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听完冯元飚的话,想到周王的作为,先是点头赞许,可是瞬间,他的脸色就阴沉下来了。李岩可是周王的女婿,现在算是有兵有饷,周王要是有夺位的心思,那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他知道冯元飚说的没错,他不能仓促行事。

    他吩咐道:“给孙传庭下旨,让他整饬兵马,守卫陕西周全,戴罪图功。若是陕西有失,朕数罪并罚!”

    “陛下,孙传庭也在溃军中。”王承恩提醒。

    崇祯不耐烦的说:“他乃一军主帅,身边有精锐拱卫,自然不会有事!速速拟旨!”

第五百一十九章 殒命() 
李岩在开封见了田见秀,知道了李自成的意图。对于李自成的威胁,他毫不在意的回道:“咱们之前的协议依然有效,只要你们不来河南,咱们就相安无事。”

    田见秀笑着说道:“那就好。我们肯定是不想和李兄刀兵相见的,这样合作挺好,各取所需嘛。”

    李岩点头赞同,不过提议道:“不过下次你们再有什么大动作的话,最好能先和我商量一下。尤其是和我的地盘儿相邻的地方,对我有重大影响,有些事我不会放任不管的。”

    田见秀拱手道:“那是自然。这次是事起仓促,一路就追过去了,所以此时才来和李兄通报。”

    “是吗?”李岩冷笑道:“调集近四十万大军,围三缺一,是仓促行事?”

    “李兄海涵,海涵。”田见秀拱手道歉,解释道:“我们这些人都是陕西出来的,离乡十载,思乡情切啊。这次有这个机会,众兄弟自然不想放过,我们也只能顺势而为了。”

    李岩问道:“李大元帅到哪里了?”

    田见秀摇摇头,回道:“关山阻隔,哪里有确切消息。我动身之前,收到的消息是,大军已经追到平利,正向汉中而去。”

    “挺快的嘛。”李岩随意的说道:“是要走子午谷吗?当年孙传庭可是在那里擒住了高闯王,李大元帅可要小心了。”

    田见秀开怀大笑,说道:“看来李兄也很关心这个事情啊。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这次孙传庭要是还能击败我们,那就是天不亡明。我们这些残渣余孽也只好隐姓埋名,求一块儿薄田养家糊口了。到时候我来李兄你的地盘儿,李兄可不能不念旧情,把我交出去啊。”

    李岩从田见秀的话中听出了很强的自信,他们确信这次一定不会重蹈覆辙,而是能将陕西老家一举拿下,他们好衣锦还乡。

    李岩此时也是暗自得意,他早已经让李仲把那些逃回来的官军送回陕西了。只要陕西的守军稍微准备准备,李自成等人即便能够攻到西安城下,也会实力大损。

    他在这里想着挺好,可是事实却是和他想的大不相同。

    那些逃跑回来的官军被送回了陕西,把孙传庭大军溃败的消息一说,陕西的官员们就都乱了,一个个哭丧着脸,不知道该怎么办。

    等他们把李自成马上就要来攻打陕西的情况一说之后,西安的官军们就都乱了。没有人想着怎么去阻挡李自成的到来,而是都在考虑怎么借这次机会要些钱粮出来。

    经过几天的磋商,西安的文武终于达成了一致,向秦王要钱粮,鼓舞士气,死守西安。可是老朱家的王爷都是一个性子,舍命不舍财,一毛不拔。这下好了,文官们想着怎逃跑,武将们则是考虑是不是该投降了。

    与此同时,孙传庭的部队被追着逃进了子午谷,沿着山谷向北走了一天。从勋阳逃回来的这一路上,孙传庭不是没想过阻击,可是流贼追的太紧,还没有等他重整部队呢就追杀上来了。就是原来勋阳的高斗枢所部,还有被派来的偏师秦翼明等部队,也是一古脑被带垮了,大家混杂着被流贼一路赶着向西安逃。

    此时孙传庭也不知道还有多少部下,不过看着满山谷的人马,没有十万也有七八万。他对这里很熟悉,当年他就是在子午谷里设置伏兵,与闯王高迎祥大战竟日。他的秦兵三溃三复,终于击败了流贼,把高迎祥擒住。

    他对亲兵下令:“传令各部,就地列阵,阻挡流贼!”

