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士英直接说道:“陛下,现在的情况十分危急。左良玉是打着太子的旗号,来南京清君侧的。虽说是听着是毛头对准臣等,可是他打的可是假太子的旗号!只要他来了南京,不但臣等要死,就连陛下,也难逃退位拘禁,甚至是”

    朱由崧听出了其中的意思,脸上的肉一抖一抖的。他恐惧的说着:“不,不能吧。那个太子,是,是王之明,是假的呀。”

    “每个人都知道是假的,可是那些东林党依然兴风作浪。”马士英激动的说道:“他们弄一个和尚过来招摇撞骗,还说什么潞王贤德,应该当皇帝。他们是什么意思,陛下难道还不清楚吗?”

    朱由崧目瞪口呆,无言以对。他要不是有四镇兵马的支持,还真是不能安安稳稳的坐在这个龙椅上。现在东林有了左良玉这个盟友,他这个皇帝还真是有些坐不下去了。

    马士英继续说道:“陛下不用担心李岩。把江北的高杰和刘泽清撤到江南,李岩也未必能把江北全占了。即便是李岩南下,咱们还有长江天堑,而且还有关外的清国呢。我们尽快派使团由海路北上,去联络清国。割地,赎款都没有问题,只要同清国议和结盟,李岩就不敢全力南下。”

    “割地?赎款?”朱由崧紧张的重复着。这些可都是大明朝廷的禁脔,触碰不得。他堂哥崇祯,有几次和清国议和的机会,可是却因不敢答应任何割地赎款的条件而搁置,他怎么敢轻易答应呢?

    马士英却是大声的提醒着:“陛下,贼寇不但是要我大明的江山,也是来要陛下的性命的。我等臣子皆可向贼子投降,唯独陛下不可以。左良玉和东林,是来要陛下的皇位,还有臣下等人的性命。而清国,不过是要些地方放牧渔猎而已。如何取舍,陛下当有决断。”

    阮大铖也是帮腔:“是啊,陛下要分清此间之要害,此乃生死存亡之时呀。”

    朱由崧想了一下,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在性命和皇位的得失之间,这个选择并不困难。

    时间紧迫,等不到明天再朝会上商议了,而且马士英也知道,要是放到朝会上去商议,肯定是会遭到东林党人的反对的。于是他们决定,不经过朝议,直接给江北的高杰和刘泽清下旨意,把他们调到芜湖布防,坚决阻挡左良玉大军的东进。

    马士英和阮大铖督促着朱由崧在圣旨上用印,再加上兵部尚书阮大铖的行文,还有马士英的私信,一同连夜给高杰和刘泽清送去。他们期待用圣旨、兵部命令、私信这三样东西,让高杰和刘泽清服从命令,尽快来南边布防。

    果然,第二天的朝会开始商讨左良玉的问题,马士英提出将高杰和刘泽清的部队调去芜湖堵防,确实是遭到了诸多大臣的反对。就连远在江西的督师的史可法,也连夜加急送来奏疏,表示左良玉突然东进,事起仓促,才让左良玉快速攻占了九江。但是后面的安庆池州防线,他已经在调集部队增援,不用把江北兵马调过去。

    众官员争来吵去,两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能说服对方。可是此时圣旨和书信等东西,早已过了长江,给高杰和刘泽清送过去了。马士英相信,高杰和刘泽清是会选择遵从圣意的,毕竟他们是定策元勋,这小一年受到的优待要比左良玉多的多,他们应该是不会让左良玉把他们的好处夺走的。

    不过对于阮大铖提出的联络清国,共同对付李岩的建议,双方却是很快就达成了共识。毕竟李岩现在太耀眼了,已经成为北方实力最大的一股势力,要是能用清军把李岩拖住,那么大明就还有机会,南京就暂时还能安全下去。毕竟李岩有在短时间内攻取太原和西安这样大城的能力,让李岩没有精力南下,对他们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南京一直处于混乱和党争之中,力量不能统一使用,甚至发生了内讧。而李岩这边也在关注着江南的态势。

    一切发生的都太快了,让李岩有些目不暇接。左良玉突然打起清君侧的旗号沿江东进李自成跟在左良玉身后缓缓前行,而后方却只有少量驻军江北驻防的高杰和刘泽清匆匆撤离,等等。

