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岩此时才想起来,这就是泥模只能用一次的原因。不过他想到,既然用草绳能防止粘连,那么用铁模是不是也可以从这个方向来考虑呢?他把这个想法记在心里,等穆师傅他们闲下来的时候,再来让他们研究一下。

    他又去看了建在铸炮台上的熔炼炉,熔炉和铸炮台用来放炮模的凹口有沟渠连接,融化后的铜液可以直接流进炮模里。

    李岩问道:“这个熔炉,最多能融多少铜?”

    穆师傅回道:“当时按照将军的吩咐,尽量建的大些,所以最多能融八千多斤。将来要是把火炮定下来了,一炉就可以同时造出七八门。”

    李岩满意的点头,称赞道:“很好,咱们不但要满足现在的需要,还要给将来留出些余量来,你们幸苦了。”

    “当不得公子夸。”穆师傅谦逊的说道:“这乱世当中,能安安稳稳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心愿了。要不是有将军庇护,我们这些人,还不知道有多少会饿死,或者被流贼土寇杀死。倒是我们谢将军才是。”

    “谬赞了,只是李某做的该做的事而已。”李岩摆摆手,说道。

    此时一个士兵跟着铜匠坊的一个铜匠找过来,向李岩抱拳道:“将军,有紧急军情,李千总请您尽快回兵营。”

    李岩向穆师傅拱手道:“穆师傅,你们继续,我先走了。”

    “恭送将军。”穆师傅他们几人躬身送行。

    李岩回到兵营,见到了李牟。

    “出什么情况了?”李岩边往里走边问道。

    李牟回道:“黄得胜来报,有流贼在睢州境内抢掠,离咱们的铁矿已经不远了。”

    “他们有多少人?”李岩皱眉问道:“睢州城有什么反应。”

    “五千以上。”李牟回道:“睢州守将紧闭城门,外面没有一兵一卒。”

    他们来到了后堂,看着墙上挂着的睢州地图。这地图是他派出人员查看之后,画出的草图。虽然不够精确,但是用来查看态势,布置防务还是勉强可以的。

    李岩想了一会儿,吩咐道:“让黄得胜带着部队还有矿工,全部撤到孟庄去,和赵大同汇合。暂时由黄得胜负责指挥,赵大同做副手。你带上两门炮,还有一个联队(把总)的兵力,前去支援。”

    “铁矿不要了?”李牟问道。

    李岩说道:“铁矿好说,打退了流贼再清理一下就行。咱们的堡寨不能破,一定要给投奔咱的百姓信心,让他们知道,只要投奔了咱们,他们就能安心的过活。你要想办法,把流贼给打疼了!让他们听见咱们的名号就退避三舍!”

    “是!我这就准备。”李牟干脆的答应着。

    。。。

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面也不宁() 


    李牟准备了一天,在第二天带着部队离开。他特地选了史进才所在的部队。史进才已经被撤掉了把总的职务,现在是百总,他原来的职位由副把总顶上。李岩的降职就是降职,不会用什么撤职留任那样无力的手法。

    出了县城之后,史进才来到了李牟的身边,问道:“将军,问你个事。”

    李牟点头道:“问吧,不过你这次要好好表现,我回去之后好给你报功。老兄弟中,就你一个人是被降职的。”

    史进才点头道:“打仗没有问题,那些流贼,比咱们当初可差远了,打他们没有问题。我想问的是,那个,秋娘是不是真的被守备收房了?”

    “还想着那个秋娘呢?!”李牟呵斥道:“城里有多少人家的姑娘?!只要你愿意,我亲自给你保媒!你是要模样还是要身段儿,随你挑!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

    史进才失落的说道:“那怎么也没有听说守备办个酒席?就算是娶妾,也该请咱们兄弟喝一顿酒吧。”

    “没有的事!”李牟说道:“都是外面的谣言。四哥不过是让她回去照顾一下病人而已,不知怎么就传成收房了。”

    “就是和她同住的那个小娘子?”史进才立刻又充满希望的问道。

    李牟点头道:“对,就是她。都是女人,而且同住一个院子,照顾起来也方便。”

    “噢,这样啊。”史进才笑着说道。之后他又好奇的问道:“那个五娘是吧?是什么来头呀?守备对她不错呢。”

    李牟淡淡的说道:“是四哥故交的家人,当然要好好照顾。”他没有说制炮的牛师傅的事情,他觉得没有必要跟史进才说,毕竟这个和史进才不相关。

    李牟之后又说道:“我十八成亲,你们都要准备好贺礼啊。”

    史进才笑呵呵的说道:“又做新郎,这是第几回了?”

