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快速的摇着扇子,烦躁的说道:“那就去找!找地方牧马!”

    “都找遍了,没有了,三十里之内的青草,基本都被吃完了。”祁充格无奈的回道。

    “你们想办法,去割草!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要等到下个月!下个月城外的粮食就熟了,必须坚持到下个月!”多尔衮厉声命令着。

    祁充格无法,只好答应下来。就算是他们让汉人奴隶去打草,也是需要到更远的地方去,也不知道能不能把马都喂好。要是战马掉膘了,那他们的罪责可就大了。

    多尔衮使劲儿的摇着折扇,在大帐里来回踱步。他必须要坚持到下个月,而且还要在粮食成熟之前发动一场攻势,将城外的墩台和炮台都拿下,好把粮食都收割了。只要没有了这些粮食,锦州城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他想了半天,终于做出决定:让他手下的兵丁,每个牛录中有三人可以回沈阳老家与家人团聚两天,士兵们轮流回去消暑探亲,牛录章京也可以回去一个。他觉得这样可以提高士兵们的士气,为过些时候的进攻积蓄力量。

    锦州城内,都督府大堂。

    一众将军虽然汗流满面,但是都显得很兴奋。他们一边擦汗,一边大声的说笑着。

    “哈哈哈,这一仗打的真痛快啊!”祖大弼大声的说道:“清兵都是光着膀子的,一刀上去就能把他们砍成两半儿。再来两次这样的反击,咱们就能把丢失的墩台和炮台都拿回来了,让洪太前三个月的苦战都白费!”

    “二爷说的对啊!”蒙古守将诺木齐附和道:“再打两仗,建虏就被打怕了,他们可没有那么多的男丁给咱们杀啊!哈哈哈。”

    部将们兴奋,但是作为主帅的祖大寿却是没有多少高兴。他拍拍桌子,让大家安静下来,问道:“各部伤亡如何?”

    将领们各自报着给咱的伤亡,三十五十的,听着都不多。今天收复了七个墩台、炮台,但是总共也有了近三百的伤亡,已经被围城三月有余,城里缺医少药的,重伤的基本就等同于死亡了。

    现在南边的援兵还没有集结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救援呢,城里的守军可是不能这么消耗。但是为了能把即将成熟的城外的粮食收回来,他必须把防线往外推。不趁着清兵不耐热的时候反击,向外推进,之后怕是要饿肚子了。

    “都回去歇着吧。”祖大寿摆摆手,吩咐道:“你们的功劳我都记下了,等打退了清兵,就等着朝廷的封赏吧!”

    “谢大都督!”众将抱拳施礼,高声的说道。

    祖大寿又提醒道:“都把新夺回来的墩台和炮台守好了!咱们之后能不能吃上饱饭,可就全看这几天了!”

    “末将遵令!”众将士气高昂的答道。

第154章 杨守备回来了() 
经过这次的大战之后,李岩调整了部队的部署,准备在城南和城北各建一座大兵营,以集中兵力,要是有事的情况下也可以迅速的派大队人马去增援。

    而在各个主要路口的哨所,则是继续新建,把所有的主要路口都覆盖。在那里储存好柴草和水,以便在有敌袭的时候能够及时的点烽火和放狼烟。

    新兵们也先停止了训练,先开始做劳力,修建营房。这些新兵都经过了简单的训练,有了一定的服从意识,而且泥瓦工作也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在工匠的指导下很快就能上手。

    还有一部分新兵则是被派去烧砖。杞县前两年刚刚重修了城墙,城墙全部包砖,砖窑都是现成的。砖这种东西,需求量还是很小的,普通的民众都是茅草房,所以这个砖窑也都是荒废中,但是时间不久,收拾一下就能用。

    杞县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兵营,而杨守备则是护送着新任巡按御史高名衡巡按各地。他是收到家人的报告,说他在杞县的田产被强征了两成的粮食,而强征的人正是接替他守杞县的李岩。

