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且发出怪叫。

    昨天晚上,娘不但给他讲了九莲菩萨的故事,还给他讲了不少鬼怪故事。这个出现的东西让他瞬间想到了听到的鬼故事,于是他惊恐的一声尖叫,之后就晕了过去。

    宫女们出来,快速的恢复了宫里的布置。她们迅速的回到自己的岗位,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娘出现了,帮朱慈焕整理好了床铺,也一同睡下。

    一会儿之后,在宫殿外职守的小太监进来,低声的问道:“宫人,出什么事了吗?”

    娘镇定的在门内回道:“没事,只是惊觉了而已,你们继续值守就是。”

    “是。”小太监答应一声,就退出了殿外。

    第二天,当李太医又来给朱慈焕诊脉的时候,惊恐的发现皇子脉相虚弱,高烧不退,而且药石无效。李太医不敢耽搁,立刻报告给了崇祯。

    崇祯也是惊恐异常,立刻让太医院的太医们来会诊。本来要是一个人的话,还有可能给下个方子治一治,可是一群人过来,就没人担责任了。于是几个太医谁也不敢下方,就相互讨论了一个不温不火的方子,既不能治病,也不会坏事。总体就是一个意思,先吊着命,之后就是自求多福吧。

    顺理成章的,皇五子朱慈焕,在两天之后不治身亡。此后宫里宫外的都开始传开了,说是皇帝对勋戚不好,被九莲菩萨降罪了。

    最恐慌的就是崇祯皇帝了,他可是亲耳听见他儿子说的,是九莲菩萨降罪的。于是他立刻将李国瑞的儿子封为武清侯,又把要来的二十万两银钱原封不动的还了回去。而且还自己开了佛堂,要诚心的礼佛,尤其是要拜他的太祖母李太后九莲菩萨,以消减他的罪责。他可是还有三个儿子呢,可不能都被诅咒了。

    同一时间,北京的勋戚们开始弹冠相庆,他们终于不用向皇帝交钱了。

    而文官们也是变得很轻松,既然勋贵们不用交了,那么他们自然也一样不用出钱了。虽然他们即便是出钱,也只是出几个月的俸禄而已,只有几十、几百两银子,但是能不出,谁还愿意把银子向外扔呢?

第八十章 开征‘练饷’() 
噩耗不断,皇五子夭折没几天,崇祯终于知道了张献忠又造反了的消息。这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

    刚刚想从勋戚还有朝臣们那里弄些银子来应付军费和赈济的费用,可是又因为九莲菩萨显灵一闹,也不敢再继续了。

    尤其是那个张献忠,他烧了中都凤阳祖陵,崇祯都饶了他了,接受了他的投降。现在可好,张献忠不但没有感恩,反而又继续起来造反了。现在全国报灾的州县已经有几十个了,而且直隶和山东大部都被清兵蹂躏,正是要减税和恢复的时候。可想而知现在的崇祯皇帝有多么的愤怒。

    但是现在张献忠既然又反了,那么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先把这个领头的打下去。而这也就是说,又要给军队拨发军饷了。而之前郑二阳提出的实练、足饷的想法就很好,继续加饷,名字就叫练饷。

    在杨嗣昌的主持下,开出了一个各镇抽调精兵,足饷实练的方案。总计各镇抽练精兵七十三万,一共需要七百三十万两。当然,这些钱既然不能向勋戚和朝官们要,那自然只能向农民们要了。要是和商人征税的话,那就是与民争利,君子不为。所以现在崇祯不用人提醒,自己就会避开商税,而直接加农税。

    当然,作为朝廷大臣,对于这种横征暴敛的做法自然是要反对的。于是有朝臣提出,已经有了辽饷和剿饷,要是再加一个练饷的话,那天下的农民都要活不下去了,流贼的实力就会大涨,得不偿失。

    杨嗣昌就出来解释,说这个钱都是加在田亩上的,而田地都集中在了豪强之家,加征还能抑制兼并呢。而且每百亩不过是加征三、四钱,这么一点儿的收费,怎么就会让农民们都去做流贼呢?

