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湖广地区,马上就要发生一场足以影响大明存续的大战。而同一时间,在千里之外的辽东,也发生着一场能够影响明清两国的大事。

第五百一十一章 争位() 
清崇德八年(崇祯十六年),八月十四日。凌晨,盛京城外,三官庙。

    两人进来,给多尔衮跪拜行礼。这两人是索尼和图赖,皇太极的亲信,两黄旗的代表。他们不等多尔衮叫起,在行礼完毕之后就自己站了起来。他们凌晨来这里见多尔衮,是为了大清皇帝的继承人一事。

    清国皇帝皇太极,在八月初九日夜里归天了。去的很急,没有什么征兆。白天他还接见了蒙古来的使者,也见了他嫁到蒙古去的女儿,没有什么特殊表现,可是夜里就突然去世了。他死的如此仓促,所以身后事一点儿都没有安排,所以才有了多尔衮和两黄旗代表的这次算是秘密的会面。

    多尔衮皱眉,他从两人的举动中知道,这次会面不会有好结果。他开门见山的问道:“我说的事情,你们商量的怎么样了?”

    索尼躬身回道:“禀睿亲王,先帝有儿子在,自然立皇子。其他的,两黄旗一概不问。”话说的干脆利索,斩钉截铁。

    多尔衮在原地坐了一会儿,他的头又有些疼了。但是他感觉稍微好一些之后,就起身离开了。他没有多少时间,天亮之后,在崇政殿,在皇太极的棺柩前,他们就要把新皇的事情定下来。毕竟现在大清也是有数千里的领土了,国不可一日无君。

    一大早,在崇政殿内集中了清国最有权势的旗主王爷们,他们一个个按照上朝的位置就坐,准备讨论大清国眼下的头等大事。不过也没有什么紧张的,当年老汗王努尔哈赤死的时候也没有定下继承人,也是按照八旗共议的形式推举了皇太极来做新汗王。现在的众王爷旗主大都经历过当年的事情,所以他们都在盘算着怎么给他们自己捞取最大的好处。

    虽然皇帝已经死了已经五天了,各方势力都是暗地里勾连,可是新皇的事还是扑朔迷离,让人看不清楚。到底是豪格即位还是多尔衮登基,就看今天的会议了。

    而且他们来的时候,已经看到两黄旗的精锐护军比平时多了数倍。也就是说,今天的结果要是让两黄旗不满意了,可能就要开战了。

    众人都保持着沉默,没有开始商量。可是索尼等人等不及了,他们上前,提议道:“请立子为新帝。”

    多尔衮呵斥道:“你们没资格说话,出去!”

    等索尼等人退出去之后,多铎就立刻开口道:“我推举多尔衮即位。”

    多尔衮不说话,看着众人。可是此时其他旗主贝勒没有一个说话的,既没有人支持,也没有人反对,不知道是在想什么。

    多铎等了一会儿,见多尔衮也不表态,于是急了。他们当初可是跪下来求多尔衮出来争皇位的,可是现在多尔衮自己都不说话。他不耐烦的说道:“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立我好了。当年阿玛的诏书中可是有我的名字。”

    多尔衮此时却是立刻反对:“诏书上不止你一个人的名字,豪格也在上面呢!不是诏书上有谁,就能立谁。”他立刻把豪格也给捎带上了。

    多铎心中一笑,又继续搅局:“那就立代善吧,他可是在咱们兄弟中居长。”

    这个提议多尔衮没有反对,倒是代善自己不愿意了。当初他就是“太子”的,可是多尔衮等人的母亲等不及,早早就开始往代善那里转移财产了。本来女真的习俗,儿子娶老子的小老婆是正常事情,毕竟环境恶劣,群体的繁育需求是第一位的。可是关键那个时候努尔哈赤还活着呢,于是怒发冲冠,把代善的继承人资格给剥夺了。

    等皇太极即位之后,皇太极又推行家天下,找各种机会打压实力最强的代善。到后来,代善都不参与朝政,在家里享清闲了。这个时候被多铎这么一推,不是又要成各旗的打压对象了吗?

