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子弟前来观摩中华海军。

    张林请西亚和欧洲的各国在位君主们前来观摩阅舰式,打着的不是战争意图,而是军火售卖的心思。这一批军舰都已到了更新换代的年纪,需要有人为此买单。

    东亚的高丽、日本等国穷的叮当响,只能吃下一部分,另一大部分则用来把西亚欧洲的军事力量平衡局面打破。

    两个对手半斤八两,那只会互相制衡以口水战为主,若是一方武力太盛,那么必然会以“拳头”展开对话。

    听到父皇让自己代为阅兵,去远洋列国显露大国威风,张念心下叹口气,点了点头。如此说来,他离开中原本土去北美的日子不会太久了。

    张林看着这个与他思想大相背离的大儿子,从对方的脸庞上依稀能看出几分蔡媛当年的影子,骨子里头透着傲气。

    “这次吉布港阅舰式结束,你便准备动身去往北美任职。凭你的资历,以北美移民办公署升调主管军事的副总督也算恰当。记住,枪杆子里出政权。”

    张念道:“是,父皇。”

    张林道:“朝廷不设藩王你是知道的,所以到了那边之后,如何控制数百万移民要靠你自己去做。当你立国之时,也就是与中华分道扬镳之日。”

    “您,您是要我叛逆?”张念陡然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道。

    “不然呢?”张林笑道:“想获得就得有付出,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可二主。北美要分家,自然是算得逆反臣子。真打没必要,但至少名义上尔等北美移民是叛贼。”

    “何时才能建交?”

    “我死之后。”张林沉声感慨道:“权利是会让人迷醉其中而不可自拔,但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把国运交由一个人手上是不明智的。他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国家的走向和民族的风气。念儿,你要记住一句话,独裁者无善终。”

    张念道:“孩儿会依照父亲的话,组建内阁管理国家。”

    “那叫专政!”张念摇摇头道:“算了,有些事与你说了也是无用。想要让皇室长存,就必须有其他势力维护皇家,光靠一股势力难免会生出异心。”

    “在我死之前,你回来一趟,父亲会告诉你一些关乎国运的秘密。”

    “是。”

    大儿子已是对有名有实的皇位入魔了,劝是劝不回头的,张林既把北美交给他算是计划中一个小小的变节。

    他原本就打算找个噱头让北美在有生之年里独立,现在只是安排早了点。已是四十有三的他对某些事也看得开了。

    夜。

    当年以少女之姿进宫的十一位西夏美女们,如今俱都是奔三的妇人了。她们中有八人先后离开了皇宫,留下的只有慕容萍和慕容馨、慕容媃三女。

    当初把她们弄进宫,张林本就没打算给什么名分,所以当她们满25岁后就放任自由离去。剩下的三位不愿走,那就封贵美人,也算给个名分。

    四十三岁,正当盛年,但身体确实不如年轻时能折腾了。

    最受宠爱的慕容萍紧紧缠住男人的腰身,她温柔地看着被压在身下的元武陛下的眼睛,任由对方把玩自己柔若无骨的小手,让对方舒服地一泄如注后,用女官教给她的技术控制妙不可言的某处肌肉箍紧着蠕动。

    今晚的元武陛下似乎心情不大好,一直沉默不语,即便是欢好时候也是认真专注模样,女人们很知趣地不敢询问到底何事。

    沉思中的张林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北美何时才应该在避免战争的情况下脱离本土。

    他身为第一代皇帝,自然不可能更换主张堂而皇之地把北美割出去给儿子当皇帝,否则对其他子女不公。

    但北美现在的人口只不到两百万,至少还得坚定不移地移民二十年才能够让华夏民族的分支在北美以人口优势站稳脚跟。

    张林叹口气,稳了稳心中频乱的思绪,搂着怀里的女人闭上了眼睛。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又如何能十全十美呢。

    年终,元武大帝在大朝会上宣布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其实这个制度在第三期五年经济建设时期就已提出,只不过一直没议定和颁布具体内容。