    这还了得?!一个小小的把总居然抢到他的头上了!正在他想着找什么理由,向巡抚李仙风请命,带着部队回一趟杞县的时候,高名衡巡按上任了。

    高巡按可是个异类,不像是之前的刘巡按那样呆在开封,等着任期结束。而是要认真履行巡按的职责,要去各地巡按。但是由于现在流贼遍地,他只好向李凤仙要部队保护。

    但是这种任务是没人愿意去的,不过这也正好给了杨守备离开开封的机会。于是他就主动申请了这个任务,等了些时候,让高巡按准备好了之后,才带着部队护送高巡按离开开封。

    虽然杨守备急着想要立刻就回到杞县,去收拾李岩。但是看着四人抬着的官轿,他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慢吞吞的走着。

    轿帘掀开了一点,里面的中年官员伸出头来向外看了看,之后在里面一跺脚,轿子就停了下来。他的家仆立刻把轿帘打了起来,高名衡缓缓的下了轿子。

    “这是怎么回事啊?!”高名衡生气的说道:“谁让你们改的道路?!”

    “这~”轿夫唯唯诺诺的不知如何回答。

    杨守备从马上下来,抱拳道:“高巡按,是末将的主意。”

    “大胆!”高名衡训斥道:“本按的行止,也是你一个小小的守备能干预的?!掉头!向东,去考城!”

    杨守备陪着笑脸解释道:“高巡按,不是卑职僭越,实在是现下道路不靖啊。卑职原来是守备杞县的,对那里熟悉。而且杞县最近大捷,打败了巨匪‘一条龙’和‘袁老山’,所以杞县应该是安全的。其他地方,就不知道安全与否了。您是去巡按地方的,不是去剿贼。要是遇上大股流贼土寇,末将这几百人也不能保护您的安全呀。”

    高名衡咬牙忍着,最后还是同意了杨守备的意见,第一站先去杞县。也就是现在流贼纷起,要是在太平时节,就杨守备这样的武将敢对他这个进士老爷如此不敬,那他把杨守备杀了也是白杀。

    但是现在他必须要忍着,他从京城一路过来,知道各地的惨状,也知道各地盗匪的猖獗,要是不听这个杨守备的,真的遇上流贼,那他可就危险了。他是想给朝廷出力,想给百姓做些实事,但是那得先活着才行。

    等高名衡又上了轿子,队伍继续向南去杞县的时候,杨守备也是骑在马上,自得的微笑着。巡按御史啊,各地官员,从巡抚到藩王,哪个不害怕呀?但是现在他能摆布这个巡按御史的行动路线,一种权势在握的成就感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心里说不出的畅快。

    他们在路上走了一天,晚上在一个大村寨过的夜,等第二天才到达杞县的县境。杨守备都想给高名衡换一个马车,坐轿子,要是真遇上流贼的话,那不是自己找死吗?可是他找遍了那个村寨,都没有能找到一辆马车。大车倒是有,可是人家高巡按不坐呀,别说是巡按御史了,就是他这个武将,也是不会做这种有*份的交通工具的。

    还好这条路上比较太平,原来的饥民也都去了其他地方乞讨,还有的去山林里落了草。所以他们很顺利的到了杞县的县境。但是他们却被官道上的拒马给拦住了去路。

    “你们是什么人?”拒马后面的士兵大声的问道。

    杨守备就纳闷了,他才刚离开几个月,杞县就弄成这个样子了,居然敢有人劫道!

    “你们又是什么人?!”杨守备身边的亲兵大声的质问道:“胆敢劫道?!不要命了?!”

    士兵看看杨守备他们,人数不少,有好几百人呢。于是向同伴做个手势,要他们做好放烽烟的准备。他则是大声的回道:“为了保卫县境安全,我们奉命在这里值守,防止遭到流贼的袭扰。你们既然是官军,那有没有调防的凭证?”

    “大胆!”杨守备的亲兵大声的呵斥道:“这是我们守备大人!你们也敢阻拦问话?!立刻放行!”

    “那可不行,没有凭证,怎么知道你们不是流贼假扮的?”士兵依然没有放行的意思。

    杨守备皱眉,一挥手,吩咐道:“拿下!”

    士兵见杨守备有动手的意思,于是立刻让同伴点火。干柴都是叫上了油的,一点就着。之后再把湿木柴盖上去,立刻就有浓烟冒出。

    士兵向杨守备的兵丁脚下发射了一支弩箭,给同伴争取了一点儿时间。之后就带着同伴骑马快速的向县城奔去了。只留下有些疑惑的杨守备他们,看着的一道浓烟滚滚升起。

    杨守备最先反应过来,立刻命令道:“快去把火灭了!”