    他立刻说道:“要是多尔衮愿意登基的话,那是大清之福。既然多尔衮也没这个意思,那就立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吧。”

    得,代善也不是省油的灯,直接把多尔衮给否了。

    多尔衮心中叹气,多铎就是太急,把本来有机会争取的两红旗给逼到豪格那边去了。好在豪格自己只有正蓝旗的小半人马,再加上多数的两黄旗,也只是和他们三兄弟的两白旗实力接近而已。

    两黄旗自从被皇太极亲掌之后,出征的机会就不多了,可是升迁的机会却是一点儿都不少。现在两黄旗的人占据着朝廷的重要职位,爵位也都不低,所以两黄旗的底线就是最少让皇子登基,好保留他们的特权。因为他们知道,要是让其他人当了皇帝,他们肯定会成为打压的对象。

    豪格心中一阵得意,现在他有了代善的支持,再加上镶蓝旗的济尔哈朗也是支持他的,他已经稳操胜券了。于是一拱手,道:“我是小辈,位卑德薄,难堪大任,还是众位叔伯们商议吧。”说完就自负的离开了大殿,回家等着众贝勒来请他登基为帝。

    阿济格很失望,他知道他的亲兄弟多尔衮没戏了,于是也不想再看这出大戏,也离开了大殿。或许是害怕豪格在外面搞什么事端,他也去外边做防备也有可能。

    此时两黄旗的重臣们拿着刀剑进了大殿,声称要是不立皇子,他们就血溅当场,要自杀在这里了。

    面对两黄旗的逼宫和威胁,多尔衮知道,他要是强行登位,大清国就要分裂了。这是他不想看到的,而且还有一重顾虑,是他不愿意说的。

    他虽然正当壮年,可是经常会头欲裂,偶尔还会有胸闷的症状。这些年他的妻妾娶了不少,可是也只在多年前生一个女儿而已。即便是两白旗实力强横,能最终把豪格击败,可是他的大位要传给谁呢?难道他身后又要来一场兄弟相残的争夺吗?那这些年他们打下的大清的基业,也很快就会被败完了。

    多尔衮看济尔哈朗还一直没有表态,于是提议道:“我同意立皇子。既然豪格不愿意,那就立福临吧。福临太小,由济尔哈朗和我来辅政,等福临长大了,我们再归政于他。”

    此时济尔哈朗倒是得了一个意外的好处,还能做辅政王,半个国主,何乐而不为呢?而两黄旗也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让皇子即位了。至于代善,谁上台对他来说都一样。

    于是这么一个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决议就这么通过了,大清国迎来了他们的新皇帝,皇九子,福临。还有多尔衮,也真正进入了权力核心。

    至于被选中的福临,并不是因为他的名字好,而是因为他有一个科尔沁的母亲和姑奶奶。女真不满百万的人口,能有现在的威势,蒙古各部的助力功不可没。而满蒙一家的政策,是一定要维持好的。

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何不敢() 
李岩在八月十五回到了开封。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就是那些宗藩们一直等不到他们的禄米,去找布政司要,然后布政司就推给了李岩。于是他们又去找李岩,可是李岩不在,他们连兵营和仪宾府的门都进不去。

    愤怒的宗藩们只好去周王,虽然都隔着六七代了,见了面他们如果不报名号的话,周王都基本不认识他们。可是周王还是他们的宗主,有问题还是要找周王出头的。再说了,不给他们发禄米的还是周王的女婿,不找周王找谁。

    可是周王已经和李岩达成了默契,自然是对宗藩们好好劝慰,让他们不要再惦记朝廷的俸禄了。要他们安心经营生意和田庄,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但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郡王们还都好些,有不少产业。可其他的将军和中尉们就不行了,有好些就等着这些俸禄过活呢。他们终于想要找那些落魄的亲戚们去找李岩闹事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穷亲戚们都不见了。于是他们一横心,也不顾什么脸面了,发动他们的下人,直接来到了仪宾府,要找李岩理论理论。

    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宗藩的家人直接被李岩的士兵全部抓了起来,并且让他们投入到了对黄河河堤的维护当中。这些宗藩没办法,只好去周王府中吃大户,赖着不走了。所以周王才派人把李岩找回来。

    李岩直接回了家,和家人团聚,等十六才去的周王府。

    他来到王府,发现王府里乱哄哄的,有好些人在四处走动,大人小孩都有,一穷一伙的。王府的各个房间内也都是人声鼎沸,都在相互谈论争吵着。好在后面的花园还算清净,李岩被小太监带着来到了后面的煤山凉亭。

    “给岳父大人请安。”李岩躬身施礼。

    周王随意的吩咐道:“坐吧。”

    李岩坐下来,问道:“那些都是各个宗藩的家眷?”