    实行社会保障,主要还是为了提高国民福利,增强国民凝聚心。再者,这一制度带来的是较大的财政支出,只要落实到位,就可以从政策上抑制人口暴涨。

    经过二十年的经济发育,百姓们大多数都自愿或者强迫性参与小学文化的学习,从而结业获得公民身份,享受朝廷医疗、养老各项福利政策。

    所以民间说朝廷不重视读书人的谣言早已不攻自破,只要你去上朝廷开办的学校,拿到结业证书,不但工作包分配,连福利都要比老一辈人好多了。

    过去朝廷开科取士,读书人凤毛麟角。

    现今中华国的读书人千千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精英,这些行业状元享受到的待遇和朝廷恩典不比过去差多少。

    其中,最让人羡慕的还是要数由元武大帝亲自开创的皇家基金会,转向负责发放皇家奖给各行业的佼佼者,数额感人。

    当然,现在很多技术由于不对外开放,所以相关获奖技术和人员只内部通知和刊登,避免技术外泄。

    国家每年都会以专门的教育报刊登财政教育支出情况,具体到某地某处多少所学校,完全把可以从慈善基金中支用资金的财政教育公开透明化,让国民们看到朝廷一分一厘钱的进出。

    张林制定政策,类似于后世那种方式,每一项每一条都会用律法形式确定下来,不允许任何人践踏。

    从封建走向资本社会的文明进程,便是人治到法治的过程。

第631章 不敢去北美() 
人治便是皇权,法治才是社会的健康形态。

    张林并不看好所谓的专政,事实上这种制度的好坏在后世已经体现了出来。想想也正常,菜市场里客户万千,就一个菜商,怎么可能会给市场带来多少好处。

    没有竞争,没有监督的市场,再如何的标榜广告,始终都是带着点独裁的性质,时间一长很容易就滋生出治不好的腐败病根。

    开国近二十年来,张林一力主张法治,大力提高法家学派的地位,把司法和立法从行政中脱离单独开来。

    效果是显著的,没有人决定他们的前途,司法人员只能靠政绩来说话,这些年栽倒在律法下的贪官污吏和商人不计其数,对经济建设功不可没。

    大到叛国,小到随地大小便,朝廷律法都有明确的奖励惩罚。越是有身份地位的人知法犯法,却是司法人员晋升的机会。

    推动法治建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开国以后张林致力于此而努力,如今总算是小有成就,犯罪率大大降低,民间监官贪官污吏的行为呈常态化。

    华夏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千百年积累下来的“人情大于法情”到底是好是坏,个人各有各的理解。但有一点总是对的,那就是凡事有法可依。

    之所以现在民间放开刀具管制,也正因为律法管的严,惩治的严。在律法条条框框下,国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能钻空子取巧躲避法律制裁算是本事了。

    说到武器发展,中华国近些年在基础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确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原先的机械物理研究所拆分出了工业机械、军工机械等数十个细分的研究所,每个研究所都有对于的研究组和生产制造车间。有的已进入普及阶段,有的技术却是始终压制着扩散出去。

    枪械研究所中,张林视察了枪械专家们最新研制出的连发步枪生产线,他亲自端起一柄有些类似于另一个时空的毛瑟系列。

    这款经典枪支,张林当然熟悉它,他如今也算半个枪炮制造专家了。连发枪械的原理都非常简单,只要工艺水平上去,大批量生产不成问题。

    这也是他为什么有勇气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这款新定型的连发步枪被命名为高氏ii型,采用的是多年试制后才确定下来的后膛击针式点火方式,使用六发排弹,也可以一次一颗单发。

