的伤感一闪而逝,轻声在男人耳边解释了一句。

    张林想了想,把她想直起的身子重新揽回到怀里,抚她青丝秀发,宽声道:“不用喝那东西,朕不是赵佶。”

    “万一”

    “那便更好,这就叫生米煮成熟饭,你能给我张家添丁旺嗣,那才是好事。”

    李师师神色激动,笑中泪目含光,藕臂情不自禁地又缠在男人脖子上,迎着他的真诚目光,轻轻缓缓地把唇儿凑上。

    缠绵中,她把男人压在身下,美目深深地望着对方的眼睛,用火热之情再一次点燃男人的兴致。

    张林在鸳儿桥小苑连快活了四天,才被李师师哄着劝着撵回去处理政事,回到府上,他能明显地感觉到女人们幽怨的负面情绪。

    不过他一点儿也不在意,哄哄就好了,多大的事啊。

    刚回到府上,首相吴用就带着一大堆的札子前来找他,看到皇上有些暗泽的眼袋,不禁好言提醒道:“陛下,如今国事待兴,需得保重龙体啊。”

    “嗯,知道了。”张林漫不经心地应了声,打了个哈欠,扭扭脖颈振作精神地批阅札子。

    吴用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在一旁安静地等待,批阅这几天积累的札子过程中,皇上打了四次哈欠,扭了五次脖颈,喝了两盏参片汤提神。

    “咦,金国派人来求和?”

    吴用正声道:“是,昨日刚到,朝公署已是驱赶了使节。那使节也未走,就住在东郊客栈里,锦衣卫那边有人盯梢。”

    张林点头,少时,问道:“你既然留人下来,自然是有想法的,说说吧。”

    吴用笑道:“瞒不过陛下,臣以为该当接受和谈以麻痹金国。当初他们也用这一招对付宋国,咱们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已。”

    “嗯,说下去。”

    “跟金国和谈,我们可以索要回当初被掳劫去的女子,以及”吴用坏笑一声:“以及微、钦二帝,把他们送去成都府路。就算金人不交,此事也无伤大雅。”

    张林提醒道:“微、钦二帝若是回到国内,只怕会被有心人利用”

    说到这,他忽儿恍然大悟地道:“妙,妙,妙!原来吴相是要引鱼上钩啊。”

    赵家二帝回返,若是国内有人想举旗呼应,必然会被张林以雷霆手段灭之。渗透在全国的锦衣卫和军机署、内务署三个机构可不是白吃干饭的。

    “陛下圣明。”吴用继续道:“此外,利用和谈,我们可以把跟金人索要辽国西京道凉城以东、黑河以西、长城关以南的地盘,彻底把通往关内的关口封死。这对于金国而言,并不是不可接受的条件。关外地大物博,足够金人吃很久。他们想养精蓄锐,我们何尝不也是呢?”

    张林起身在墙上地图上观看许久,吐气道:“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