    杨嗣昌这么一说,朝臣们就不能反对了。人家拿的是数据,七百三十万两,再分摊到全国的可以收赋税的田地上,也确实是没有多少呀。

    但是杨嗣昌说的是纸面上的东西,而朝臣们反对,却是实际的依据。那就是在册的土地是有那么多,但是其中很多是不用交税赋的,全部的税赋都会转嫁到已经不多的自耕农头上去,这些农民破产之后只能去做流民。但是这个理由又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于是他们只好放弃反对。

    练饷终于顺利的通过了廷议,很快就形成了旨意,发向全国各地,责令全国的州县官,开始征收练饷。

    “杨文弱这是饮鸩止渴!”散朝之后,一群文官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着。

    “奸诈小人,他难道不知道其中的内情?!竟然用冠冕堂皇的百亩不过三、四钱的话来说服陛下,真是无耻之尤!”

    “陛下急财,不管用何等缘由,都是会开征练饷的,此事多说无益。”

    “唉,陛下的內帑不知藏有多少金银,奈何总是从小民们手里拿钱,真是唉!”

    ……

    正当这些官员热切的讨论的时候,杨嗣昌也出来了,于是官员们相互递着眼色,停止了话头,开始分头向各自的衙门而去。

    杨嗣昌其实也影影绰绰的听到了一些官员们的话,但是他不在乎。这是一个机会,只要这次能把流贼剿灭了,那么剩下的就是东虏了,是和谈还是对抗都好说。只要顶过了这个困难时期,大明就有了中兴的希望。而他,则是大明的中兴功臣,是要名留青史的!这一点,他始终坚信。

    他没有管那些官员,而是直奔兵部而去。他要给熊文灿写信,让他赶紧调兵,先把张献忠打垮,之后还有希望。熊文灿是他举荐的,要是熊文灿被治罪,他这个举荐人也是要担连带责任的,所以他和熊文灿是捆绑在一起的,帮熊文灿就是帮他自己。

    襄阳,总理行辕。

    “左良玉呢?!罗岱呢?!他们到哪里了?!什么时候能到?!”熊文灿咆哮的问着。他早在张献忠离开谷城县的时候就向左良玉还有罗岱下了命令,要他们即刻来襄阳会师,剿灭张献忠。但是直到现在了,都六月中旬了,左良玉和张献忠都还没有到来。就算是乌龟爬,也早该道襄阳了。

    “他们,他们还在邓州呢。”小校小心的回道。

    左良玉和罗岱可是不傻。原来的计划是四面合围,但是现在只有他们动,那力量可就少了很多。而且他们已经得了探报,知道张献忠已经和曹操等九营在房县汇合,他们就更不敢去襄阳会师了。于是他们就在邓州停了下来,等着事情的进一步变化。

    “好!好!好!”熊文灿气的连说三个好。然后他命令道:“给他们传令!就说要是本总理被问罪,他们两个也跑不掉!各种文书俱在,他们拖延时机,致使流贼做大,糜烂全局的罪责,一点儿都不会比本总理轻!”

    幕僚立刻动笔,将熊文灿的话转化成了公文的样式。之后递给了熊文灿,请他过目。

    熊文灿看了一下,立刻就把文书撕得粉碎。之后命令道:“把我的原话给他们写出来!是书信,不是公文!给左良玉和罗岱一人发一封,让他们即刻率部来襄阳会师,否则本总理要先向朝廷参劾了!”

    一会儿之后,幕僚有写好了一封信。让熊文灿过目。熊文灿见写的没有问题,于是让幕僚再写一封,之后他在最后落上名讳和私印,让军士立刻送了出去。

    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他必须抓住。到现在为止,虽然他还是刻意封锁着张献忠已经反了的消息,但是有监军太监还有巡按御史在,他也知道可能现在北京已经知道了真相,也许逮问他的旨意已经在路上了。但是,只要他能把张献忠给剿灭,那么他就是有功无过,他搜刮来的财货才能继续保留在他的手上。要是失败了,那么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所以他一定要打败张献忠。为了他的身家性命,为了家族的富贵绵延,不管用什么手段,他是一定不会放弃这次自救的机会的!

