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妪继续大声的叫骂道:“老太婆就是要说!你们把我儿弄哪里去了?!”之后突然坐在地上,一边嚎哭,一边叫骂道:“老天爷啊!你睁开眼看看吧!好人不长命啊!”

    李信皱眉,对王德江吩咐道:“让你们的家眷过去两个人,把这个老太太弄到屋里去!”

    王德江赶紧吩咐两个中年妇女去做,那老太太被拖拽着一路叫骂着回到屋里,但是骂声依然不绝,好像李信他们真的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一般。那些流贼的其他家眷都没有动,默默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李信觉得那老婆子的声音小了,才大声的说道:“一会儿给你们登基户口,每家有一人加入我的军中,就可以分发十亩良田。”

    那些流民并没有出现什么异样,只是站在那里,缩着手,静静的听着。

    李信继续说道:“田亩的出产,我收三成的籽粒钱,收实物,不用换成银钱!”

    下面的流民还是静悄悄的,看着前面的傻子许着诺言。

    李仲有些着急,轻声的问道:“行不行呀?完全没有反应呀。”

    李信没有回答,继续大声的喊道:“朝廷的税赋,加派,你们都不用交,这些我来解决!田地出产的七成,都是你们自己的!”

    “真的假的?”

    “还有这么好的事情?”

    “朝廷的税收和摊派,说不交就能不交?”

    ……

    哄的一声,下面的流民们终于开始议论起来。有的是相互之间悄悄的交流,有的则是大声的提问,可见土地的吸引力对于他们来说还是相当大的。

    李信压一压手,让流民们安静。站在他身边的王德江也赶紧给族人们示意,慢慢的,流民们终于安静了下来。

    “种子农具,我来提供。”李信大声的说道:“你们只管种地就是了。就算是最后我失言了,没能顶住官府的压力,你们继续扔下田地逃跑就是了,也就是浪费了一点儿力气而已。可是我的承诺要是成为现实了,你们就能将田地出产的七成留在自己手里了,这个买卖你们自己考虑,看划不划算?”

    “您说的是真的吗?”王德江也是动了心,颤声问道:“种子农具都是您来提供?只收三成的籽粒钱?还是收实物?”

    李信大声的说道:“没错!种子农具你们不用操心,收三成的籽粒钱,收实物,剩下的七成都是你们自己的,谁也拿不走,官府也不行!但是,只有家中有人加入我的军中,才能有田地耕种,出一丁,才能有十亩地。”

    流民们继续纷纷的议论,李信索性让他们自己讨论去,给他们一个时辰的时间,要是同意的,就登记造册。要是不同意的,那就离开队伍,自生自灭。

    等流民们都散开了,那些流贼的家眷们还站在原地。李信皱眉道:“你们也一样,要是没有男丁,就给军兵们做衣服鞋袜。也是自愿,你们自己去商量吧。”

    等所有流民都离开了,李信他们也进了大门口附近的一个小屋子里。

    “你疯了吗?”李仲低声的问道:“提供种子农具,还有秋收之前的口粮,你哪里弄这么多的粮食?”

    李信自信的一笑,说道:“二哥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

第18章 称号李岩() 
这天晚上,李信没有回去,留在了七里寨中,和边兵和流民们一起过了除夕。

    这个除夕没有烟花爆竹,只有面饼还有稀饭,但是管饱。还让女人们包了一些饺子,萝卜白菜馅儿的,每人能分到两三个,算是把年过了。

    而跟着李牟过来的边兵们,则是每人额外有一碗酒,还有烤肉。李信带来了三坛子酒,足够他们喝的了,但是李信却只能让他们每人喝一碗,解解馋就行,不能影响了他的计划。

    他们这里静悄悄的,但是在县城里却是依然热闹,鞭炮,烟花,灯笼样样不缺,大户人家中,酒肉珍馐,歌舞戏曲,依旧如故。

    次日,大年初一,李信就开始登记人口,统计兵员,结果却是让李信大失所望。这里总共有四十多家,小两百口人,愿意留下来种他的地的,却只有十六家而已,而且基本都是王德江一族的人。其他的人家,都信不过李信的承诺,不想把自家的青壮送去当兵。

