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义出去了一会儿,进来之后向李岩点头示意一下。李岩知道,这是七里寨那里查过了,没有问题。于是去书桌旁,给汪管事写了回执。说道:“汪管事,这是回执,请收好。”

    汪管事接过来仔细的看了看,上面收到的东西,日期,姓名这些东西都有。于是吹干了墨迹之后,就小心的收了起来。

    等汪管事离开之后,五娘拿着一个小包袱又来了李岩这里。她经常来,李岩吩咐过不用通报,所以就像进自己家一样畅通无阻。

    此时李岩正在吃饭,看见五娘进来,于是顺口邀请道:“吃了吗?一起吃吧。”

    五娘摇摇头,抱着包袱小心的说道:“我要走了。”

    李岩放下碗筷,皱眉道:“去哪里?”

    “不知道。”五娘紧张的说道:“三总管看见我了,他们会派人来把我抓回去的。我还是先离开的好,这里不能留了。”

    “汪管事,你认识?”

    五娘回道:“是啊,他是王府里的三总管,我见过几回。”

    “可是汪管事没有提你的事情呀。”李岩说道:“你不用担心,这里我说了算,就算是他们来抓你,我不同意,他们也不敢乱来。”

    五娘不信的说道:“我都打听清楚了,他们虽然叫你‘将军’,可是你不过是个把总而已。王府的一个帖子,巡抚都要听命,你一个把总能有什么办法?”

    李岩笑着说道:“你还别不信。今天汪管事过来,就是给我送‘保护费’来了。杞县境内庄田收成的一成。”

    “王府会给你,那个,那个什么‘保护费’?!”五娘惊讶瞪着大眼睛,问道。

    李岩自得的笑道:“不光给‘保护费’,前些天,王府还给我送东西赔礼呢。又是金银,又是绸缎的,还有鸡、鸭、羊这些活物。我请你做账房,就是管这些东西的。我是个把总没错,但是绝对是最厉害的把总。哈哈哈!”

    五娘终于坐了下来,放松的说道:“还好暂时不用走了,我都不知道要去什么地方。”

    李岩迅速的将碗里的一点儿面条吃完,用毛巾擦擦嘴,之后说道:“我让厨房给你新做饭菜了,你稍等一会儿。我要先休息一下,一会儿还有事呢。”

    五娘看了看桌子上,也不过一大碗面条,两盘子菜而已。她上午只想着逃跑了,就没有顾得上吃饭,这个时候也饿了。于是点头道:“你去吧,我等着就行。”

    等下午,李岩到了南边的流民收容点的时候,这里聚集着大批的流民。他们拖家带口的来到这里,就是想要有个安定的生活。

    此时李岩的兵员也多了,不再向之前那样是个青壮就收,也开始对身体条件有了要求。

    吴大夫还有何大夫坐在方桌后面,给青壮们号脉。

    “这个不行,”吴大夫号完脉之后,对旁边的军士说道:“肺腑之内有疾,不宜劳累。”

    军士将这个青壮带回到了他的家人那里,将情况说一遍。还好这家人不止一个青壮,立刻又送出了另一个青壮,十亩地对于他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李岩来到吴大夫和何大夫的身边,拱手道:“辛苦两位先生了。”

    两人站起来,回礼道:“将军客气了。”

    李岩说道:“两位先生请继续,不要耽误太多时间。”

    吴大夫提醒道:“将军,我们药房的药材有几位不多了,请将军能给补充一些。”

    李岩点头道:“请先生把清单开出来,我会尽快派人去采购的。”

    吴大夫点点头,之后就又坐下来,给排队的青壮们号脉。

    李岩在流民们中间走了一遭,看到人们都是脏兮兮的,闻到人群中散发出阵阵异味。有的人还坐在地上,专心的抓着虱子,然后扔进嘴里,噼啪噼啪的咬着吃。

    他对李牟吩咐道:“尽快给他们安排好村寨,然后让他们洗澡,洗衣服。是强制!要是不愿意的,就赶出去!咱们这么多人,要是爆发了疫病,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行,我安排。”李牟答应着。

第140章 锦州,辽东() 
锦州,都督府。

    一身金色山文甲的祖大寿坐在公案后,听着城外的隆隆炮声。

    自从清兵修好义州城,开垦出周围的荒田之后,就开始向锦州发起了攻击。城外各处的墩台、炮台已经多数陷落,清兵的大营离锦州城越来越近了。这就像是套在祖大寿脖子上的绳索一样,让祖大寿觉得越来越窒息。

    祖大弼从外面风风火火的进来,身上的棉甲有两个孔洞,不过并没有血迹。

    “外面就剩四个墩台了。”祖大弼随意的说了一句,就自己坐下来,端起茶几上的凉茶就开始灌。两口就把茶喝完,开始呸呸的向外吐嘴里的茶叶。

    祖大寿看着这个人称‘祖二疯子’的兄弟,皱眉道:“你出去了?!”