    不过他和李仲很快就商量好的对策,开始调集兵力,分派任务。这样好的进取机会,他自然不想错过。

第652章 意外接位() 
李岩为了能趁机扩展地盘儿,把准备进军四川的部队也大部分调去了湖广。同时让河南和山东南部的部队南下,趁乱接受地盘儿。

    “南直隶这一块儿,就先不要过江了。”李岩吩咐着:“让黄得胜负责,趁着高杰和刘泽清撤军,把江北地方接收过来。湖广江西一带,让陈永福和周鹤负责,尽量要把左良玉的地盘儿都拿下来,最起码要把武昌拿下来。”

    李仲有些担心:“太仓促了,咱们都没有准备好。”

    “以乱打乱。”李岩倒是挺自信的:“高杰和刘泽清都是仓促南撤,残明留下来的地方守备不是咱们的对手。李自成突然南下,紧张的不只是左良玉,还有张献忠。这个时候谁也准备不足,凭的就是部队的战斗力。让后勤处抓紧调派物资弹药,再征集一部分民壮,不能让出征将士缺粮少弹。”

    “我建议征调山西、陕西的民壮。”李仲见李岩主意已定,只好建议:“这两处刚刚拿下,田地还没有分配完全,耽误一些农时也可以接受,其他地方就不好耽搁了。”

    李岩点头同意:“好,你们定。”之后问道:“西北就什么消息?”

    西北的牛成虎等人在知道李岩攻打陕西之后,倒是真的起兵造了李自成的反,对李自成在西北的嫡系突然发难,把李自成的嫡系消灭不少。可是这都两个多月了,也没有要表达出投效李岩的意思。

    “没有消息,咱们派去的人还没有回来。”李仲失望的回道。

    李岩点点头,冷笑道:“看来他们是想待价而沽了。那就先晾着他们好了,让赵大同注意,继续严格控制粮食向西北的流动。”

    李仲犹豫了一会儿,劝道:“还是找个时间,把登基的事情定一下吧。你看现在,李自成,张献忠,还有朱由崧都是一国之君,你顶着一个大元帅的名头,好像别人不放心。”

    李岩随意的笑笑,说道:“他们那点儿实力,那点儿地盘儿,就是称帝建国也不过是过过嘴瘾。要不是有清国在北边牵制着,我早就挥师南下了,哪容得他们自在的称孤道寡。”

    李仲无奈的摇摇头,称帝的事情,他们已经说了好几次了,但是李岩都没有答应。不过他知道,李岩说的也是事实,要是没有清国在,南边的那些人,确实不算多强的对手。可是对于清国,他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目前只能严守长城沿线。清国也是乖觉,也不敢大规模入侵,不过经常组织部队在长城关口袭扰,牵制了他们二十万部队。

    “让边界职守部队提高警惕,不要让敌人给咱们后方制造麻烦。”李岩又提醒着。

    李岩这里安排的轻松,可是在九江的左梦庚却是脑袋发蒙,如坠冰窖。

    就在前天,也就是攻下九江的第三天夜里,他的父亲,大明宁南侯,这支清君侧大军的最高指挥官,左良玉突然去世了。不知道是什么病,总之来的很急,连救治的机会都没有,他父亲就去世了。

    现在这支部队可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已经是与大明为敌了,而且后面还跟着李自成的十万大顺军呢。这还不算,江北是肯定不敢去了,听说李岩的部队已经开始南下了,可是南边还有张献忠的大西军,也有一部分明军。他们现在是被几方势力夹在中间,不能动弹,如今又没有了领袖人物,当然是让人心里发慌。

    左梦庚不敢声张,只是悄悄的通知了与他关系最亲厚的金声恒。两人密谋半天之后,才又把左良玉突然病逝的消息告诉了郝效忠,李国英等嫡系将领。

    他没有直接把人叫回来再说,而是直接告诉了他们实情之后,再请这些将领来九江城商议。虽然他挂着平贼将军的印信,虽然他是左良玉的儿子,可是毕竟资历尚浅,战功不著,即便是他把父亲麾下的大将诓过来,哪怕是猝然将有二心的人杀掉,也未必能控制的住军队。所以他和金声恒商议之后,才做的这个决定。