    李信也不强求,把愿意留下来的人登记造册,之后就把没有登记的人撵出了寨子。不过李信还不算狠心,每人给了他们二斤粮食,之后怎么样,就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但是这些人家,只有几家扶老携幼的离开了,继续他们的逃亡之路。而其他的人家,则是没有走远,在废弃的村子中住了下来,想要留在这伙强人的旁边,寄希望能够得到这个心肠还算慈悲的‘李公子’的庇护。

    让李信意外的是,那几个土匪的家眷,也都选择留了下来。不过想想也能理解,她们基本都是被抢来的,回家是肯定不可能的了,更可能是她们连家也没有了。像她们这样的弱女子,离开这里也只能是另一段苦难的开始罢了。

    “四哥,”等众人散去,他们兄弟回到屋里之后,李牟有些着急的说道:“这也太少了吧!才十六家,十六个人,再加上咱们,还不到三十个呢!”

    李仲看看也是脸色不好看的李信,劝慰道:“兵贵精而不在多嘛,不要着急。”

    李信终于开口道:“是少了点儿,他们还是信不过咱们。”

    “照我说,咱们还是把人都留下来,先把青壮挑出来练几天,然后带着他们去把附近的土匪和流民都收拢收拢,用不了多少时间,几万不敢说,几千人马还是不在话下的。”李牟立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李仲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对李信劝道:“二弟,要不,就按堂弟的办法来?这要是有官军来围剿,咱们可是挡不住呀。”

    李信想了想,摇摇头,道:“只能按一半的来,咱们等训练一下这些新兵之后,就去把附近的土匪还有流贼扫一扫。”

    他停了一下,接着说道:“但是,还是按照我的规矩来。想要吃饭,想要有地种,就得有丁壮加入咱们!”

    李牟发着牢骚:“这样有什么用?能有几个人呀?”

    “不是说好了给我一年时间嘛,”李信站起来,拍拍李牟的肩膀,笑着说道:“忍一忍,一年很快就过去了。现在先去训练那些新兵,让他们知道服从军令。”

    李牟无奈的点头,转身离开。

    李仲担忧的说道:“这样会不会影响队伍的发展?”

    “流贼的方法倒是简单,可是这么些年,二哥你也看到了。他们只会让世道更乱,只会让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李信毫不妥协的说道:“我们试一试,也许有新的办法呢。”

    李仲摸摸胡子,最后提醒道:“要是失败了,咱们会把李家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的。”

    李信淡淡的一笑,戏谑的说道:“这还不简单,现在的流贼土匪,哪个不是有一个诨号?咱们也弄一个好了,谁也不知道咱们是谁。”

    “曹操、刘备?一条龙、一斗谷?闯王、八大王?”李仲快速的说着:“那咱们取个什么样的呢?”

    “李岩。”李信张口就来:“我就叫这个,以字行世。”

    李仲正在想他要起什么诨号,听到李信的话,有些惊讶的说道:“那我就用李峰?”

    李信摇摇头,否决道:“二哥,这个事你可不能偷懒了。要是你也用表字的话,咱们都是山字边,很容易让人看出来的。”

    李仲想了半天,发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里的人名已经被多如牛毛的造反大军给用过了。但是他又不想用很恶俗的某某王的名号,他不知道要给自己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号。

    “二哥,你慢慢想吧,总有合适的。”李信站起来向外走,说道:“咱们需要一个名号的时候,还要一段时间呢,不用着急。”

    李岩(之后李岩和李信就是同一个人)在之后的几天里都没有回县城,而是一直呆在七里寨。训练新兵的事情还不着急,他现在要做的是,开始在周围的荒废的田地中划出一百六十亩,兑现给那十六家愿意追随他的人家的诺言。

    十六家,每家都是只有一个青壮参加李岩的军队,哪怕是家中人口最多的王德江,也只是派出了还没有成亲的三儿子做丁壮。

    至于那些荒田,反正原来的主人已经逃跑掉了,应该是不会再回来种植了。不过就算回来了也不要紧,以李信他们的实力,对付大股的官军或是大群的流贼没有办法,但是对付普通的农民,那是绰绰有余。