    “督师,都乱着呢,谁也不知道谁是谁呀。”亲兵苦着脸回道。

    孙传庭在马上向四处看看,都是混乱的人群,什么旗号都没有,有的连兵器都没有了,只知道低着头赶路。而他们的战马也在人群中前进着,根本就不能停下来。

    他也是焦急万分。这样的地利可说不多了,只要出了子午谷,就是西安城了。他大声的命令:“停下!散开来,把士兵们拦下来!”

    亲兵们都很诧异,他们可只有十来骑,怎么可能把这数万溃兵拦下来?

    孙传庭见亲兵们犹豫,于是自己先勒住了战马。艰难的调转马头,面对着那些溃兵,大喊道:“我是督师孙传庭!我命令你们都停下来!”

    虽然他的喊声在山谷里回响着,可是没人理会,就在他喊话的时候,还有士兵从他的身边经过,继续闷头向北走。他们只想着在流贼追上来之前,能回到城高池深的西安城里。至于督师、主帅什么的,他们才不管呢。仗都打成这个样子了,天王老子来了也不好使。

    孙传庭抽出腰刀,随手一挥,就把旁边的一个溃败砍倒。那溃败发出一声惨叫,同样在山谷里回荡。

    “再敢后退者,杀!”孙传庭大声的喊着。

    可是溃败们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之后有的向两边绕开一点,有的则是握着手中的兵器向他走去。

    此时他的亲兵们也终于调转了马头,把他重新围拢在中间。

    “想某反啊?再敢靠近就点铳了!”他的亲兵用三眼铳指着那几个拿着长枪径直走过来的士兵,手中的火媒就挨着引线。

    那几个拿长枪的士兵从旁边绕了过去,孙传庭的亲兵们才松了一口气。他们的三眼铳里面都是空的,不过是临时插进一根引线而已。

    “快跑啊!流贼追上来了!”后面的士兵发一声喊,就推挤着向前面跑。溃兵一下子拥挤了起来,争先恐后的逃跑。

    “督师,快走吧。”亲兵劝着。

    孙传庭闭着眼睛,缓缓的说道:“你们走吧。我虽然不能击败流贼,可是哪怕斩杀一个,也能上报君恩,无愧于黎庶了。”

    “督师,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后面还有西安城,咱们一定能守得住。”亲兵赶紧劝道。

    孙传庭失落的说道:“西安的那些老弱,加上这些惊弓之鸟,武穆再世也无力回天了。”

    亲兵苦劝无果,有四五个跟着溃兵一块儿走了,剩下六七个没动,和孙传庭在原地等着。好一会儿之后,终于看到了纵马劈砍溃兵的流贼。

    “砰”“砰”数声枪响,亲兵们等流贼靠近之后释放了三眼铳,打倒了四五个流贼骑兵。不过更多的流贼还是呼喝着冲了过来。

    “杀贼!报国!”孙传庭大喊一声,举着腰刀冲了上去,他的亲兵们也跟上。

    叮叮当当一阵兵器相撞的声响,咚咚咚,钝器打在铠甲上的声音。一会儿之后,山谷里又只剩下了马蹄声,流贼的呼喝叫嚣声,还有官兵们惊恐的喊叫声。

    “刚才的是个大官吧?”一个流贼头目问道。

    “管他呢,回家了!追啊!”另一个头领喊着。

第五百二十章 北上() 
cpa300_4;李自成的进展很快,九月十日追着败兵到了西安城外,第二天,西安的守将王根子就打开东门投降。一秒记住【猫扑最新章节】。。西安被占领,秦王、巡抚这些人自然都被抓住,有的被杀有的投降。

    之后李自成迅速稳定局势,下令士兵遵守军纪,不得妄杀一人。等西安安定下来之后,就立刻分兵四处,去攻占陕西的其他州县,尤其是驻有边兵的三边地区。

    李自成亲自带着李过和刘芳亮去北边,追击逃跑的高杰并且夺取陕北。刘宗敏带着贺锦和袁宗第向西追击白广恩同时攻取宁夏、甘肃、西宁等地。剩下的陕西其他地方,由后面赶过来的田见秀来指挥攻占。

    李岩收到消息,也只能摇头叹息。李自成轻松无比的就占领了西安,他削弱李自成的计划完全泡汤。不过好在陕西管的面积够大,李自成要分兵去占领地方,暂时来说对他还没有多少威胁。所以他得趁着这个时机,也要扩展些地盘儿才行,否则过些时候,他的兵力又要耗在防备李自成上面了。