    祖大弼拍拍身上,大声的说道:“没事,里面还有锁子甲呢,就是被清兵射了两箭。还好我跑的快,要不然让清兵的火器营赶过来,那就要被打成渣子了。”

    祖大寿见祖大弼没事,于是放心下来,教训道:“没有我的将令,以后不准出城!”

    “知道了,”祖大弼无精打采的说道:“出去也没用,他们的人多,大炮比咱们的打的还远。除非是背城而战,否则出去了也是送死。”

    祖大寿苦笑道:“打了这么些年了,他们还能不知道这个道理?恐怕根本就不给咱们背城而战的机会。”

    “朝廷怎么说?”祖大弼问道。

    祖大寿丧气的说道:“还能怎么说?死守待遇。”

    “可是这都两个月了,援兵也没见着啊。”祖大弼不满的抱怨着。

    祖大寿摸摸他发白的胡须,叹息道:“清兵已经分兵南下了,松山,杏山都自顾不暇呢,哪里还能派兵来救援咱们?还是等洪亨九(洪承畴)吧。”

    “希望他能来的快点儿吧。”祖大弼说道:“咱们的粮草可是不多,柴碳就更少了。”

    祖大寿靠在椅背上,无奈的说道:“熬吧,能熬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

    祖大弼知道祖大寿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也没什么反对的。他们祖家已经对得起大明了,没有必要为了大明而赔上全家族的性命。而且清廷那边还有祖可法这个义子在呢,也算是便宜。唯一可虑的,就是清国皇帝洪太了,当初祖大寿在大凌河堡诈降跑了回来,之后又几次拒绝洪太的招降,还在这十年的作战中杀伤了不少清兵,也不知道他们投降之后是个什么结果。所以这是最后的选择,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行吧,”祖大弼站起来,说道:“我回去休息了。今天估计清兵也到这里了,应该不会再攻了。”

    “嗯,你去吧。”祖大寿点头同意。他此时侧耳倾听,发现城外的炮火确实是停了下来。

    以前清兵善于野战,也就是借着骑兵多的优势。遇上坚城还有大炮,他们也没办法,光在锦州和宁远就被打败了好几回。可是自从崇祯四年(天聪五年)之后,清兵的大炮就一年比一年多,而且口径也越来越大,威力也是跟着向上涨。要不是锦州城里的军兵不少,而且城池坚固的话,也是不可能坚守多久的。

    北京,平台。

    虽然叫的是平台,可是这里却是云台门的一个大殿。崇祯皇帝在这里召见兵部尚书陈新甲。

    “陈卿,”崇祯皇帝问道:“锦州的情形如何?”

    陈新甲回道:“启禀陛下,蓟辽总督洪承畴已经离开山海关,抵达宁远,就近指挥松山、杏山等各军,防备建虏,救援锦州。”

    崇祯又问道:“那锦州可能固守?锦州有失,松山、杏山必不守,而后宁远受敌,山海不宁。辽东,京师肩臂,辽东有失,山海有警则京师一夕数惊。辽东万不能有失。”

    陈新甲躬身回道:“洪承畴来函说,建虏来势汹汹,不但围攻锦州,而且还分兵来攻松山、杏山。他说,要救锦州,必须要另派大兵来援,单蓟辽兵力,防守尚且艰难,难图进取。”

    “那兵部就筹划起来,抽调援兵,救援锦州。”崇祯立刻说道。

    他现在还是有些底气的。张献忠已经元气大伤,逃进了山里,只要再加把劲儿,就能把这个破坏招抚大好局面的罪魁祸首给剿灭!而罗汝才这伙子,也是被围在了湖广兴山、房县一带,剿灭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所以他现在觉得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内部的叛乱很快就能被平息,而剩下的就应该是着力去解决不断在辽东挑事儿的建虏了。

    陈新甲回禀道:“臣已经同户部问过了,现下户部无钱亦无粮,辽东也没有多少存粮,即便是有援军,也派不出去。”

    崇祯的脸色一下就黑了下来,又是没钱,又是没粮。要是廷议的话,唯一的结果就是让他发內帑了。

    陈新甲抬眼一看,见皇帝变了脸色,于是立刻说道:“陛下,为今之计,只能让锦州和松、杏等地先行固守了。等今年的秋粮还有三饷收上来之后,援兵的粮饷才能凑齐,那个时候就能派兵去救援了。”

    崇祯皱眉道:“锦州能坚持的住吗?”