    在军工产业方面的发展,离不开张林的指导,有些技术和设计构思对现代人来讲犹如雾里探花,但对张某人来说只是恍然一念的事情。

    在舟山军港举办了阅舰式后,排水量总计超过三万吨的庞大舰队启程去往孟加行省半岛,在那里略作补给和修整后,将继续开拔去吉布港进行对西亚和欧洲的阅舰式展览。

    大舰队将以半卖半送的方式分给西亚和欧洲的国家,让他们有底气敢于开战,不爆发战争,中华国又怎么能从中倒买倒卖军火大发横财呢。

    海军部最新定型的实验舰、两千吨怒海级、三千吨镇海级铁甲舰已是进入开工试产环节。蒸汽铁甲舰的建造,标志着中华国的海军已是实质上达到了十八世纪欧洲的水平。

    目前中华国能建造五千吨级别以上的大型船坞有五处,三千吨级别以上的有十二处,而两千吨以下有十七处。

    毫无夸张地说,如果全部开工的话,一批次就能下水接近六万吨的舰队。只是现下,各处船坞还是以生产运输型和武装运输型木壳船只为主。

    在电力技术未成熟之前,铁甲舰其实就是木壳包一层铁甲,采用中华国早就琢磨透的水密舱技术提高舰只安全性。

    在化学火药进步飞速的帮助下,前装炮项目已是从实验室里下架,取而代之的是新一代的退膛炮系列。

    也就是说,滑轮式火炮退出研发项目,新一代战舰采用的是固定式联装火炮。设计概念是现成的,但由于工艺水平限制,战舰并未达到某人心目中理想的战列舰标准。

    不过,对付现时代的敌国已是搓搓有余了。

    电力研究所中,张林视察了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他研究电,可不需要像富兰克林那般去捕捉雷电。

    毕竟用磁场铜线圈转动制造电的知识非常简单,所需要的,就是把这一研究给标准化,体系化。

    之所以要着急研究电力体系,也是因为中华国土上多山多水,许多水利建设涉及到大坝,不用起来实在是浪费。

    张林对于电力体系的交流电和直流电其实懂得并不是很多,但一些电力计算的基础公式却是记得的。

    有些技术并不需要完全搞通透才运用,可以边搞边研究。

    电力时代,张林是没办法体会到了,这些技术只能先打个基础,交给后代去深入研究。毕竟电灯已经制作了出来,这种方便而清洁的能源不论那一代内阁都不会坐而忽视的。

    孟加行省,参与犹太夏国合作亚欧阅舰式的联合大舰队在此处休整,时任行政副总督的秦桧接待了皇室代表张念一行人。

    如今,他是以一地总督的身份来与大皇子商谈公事,见见面接待下倒也无妨。

    大皇子张念对于秦桧此人的才能很是看重,曾经身份不匹配的他如今也有机会和对方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了,尤其是

    “什么?殿下想请我去北美做总督?”听到大皇子的话,秦桧不由得吃一惊,随即摇了摇头,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秦总督为何先惊后笑?”

    秦桧道:“倒非在下不愿意,只是殿下不知陛下的心思,谁人去都可以,唯独我不行。”

    张念笑道:“我父皇对秦总督确有成见,此事朝廷中无人不知,只是没人知晓原果罢了。”

    “是啊,陛下从一开始就似乎对我成见颇深。”秦桧感慨这十多年一路走来,官途如履薄冰,几不敢有一丝差错。

    他总是能感觉到,背后有一双双眼睛在注视着他,目光锐利,如同是要挖出他的小辫子。

    跟随大皇子去北美,这事儿想想也就罢了。

    秦桧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王子去海外,大有可能是封王称帝。陛下在国内不允许皇子皇孙威胁三权平衡,海外自然就管不到了。

    凭陛下对他的猜忌,他敢说去,恐怕无名之灾就会从天而降。

第632章 不年轻了() 
锦衣卫,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大皇子在孟加行省的经历,尤其是和秦桧之间的互动很快就以札子的形式呈到了元武陛下的案头。

    御书房中,张林把札子粗略扫了一遍,丢到一旁,沉思少许,问道:“把秦总督身边的线人掐断,以后不许再联络了。”

    下首,孔有德低声道:“遵旨,陛下,要留口吗?”

    “留吧。”张林叹口气。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向着五十岁进发的张某人已是不太在乎别人的生命,只是若与国运不相关,能不杀还是不杀的。

    孔有德点头称是,退了下去。陛下看来是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