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

第5章 高起潜借刀杀人() 
夜晚,鸡泽县。

    杨廷麟好不容易才说服了城墙上兵丁,让他们打开早已紧闭的城门,他才领着十个护送的骑兵进了城。当然,应该是得到高起潜的允许,才把他们放进去的。

    高起潜带着的三万关宁军全部都在城内,四门紧闭,一副死守坚城的架势。

    杨廷麟进城之后一打听,才知道高起潜住进了城中的一座大宅,是当地的富绅家宅院。官场是自来就是有“官不修衙”的说法,只要衙门门面规整,围墙完整,只要里面的房屋能凑活着用,是绝对不会有官员来修缮衙门的。所以像高起潜这样的内侍,是绝对不会住在衙门里的。

    杨廷麟立刻就去高起潜那里,但是到了门口却被拦了下来,被告知高监军正在军议,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杨廷麟亮明了身份,要门卫去通报,可是等了一刻钟,都没有回应。

    “站住!”杨廷麟等的不耐烦,要直接进去,却是被守门的兵丁给拦住了。

    杨廷麟大声的喝道:“让开!我乃兵部主事,太子筵师!奉总督天下入援兵马卢督师均旨而来,谁敢拦我,罪当斩首!”杨廷麟是正牌子的进士出身,又做过翰林,仕途一片光明。又是太子的筵师,将来太子登基,入内阁那是铁板钉钉的事情,所以此时散发出来的气场,是一个小小军卒不敢直视的。

    趁着守门士兵愣神的功夫,杨廷麟昂首阔步的进入了宅院。里面的军兵看见一个文官进来,也不敢盘问,杨廷麟一路顺畅的走了进去。他过了照壁,拐过了游廊,接近正堂的时候,就听见了里面的丝竹之声。

    “哈哈哈,到底是教坊司的官妓啊,这曲子唱的~”一个军将正在夸赞刚刚表演完的歌妓,门帘被杨廷麟掀起,灌进一股冷风,将他的夸赞定在了嘴里。所有人都是回头看门,在主位上高坐的高起潜,原来满脸的笑容立刻变得僵硬。

    “虏骑肆虐,君父不眠,直隶百姓惨遭蹂躏,期盼王师,尔等竟然在这里饮酒作乐?!”杨廷麟进了门,盯着眼前的军将们大声吼道。

    将领们都站了起来,脸色不善的看着这个蓝袍小官。倒是高起潜最有风度,站起来拱手笑道:“杨主事,来的正好啊,某家正在犒赏将士们呢。”

    “饮酒,狎妓,这也是犒赏?!”杨廷麟丝毫不留情面,怒气冲冲的质问道。

    “末将等先行告退。”军将们一看来者不善,而且高监军对来人还有几分尊重,于是也都识趣的起身告辞离开了。而表演的歌妓们,也在高起潜的挥手示意下,无声的退入了后堂。

    高起潜点点头,等将军们离开之后,随口吩咐道:“来人,拿一副新碗筷来。”之后对杨廷麟拱手道:“杨主事,现在时局艰难,将就一下,还请杨主事不要见怪。”

    “卢督师那里都断粮七日了,要不是百姓接济,现在的五千疲兵,怕都要成路边饿殍了!”杨廷麟怒不可遏的说道。他很愧疚,之前卢象升让他去督办粮草,可是他连一粒粮食也没有催要到,因此现在才觉得越发的愤怒。

    高起潜还是一副笑容,说道:“杨主事,这个您应该去和户部说呀。要是卢督师那里实在困难,我这里可以接济卢督师十石粮食。”他看着杨廷麟的脸色愈发愤怒,赶紧说道:“杨主事,我知道这有些少,可是我这里也不富裕呀,这还是从着三万军兵的嘴里给卢督师挤出来的呢,要是再多的话,某家就要被军兵们戳脊梁骨了。”

    杨廷麟皱眉想了一下,现在是一文钱难道英雄汉,十石粮食虽然少,但是也够一顿饭的了。不过现在粮食倒是次要的了,援兵才是最主要的。于是没有再穷究高起潜的不是,拱手道:“高监军,现在卢督师在蒿水桥与虏骑数百对峙,请高监军速发援军,痛歼虏骑。”

    高起潜想了想,知道那里离的清军很近,说不定现在已经是数千铁骑了。再说了,这个卢象升可是个范拧的人,议和又不是他和杨嗣昌两个人的意思,也是秉承上意而已,倒是对他们两个横眉冷目的。还敢阻止议和,一力主战,他现在就算是有能力去救,也不会去救援的。

    “哎呀,不巧呀。”高起潜遗憾的说道:“我刚接到通报,说东面临清有警,我已经给京中上了奏报,兵部的行文不日便到,某家也是爱莫能助啊。”

    杨廷麟急了,立刻说道:“此地去巨鹿只五十里,而距临清则百五十里,监军怎么能舍近求远呢?!”