    陈新甲赶紧解释道:“锦州城高池深,又有祖大寿坐镇御敌,应该是能守上一阵的。锦州不克,建虏就不敢分贸然南下。只要松、杏有大兵聚集,那么锦州南面应该是不会有多少建虏的。这样的话,对于锦州来说,还有一个得到接济的通路,坚守一段时间应该没有问题。”

    崇祯点头道:“看来只好如此了。给洪承畴和祖大寿去个公文,一定要让他们相互支应,坚守待援。若是援兵大集赶到之前陷城失地,一体治罪!”

    “臣遵旨。”陈新甲躬身接旨。

    崇祯又吩咐道:“再催一催杨先生,让他尽快剿灭流贼,朝中还有很多事情要仰仗杨先生呢。”

    “是,臣会给杨阁部去文的。”

    “嗯,陈卿下去办公吧。”崇祯让陈新甲退下。

    等陈新甲出去之后,他拿起笔,让王承恩铺好宣纸,在上面写下了“灭寇雪耻”四个大字。他看着一气呵成的这四个大字,觉得灭掉建虏,恢复祖宗基业,中兴大明就在眼前了。他放下笔,满意的点头微笑。

第141章 再犯归德() 
亳州与归德的交界,一个小镇。

    这里是袁老山落脚的地方。虽然离亳州和归德的州城都很近,但是就是没有官军来围剿。他在这里逍遥快活,在城里的官军和官员也一样逍遥快活,双方很有默契的不去打扰对方,各自享受着各自的生活。

    一条龙来到这里已经有半个月了,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差点儿被袁老山给吞并了,但是他还是扛过来了。他展示了他的实力,带着他的人去把离亳州城只有一河之隔的华佗镇给抢了,弄来了不少财物和女子。所以他和袁老山联了营,没有谁老大谁老二的问题了,而是两人坐下来商量。

    “袁老大,”一条龙喝完了一碗酒之后,说道:“咱们明天去抢归德?是不是太突然了,兄弟我可是没有做好准备呀。”

    袁老山哈哈一笑,道:“韦兄弟(一条龙姓韦),去抢掠还需要做甚准备?带着弟兄和家伙走就是了嘛。”

    一条龙皱眉道:“袁老大,你在这一带比我来的时间久,‘高闯子’的威名你应该比兄弟我了解呀。我是和他对了一阵,说实话,兄弟我不是人家对手。归德又是‘高闯子’的地界,不准备准备怎么能行呢?”

    袁老山正嚼着一块儿大肉,他嚼了几口,就用酒大口的顺了下去。解释道:“正因为我在这里时间长,所以消息才灵通嘛。我已经得到可靠消息,‘高闯子’受伤了,而且伤的还不算轻,几乎不能上阵了。要是不趁着这个机会去捞一票,等‘高闯子’好起来了,归德府咱们还能抢的到多少东西?”

    “‘高闯子’受伤了?”一条龙疑惑的重复一句。

    袁老山肯定的说道:“没错!就是和你的那次大战中受的伤,是被弩箭射中右肋,入肉两寸啊。”

    “哈哈哈,”一条龙得到确认,大笑着说道:“那就太好了!在大战的时候,我就在后面看着呢。就数这个‘高闯子’勇猛。要是没有了这个勇将,咱们收拾那些官军,那是十拿九稳啊。”

    袁老山也是笑着说道:“那是,‘高闯子’这个主帅一去,他那三千手下,就从猛虎变成了羔羊。”

    之后他站起来,大力的拍着桌子,等划拳喝酒的手下们都安静下来之后,他才大声的喊道:“众兄弟听真了!归德府的‘高闯子’受了重伤,没几天活头了!明天,我带你们去归德府,发财快活去!”

    众手下听了之后都是愣在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