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典史家的麦田离的水源远,所以收成稍微差一点儿,基本是每亩一石的样子。也就是说,李岩大概可以收取三百石的“保护费”。

    “你们做什么?!”还是那个在遭受饥民攻击时对李岩大呼小叫的管事,也还是照样那么的无礼。

    这次李岩就不同他说了,而是由李岩的亲兵孙四福来说话。孙四福就是最先把“杨”字烙印烧掉的从杨守备的田庄逃出来的流民。此时他已经完成了训练,各项表现都很好,所以被李岩挑中,成了亲兵中的一员。

    “来收你们答应给的养兵粮!”孙四福大声的喊道。

    管事根本就不拿正眼看孙四福的,不耐烦的摆摆手,说道:“去去去!这里是张典史家的田庄!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来找食的!”

    孙四福恶狠狠的盯着管事不说话,而李岩则是一挥手,命令道:“进去,有敢阻挡的,绑了!”

    李岩的部下立刻冲了进去,那管事一见兵丁抽出明晃晃的腰刀冲了上来,顿时就不敢说话了。至于阻挡,那就更是不敢了。他就乖乖的靠在一边,看着兵丁们冲进了庄子。其他的佃户就更不敢阻挡了,一个个呆呆的站在原地,或者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

    部队很快就控制了整个庄子,现在刚收完麦子,粮食还在仓库里没有被运走。李岩吩咐道:“去看看他们仓库里有多少粮食,抽两成出来。还有他们的账目也找出来,对一下,不要弄错了。”

    一会儿之后,李岩带来的账房人员就把账目找到了。等盘库的人跟账目一对,发现账目上少了一百二十石。

    李岩笑着问道:“你们谁是账房啊?这账目做的,你们东家知道了,不知道会怎么处置你们?”

    李岩面前的几个衣着体面的中年人都是脸色煞白。他们都是按照往年的样子,先做了账目,等运粮之前再把粮食藏好,等来年春天缺粮,粮价最高的时候再卖出去。可是没想到今年来个收养兵粮的,而且还来的这么早,让他们措手不及。

    张典史在杞县这么有势力,那也不单单是凭祖上的余恩,他自己也是一个狠人。这些年,张典史手上的人命,没有十条也有八条了。至于被逼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那也不在少数。要是这些事情被张典史知道了,这几个账房、管仓、管事都逃不脱干系,至于是怎么处理,他们还真不知道。

    李岩按照仓库的量计算,从里面提取了两成——三百四十石粮食,没有多拿一点儿。然后给管事一式两份的凭据,上面写着拿走的粮食数目,要管事签字画押。一份儿留给管事,另一份儿李岩自己拿着。

    之后就装车离开,去下一家人家收“保护费”。他必须趁着粮食还都在田庄尽快去收,要是被这些人家把粮食都运走了,那就不好办了。毕竟他不是想抢一票就算了,而是要长期收税的,所以诚信还是必须要有的。

    李牟和李仲也都分头带着人马去收粮,就连黄主事家和杨守备的田庄也没有落下。虽然他们两家没有签字画押,但是整个杞县都交了,就他们两家搞特殊,这也说不过去。更重要的是,李岩觉得杨守备已经不算是威胁,而那个黄主事,只不过是工部的主事而已,而且已经年过六十,也快到了退休的年龄了,而且家里只出了一个举人,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威胁。

    等张典史得到消息的时候,李岩他们早就把粮食运回兵营两天了。他知道找县令苏京没有用,毕竟苏京是他们契约的见证人。去找李岩理论也不行,要是李岩李岩是讲理的,也就不会带着兵去田庄抢粮食去了。至于用他手下的四十多个衙役去收拾李岩,他连这样的想法也没有产生。李岩可是有千多号人呢,动武那不是找死吗?

    于是他果断的决定,给佃户的粮食,只有每家两石,其中还包括了来年的种子。至于说这些佃户的死活,他才不会去管呢。用他的原话是:“不满意,找李岩去!是他把该给你们的粮食抢走了!”