第八十一章 召集流民() 
李岩在开封待了四天,樊师傅他们才买齐了需要的东西。而他本人,则是又去了一趟牛师傅的铜器铺,想要再次邀请牛师傅去杞县。

    “牛师傅,”李岩拱手道:“我又来请您老出山了。”

    牛师傅邀请李岩坐了下来,倒上茶水,笑呵呵的说道:“公子找错人了,老汉可不是诸葛孔明,此地也不是卧龙岗。”

    李岩笑道:“您的手艺,可是比诸葛亮高的多啊。”

    “公子莫说笑了,”牛师傅喝一口茶,说:“我们这里还算活的下去,各个王府还是照样需要金银铜器。我们的工钱是一半粮食一半银钱,王府里也是要省下银钱来买地,买绸缎,买珠宝玉器。所以说,我们用不着跟着公子去做掉脑袋的行当。”

    李岩解释道:“我现在可是乡兵,是朝廷的人,不是造反的。”

    牛师傅摆摆手,说道:“不管是谁的人,总之是没有我们现在的行当安全。再说了,知道为什么把大炮叫将军炮和大将军炮吗?就是因为火炮威力大,能顶得上一个良将的作用。也只有朝廷才能封将军和大将军,除非你是朝廷,否则私自造炮,那就是死罪!”

    李岩无奈的说道:“那您帮我代两个徒弟也不行吗?”

    牛师傅摇着头,拒绝道:“不行,不行。这世道已经够乱的了。听说张献忠又造反了,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啊!你是不知道大炮的威力,打出去有二三里,中者立死啊。要是用群子的话,一里之内,挡着俱亡啊。造业啊!这种东西,根本就不该造出来。”

    李岩有些无语,没想到牛师傅还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想了一下,问道:“那您能不能给我画一个图呢?把大炮的用料比例,炮管厚度,重心位置,炮口多粗,炮管多长这些都给我,我自己回去弄。您想要什么,尽管说,我一定尽量满足您。”

    “公子懂炮?”牛师傅惊讶的瞪着眼睛,盯着李岩问道。

    李岩摇摇头,道:“书上看的,但是上面写的不清楚,要是慢慢试的话,不知道要费多少时间,所以来请您老帮忙。”

    牛师傅还是拒绝道:“公子已经懂得制炮的精要了,只要公子把刚才说的这些弄明白了,公子自己就是大师了。相信以公子的才智,不会用多少时间的。老汉我是不打算再造这种东西了,公子还是不用再劝了。”

    李岩无奈,只好放弃。

    之后牛师傅见李岩没有再谈火炮,似乎来谈兴,说了很多话。大多是关于五娘的事情,什么五娘的母亲去世了,死的有些蹊跷,五娘也好些时候没有出来了。还有王府的这次请封,请名,请婚这些都是要请皇帝来定的,有好些宗室,一辈子都是叫小名儿的的名单,好像又没有五娘,连十五岁的七郡主都要请婚了。

    李岩一直听完牛师傅的絮叨之后,才礼貌的告辞。他还处于失望当中,对于牛师傅为什么要提起五娘完全没有关心。他还在想着是不是再去其他的地方问一问,火炮可是比火铳还要有用的的东西呀。可是他又不敢随便问,牛师傅没有报官,不代表其他人也都是善良的。

    李岩带着冬麦的种子,还有樊师傅买到的材料,回到了杞县。道路还算是太平,主要是因为收税的衙役很多,还有就是乡兵们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流贼,也加大了对各地的巡视力度。

    他回到县城之后,就去找了县令苏京,想要从县城里的流民中挑选精壮,扩充乡兵,并且垦种荒田,自筹粮饷。

    苏京自然高兴的不得了,把这些流民都弄走才好呢,也就不用他操心了。于是立刻就答应了,并且吩咐李岩,要他尽管挑,要多少就挑多少。

    李岩得了允许,就带着李仲去城隍庙,准备挑一些状况好的人出来。但是到了之后一看,那里的流民几乎都是妇女老弱,精壮却是很少。一问才知道,之前几天,流民中的精壮被杨守备强拉去了不少,也不知道去做什么了。

    李岩他们只好从里面挑选一些还算精壮的,把他们家人也一同带走。挑了半天,也才挑出了二十几个。

    “这位公子,您找我们是去做什么呀?”一个瘦弱的年轻人胆怯的问道。

    李仲解释道:“别怕,是让你们去做乡兵,而你们的家人,则是去种地。你们自己有粮拿,你们的家人种的地,我们只收三成的租税,其他的都是你们的。朝廷的其他税收你们不用管,只用安心的种地就可以了。”

    “这是真的?”另一个老汉疑惑的问道:“朝廷的税赋还徭役都不用交?有这样的好事?”

    李仲笑道:“我们那里还有很多其他的人,你们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