    不过李岩还没有行动呢,就收到了朝廷的圣旨。因为坐视孙传庭师溃,所以把李岩的讨贼将军印给收回去了。并且要李岩带兵进陕西,协助防备流贼来攻。而河南的地方安全,则由驻守河北的总兵卜从善协助陈永福共同负责。

    李岩都懒得接圣旨,直接让手下把圣旨拿了了事。因为他刚得了消息,秋娘有喜了。

    这几天秋娘就一直干呕,食欲不好。虽然她被盗匪抢去做了压寨夫人,可是毕竟没有怀过孩子,这些事情也不懂,也没在意。还是李岩发现之后,让人请何大夫过来诊断,才发现是有喜了。

    秋娘很意外,同时也很高兴。而李岩也是送了一口气。至少这会让他的手下们安心一些,让他的手下们知道,他能生的出孩子来,不用瞎操心。

    五娘倒是很让李岩意外,她知道消息之后也是很高兴,并没有沮丧或者失落的表现。

    等秋娘休息下来之后,李岩和五娘说道:“你不用多想,咱们有的是时间。”

    五娘无所谓的说道:“没有多想呀。争风吃醋的事情看的多了,没意思。现在秋娘有了孩子,你也轻松一些。只是,不管将来有几个孩子,你都要好好对待才是,可不能像王府一样,分割三六九等,天差地远的。”

    李岩笑着说道:“都由你管着,我就不用操心了。”

    五娘只是笑一笑而已,并没有当真。

    即便是秋娘有喜了,李岩也不能在后宅呆太长时间。他立刻派人去把陈永福还有陈德从信阳叫到开封来,他这父子两的反应。

    本来他是打算先把徐州拿下来的,那里有几股盗匪闹的很猖獗,正好以剿匪的名义过去。不过朝廷既然想用河北的卜从善来牵制他,那他就先把河北拿下来好了。

    而且这个时候也正好动手,左良玉趁着张献忠去攻长沙的机会,派兵收复了黄州,武昌等地,正好牵制了势单力薄的高一功。高一功不得不从河南边境这里调了一部分兵力去汉阳,孝感,汉川等地,防备左良玉的进一步攻击。

    趁着陈永福父子还没有来,他开始调集兵力,准备渡船,趁着黄河还没有封冻,搭建一座浮桥。用渡船过河实在不方便,他的部队对辎重的需求又大,渡船根本满足不了部队作战的要求。

    现在已经有四万新兵训练完毕,并且已经扩充到了部队中,还有三万多正在训练。他调集两万大军渡河北上,对付不足万人的卜从善来说绰绰有余。虽然河北地方也是灾荒不断,不过没有被李自成掳掠过,至少人口还是不算少的。移一些来河南腹地,既能有效的利用起土地,又能给他增加兵员。

    还有一个考虑,就是陕西被李自成控制之后,他就不可能从牛成虎,左勷等人那里得到战马了。虽然他现在已经有了五千多骑兵,可是他还是觉得不够,所以山西这条线就要尽力保持住,多弄些战马过来。

    与此同时,陕西的一些官军和官员也从潼关跑了过来,但是过来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也没有严格的整顿,大多数都是原官任用,所以投降的人,尤其是军兵占了绝大多数。

    等陈永福父子来到开封的时候,朝廷的圣旨又下来了,催着他立刻进兵陕西。并且改变了上次的旨意,让他指挥卜从善还有陈永福,一同去救援陕西。估计是刚收到西安陷落的消息,才变得如此急切。

    等陈永福来了开封,李岩把圣旨拿出来给他们看。问道:“你们有什么想法?”

    陈永福看完圣旨,就觉出问题了,他知道,这是要他们正式选边站了。

    “末将听大帅的,大帅指东,我们绝不敢往西。”陈永福抱拳说道。

    他们已经知道李自成打下了西安,并且在分兵攻占陕西各地。而张献忠也攻下了长沙,并且还在一路南下。再加上李岩控制了河南,朝廷的粮仓重地和西北边防要地都给丢了,形势实在是危险呀。陈德虽然对李岩有些意见,可是现在形势比人强,他也只能同意他老爹的意见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下的士兵也都想在李岩的手下效力。毕竟土地的吸引力,对于每一个底层出身的士兵来说都是无限大的。要是此时他们不站在李岩一边,那他们也会被他们手下的军兵所抛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