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见秀赞同道:“嗯,对,是该斥责一下了。”

    李自成不再说刘宗敏的问题,既然事情已经做下了,而且没有办法惩罚,那也只好就这么算了。

    他接着说道:“那咱们是不是处理一下西北的问题,西北那里可是耗费着咱们十多万大军呢,太多了。”

    田见秀摇摇头,反对:“要是同李岩的和谈成了,那自然没有问题,只要咱们在不主动挑衅,李岩就不会动手。可是现在咱们双方没有谈成,那就说不好了。要是咱们调些部队去西北,李岩难道会什么也不做?要是把前明的那些降将调到陕西来,万一闹个兵变,那就更危险了。”

    如今榆林的王根子被杀,西北的那些前明降将们都加强了戒备,随时准备开战。他就算是想一个一个的调到陕西来,也做不到。调令一旦下了,那就是开战的信号。而且这些边将都与边墙外的蒙古人有些关系,一旦开战,说不定会把蒙古人和清兵也给引进来,让他们投鼠忌器,不敢有什么动作。

    “唉!”李自成叹息道:“咱们还是轻敌了呀。原本就没有想过清军会进关,更没有想到清军的战力竟然如此之强。弄到现在,连那些不堪一击的前明兵将,也敢对咱们呲牙了。”

    田见秀劝道:“谁都没有前后眼,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还是好好练兵吧,能有李岩那样的雄兵和利器,也就不用担心那些前明降将了。就是对上李岩,也不会太吃亏。”

    李自成无奈的说道:“练兵,不是容易的事情啊。”

    现在负责练兵的史进才也是无能为力。

    士兵们拿的粮饷,只能让他们生存而已,更不用说他们的家人了,哪里还有训练的积极性。每天就是虚应故事,等着一日三餐而已。

    要是在从前,他还能用抢来的财物激励手下。可是他们现在变成了官军,自然不能再抢掠,而且地主官绅家也抢的差不多了。对于混日子的士兵,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所以别看他这里每天也是督促着士兵们训练,可是效果却是大打折扣。

    再有就是兵器装备的问题。李岩之所以能战无不胜,精良的火炮是关键因素。打的比敌人远,质量过硬,不怕炸膛。可是他们用的火炮,除了哪些虎蹲炮质量没问题之外,其他的大炮都让人不敢放心。

    尤其是那些新铸的火炮,铜料不够,就参杂着铜钱,铜器,旧火炮重熔了铸造。本来里面的各种杂质就不少,这么一混合,金属比例就越发失调了。造出来的火炮,一样也是常常炸膛,炮兵们都不敢操作了。

    像李岩一样,给士兵们分发田地,他不是没有想过上报给李自成。可是最终,他还是没有报上去。现在的田地,可都是军中将领们的,怎么可能分给士兵们呢?所以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在瓜分田地的时候也抢到了一些田土。他把这些田地分给了他的嫡系部下,让他的五千部队变得更有凝聚力。

    李自成把史进才叫了过来,问道:“已经训练过多少部队了?”

    “回陛下,已经有近八万部队接受过训练了。”史进才抱拳回禀。

    李自成接着问道:“可能与李岩一战?”

    史进才躬身道:“陛下明鉴,军中火炮质量参差,射程远不及李岩的火炮。不过若是凭借坚城据守的话,倒是能抵挡一二。”

    对于火炮的质量,李自成也是只有头疼的。已经杀了好几个工匠了,可是依然没有什么改变。他也不敢再继续杀下去,没有工匠,他连虎蹲炮都造出不来。

    李自成吩咐道:“最近训练出来的部队全部调往山西,用来抵御李岩。你要严加训练,不能有丝毫懈怠。”

    “臣请陛下多发些粮饷下来。”史进才一听是要去对付李岩的,于是立刻建议:“士兵们吃饱饭了,才能承受高强度的训练,有余钱了,也能更加积极主动。”

    李自成吩咐道:“嗯,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等史进才离开之后,他叹息道:“钱粮,哪里有那么多的钱粮?看来要尽快南下才行啊。”

