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在实验室里搞出了勉强能接受的成果,还得设计怎么才能把成果大规模工业化的步骤,这更是让人抓破脑袋的事情。

    实验室试管研究和大规模工业制造完全是两个概念,后者更是难度极大,需要多个研究所的相互配合才行。

第532章 皇帝的快感() 
一个巴掌大的玻璃瓶,把一个土堡给掀飞了!

    没有任何人碰,铜圈能在磁铁里自动转动,还能发出刺得人手指发麻生疼的电流!

    血液里,唾液里居然有许多活着扭动像虫子似的的细菌、细胞!

    水泥造的、铁造的小船居然能浮在水面上!

    能轰轰轰嗡鸣着只用烧煤带动齿轮转动,可以抽水和锯开木头的蒸汽机!……虽然看起来像要随时爆炸的样子。

    原来火炮和火枪用的铁不叫铁,而是叫钢!

    连船只排水量都能算出来的数学公式,多少分量下火药的爆炸对铁丸的推动力都能通过计算得出数据!

    越是一个个项目参观并了解下去,三位内阁大臣们愈发心惊胆颤,这个世界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神秘,可笑他们还以为掌握了黑火药和火枪火炮就天下无敌了呢。

    难怪陛下不满足于财政拨款的二百万,私下里自己掏钱都要砸进科学城中,难怪陛下三天两头就要往科学城跑,难怪科学城里老是出事故死伤人命。

    这是用钱和生命堆出来的科学城啊!

    内阁大臣们觉得两百万元少了点,科学城的地府也小了点,或许该早点把余杭县改市,把整个皇家科学城的研究地方再扩大些,军队再多安排些。

    他们不敢想象,要是化学火药的研究成果泄露出去会被中华国造成多少麻烦,或许中原大地很快又会换主人了。

    事实上他们想多了,这里的研究项目大多都到了瓶颈处,需要基础学科的完善和积累,不是哪个国家得到后就能迅速强大起来的。没有扎实的基础科学积累,过早把黑科技使用出去绝对是个弊大于利的坏事。

    现在的蒸汽机其实已是勉强能用用了,张林为什么不放出去?一是因为故障太多,二个是防止别人赶超,其三主要是因为蒸汽机设计原理的动力学、材料学还未积累到一定程度。

    至少十年之内,这玩意是不能面世的,或许二十年更长。

    两天后,当一级内阁九位大臣回到京师后,同意加大科学城研究经费的奏章札子立刻就递了上来,要求追加到四百万。

    这笔钱不算多,却也不少了,足够科学城的扩建一倍大小。

    但凡签订保密协议的人,就得受到内务署、锦衣卫、军机署三方明里暗里的监督,并且在必要时候,有权未经司法程序批准前突袭检查当事人。

    这规矩虽然过分,但一想到科学城里那些骇人惊闻的研究项目,内阁大臣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对于眼下的军队建设,张某人是不打算再继续扩大的,保持八十万常规军,每年五万常备军轮替就已是足够了。这般稳定发展十年后,中华国随时可以组建出一支接受过一年以上军事训练的两百万大军。

    要知道,这是职业军队,欧洲、中亚细亚那帮国家还在玩临时募兵制呢……平时种田干活,打仗时则召集起来,简单训一下或者直接拉到战场。

    按照他的估算,现下的中华国军队战力已是达到了原世界十六七世纪时候欧洲国家的水平,也就是大航海时代百十年后……海军可能有所不如。

    他在论坛上似乎看过一些故事,荷兰英国葡萄牙这些巴掌大的国家在十六七世纪互相伤害的时候,就能组建出一支数百艘船,两三千门各式火炮的舰队了。

    这般想下来,中华国的海军还需要加强一番,不过暂时用不着。而且,眼下五十五万大军还未完全换装火器呢,盾枪兵还能用用,战车兵已是跟不上时代了。

    一想到军队,张林就很有种想要继续扩张的冲动,很不容易才克制下念头。心道难怪古代皇帝在国富之后都想着开疆拓土,对皇帝而言,没有别的更好玩的游戏了。

    是的,战争在皇帝的心里就如游戏一样,只要把地图搬到面前,指挥棒所在,大军就要按照他的心意打到哪里,功成名就的快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

