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大弼无奈的说道:“好吧,大哥说了算。”之后就离开了都督府,回他的家里去休息了。

    祖大寿也是想把清兵打退,但是他也没有多少办法。原本野战就不是清兵的对手,现在清兵有了这么多的炮队,他们就更没有胜算了。而朝廷给的命令是坚守,要是他丢失了锦州,他还能去哪里呢?会不会新帐旧账一起被清算呢?所以他必须坚守,必须要守住锦州不失。

    天很快就黑了,清兵的营寨也都建好了,各营都是加强戒备,定好当班警戒的部队和时间,严防明军在夜晚的偷袭。

    多尔衮则是很轻松,他在立营的时候就让后面的包衣奴才们上来,在麦田里割出了一道五丈宽的隔离带。

    到了快子时的时候,多尔衮一声令下,清兵就四处举火。对于风向吹响他们兵营的方位,则是用火箭,将城外近处的麦田全部点燃,熊熊大火照亮了整个夜空,也照亮了整个锦州城。

    “哈哈哈,”多尔衮笑道:“现在好了,大军可以好好休息了,粮食没有了,明军也就不会出来送死了。”

    “睿亲王英明!”周围所有的将领都大声的赞颂着。他们都是真心觉得多尔衮不错,不但让他们轮流回家避暑,而且还能用新的战术,让他们的部下伤亡小而战果大。

    多尔衮满意的点头,说道:“都回去休息吧,等收了粮,咱们就后撤牧马。各位都不用担心战马掉膘,本王是不会让大家的财产受到损失的。”

    “谢睿亲王体恤!”众章京都是高声的感谢着。对于这种围困,他们本来就没有多大兴趣。他们更喜欢能够抢到财物人畜的劫掠战争,所以现在普遍士气不高。现在有了多尔衮的后撤承诺,就让他们更加高兴了。

    而锦州城头上的明军,则是默默的看着城外的大火,看着本来是他们粮食的麦穗被大火烧掉。他们不自觉的都会觉得肚子有些饿,之后发出一声声的叹息。

第176章 将功折罪() 
三天之后,清兵就把他们控制区的麦子都收完了。收回来的麦子都运到了义州城,之后脱壳晾晒也都在义州城里进行。义州城外的庄稼也熟了,正好一起进行,这下清兵大半年的粮食就解决了。

    粮食有了保障,那就剩下战马的牧草了。所以多尔衮下令拆除营寨,后撤三十里,去后方牧马。但是对锦州城的包围态势依然没有解除,不过是稍微放松了一些而已。而且还派兵南下,不断去侦探袭扰南边的松、杏等城,让明军不能南北联系,准备饿死城中的祖大寿等人。

    在新营地里,豪格和杜度两人在夜色中一边纳凉,一边悄悄说话。

    “大哥,你有什么想法?”豪格轻声的问道。杜度是努尔哈赤的长子诸英的长子,所以跟豪格是同辈。豪格同这个大哥的还是能说几句话的,虽然他父亲——大清皇帝并不喜欢杜度。豪格却是不太愿意同多尔衮和多铎两人交往,这两人比他年岁都小,他却是吃了辈分的亏,还得恭敬的叫两人叔叔。

    杜度躺在躺椅上,慵懒的说道:“我能有什么想法?这些大事都是你们这些亲王定,我就是个小小的贝勒而已。等过些时候,我也该回家去避暑了,比呆在这里可好多了。”

    豪格笑道:“你就不想建个功劳,把爵位提一提?”

    “有用吗?”杜度不冷不热的说道:“我的功劳还少了?你阿玛还不是哪怕郡王的爵位也没有给我?”

    “那是以前,也许这次立了功勋,就会有升赏了呢。”豪格悄悄的说道。

    杜度没有说话,半眯着眼睛假寐。

    豪格继续说道:“至少不会获罪。”

    “嗯?”杜度终于有了反应。他现在只是个贝勒,已经够丢人的了,要是再降级的话,他可就没脸见人了。

    “咱们带人去南边打一仗,怎么样?”豪格继续蛊惑着。

    杜度皱眉道:“这得多尔衮定吧?”

    “咱们找他去,咱们两个出面,他应该不会反对的。”豪格说道。

    杜度想了一会儿,终于点头道:“好,咱们这就去找他。”其实他也是想尽快提升一下爵位,最少也有个郡王的爵位吧。

    豪格从椅子上弹了起来,高兴的说道:“走,现在就去。”

    两人一同去了多尔衮的大帐,豪格向多尔衮建议道:“皇叔,咱们应该派人去袭扰松、杏,让明军不能和锦州联系才行呀。”

    多尔衮摇着扇子,不满的说道:“我没有安排吗?!”