    这几天时间,李岩指挥着这些追随他的流民们,用木桩还有绳子做好了外围的标识,而各家自己的地界,则由他们自己用东西来标记。剩下的烧草,复垦之类的伙计,李岩就不操心了,他只要弄来农具还有种子就可以了。

    他已经想好了,小麦已经误了农时,只能在春天先种些玉米和谷子。其实他觉得种植土芋(土豆)才是最好的选择,在《农政全书》中有记载。可是目前他也没有见过这种东西,这东西还只是在福建等沿海地方种植,像河南这种内陆地区,还没有引种过来。

    至于说这种土芋是不是适合河南种植,李岩倒是不担心。这是一种直觉,就像是那种他之前没有见过的筒形扳指一样,他就是能做出来。这个土芋能在河南种植,并且作用巨大,也是这种直觉,或者说是潜意识,对此,他深信不疑。

第19章 狠戾的左良玉() 
崇祯十二年,正月初四,黄昏,归德府南郊。

    左良玉军在这里集结,他们刚刚在夏邑剿灭了曹威等人的叛军。曹威等人原来是流贼,投降之后就在左良玉的手下听命,但是却在腊月末率部叛乱,把左良玉在许州的老营给屠了,之后向东逃跑,去了夏邑。

    左良玉闻讯之后,立刻整军来追。今天在夏邑见仗,过程却是很简单。双方一开打,叛军中的马进忠,马士秀等人就带着手下反水,从里向外杀出来。这样曹威等人的叛军就受到内外夹击,队伍瞬间就溃散了。

    接下来就简单了,左良玉带着兵马一路追杀,杀了叛军的主谋之一的马进财,抓住了杨门子。但是叛军的首领曹威,还有于汝虎却是成功逃脱了。没办法,这些人身边都有一帮死忠,并且人人有马,胜的时候追亡逐北,败的时候骑马先逃,所以这些年抓住的流贼首领着实不多。

    左良玉沉默的坐在一张椅子上,用厚厚的披风遮住身体,阻挡寒风的侵袭。他手下的士兵们也是在沉默的站着队列,注视着在前面忙碌的十几个同伴。

    这十几个军兵在钉木桩,叛军屠杀了他们大帅的家眷,所以这个杨门子要被凌迟处死,才能解左帅的心头之恨!

    随着叮叮当当的响声结束,一个十字形的木桩被钉在了地上。

    “狗贼!”杨门子被押了上来,绑在了十字架上,他不停的怒骂着:“左良玉!你个老王八!你不得好死!”

    左良玉依然沉默的坐在椅子上,没有半分动容。直到杨门子的手脚都被绑好,他才披风一抖,站了起来。

    他缓缓的走到了杨门子的面前,后面跟着他的儿子左梦庚。这也是他直到现在还能冷静处事的原因,他还有这个长子在,其他的妻妾幼子虽然被杀了,但是还远没有让他感到绝望。

    “左昆山!你这个狗贼!这都是你的圈套!是你逼我们的!让我们弟兄跳进去!你不得好死!”杨门子见左良玉走了过来,于是骂的越发起劲儿。这不能不让他愤怒,马进忠,马士秀,杜应金这些人,都是左良玉的内应。要不是有这些人在军阵中突然发难,他们也不会败的这么快。

    左良玉来到杨门子的面前,面无表情的说道:“你说的没错,是我逼你们的。”

    “你这个王八蛋!”杨门子继续大骂道:“我们兄弟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要用如此毒计?!”

    左良玉回头,向北方看去。好一会儿之后,才回过头来,低声的说道:“你们这些流贼,一直都在中原纵横,何曾见过建奴的厉害?铁甲护身,精钢做刀,万骑奔腾,箭密如雨。原先咱们大明还有将军炮和大将军炮,可是现在建奴的红夷大炮,造的比大明的还大,我左某人为什么要带着儿郎们去送死?”

    “你这个败类!你做着大明的官,领着大明的饷,却不给大明尽忠!你还有何脸面做总兵?!还有何面目带领大明的军兵?!”杨门子扯着嗓子叫骂着,比刚才的声音大了何止一倍,让所有左军的将士都听见了。

    “哈哈哈,”左良玉仰天大笑,同样是大声的说道:“我左昆山只求对得起我手下的儿郎们!”

    “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