    高起潜一连无辜的说道:“这个某家也知道,可是某家没有专断之权,只能奉令行事。”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杨廷麟一拍桌子,大声的说道。此时桌上的酒盅翻倒,筷子落地,一阵乱响。

    高起潜此时立刻冷下脸来,冷冰冰的说道:“某家是皇爷派来的监军!不听君令,难道听你杨主事的命令?!”

    “下官心急如焚,口不择言,请监军恕罪。”杨廷麟赶紧站起来赔罪。他这个话要是被汇报到皇帝那里去,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皇帝这些年可是处理了不少文臣了。

    高起潜收起了冷面孔,笑道:“某家知道杨主事对皇爷的忠心。”

    杨廷麟这才稍稍放心,接着说道:“还请高监军速发援兵去蒿水桥,即便不能尽起大军,先发一万兵马也可。下官这就给兵部禀报,杨本兵定会明晰利害,先救卢督师的。”

    “杨主事与其在某家这里浪费时间,还不若早些给兵部禀报的好。”高起潜很是善意的提醒道:“只要兵部行文一到,不论是北援卢督师还是东救临清,某家都会遵照执行的。”

    杨廷麟见高起潜把话都说到这个程度了,而且人家说的都是光明正大的理由,还真是不好再多说什么了。他没有办法,只好妥协,先向兵部禀报,再来想办法劝说高起潜出兵。现在就只能期望,清军不会增兵了。

第6章 被围() 
卢象升等的关宁兵没有来,倒是清军的援兵又来了几千,将卢象升围了起来。卢象升知道这是他的最后一战了,于是下令将剩下的全部粮食都给士兵煮饭,饱餐一顿,好有力气大战一场。

    天刚放亮,清兵就开始了进攻。还是老套路,让蒙古骑兵在前驰射,吸引明军的铳炮,试图让明军的阵型崩溃。而精锐的清军甲士,则是在后方下马步射,等明军的阵型溃散了,他们就放马追杀。

    在一声声号角的催促联络之下,蒙古骑兵终于发动了攻击。他们潮水般的纵马直冲而来,隆隆的马蹄敲击着地面,让人觉得大地在震动。而箭矢就像是雨点一般的从天而降,阵列中的明军都低下了头,让头上的八瓣铁盔挡住斜坠下来的箭矢。但是胳膊,肩膀,腿这些地方就防不住了,队列里总有被射中的士兵发出或是惊叫或是咬牙硬撑的闷哼声。

    此时的明军装备已经十分窘迫了,只有军官和精锐士卒才会有扎甲,普通的士兵只有一身大红色的号服而已。还好是冬天,厚厚的棉衣能阻挡一下敌人的箭矢,使之不能深入。还有就是在远方漫射的敌兵并不多,毕竟有两百多步(一步一米五六)的距离,是十分消耗体力的。

    “轰”,“轰”,布置在前面的弗朗基炮已经开始射击了,蒙古骑兵已经进入了一百多步的距离。炮手用的是霰弹,以求大量杀伤急冲而来的敌骑,让敌人知难而退。虽然有几个骑兵被打下了战马,但是他们还是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继续直冲而来。

    卢象升手中的炮兵实在太少,只能在四面各布置三门三号、四号弗朗基炮,这种炮是轻型火炮,绑在推车上行军和作战。既然是轻型火炮,射程自然就不太远,所以就不能齐射,而是要两门先射击,之后中间的一门再发射,从而形成连环射击的效果。

    “准备,准备,装弹!快!”军官在不停的催促着炮兵的操作手。还好弗朗基炮是后装炮,只要把早已装好的子炮放入母炮的腹中,再用木块儿垫在后面的空隙里就可以发射了。但是看着敌人的大队骑兵不断的靠近,还是让所有人觉得紧张。

