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中间连着水泊梁山,不论陆路还是水陆,俱是一个优越的地理中转站。

    张林若能在费县打下一根钉子,对他将来挥师南下大有裨益。

    换句话说,有这两个基地串起来,他可以形成一把钳子把水泊梁山夹在中间,一边放纵其发展,一边能及时地遏制其发育过猛。

    只是此番前去的人马还是太少了,他生怕没逮住狐狸反惹得一身骚。不能正面硬抗,只能奇兵突袭,也就如此了。

    他等孔灯高价买马总算将一人两匹马的配置完成后,将百人队伍分成十一个小队,每队九人选出一名小队长,分批次装成马贩子取道郓州,过泗水,拐路去往费县。

    此番行动是跟梁山结仇的,他怕旁人拿捏不住火候,只能亲自前往,把曹宝、金大升、郑天寿、焦挺、冯海、吕成等武艺不错的汉子都给拉上保护自己。

    毕竟,什么都没有自己的命最重要,哪怕其他人都翘辫子,他也不想掉一根毛。

    没错,张林就是这么稀罕自己的小命。

    出远门前,刚开始是信誓旦旦,满心野望的。但当不那么辛辣的日头把他依旧晒得头昏脑涨时,心里才暗暗叫苦,只恨身边没个对他忠心耿耿、智谋出众、武艺超群的超凡大师来辅助他成就大业。

    自己拉的屎不对,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四天后,风餐露宿的张林带着一个护卫小队达到郓州后,便稍微轻松些地包船走水路,两天后直达任城,继续陆路快马到达兖州,再转泗水水运去往浚河。

    上了浚河,不出两天终于是到达费县,一行人下船后赶紧将马匹安顿下来,喂吃上等草料,好生照顾。他们人累点无所谓,歇两天就能缓过来,但马匹可得养好,这关系到性命安全的。

    张林这一批算是最慢到达的,把散在县里的其余人马聚集起来后,已是七月底八月初了。

    蒙山中,简易搭的夜宿帐篷二十余顶,为避免惹人注意,都是东一处西一处地散开地方安置。好在山脉够大,安置点又偏离山道,这才能隐秘队伍。

    这批人接受过林地训练,安营扎寨不是事儿,带的肉干米面和水足够藏在林子里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早先来费县打探消息的闲汉道:“早前小人依托王总管名义去跟费县上下打点关系,布铺也开了,只是买卖不大好,商税除外,每月还得出一笔税钱养活乡兵。费县上下大小行商、坐商无不叫屈,却是没处说理。”

    “是县里明征的税钱?”

    “那倒不是,是县尉强征的。那县尉姓祝,唤作祝文山,乃是祝家庄花钱捧上去的本家人,与祝家庄家主祝朝奉乃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祝氏三杰的二伯。”

    祝氏三杰,便是水浒传里著名的祝龙、祝虎、祝彪三兄弟了。

    张林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汉子道:“费县就属这祝家庄最为势大,知县都管不了,凡事睁一眼闭一样不做理会,只拿钱不办事。小人先前有和祝家庄的管家孙阶请过酒,却是没得下文,税钱还是一样地收。”

    张林插嘴道:“说说独龙岗三个庄子的情况。”

    “是。”闲汉吞了口唾沫,继续介绍道:“祝家庄六千多人,乡兵勇武有七百多人。扈家庄和李家庄各三千多口人,合计兵马五六百人。要是除去凑数的喽啰和老弱,各庄得减半数。”

    那就是说,三庄加一起的合计战力只有六百来人。

    “有多少马匹?”

    “这个不太清楚,因为小人未曾进去庄里过,只从旁人嘴里打听。祝家庄少则小两百匹,多则三四百匹。扈家庄和李家庄,应有祝家庄的半数。”

    张林心道三庄实力不弱啊,倒是不可小觑。

    他回头对某人问道:“若是正面拼,有无把握?”