    老实说,张林心中构思的中华帝国版图只是在后世中国版图的基础上稍稍加了一些………蒲甘国延伸和天竺接壤的出海口,印度南部半岛、马达加斯加岛、外蒙,以及数百年内都不能有效开发的西伯利亚。

    他甚至知道,如果自己一味地扩张军队到上百万,向西进发采用以战养战的掠夺策略,说不定能在有生之年里打到英格兰王国。

    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徒伤财力而已,还要跟全世界结仇。

    与其如此,倒不如跟西亚、西欧那边打几场局部战役,让他们知道中华帝国的牛逼就可以了。打完了,大家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做生意,让中华国的商人们对他们进行爽翻天的经济掠夺。

    希望海事总署那边加把力,能尽快把印度西岸到阿拉伯海大食国的海商路线探索出来。海路开通,贸易额才会几十上百上千倍地往上翻,也可以更好地从中亚、西亚、欧洲那边购买人口……女人。

    大洋马啊宫里头的刘怀燕和西夏美少女团体并不算是纯种大洋马,是亚欧混血。她们具有明显的亚洲黑发,瞳孔不是深蓝而是碧蓝如洗,体格也较中原人高大一些,鼻梁挺,胸腹大,肤色更白些。

    据不准确的调查,在中华国内的白人确实要比汉人女子更能生育,往往三十多岁就有五六个孩子。她们本土的人口之所以少,并不是体格原因,而是经济环境决定的。

    汉人男子跟白人女子结合后,平均都是三五个孩子,且孩子呈现出黑发碧眼,偏向于亚洲人种但体格更大些。(中华国生育率的确是不如白人的,只是人口基数大)

    因为数百年前的胡人涌入中原,这时代的中原百姓们基本上都是混血,也就没人在乎什么白人黄人了,张林又何必死心眼呢?

    只要民族凝聚一心,什么颜色都无所谓(除了黑色)。只是从强化种族体质方面考虑,他还是要不遗余力地推动亚欧混血……以亚洲男性为主导。

    当然,这个混血政策需要数以百年的持续努力,还得加强宗教控制和文化同化。

第533章 规划教育基础() 
果然啊,纵欲过度还是有些效果的。

    当李师师被御医们检查出有了身孕,她如愿以偿地满足了小心思,并且再不准皇上跟她行房以免伤到肚子里的小宝贝,把男人当根草般利用完就甩了。

    张林对此哭笑不得,怀孕期间也不是不能行房的吧,只是没办法跟女人解释。后宫里几个女人都是如此,一旦查出身孕,说什么也不让他折腾。

    今年的成绩终于不用零蛋了,张林卸下重任,只凭着心情安排房事,倒也不用伤身子。

    后宫其他元老级嫔妃诸如潘金莲、白玉莲之类有苦难言,既想皇上多给她们开小灶,又碍于皇后威严不敢造次,只好先让皇上“休息”几个月再说,养精蓄锐或许成功性更大些。

    皇家科学城的研究项目众多,但其实其核心团队却是那将近两百名的一级研究员,他们不但负责带项目,还得负责把理论完善。

    基础化学的研究方法无非就是干馏、蒸馏、分馏、加热燃烧分解、酸碱反应等几个系列,这些方法一旦以团队形式进行总结和划分、完善,进度是相当快的。

    毕竟中华国几千年漫长的科学积累并不弱,所需要的就是把现有的东西跟古人研究出的玄而又玄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以一个完善的体系呈现出来。

    化学研究所下辖的材料研究所进展飞速,把各种稀奇矿物进行分解、还原,然后跟其他杂七杂八的例如铁啊、铜啊、金、银、玻璃、油什么混在一起反应,再检验新物质有什么特性,有无价值。

    科学就是这般在无数实验中一步步积累起来的。

    前番火药113研究组爆炸事故也有了初步调查结果,当日研究组五人携带的物资是黑火药、去脂棉花、硝酸、硫酸、猪油、牛油、羊油、棕榈油、鲸油、鱼油、芝麻油、蓖麻油、菜花油、黑火油(石油)等几十种油类材料。