    豪格说道:“皇叔安排的人太少,现在杏山就驻扎着明国的四个总兵,松山两个,起码也有三四万人吧。咱们得派大兵过去,把他们打疼了,他们才能安心的在松、杏呆着,不来给咱们找麻。否则的话,咱们离的又远,万一南边的明军突入进来,咱们也不好收拾。”

    多尔衮笑道:“嗯,不错,有长进了。那你们就去吧,带你们自己的旗下人马过去。”

    杜度终于开口道:“那哪里够呢?松山、杏山的可都是明国的精兵。我们去了是要去打败他们的,不是去自取其辱。起码也给要一半兵力吧,还要有炮兵。”

    多尔衮坚决的说道:“可以让你们带两万人马,但是炮兵不行!炮兵在锦州这样的旷野还能用,跟着兵马奔驰就吃力了。你们去了是速战,不是攻坚,要火炮也没用!”

    豪格立刻接话道:“好,就两万兵马。”

    两天之后,豪格和杜度带着两万士气不高的兵马从营地出发,绕过了南面的松山城,直逼更南边的杏山城。

    明军在这一带的哨探还算有力,而且清军的两万大军也不容易遮掩行踪,让明军的斥候及早的发现了清军的动向,给杏山城的明军争取到了一些时间。

    天刚亮的时候,杏山城内就响起了隆隆的鼓声,等士兵们都从营房里出来集合好之后,将领们也都来了。火头军将早就准备好的饼子给士兵们发了下去,士兵们则是一边嚼着饼子,一边向城外集结,准备去迎击来犯的清兵。

    明朝的总兵官吴三桂、马科、刘肇基、曹变蛟四人各自带着部下一字排开,在杏山城外列阵迎敌。而杏山城头上的炮兵也都做好了准备,随时准备给来犯的清军以打击。

    吴三桂骑在马上,看着从远处缓缓出现的各色旗帜和铠甲,等了近半个时辰,终于等到了来犯的清军。

    他对部将吩咐道:“一会儿接战的时候,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听我的号令!中军那里,不用去管!”

    “末将领命!”众部将抱拳答应着。

    主要是他和刘肇基两人五月的时候损兵折将,刚被朝廷处罚,两人都是“降级、戴罪图功”。而曹变蛟则是属于客军,所以这次的指挥官是山海关总兵马科。而马科这家伙,吴三桂还是有些不信任。其实他不信任辽东将门之外的任何人,这些外调的兵将都是和蒙古和流贼作战,和清兵的作战经验很少,所以在辽东战场上的表现并不怎么好,他是不敢信任。

    清军已经来到了距离他们一里多的距离,不过清军人多,还在缓缓的停止前进,由行军状态变幻成战阵。但是马科却是没有什么命令,还是在等待。

    吴三桂不愿意在等,他抽出战刀,大声的命令道:“擂鼓,进兵!骑兵,跟我冲!”

    “咚”、“咚”的战鼓敲响,步卒开始踏着鼓点向前进,吴三桂则是带着一千多骑兵首先冲了出去。他要打乱清兵的阵脚,不能让清兵列阵来攻。他打眼一望就知道清兵多过一万,要是摆开阵势来打,他们即便有城头炮火的支援,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而且他还在赌,他觉得至少刘肇基是会和他一同冲击的。他两人都是待罪之身,只要能获得一场胜利,他们就能恢复官职。当面锣对面鼓的打,刘肇基肯定是知道不可能取得大胜的,但是一场突袭,取得大胜的概率就要大的多。

    还有曹变蛟,还算是有些将才和血腥的,只要他和刘肇基冲上去了,曹变蛟也应该是会上去助战的。这样他们就有至少小三千的骑兵参与突袭,让清兵乱了阵脚应该没有问题。至于马科,吴三桂没有考虑,只要不给他们拖后腿就可以了。

第177章 “奇捷”() 
吴三桂猜的不错,他这边战鼓一响,骑兵一冲,其他的三个总兵官都愣了。尤其是马科,他是总指挥呀,他还没有下令呢,怎么就开始进攻了呢?