    陈良淡淡地摇头道:“具体得看看他们的马匹操练情况,若是寻常乡兵的训法,便是千人骑队,我也能冲他一个来回。”

    听得他如此大话,甭管是不是吹牛,但总归是鼓舞士气,张某人连声道好。

    陈良是大王乡初建时从药家镇里招来的闲汉,一步步脱颖而出当上教头,平时不显山露水。虽然不知他报上来的平凡来历是真是假,但这一年的表现还是值得信任的。

第177章 祝氏三杰() 
这年头的庄寨想做到完全保密是不可能的,就算大王乡,都无法做到隔绝外部的探查。想窥探到祝家庄的乡兵训练不是难事,稍微费了点功夫就能办到。

    三庄地处独龙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想要大队人马进庄子不被发现是不可能的事情。

    祝家庄的盘陀路对外声称进得来出不去,却是有些过于夸大了。其实不过是明面小道和偏道山路里设置了繁多陷阱,或是勾脚套,或是铁蒺藜和内嵌竹剑的松土坑。

    陈良随意地走在前头,蹲下身揭开身前一块油布搭着的土坑,指着一米半深坑洞里的竹制茅剑道:“老爷请看,都是些猎户手段,登不上大雅之堂。这般陷阱对付贼匪可以,布置的并不高明,也不隐秘,只需靠着树走,保管中不了招。”

    张林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陈良叹口气,简明扼要地解释道:“树根攥土,若是有坑便会歪斜,这种猎户陷阱一般是长期设置固定地方,若是东一个西一个地乱挖,连他们自己人都记不住。”

    “有道理。”张林朝后挥了挥手,喝道:“跟紧点,别瞎眼了去乱踩,踩到了也别乱叫。”

    众人都谨慎小心,看着坑洞里竹剑的锋利刺头,心里七上八下。若真踩掉下去,谁痛谁知道啊,能不能管住自己的嘴可说不准。

    祝家庄靠山营地里,尘土飞扬,呼喝之声喧闹吵杂,人马往来穿梭,练习着马术和马上劈砍的刀矛枪法。

    一个身高一米七上下,年岁十八九,颇有些姿色的英武小娘子,站在操场边上,看着马匹奔来飞去,面上虽然沾灰带土,虽掩盖不了她一张神气小脸。

    说是小脸,其实不小,有些类似于唐玉仙那般的清丽玉俏。

    只是她下巴圆润,眼睛大,眉毛挑着剑锋形状往上飘,一身戎装把身材曲线勾勒的前凸后翘。看上去很是有一番女子气概,英姿勃勃。

    在戎装小娘子的身旁,站着个一身束身武服的年轻男子,背负双手,自信俊朗,侃侃而谈着。

    “三娘,等到咱俩的婚事,我便做主许你两百匹哦不,三百匹上等马,再把栾教头与你相助训得儿郎们骑术。其实咱俩成婚后,你家便是我家,我家便是你家,到时你领着三五百的骑队踏烟飞尘,这偌大蒙山任你驰骋,岂不快哉?”

    女子皱眉不悦地道:“祝彪,你能别一天到晚地提婚事?我哥哥他是他,我是我,他要我嫁,我便要嫁?你若想娶,便能娶了?我看你俩挺合适的。”

    祝彪听了也不生气,只哈哈大笑几声,让得女子更是不喜,也没甚心情看骑训了,转身便要离去。

    祝彪忙是拉她,女子怒甩衣袖,挑眉喝道:“作甚动手动脚,你若嫌命长了,我便双刀结果了你。”

    女子愈是凶巴巴,祝彪愈是喜欢,他对旁人是火怒彪横,却唯独对扈三娘是逆来顺受。倘若一天听不到扈三娘骂自己几句,便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安,心里烦躁。

    此刻听到熟悉的女子喝骂声,他心里既舒坦,又跟挠痒痒似的有小虫子在爬,嬉皮笑脸地道:“三娘骂得好,倘若每天都骂我几句,便是死你双刀之下作亡魂,也是心甘情愿。”

    扈三娘气得脸通红,咬牙吐出一句:“无耻!”说罢便快速离开。

    “哎哎,三娘别走啊,且听我说”祝彪忙是跟屁虫似的追上去。

    “他们训的怎样?”

    “凑合吧,比乡兵强些。”陈良扭扭脖子,咔咔作响,又补充道:“不过还是不如我训的儿郎们,他们这般的骑队三五百人,咱们一百人也照样冲得他们七零八落。要是人手配一杆铁枪,千人也不在话下。”

    张林强调道:“此番出门,我不想死伤太多。”

    陈良悠悠叹口气,罕见地感慨道:“打仗么,哪有不死人的,死着死着就习惯了。”

    听得像是有故事的男人一般,张林恁是忍住没问下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他还是别嘴贱的好。