    “闭嘴啊!”李牟笑着呵斥道:“这可是我第一次成亲。以前的事,不要再提了!以前咱们是流贼,现在咱们是官军。现在的咱们,和之前的咱们彻底分开,没有关系了。明白吗?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明白,明白。”史进才笑呵呵的说道。

    周围的人都是他的亲兵,李牟也不在乎这些心腹知道些他以前的事,所以说的随意,没有刻意避讳。

    中午,李岩的家里。

    “你回去做饭去吧。”五娘做在桌边,一边写字,一边对秋娘吩咐道。

    秋娘坐在五娘的对面,没有动。说道:“没关系,我等你。咱们一起回去,我做饭很快的。”

    五娘放下笔,不耐烦的问道:“你这几天像尾巴一样跟着我,到底想干什么?!你不是在布坊工作吗?怎么不去上工了?”

    “你不要动气。”秋娘和声细气的说道:“你不是病了嘛,公子让我照看你,这是公子对你的关心呀。”

    “谁说我病了?!”五娘不耐烦的说道:“我好好的!谁说我病了?!”

    秋娘说道:“你看,自从上次看到那个事情之后,你就不对劲儿。在家里休息了几天,也没有好多少。你看你现在,动不动就发脾气,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样?”

    “你不跟着我,我能发脾气吗?!”五娘大声的质问着。

    此时李岩从外面进来,正好听到五娘的声音。

    “怎么回事?!”李岩问道:“大喊大叫的,想什么样子?!”

    “见过公子。”秋娘起身见礼。

    而五娘则是坐着不动,他看了李岩一眼,不满的问道:“你让她跟着我,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跟着你?”李岩说道:“是让秋娘照看你。你生病了照看你,有什么不好的?”

    “我真的没有生病呀。”五娘气呼呼的解释道。

    李岩看了看她,说道:“你看你现在,易怒、烦躁、脸色通红,还有口气,这是阴虚火旺的症状,还不是生病了?要是再不吃药的话,病情会加重的。让秋娘照看你,是对你的关心。”

    五娘赶紧把嘴捂上,脸色通红的说道:“尽瞎说!”之后赶紧先离开了。

    秋娘向李岩行礼,也打算跟上去。

    李岩叫住了她,不满的低声说道:“不是跟你说了吗?是让你照看她,不是盯犯人,怎么弄成现在的样子?!”

    秋娘有些委屈的说道:“我之前没照顾过人,请公子见谅。”

    李岩吩咐道:“不要盯得她太紧,她只不要把事情说出去就行了。你要照看她,就像丫鬟一样,明白了吗?”

    秋娘无奈的点点头,之后赶紧也回她们的小院儿去了。

    下午,李岩把李仲找来了兵营。

    “二哥。其他方向上有没有流贼的情况?”李岩问道。

    李仲回道:“没有什么情况。不过听说西面的李际遇闹的厉害,九月间被官军打了一次,现在又有数万人了。还有考城(兰考)似乎有小袁营(袁时中)要过河的传闻,不过只是传闻,袁时中应该还在黄河北岸呢。在附近的都是小股流贼了,不敢来找咱们的麻烦。”

    李岩点点头,说道:“那就多注意北面吧,听说这个小袁营人数不少。”

    “嗯。”李仲点点头,说道:“我已经把哨探放出去了,要是有流贼过来,应该能至少提前半天得到消息。”

    “半天时间,也够咱们布置的了。”李岩想了一下,说道:“你把城外的兵力集中一半,到北面的阳堌镇驻防。有事的话就放烽烟,我带兵去支援。”

    李仲问道:“睢州那里没有问题?是不是趁现在北边还没有事情,先集中兵力,把那边的流贼解决一下?”