    “还没到齐呢。”周王无力的说着:“要是到了饭点,就都来了。几千人啊,我是没有办法了。”

    “我要是您,我就不让他们进来。”李岩笑呵呵的说道:“整个国家都养不起了,不用说您一府了。让他们找我去呀。”

    周王摇摇头,无奈的说道:“都是同宗血脉,怎能如此绝情?不过我也是尽力了,接下来就靠你了。但是,你不能开杀戒,这是我唯一的要求。”

    李岩点头,保证道:“岳父放心,只要他们不造我的反,我自然不会动刀。不过有些人得受些苦了,岳父不要心疼。”

    周王无所谓的说道:“只要不开杀戒,你随便弄。亲近的那几个,都已经老实了。其他的也不怎么听话,你看着办吧。”

    李岩说道:“那就找个地方,把他们集中起来,我和他们谈谈。还有,我的卫队在外边,请岳父也放他们进来,免得有人情绪激动,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

    “你倒是小心。”周王笑了一下,就让身边的太监去办理了。

    周王见李岩在看那两个小太监,他笑着说道:“放心,东厂的探子我已经处理过了,这些都是清白人。”

    李岩有些意外,没想到周王会如此决绝。要是大明还能缓过劲儿来,那他这支的亲王可就做到头了。

    “孙传庭能赢吗?”周王突然问道。

    李岩摇头:“基本不可能。”

    “噢。”周王的情绪没什么波动,淡淡的点头,之后又慢慢的品茶。

    等快到中午了,小太监才来汇报,说人都到齐了,在正殿等着。人太多,偏殿都放不下。还有李岩的卫队也在正殿外等着了。

    李岩向周王告辞,来到了正殿外。从开着的大门看进去,里面乌压压满满的人。周府在开封的族人还真不少,光郡王府就四十多个,剩下的定国、辅国、奉国将军和中尉,那就更是达到几千人了。

    李岩一点头,一百多卫兵就进了正殿。在殿内的四角站定,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而剩下的护卫则是在门外候命,随时冲进去增援。

    在孙四福等二十多个亲卫的护卫下,挤开因为有兵士进来而慌乱的人群,上了大殿的主位。

    有人看到了李岩,大声的喝问道:“李岩!你想干什么?!这里可是周王府!不是你的兵营!”

    “把我们的禄米还给我们!”

    “把我们的下人放了!我的人你也敢抓,不想活了?!”

    ……

    众人乱哄哄的喊着,对李岩提着各种要求。

    李岩一示意,孙四福拿出了手铳,“砰”的一声就冲房顶打响了。不过里面只有火药,没有弹丸,所以只听见响,没有给大殿造成毁伤。

    这一声枪响,还有火焰和烟雾,终于让几百宗藩都安静下来了。

    “都安静!乱糟糟的,还有体面吗?”李岩大声的说着。

    “我们的俸禄都被你扣去了,还有什么体面?!”有人大声的叫着。

    李岩回应:“想要俸禄,找朝廷要去!那些粮食都是百姓们交上来养兵的,朝廷可没有给过我粮饷!你们也一样,安心生产,照例纳税,我保你们平安。”

    “你不是朝廷的官军?!”又有人大声问:“我们可是皇族!你就应该保护我们的平安,胆敢收税,简直是叛逆!”

    李岩冷笑一声,说道:“你们既然不愿意交税,那就不要指望我给你们保护!要是你们的秋税拖着不交,商税也不交的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不管。你们好自为之吧!”

    “你要造反吗?你敢造反吗?”

    李岩冷声道:“有何不敢?今天就告诉你们,要是不按我的规矩来,福王,崇王就是你们的榜样!都是有家有业的人,好好经营还能滋润的活着。要是想做出些其他事情,你们可要做好被抄家灭族的准备!”

    众人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李岩居然敢承认要造反,这让他们这些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