    “放!开炮!快呀!”军官用颤抖的声音嘶吼着。

    炮手用火把点燃了药捻子,之后就赶紧向后跑去。而另一边的助手,先是惊讶的看着燃烧的药捻子,之后也将还拿在手里的木块儿扔下,也向后跑去。炮手太紧张了,助手的木块儿还没有垫进去呢,就点燃了药捻子。这可不是闹玩儿的,整个大炮就要被毁了。而且此时明军的火器质量也很差,点燃炮火之后,都是要躲的远远的,以免被炸膛或是因为后坐力弹起之后伤到。

    “通”的一声响,接着就是一阵叮咚乱响。子炮在发射之后,在后坐力的作用下砸在了弗朗基母炮的空腹后沿,将后沿砸破了一个角。接着子炮就翻出了凹槽,翻着跟头落在了后面的备用子炮上,发出了一阵碰撞声。

    巨量的发射药烟雾散发开来,让大炮的周围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

    其他的两门炮又发射了一次之后,炮兵们就转身跑了回去,他们的位置太靠前,敌人的骑兵冲过来,第一波遭殃的就是他们。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先回阵中躲避呢,也许过一会儿援军就来了。

    “三眼铳,准备。”第一排的手持三眼铳的将士已经半跪在地上,第二排第三排的长枪手们则是将枪尾顿在地上,用脚顶住,枪头斜指向上,密密麻麻的犹如缩成一团的刺猬一般。

    “砰”,“砰”,“砰”,还没有等到军官的命令,有的铳手就擅自开了枪,其他的三眼铳手也都是争先恐后的点燃药捻子,将三支一尺不到的枪管里的铳子向冲过来的蒙古骑兵打了出去。

    “不要急,等一等!还没有到二十步!”军官徒劳的制止声淹没在了“砰”“砰”的枪声中。

    还好三眼铳是两用的,发射完铳子之后,前面的三个枪管组成的铁管子,就可以当作是狼牙棒来用。要是他们手里拿的是鸟枪之类的火铳,那打完之后就只能当烧火棍来用了。所以北方的边兵都不喜欢用鸟枪,即便鸟枪打的远,也没有人愿意用。

    蒙古骑兵在进入距离明军三十步的距离之后,就很轻松的拨转马头,转而横向运动,并且开始用骑弓向明军射箭。他们用的是重箭,在三十步的距离,能够洞穿重甲。而且他们射箭的速度又很快,两个呼吸就能射一箭,这次倒下去的明军士兵多了起来。

    不过这些士卒都是宣府和山西的边兵,经常和蒙古部族打仗的,他们都知道,在现在的情况下,阵型千万不能散,否则的话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们都坚忍的保持阵型,有附近的同袍倒下了,就自觉的递补上去,挺起长枪,不能让敌人的骑兵冲进来。

    “轰”,“轰”,四边的炮手继续开炮,用来轰击绕着方阵兜圈子的敌骑。炮手前面竖着大盾,能够保护他们免受箭矢的侵袭。大炮又多是后装的弗朗基炮,基本没有炸膛的风险,只要他们自己不出现操作失误,就能持续的射击。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们的弹药量。

    蒙古骑兵换了一波又一波,每次都是同样的战术,想要用弓箭的杀伤来动摇明军的阵型,但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

    其实直接冲阵也是可以的,但是那样的话伤亡会更大一些。显然,清军不想为这支没有援兵的孤军付出更大的伤亡,他们更像是在做游戏,一点点的将敌人的体力消耗一空,将敌人的精神摧残到崩溃。等明军放弃了,他们再开始杀戮。

    卢象升在阵中一直保持着平静,让全军的将士都认为现在没有什么危险,不过是平常的一次战斗而已。不过他不经意间向南回望的动作,还是让熟悉他的亲兵还有家人顾显都感到了事态的严重。

第7章 死战()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而明军的弹药也越打越少。而且长时间的开炮之后,军阵完全笼罩在了烟雾当中。而且今天基本没有什么风,让发射药形成的迷雾经久不散,处在军阵中的明军已经完全看不清楚对面清兵的情况,只能从马蹄声中判断敌人是进攻还是绕行。

    终于,在快到未时的时候,明军中的火炮再也没有响起了。只有偶尔的火铳的声音响起,但是这已经无法阻止敌人的进攻了。

    “愿为主子爷效死!愿为主子爷效死!”突然清兵那里传来了一阵阵的嘶吼声,是汉语,边兵们能听的懂。

    之后就听见了隆隆的马蹄声,这次和那些蒙古人的轻骑兵不同,马跑的不快,但是感觉犹如山岳一般的稳健,缓缓的压了过来。之后骑兵开始慢慢的加速,骑士们不自觉的发出了呐喊声,速度在不断的加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