    李岩用手指敲击着桌面,思考着。这确实是个不错的选项,要是过些时候北边也有流贼来犯的话,他可就捉襟见肘了。

    他想了一阵之后,吩咐道:“你现在就派人去考城,看一看具体情况。打探一下,看袁时中在最近到底会不会过河。我这边也让李牟返回情报,看看睢州那里的情形。咱们得小心一些,不能让老巢出了问题。”

    李仲点头道:“嗯,对。是得要小心行事。我现在就派人去考城,后天应该就能得到消息了。”

    。。。

第二百二十二章 聪明人() 


    两天之后,李岩终于得到消息,袁时中还在滑县长、垣县一带纵横。只是离的考城近,所以考城才会人人惊慌。

    而睢州的的消息也明确了,流贼六七千人,不去攻打县城,专门在乡间劫掠。由于一条龙和袁老山当时被李岩打败,向东撤退,睢州乡间遭到的洗劫不算严重,百姓们还有一些存粮,所以这些流贼就在乡间活动。

    至于县城,当初袁老山和一条龙合股的时候都没有打下哪怕一个来,现在这些分散的流贼也没有信心能打下来。此时这些流贼离李牟所在的孟庄不到五里,不过还没有明确向那里前进。

    李岩和李仲商量了一下,决定由李仲留下来守城,李岩则带着一个联队(把总)的兵力去睢州,彻底打垮那些靠近他们地盘儿的流贼。

    李岩出发之后并没有派人通知李仲,他虽然有计划,但是这中间有太多的变数,而且还没有办法及时沟通。现在就通知按照计划来,到时候能成什么样子,只有老天知道了。

    李牟在来之前,李岩要求他把流贼打疼。他于是借鉴了李岩对付张参将的办法,打算打开堡寨的大门,然后在寨子外和流贼决战。

    孟庄是他们在睢州最大的堡寨。寨墙周长有近三百步,高一丈,上宽七尺,下宽一丈,夯土而成,只有一个南门。他这两天一直在注意流贼的动向,不过流贼还没有向他们这边移动。

    孟庄东边的张庄,流贼们在休息。

    “张头领,”一个头领说道:“这里还算不错,抢了不少粮食,咱们明天继续向西去。听说杞县可是富的很,咱们去把杞县也抢了吧。”

    现在“时迁”也算是一个大头领了,所以也可以用之前的本名了,他本姓张,所以都叫他张头领。

    “时迁”立刻说道:“我提醒你们,不要去杞县。杞县的李岩可不是这里的官军,那可是能出城野战的。我们夏天的时候去过,还是和袁大当家一起去的,照样不是人家对手。”

    “真有这么厉害?”那个头领问道。他们是从山东过来的,还真不知道杞县李岩的威名。

    “时迁”说道:“咱们就在睢州境内,不要去招惹杞县。再抢些堡寨,就能过冬了。咱们去夏邑南边,那里离袁大当家近,有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再过些时候,朝廷的官军也就该来了,这归德的仕宦豪族可不是吃素的。”

    山东来的刘头领点头道:“好吧,那就听张头领的。”

    众人算是定了下来了行止,之后就是大酒大肉开始吃喝。而他们的手下,也是开恩给吃一点儿肉沫子。他们很少挟裹百姓,家口太多,他们养不起。他们只收那些单身一人的青壮,让队伍更小,但是战斗力更强。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开始向孟庄方向前进。他们的老营也是跟着前进,那些很早加入的流贼的家人还是跟着他们一起行动的,虽然这些老弱速度慢,但那是他们的家人,就算再慢也要带上。

    等快到中午的时候,他们终于来到了孟庄的跟前。

    此时李牟已经带着部队在大开的寨门外列好阵了。他带了炮队和两个联队(把总)的部队在外面,剩下的三百多人则是在围墙上守城。

    “时迁”远远的看见在寨门外列好的阵列,最前面是坐着的长枪手,长枪寒光闪闪。中间还有两门大炮,炮身在阳光下黄澄澄的。后面是好几列的弓弩手。他一看这个阵型,就知道是杞县李岩的风格。

    “停!”“时迁”大声的命令。

    在传令兵的前后呼喊声中,队伍终于缓缓的停了下来。

    山东来的刘当家过来,问道:“张头领,怎么了?咱们过去,只要打垮那些官军,咱们就能进去了。你看,他们身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