    他手下的士兵赶紧搬开了拒马,去到哨所后面,把上面的湿木柴挑开。此时浓烟立刻就变得小了,其他的士兵们用水开始灭火。

    “将军,您看!”一个亲兵指着南边,提醒道:“有好几处狼烟呢。”

    杨守备看着向南依次升起的狼烟,心里有些发慌。他知道这是预警,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于是他也不敢再走了,立刻命令道:“准备防御!”

第155章 对峙() 
杨守备的士兵都有些不知所措,一个个面面相觑的没有动作。

    “快!快!快!”杨守备大声的呵斥道:“防御,快,准备列阵呀!去些人,去树林里砍些树来!要快!”

    “姐夫,”他的便宜小舅子不解的问道:“不至于吧?还有人敢打咱们?”

    “没看见放的是狼烟?!”杨守备不耐烦的呵斥道:“等一会儿他们大部队来了,要是直接进攻咱们的话,咱们就等死?!快去砍树!别磨蹭!”

    杨守备的手下慢吞吞的准备着防御,杨守备则是不停的在催促着。

    此时高名衡终于从轿子里下来,皱眉问道:“杨守备,这是怎么回事?!”

    杨守备指着那一道道烽烟,回道:“在准备防御,一会儿杞县可能会有军队过来,我们先准备一下,以防万一。”

    “以防万一?”高名衡不解的问道:“来的不是官军?不是说杞县刚刚大胜吗?”

    杨守备眼珠子一转,开始解释道:“那可不好说,李岩,就是杞县的乡兵把总,是他在负责对杞县的守备。这个李岩,可不是个好人,把荒田让人开出来,他自己收租子,却是不交朝廷的役钱。还有,他还向官绅强行收取田租,他这是想要造反啊!没准儿现在已经竖起反旗也说不定呀。所以咱们还是预先防备的好。”

    高名衡知道杞县的苏京和李岩,之前的刘巡按已经把奏折递了上去,皇帝还赞扬了苏京安民有方呢。而他也在上任之前和刘巡按做过了解,所以他并不是完全相信杨守备的话。

    杨守备继续说道:“还有,这李岩是乡兵把总,可是他手下现在却有一千多人。这是私自扩兵,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啊!”

    高名衡对于这个指控也是嗤之以鼻,现在是乱世之时,谁不希望自己的手下能够多一些。朝廷对于这样的现象也是持默许的态度,反正多余的粮饷不用朝廷来负担,又能有足够的力量来剿灭流贼,何乐而不为呢?这也是朝廷让各地训练乡兵、团练的目的,朝廷没有足够的粮饷来养兵了。

    杨守备见高名衡没有什么反应,于是也不再多说。反正钉子已经打下去了,只要之后让杞县的乡绅来告状就行了,他觉得李岩这次是逃不掉了。

    士兵砍来了大树,也不做修饰,直接带着树冠就拖了过来,树冠在前的放在官道上。之后杨守备让士兵们在大树后列阵,等待着李岩带人过来。

    此时李岩已经带着部队开了过来,并且派出了斥候,先去侦查敌情。等得到敌人已经在原地做好了防御准备的时候,他就带着部队继续前进,直接去县境上和敌人对垒。

    士兵们排着三列纵队行军,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刀盾兵和长枪兵。等距离官道上的大树有两百步的距离之后,李岩命令部队列阵,准备接战。

    士兵们在队长的命令声中,纵队前排站定,后排的甩上去,由纵队变成横队。刀盾兵,长枪兵,弓弩兵一排排的排列起来。

    而在官道两边,则是被留出了空位,两门一号弗朗基炮被炮兵们从炮车上卸下来,推着向前,进入炮位。炮兵们先瞄准好,定住方向,之后用木块儿顶住炮架的车轮,而后再把带着撬棍的铁钎钉在了炮架支脚方型的插孔里,将火炮固定住。

    杨守备还有他们的士兵们目瞪口呆的看着李岩的部队列阵,准备。他们完全无法相信,这是他们离开几个月前的杞县的乡兵部队。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和李岩的部队近距离接触过,只是习惯性的看不起乡兵而已。对于李岩部队的训练也是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就是李岩的乡兵弓弩厉害,仅此而已。

    高名衡也是站在兵士们后面,透过树冠的缝隙看着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