    他是想让这三四十家佃户去找李岩的麻烦,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佃户拿到粮食之后,全都高高兴兴的去北边的燕寨,慈母岗寨去投奔李岩去了。

    这些佃户早就不满意张典史的盘剥了,今年又确实听到、见到了在李岩田庄的农户真的得到了七成的收成,他们立刻就都去给李岩种地去了。一年能有七成的收成留在手里,他们是会拼了命的努力耕种的。

    张典史搬起石头砸了他自己的脚,于是他只好和其他的商人大户去商量,看怎么对付这个胆大妄为的李岩。

    他以往的跋扈和强势都是建立在对县里事务的控制上,但是现在面对李岩的武力,他的控制力完全不起作用。所以只能借助那些有官员做后盾的世家大族,想要借助官员的力量来达到对付李岩的目的。

第136章 “高闯子”受伤() 
在许州的左梦庚也在麦收之后,在金声恒的建议下开始向归德进兵。他们走的是扶沟、泰康、拓城、归德这一线。

    满心以为麦子收了,能沿途得到充足补给的左梦庚和金声恒却是失望了。之前一条龙向东去归德,也是走的这条路。一条龙一路抢掠,为了能有吃的,他强令被裹挟来的人去收割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麦子,几乎把这一路上的麦子割走了大半。人们眼看一年的口粮没有了,只好也跟着一条龙做了流贼,好混上一口饭吃。

    等走到泰康县的时候,左梦庚他们的军粮已经剩下不多了,于是勒令泰康县给大军筹集粮草。但是粮食让流贼抢去了一大半,人民也跟着走了不少,太康县也没有办法给他们筹集好粮食。于是左梦庚一声令下,士兵分散开来,大掠泰康县。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一条龙来的时候还怕被官军追剿,只敢一路沿途抢掠。但是左梦庚就不同了,他把人散出去,各村各镇都不放过,凡是有粮的地方都要搜刮遍。这下泰康好不容易熬过春荒的人们,又是大批量的外出逃荒,这也给了在杞县的李岩充足的劳动力。

    与此同时,在归德府夏邑县境内,也是正在进行着一场战争。

    一条龙到了归德之后,兜兜转转的避开县城,专走小路,避免被高元衡“高闯子”盯上。毕竟“高闯子”的名头,在归德周围的流贼们中间还是如雷贯耳的,至今都没有被打败过,所以一条龙也是相当的谨慎。

    而在杞县和李岩两次交手都失败了的“时迁”,现在也还是一条龙手下的营头之一。他现在已经吃的胖嘟嘟的了,完全不是逃荒那会儿的精瘦模样。但是“时迁”的诨号已经叫出去了,就算他胖成猪八戒了,也不能再改了。

    此时一条龙被高元衡带兵追上,一条龙仗着人多势众把高元衡的人马围住,准备一举歼灭这个“高闯子”,好给自己扬名立万。

    在包围圈中的高元衡怡然不惧,他指着东边的一条龙大旗,对手下喊道:“儿郎们,这边就是流贼‘一条龙’的中军所在,随我一道,杀过去!斩了这个贼首,保乡里太平!”

    “杀了贼首!保家乡太平!”士兵们高声的呼喊着。

    推官王世秀小声的提醒道:“高将军,咱们不是应该向西突围吗?向西杀出去,就能去夏邑县城了。你怎么能向东呢?”

    高元衡笑着说道:“监军放心,这些流贼人数虽众,但大都是裹挟来的流民而已,精贼不多。王监军只要跟紧我,就不会有事的。”

    他也等王世秀回话,说完之后就把长枪向前一指,吼道:“儿郎们!随我杀啊!”一马当前的向流贼们冲了过去。

    随着高元衡的冲锋,他手下的骑兵也都打马跟上。骑兵们手里拿着雪亮的长刀,或者是骨朵、钢鞭,呼喊着向前猛冲,将高元衡保护在了中间,慢慢的形成了箭矢一样的突击阵型。而王世秀也只好纵马跟上,他手里没有武器,他必须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控制战马上面,不敢有丝毫的分心。

    一条龙只是在前排摆了一层盾牌,后面是两层长枪手,他们的长枪也是把长木棍削尖了一头而已。在后面就是搜罗来的弓弩手了,人数不多,只有一排。再后面才是拿着各种兵器的精锐之士还有为数不多的骑兵,这些都是他保命的本钱,要离的他最近他才会放心。

    “放箭!”随着一声变调的呼喊声,一条龙的弓弩手们慌乱的把他们的箭矢射了出去。为数不多的箭矢射中了冲来的官军人马,但是被射下马的却是只有五六人而已。其他的箭矢都落在马队后面,像稻草一样插满了一片区域。