    在左良玉的灵堂里,大家都沉默的坐着。节哀顺变的话早就说了一箩筐了,现在他们担心的是自己的前途。

    “诸位叔伯,”左梦庚客气的有些谦卑,拱手道:“家父突然离世,一切后事都没有交代。如今请各位叔伯过来,就是想同叔伯们商议一下,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众人都相互看了看,没有做声。他们虽然收到了消息才来,不过也是前后脚的事情,也一样是充满了震惊和迷茫。

    金声恒率先说道:“俗话说蛇无头不行,军无主自乱。咱们现在就当着侯爷的面,把领头人给选出来。诸位不会有各自为政的意思吧?咱们现在是什么处境,诸位都清楚。李自成就在后面追着,弘光朝廷未必能挡得住。可是李岩的部队也已经南下,李自成也不是对手。与其向注定要失败的人低头,还不如咱们同心协力,打下一片天地,将来也好卖个好价钱。”

    金声恒这么一说,众人还真是觉得有道理。虽然南方势力纷杂,可是真的可能一统天下的,最有可能的应该是江北的李岩。与其降来降去,做令人不齿的三姓家奴,还不如等李岩过来时得个好职位呢。

    “诸位,”金声恒见众人有些意动,于是接着说道:“我觉得少帅当家最合适。大帅在时,对咱们可是推心置腹,有仁有义。自从咱们跟了大帅,粮饷不缺,功劳不少,比起其他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部队不知要逍遥多少。少帅当家之后,定然会继承父志,一如既往的带领大家过上更舒坦的日子,得到更好地前程。”

    众人看向了一身孝服的左梦庚。

    左梦庚赶紧表态:“这个家我可以不当,可是清君侧的旗号,我觉得咱们还要打下去。若是咱们能在李岩过江之前打下南京,李岩应该是不吝公侯之赏的吧。至于李自成,只要能够挡他几天就行,应该没有多少问题吧?”

    郝效忠最先站起来,抱拳道:“少帅说的不错。我觉得少帅能当这个家。”

    有了一个人带头,其他人也都陆续站起来,推举由左梦庚来当领导人。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若是处在相对缓和的环境,一场火拼应该是少不了的,可惜现在群敌环伺,他们还真的不敢内讧。

    左梦庚也不矫情,向众将抱拳:“梦庚一定殚精竭虑,带领大家搏一个大好前程,不负诸位厚望。”

    他此时心中惶恐俱散,胸中豪气顿生。嫡系人马都掌握好了,那些后来收编的,也自然不在话下。有了这十万大军在手,富贵前程,当是手到擒来。

第653章 状况频发() 
左梦庚这里虽然执掌了兵权,可是左良玉的葬礼也不能随意了结,毕竟在大明是一个侯爷,现在又是能决定残明存亡的大人物,葬礼可不能草草了事。

    可是李岩却是不打算给他们太多的时间。当他知道左良玉居然意外归西之后,就马上给前线的陈永福下令,让陈永福继续向已经退到鄂州的李自成进攻,不能让他们在原地站住脚跟。

    前两天北方的李牟传来消息,刚刚打退了一次清国对长城关隘的袭扰,也没有什么大事了。这天傍晚,李岩正在家里和他的儿女们玩耍。两个小家伙都已经开始学爬,不像之前那么安分了,反倒是更有些乐趣。

    李岩拿着一个栩栩如生的面人,在床前诱惑着:“来,爬过来,谁先过来这个面人就给谁。”

    不过他有些失望了,孩子们似乎对着面人没有多大兴趣,只是看了两眼,就又向其他方向翻滚了。

    此时一个侍女进来,小心的行礼,禀报:“大元帅,李仲将军求见。”

    李岩皱眉,知道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否则李仲不会这个时候来府里求见的。他同五娘和秋娘打个招呼,就急匆匆的向前厅而去。

    秋娘见李岩出门了,小声的说着:“夫人,关于老爷登基的事情,王爷没有与您说什么?”

    五娘看着孩子们,随意的说道:“你也急着当娘娘了?”

    “不是,”秋娘小声的解释:“是李牟的小妾来找过我,让我找机会劝劝老爷。说现在大江南北,皇帝都有好几个了,就咱们老爷在名头上低人一等。还说下面的军将们也都等着封个什么爵位呢。”

    五娘还是淡淡的说着:“该怎么做,老爷知道。对于外边的事情,老爷还没有到下情不达的程度,咱们不用操心。”

    秋娘默默的点头。说实话,对于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