    水泊梁山。

    在此时的宋代,梁山所处的八百里水泊属于荒郊山野地段,农家渔户形成的村落稀稀疏疏地沿着水泊边上过活,经济环境比之陆上县镇差之甚远。

    不过这八百里水泊却是嫁接南北运河,西接唔丈河、广济河,东接大汾河,除此外,更与洙水、恒河、洸水等河域相连,水运四通八达,河流岔道如蛛网密布。

    如此交通便利之处本该是富裕之地,却是因一伙强人在水泊里的梁山上成帮结伙,做起了打家劫舍的买卖。行商打道借路,轻则破财消灾,重则人财两失、小命难保。

    这伙强盗原先的头领乃是一个绰号“白衣秀士”的人,唤作王伦。只可惜这王伦眼睛不好使,招了被高球太尉迫害的豹子头林冲入伙后,却被一伙比他更狠辛辣的晁盖贼伙给做掉了。

    梁山群贼易主,一改以往猥琐发育、厮混蹉跎的观念,而是招兵买马,时不时地下山跟周边势力摩擦摩擦,抢钱抢粮抢妹子,把江湖上名声不错的绿林汉子尽数邀约入伙,日渐壮大起来。

    上半年,梁山贼伙为搭救宋江等人远赴江州,跟江州无为军火拼一场,获得大胜,所得粮草、金银、马匹、甲械整车整队地往回运,把头领晁盖的野心彻底养了起来。

    北宋朝廷军备废弛的状态不是一天两天了,原先身居保正一职的晁盖自然是对乡勇禁军的战斗力再清楚不过,经过江州一战后,让他看清了朝廷虚弱本质,造反干大事业的心思更加坚定了。

    水泊周边,一是东北郓州,二是西南济州,三是西北濮州,四是东南兖州。这四处近点州府,或多或少都被梁山贼伙摩擦了几次,占了老大便宜。

    兔子不吃窝边草,晁盖不想把周边地带的城池逼迫太狠,只偶尔捞一把放一把的态度慢慢养着。

    眼下,他把心思放在了兖州以西的蒙山一代,目光投向费县标注点

第178章 算计宋江() 
“天王,林教头求见。”喽啰在门外叫道。

    晁盖把地图用茶盏压着,怔了怔,道:“且说我在和军师谈事,请他去聚义厅里看座奉茶,稍歇一会。”

    “是。”

    喽啰离去,房间里另一个方帽长袍的读书秀才模样的三十余岁汉子,抚须笑道:“大概又是来说马的事。”

    晁盖请秀才坐下,自己也落座后道:“我又没说不还,只是暂借些日子用用罢了,那张临富甲一方,于我梁山一向卖好,还会在乎这二十匹马?”

    秀才点头道:“话是这般说,只是教头担忧不无道理,咱们扣着他马货仆人不放,却也不美。天王不妨修书一封,使人送去说明原委,一去一回也够日子了。”

    晁盖道:“连你也这般说?如今我梁山兵强马壮,甚鸟事还需和他知会?没得走漏咱们此去费县的风声。此事暂且搁下,等费县事了,补他四十匹马罢了。”

    秀才心里暗暗摇头,嘴里却道:“也只好如此了。不知此番天王准备派多少人马下山?”

    晁盖哼道:“早听说那费县独龙岗有三处富裕庄子,一祝二李三扈,勾结官府欺压百姓,甚是嚣张跋扈。我等好汉聚义梁山,若不管一管,岂是天理?此番我欲点兵两千,踏平三庄为民除害。”

    秀才忙道:“天王且慢,此举大为不妥。”

    “有何不妥?”

    “咱们梁山虽把周围州府镇住,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倘若天王点兵两千下山,山上尽然剩些老弱病残,岂非叫人趁虚而入?”

    “谁敢来着!”晁盖虬须如针般突突地抖,反问道:“那依你说,点兵多少合适?”

    秀才笑道:“五百兵马,再辅以百人运输粮草器械足以。而且,天王不宜亲自下山,得坐镇梁山,只需点将代劳。”

    “何人代劳?”

    “宋江,宋公明。”

    晁盖猛然起身:“不行,谁都可去的,唯他不行。”

    秀才伸手虚拉,笑脸忙道:“天王稍安勿躁,且听小弟细细道来。”

    等晁天王坐回位置,猛呷几口茶后,秀才续道:“天王所忧,也是小弟所忧。那宋江初到梁山,便百般示好于众兄弟们,其心昭然若揭。现下寨里有不少兄弟都向着他,此番攻打费县独龙岗,正是一个解除哥哥烦忧的契机。”

    晁盖好奇道:“你且详细说说。”

    “是。那独龙岗三庄以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