第615章 天伦之乐() 
ps:不好意思了,这几天附近修路,网络时断时续,更新不稳定,请大家见谅。感谢大家支持。

    在接下来的几天,李岩再次确认各处已经防备妥当,之后就让李牟来北京坐镇,而他则是启程,回开封去看新降生的一双儿女。

    在间隔两个月的时间里,秋娘和五娘先后生下了一女一子,让他立刻就儿女双全了,实在让人高兴。不过当时战事吃紧,他只能继续在前方指挥,等到现在,他才有时间回去看看夫人和孩子。

    他一路上走的也不快,既然确认都是母子平安,他也没有必要急在这一时。他也顺路看看沿途直隶各县的土地分派情况,同时看看河南来的官吏们能不能在家乡之外,也能很好的掌控局势,执行政策。

    这些官吏当中也有不少是有秀才、举人功名的,他们有的觉得继续考下去没有多大希望,或者是没有余财和声名来得到受官的机会,就转行做了幕僚。做幕僚自然是各有侧重,所以也钻研了一下实用的本事,有的精通钱谷,有的熟知刑名,还有的熟谙公文撰写。

    等李岩在河南稳定下来之后,这些人就开始活跃起来。虽然他们被录用,还是要放到各地去当学徒,可是不过才一年多的时间,有不少人已经成为正印官了,这是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些有相关经验的官员来到异地,有驻军的配合,很快就能将本地的吏员队伍清查干净。有能力,又廉洁的吏员留下。那些贪得无厌,罪大恶极的或是革退,或是判刑。让当地百姓,尤其是那些自耕农,都真切感受到与以往的不同。

    结果还是让李岩相当满意,这些人还都保持着清廉和高效,还没有表现出堕落的苗头。一个是李岩的盯得紧,一旦有贪赃枉法的,绝对是在第一时间严惩。前段时间发生的潼关走私案,就有四个军官被处斩,其中还有一个是李岩的亲兵出身。不但人死了,连家中的田地都被收回去了,家中其他人的工作也会受影响。可以想到,用不了多久,本来一个小康之家也会贫穷下去。

    再一个就是李岩定制的相互监督策略,让他们不敢有私心。文官和武官之间的监督,还有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还是潼关走私案,没有尽到监督责任的灵宝、陕县等地的县令,还有豫西军队负责人赵大同,都受到了降职、降级的处分。

    李岩不紧不慢的一路南下,十月初二才回到开封。他一向不喜欢大肆的迎来送往,所以只有开封的周王带着几个郡王和官绅来郊迎,其他的官员和百姓,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周王和官绅们都是闲人,也都识趣,知道李岩是想先回家去看新生的儿女,所以也只是礼节性的寒暄问候两句,也就和李岩进城了。

    等李岩回到家里,却是发现家门口原来挂着的仪宾府牌匾也给去掉了,而代之以“大元帅府”的金匾。而在府门外迎接的,除了家中下人,还有五娘和秋娘两人。她们早已出了月子,能出来走动。李岩看她们都红光满面的,还胖了不少,知道他们过的还不错。

    “恭迎夫君回府。”

    “恭迎老爷回府。”

    五娘和秋娘先蹲身行礼,其他的下人们也都躬身行礼。

    “又不是头次回府,用不着这么隆重。”李岩上前将五娘和秋娘扶起来,高兴的说道:“看你们都好,我就放心了。走走走,咱们快回去看看孩子。”

    说着就向里走去,同时高兴的对下人吩咐道:“你们也都免礼,回去各司其职,今天统统有赏。”

    “谢老爷赏。”众下人也是喜上眉梢。

    李岩先去了五娘的院子,在五娘的身后小心的进入房间,终于看到了在熟睡中的儿子。三个月大的孩子白白胖胖的,看着很健康。他在床前坐下,微笑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不过小家伙睡的很稳,并没有因为父亲回来了就恰巧醒来。

    此时一个丫鬟进来,在秋娘的耳边说了一句。秋娘对李岩说道:“老爷,盼儿醒了,我先回去。”

    “盼儿?”李岩开心的问道。

    秋娘低声的说道:“我是这么叫孩子的,名字还是等老爷来取。”

    “盼儿挺好的,小名就叫这个吧。”李岩笑着说道:“走,咱们一起过去,不要让孩子等急了。”

    秋娘摇头道:“不用了,老爷还是再陪陪郡主吧,明天再去看盼儿也不迟。”