    之后就再也没有齐射了,弓箭手们慌乱的发射着。但是他们还是看到狂奔而来的官军骑兵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最紧张的是前面的盾牌手还有那些长枪手。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来混口饭吃的流民。他们来这里打头阵,为的是能得到一升的粮食。

    他们两股颤颤,紧张的看着越来近的骑兵。等骑兵快要冲到他们跟前的时候,他们将手里的盾牌一扔,转身就向后跑去。后面的长枪手也是一样,扔掉长枪就跑。再后面的弓弩手多少还有点儿纪律,他们至少还没有将他们的弓弩扔掉,向后跑的时候也不是直接向后跑,而是向两侧跑,绕开后面的流贼精兵们。

    骑在马上的一条龙看到前面的阵型崩溃了,知道再挡也没有什么用了,于是拔马就逃。他的大旗一向后撤,其他几面的流贼也开始逃跑。

    骑在马上的高元衡轻巧的将长枪递出,刺中一个逃跑的流贼,然后微微向上一用力,长枪弯曲,将这个流贼挑了起来,扔向前面成群的流贼中,砸倒了三四个。而后纵马向前,再轻巧的将一个流贼挑飞出去。流贼们则是发出凄惨的喊叫声。

    王世秀则是紧紧跟在高元衡的身后,将他的身体掩藏在骑兵们中间,亲眼目睹着这场血腥战争。

    在南边包围的“时迁”,也是同样开始了撤退。他自从和李岩较量过后,就认识到了军阵的重要性。在又一次网罗了一批人手之后,就不断的训练他们的手下。为了能让他的手下听命行事,每次抢掠来的东西,他都分文不要,他的东西都是他自己抢来的。他每次都和手下们一起训练。虽然他对军阵也不是很懂行,只是照猫画虎而已,但是他部下的战斗力,在一条龙的众多营头中,仅次于大当家的亲卫营。

    他带着手下向大当家的旗帜追去。看到不远处的一队骑兵正肆无忌惮的大砍大杀,他命令道:“弓弩手排队,来一次齐射!”

    他的手下很快就列好一排,在他一声令下之后,一排箭矢飞了过去。“时迁”也不看效果如何,又带着他的手下向一条龙的大旗追了过去。

    而正在杀贼的高元衡,则是右肋中箭,不得不收敛部队,停止了追杀。

第137章 新烟花() 
杞县,城外的火炮试射场。

    这里的角落搭建了一个三丈见方的简陋木屋子,木屋里面的四壁都挂着三寸厚的木板。

    李岩和王仁辉,王仁礼,还有马朝东三人在木屋的外面。李岩的手里拿着一个圆形带凸起的烟花弹,凸起后面带着长长的引线。

    “这得有四五斤重吧?”李岩掂着手里的烟花弹,问道:“直径是多少?”

    马朝东回道:“这个烟花弹直径是三寸,总重是四斤三两。这次没有装发射药,里面装的是等重的泥土。要是爆炸效果好的话,那就能定下来了。”

    “里面有几颗铅弹?”李岩又是问道。

    王仁辉回道:“二十颗,不能再多了,火药太少的话,就没有爆炸威力了。”

    李岩点点头,说道:“嗯,要达到爆炸和杀伤的最好效果。要是对付流民的话,可以用小点儿的铅弹或者是铁片。但是对付有甲的敌人,那就必须要用火铳的弹丸,否则杀伤效果不明显,那就是浪费火药。”

    “嗯,”马朝东点头道:“将军说的对,我们之前的几次试验已经调整过火药的量了,要是在这个直径下,火药再少的话,爆炸威力就会减弱。”

    李岩点点头,道:“嗯,你们注意到了就好。现在开始吧。”

    马朝东拿着烟花弹进了小木屋,而李岩还有王仁礼、王仁辉两人则是走到了不远处的一个土墙后面。土墙五尺高,两尺厚,是李岩专门而让人建的,用来让试验人员躲藏。

    等了一会儿,马朝东也急匆匆的从小木屋里出来,还把门也拴好,才快步跑了过来。他来到土墙后面蹲下,向李岩说道:“将军,把耳朵捂上吧,这东西可响的很。”

    “不用。”李岩摆摆手说道。

    他刚说完,“轰”的一声就炸响了。小木屋的缝隙里冒出了些黑烟,木板也是发出噼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