    但是战鼓影响到了所有人,因为这个时机选的不错,清兵刚停下来,还没有来得及列阵,这个时候冲上去,一定能将敌人打乱,取得大胜。所以刘肇基先带着骑兵跟了上去,他的步兵也开始向前移动。

    曹变蛟虽然看到马科没有动,但是也在稍作犹豫之后也带着骑兵冲了上去。他已经看见清兵开始慌乱的调整队形了,这个时候冲上去,一件功劳应该是很好拿的。

    这无意中的迟疑,却是正好形成了三波连续的马队冲击,让刚刚到来的清兵惊疑不定。有的开始准备用弓箭还击,有的则是想要先行后撤,之后再列阵迎敌。

    豪格在中军看到前面的混乱,当即命令中军向两侧列阵,掩护前面的部队兵后撤。并且让杜度带着后队先后撤,在后面的夹马山接应。

    清军的前队收到后撤的命令,就越发混乱了。他们这边乱哄哄的掉头后撤,明军吴三桂这边则是快速的接近。

    吴三桂的骑兵在前冲的同时,排成了三道攻击线,第一排的骑兵手里都是三眼铳。他们早早的用左手将火折子打开,双脚控马,右臂夹着三眼铳,紧张的估算着距离。因为是火绳点火,点火到发射需要时间,所以这个点火距离就分外重要。要是离的远了打不到敌人,离得近了又会让他们处于不利地位。

    不过他们还是普遍选择尽早的点燃引线,让弹丸能够及早的发射出去,也让他们能够处于安全的距离。

    还好清军慌乱中都用的是马弓,射程不远,要保证有杀伤效果的话,要在二十步之内释放最好。所以吴三桂的骑兵们到现在还没有遇到箭矢的攻击。

    “砰”,“砰”,前排骑兵的三眼铳终于接连打响。他们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他们此时距离清兵最少还有四十步的距离,还有让他们掉头向两侧跑开的空间。

    他们是不会去直接冲击清军的,那样做只会送死。虽然清军现在处于混乱中,但是只要他们冲进去,失去了马速,他们两三个人都对付不了一个清兵。所以他们的目标就是发射火铳,让清兵混乱,让他们后撤。

    第二排的骑兵紧接着赶了上来,这回他们用的就是马弓了。他们离这四十步的距离,远远的向清兵中抛射一轮箭矢,然后追寻着前排的脚步,也是向两边分开,而后向后撤去。

    吴三桂的骑兵之后是刘肇基的骑兵,刘肇基的战术和吴三桂一样,也是远距离的发射三眼铳和箭矢,不敢和清兵正面硬撼。

    刘肇基的骑兵后面是曹变蛟的骑兵,可是曹变蛟一直是和流贼作战,骑兵对流贼来说就是终极武器,流贼很少能挡得住。但是他看到前面的两个辽东将领都是远远的放箭,他也只好循着吴三桂他们的脚步,远远的就向回兜圈子。他手下的骑兵能在马上放箭的可是不多,他的手下都是拿着长刀,钢鞭,骨朵这些近战兵器,等于是出来溜了一圈儿的马。

    这轮骑兵攻势对清兵造成的伤害并不大,即便是有受伤的,身边的同伴也都顺手把他们抓上战马,一同向后撤退。

    而在两侧的中军,则是有不少人拿了步弓,下马站定,开始对明军的骑兵进行远程打击。清兵步弓的杀伤距离至少也有四十步,只要明军还没有发疯,一般是不会硬冲的。事实是明军还是一如既往的胆小,在四十步之外受到箭雨的打击之后就掉头后撤,不敢再进入他们的射程。

    前面的清兵终于后撤一段距离,之后整理队伍,列阵防御,给中军的后撤提供掩护。在渡过了最初的慌乱之后,清军的队伍恢复了严整,不过他们已经失去骑兵进击的机会,只好不断的相互掩护后撤。

    而马科,则是带领着后面的步卒,还有车营,炮队这些部队,缓缓的向前推进。其实也快不起来,尤其是车营,重车里面装着十个士兵,两门火炮,就是轻车里面也有五个人呢。再加上厚厚的木板,想快也快不起来。

    吴三桂等人则是用他们的骑兵一直远远的跟上去开枪放箭,就这么远远的掉在清兵的后面,不断驱赶着清兵后撤。

    豪格和杜度担心北面的松山城明军也来夹击,于是也没有在夹马山纠结,就脱离里明军的追击,迅速后撤。

    而吴三桂等人也不敢追击。别看他们有两千多骑兵,可是清兵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