    五娘笑着说道:“你这么说,倒是让老爷觉着我是个善妒的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秋娘赶紧解释。

    李岩摆摆手,低声的说道:“不用说这些了,赶紧去看孩子吧。”

    五娘也是笑着说道:“快走吧,要是见不到你这个亲娘,盼儿可是会一直哭下去的。”

    秋娘终于不再说什么,赶紧快步向外走去。她们先后生了孩子,五娘这个郡主生的是儿子,她生的是女儿,两人也没有什么冲突。而且李岩又不在家,她们两个相互照应,关系没有丝毫裂痕,所以两人也不会因为这几句话就闹不愉快。

    等秋娘给孩子喂过奶之后,李岩终于见到了他的女儿。小家伙这个时候已经五个月大,坐在秋娘怀里,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四处乱看。

    此时李岩已经洗过了手,换过了衣服,手里拿个拨浪鼓摇着,高兴的说道:“来,叫爹。”

    盼儿只是伸手来抓拨浪鼓,对献殷勤的李岩一点儿都没有注意。

    “老爷真是性急,盼儿还不到五个月,离会说话还早着呢。”秋娘笑着说道。

    李岩心情正好,又拿个铃铛逗着盼儿,笑呵呵的说道:“慢慢教嘛。我天天教她,说不定我家盼儿第一个会叫的是爹呢。哈哈哈。”

    “这么说,”五娘立刻问道:“老爷今后是不走了?”

    李岩依然和盼儿玩着,不过嘴上却说:“这个不好说。其他地方倒是没什么大碍,不过北边的清国却是一个大麻烦。要是清国大举南下,我想不去都不行。好了,不说这些了,反正这几是不会离开的,先好好陪陪你们和孩子们。你们生产的时候我也没能赶回来,让你们受委屈了。”

    “夫君做的是改天换地的大事,我们姐妹虽不能帮夫君什么,可也绝不会让夫君分心。”五娘立刻表态。

    秋娘也马上说道:“对呀,虽然我们帮不了老爷什么,可是不拖后腿还是能做到的。”

    李岩笑着说道:“不说这些。盼儿是不是要哭了?”

    “老爷一直让她拿不到,她自然是生气了。”

    “好好好,给你,都给你,可千万别哭。”

第616章 变相驱逐() 
李岩虽然想在家中多陪一陪妻儿,可是毕竟是一方之主,不能真的什么都不管。只在家里呆了两天,就出来处理公务了。

    李岩本来是想先去看看他的嗣父李春玉的,可是别看现在他已经控制了河南、山东、直隶,这老爷子还是不放心,派人来通知李岩,不要去家里,等等再说。李岩也无可奈何,只能派张义悄悄过去,看有什么需要办的事,帮着办一下。

    他主要了解一下各地的冬麦播种情况的汇报。虽然土豆产量很高,可是百姓们到底是吃不惯,即便是教授了他们十几种吃食做法,可是千百年来的习惯,哪能说改就改了?

    在闹饥荒的时候,连树皮土石都会吃,土豆自然是美食。可是饥荒一过去,面食还是百姓们最主要的食物。尤其是河南,土地分派和土豆种植是最早的,饥荒也是最早渡过的,所以百姓们对小麦的消耗是越来越多。

    随着对麦子需求的增多,而土地的养份是有限的,不能一年种好几茬庄稼。所以百姓们已经开始自发的休地,减少了土豆的种植。因此小麦种植情况,直接关系着来年粮食统筹安排的大局。

    他正在考虑是不是让军属带头,继续积极种植土豆?可是地力确实是支撑不起连续的高频率种植了,去年的小麦单产量已经出现下降了。

    不过听完报告之后,就比较放心了。各地基本都播种下去了,虽然有的地方还没有完成土地分派,可是粮食已经种下去了,来年应该不会缺粮了。

    两天后,他来到了汤若望等人烧制玻璃的地方。虽然他知道,玻璃的烧制依然没有什么进展,可是他还是要亲自去看一看。

    李岩拿着半透明的淡蓝色玻璃,他都没有怎么使劲儿,那片手掌大小的玻璃就碎裂成无数块儿。他说道:“汤若望先生,看来你们的工作没有一点儿进展呀。”

    汤若望拱手道:“大元帅,我们才刚来了两个多月而已,请不要过于严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