    由于当日的研究记录本在爆炸中烧毁,因此没法得出这不同寻常的一次爆炸到底是混合什么玩意。通过两个活下来并且清醒的学徒叙述,当时一级研究员陈向正把硫酸倒入硝酸浸泡的猪油(或许是牛油羊油,当时这两学徒在进行去脂棉化的干燥,离得较远),听到陈研究员兴奋地叫了一声“黄油”后,没过几分钟就忽然爆炸了。

    所以,这起事故必然跟黄油有关系。

    这时代的黄油一般是游牧民族那边用奶皮子制出的动物油,是游牧民族喜欢的一种油类,比如黄油茶、黄油酒、黄油烤肉等。

    所以,数十个火药研究组纷纷暂停手头的研究项目,针对“黄油”进行研究,想找出当时事故的原因。

    在张林看来,陈向研究员必然是偶然下发现了硝化甘油,否则也解释不通其他物质有这般剧烈的爆炸力量了。虽然死了人,但这个事故无疑是给张某人和整个火药研究所打了一起强心针。

    至少,大家都知道了大概的研究方向,只是需要更加小心些,携带少一点分量做实验,避免落得跟陈研究员一样的“英雄”结局。

    虽然他们很想死后葬在英灵山,但不是这个时候啊。

    张林亦是设下“男爵世袭三代”,奖金五十万元的奖励,鼓励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勇气,争取早点把化学炸药搞出来。

    对封赏爵位这个奖励,内阁也没话说,毕竟这玩意搞出来,可是划时代的。

    由于蒸汽机的瓶颈现象,张林在物理研究所下分化出一个精密制造研究所,配合数学研究院专门负责解决涉及蒸汽机各个金属部件的精密度。

    事实上,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螺丝钉、螺母等金属小构件的精密度并不能让商人们或者船舶设计所的研究员们满意。松动现象十分严重,而且产能非常的低。

    松动现象是精密度原因,而产能就是车床问题了,盖因碳钢耐磨度不高,刀头使用性不强,以至于生产过程中损坏率太高,还不如工匠们手工制造呢。所以这个问题又推到了金属材料研究所身上,必须研发出比碳钢更硬更耐磨的金属。

    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成果,但张林是很乐于见到这种良性循环的研究现象,科学是一门严谨而细密的工程体系,需要无数人贡献力量,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

    在这种精益求精的科学探索中,基础科学体系会不断地完善和创新,这比他强行把黑科技带到世间更有好处。没有扎实的、完善的、系统性的理论基础,一切都是水中楼阁,昙花一现罢了。

    就好比军器监最新制造出的5。75型长管加力炮,口径达到了177毫米,炮管纯重达到2700公斤,炮长255厘米。这样的炮就算给欧洲人偷去了,他们仿制的出来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们没有这么大的钢炉,没有液态钢水生产的技术,甚至铸造技术都低劣的可能。更别说制造这般大的火炮需要数学和物理知识了。就连黑火药,他们都得经过漫长的实验才能得到提高爆炸效果。

    在没有外挂介入的情况下,想把黑火药配比达到接近中华国的水平,何其难也?少说也得几十年坚持不懈的资金投入研究。

    等他们研究出来了,还得继续探索如何大规模制硝、如何提纯硫磺、提纯碳粉,甚至连如何碾磨混搅火药形成颗粒的生产线他们都得花更多的时间。

    中原汉族使用黑火药自唐代起,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若是中华国不帮助欧洲人研究,他们至少得捣鼓几十上百年。到那个时候,中华国化学火药成熟,蒸汽帆船或许都能开到他们家门口了。

    等他们开始对蒸汽机感兴趣,还得从制造螺丝钉、螺母这种基础小构件摸索。这就是一步快,步步快,前提是防止西亚、欧洲人偷取技术,弯道超车。

    现在国内的教育,小学三年是九岁、十岁左右开始学习,三年时间用来掌握汉学的听说读写和加减乘除等基础数学、启蒙自然科学。

    十三岁左右进入中学,开始进一步学习汉学文化、基础数学(一元,二元方程学,几何学),以及物理、化学等常识(不涉及公式)。

    中学三年后,孩子们处于十五六岁的年龄,接受能力明显加强,这时候才进入各种专科学校中学习涉及到公式的数学、化学和物理以及医疗、商业、政治、道教等科目。

    这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