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秦州百姓面对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缺水,其中主要分为两个问题,那就是北部人民缺少井水,而南部人民则是缺水河水,其中缺少河水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恶水的问题,恶水导致许多人不能饮用水,因而才存在缺水的情况,而经过护水则能够解决,所以南部的缺水状况,就不用再列入考虑了,需要对付的是北部干旱情况下,井水缺乏的问题。

    对此,徐清和李德一也想了很多的办法,最后总结起来,大致上分为三条,其中第一条,就是北人南迁,让大多数从事畜牧业的北人到南方来,用农业来代替畜牧业,或者是安排一部分人到养殖场去工作,以此来解决人口给缺水情况带来的问题。

    而且如此一来,大量的牲畜也随着村民们进入了南部,这直接就让北部大量的荒野得到了拯救,这本就不是一块适合畜牧业的土地,现在把它重新还给自然,也可以有效的组织沙漠化的情况继续蔓延。

    第二条则是村落合并,减少井口数量,以此来保护北部本就贫瘠的地下水脉,而百姓饮用水缺乏的问题,则由官府出面花钱,找专业打井的人给所有村庄打造深度安全性足够高的水井,让北部的百姓们也能够喝到安全的水。

    这一招原本徐清倒是没有想到,而是李德一自己提出来的,在北部的许多村庄中,因为没有专业技术,大多数都是依靠自己村子里的人来打造水井的,这样的水井,往往有深度浅、易崩塌、易干涸等问题,也会对地下水脉造成严重的影响。

    从而导致地上河产生巨大的问题,而按照李德一的这套办法来做,不仅可以让这些问题得到最大可能的控制,还能给秦州百姓们获得真正的地下井水,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想法了,众人也没有反对,便纷纷同意了。

    至于第三条,则是有关北部农业的问题了,众所周知,农业需要大量的用水,而秦州未来的发展也必须依靠青稞和棉花来提供强大的原材料和产品,这些东西都需要用水,而北部却是非常的缺水,针对此问题,也就有了第三条办法,那就是开挖人工湖而此一点,则和后面泛水的问题相结合,形成了李德一治水方案的全部方略。

    (本章完)

第208章 208。零碎琐事() 
整个秦州,称得上大河的其实并不算少,渭水、散度河、瓦亭河、清河,还有籍河,这五条大型水脉在秦州境内交错纵横,相比起江南来说也不算少的,只是在小河小溪上,秦州的水脉就要少得多了,这也是秦州为何会常年干旱的原因。

    大江大泽影响的地域实在有限,而百姓的日常饮水,则更应该要靠小溪小河来得到充分的水资源,这正是秦州现在面临到的问题,意识到这一点,李德一足足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走遍秦州每一片土地,才得到了这个事实。

    只有找到了缺点,才能够弥补,李德一是治水的专家,在这方面,他有着超于常人的天赋,根据他的观察,每到夏季的时候,秦州的降雨量就会变得非常的大,雨水经过土地流入河水之中,便会让河水泛滥起来,这些大江大河,其中四条以上都会有泛滥的趋势,意识到了这一点,李德一的治水方略,就大致有了一个底子了。

    在他的想法中,整个秦州需要修建四个人工湖,以此分别连接最容易泛滥的渭水、散度、瓦亭以及籍河,将这些每到夏季就必然泛滥的河流都在临近处修建一个能够容纳多余水量的人工湖来,然后通过人工湖,将这四条河流相互连接,如果到了春季或者是秋季时,则可以用人工湖中的储备水来灌溉农田,保证百姓的用水。

    而这些人工湖,在修建完成之后,不仅可以用来储水和防洪,还可以用来开挖小溪河,让这四条河的水尽可能的扩大流经范围,以此来让秦州的种植面积能够扩大,也让秦州的人口压力得到缓解,除此之外,这四个人工湖中还可以养殖淡水鱼类,以此来保证秦州的肉食空缺,丰富百姓的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至于修建人工湖的条件,秦州也全部具备,早人工湖,最怕的东西就是塌方和水泄露,这些问题在秦州都不会有,毕竟陕北大地,到处都是坚硬的石头和干燥的风沙,不像是江南地带,即便是泥土都会带着露水的方向,在这样的地方修建人工湖,相比起南方来,要更加方便一些,唯一的难处,也就是资金的问题了。

    毕竟人工湖放在古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李德一也不是想造四个跟太湖一样大的湖泊,可起码也要能够容纳足够多的水才行,根据李德一的测量和观察,这四个人工湖的面积和容积,加在一起最起码也要能够容纳一千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西湖的量。

    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如果调动一万人开挖的话,那么最起码需要三年的时间才可能完成,这个时间是徐清不能容忍的,三年之后,谁知道自己还在不在秦州了,要是继任者上来之后,全盘否定了自己的计划,那不就功亏一篑了吗,所以徐清必须要让这些人工湖在一年之内完成两个个,两年时间内全部完成才行。

    这样一来,人工数量就必然增加,按照李德一的推测,按照徐清定下来的时间来算的话,最起码常驻员工需要一万五千人左右,除此之外的紧急调动人员,也就是所谓的临时工,大概还需要一万人左右,只有如此,才可能在两年之内把这些人工湖全部挖出来。

    这得花多少钱?徐清没算过,李德一也没算过,不是不会算,而是不敢算,这样的工程,只有倾尽秦凤路的人力、物力才有可能做得到,单单靠一个秦州,除非是把之后十年的财政余额全部投进去,相当于三万贯的钱,才有可能做到。

    这么多的钱,来修建四个人工湖,除此之外,沿河的各个村庄还需要搬迁,这也需要出钱,他们的生活安置,还需要出钱,可以说简直是个无底洞,而它的作用则需要五年以后,甚至十年以后才会真正开始发挥出来,不得不说,这项工程真的是难为到徐清了。

    不过最后徐清还是咬牙同意了这一项计划,在他看来,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与其把钱花在修建官邸、建造房舍这样的面子工程上,还不如把钱花在这些利国利民的事情上,至于这笔钱,韩琦给的四万贯如今还剩下一万八千贯,徐清把他全部交给了李德一,作为这项计划开工的首付。

    第二日,徐清便向全州发出告文,宣布治水计划正式执行,凡是想要来堤坝上工作的,全部都可以来成纪报道,此时正值秋收结束之时,百姓本就碌碌无为,一听到州府要招工,还给工钱和一顿饭,顿时之间整个秦州都沸腾了,五天之后,一支两千人的治水队就率先建立。

    徐清在当天发表了演讲,鼓励他们的奉献精神,并且把治水之后的美好前景描绘了一番,此时底下来做工的众人这才知道治水计划的伟大,他们原本都是朝着钱来的,可从没想到他们即将要干的事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情,许多人纷纷挺起了腰杆,仿佛自己成了英雄一般。

    之后几天,来应聘的人越来越多,其中还包括一些健壮的妇女也来了,经过了叛军一战之后,整个秦州的女性们获得了空前的尊重,在这里,你看不到女子无才便是德,你也看不到拿着帕子挡住自己脸的姑娘,满目所见,皆是男女欢聚一堂,大声谈笑,即便是徐王氏这样的大家闺秀,在这里待久了,也慢慢变得豪爽起来了,不得不说,徐清带给秦州的变化,是巨大的。

    在送走了第一批治水工人之后,徐清也没时间感叹,立刻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去了,此时已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了,再过没多久,就要到立冬了,平时烈焰高照的天空此时太阳虽然还在勤勤恳恳的工作,可是温度却下降的非常快,即便是正午时间,也只有十几度,等到晚上,就接近八九度了。

    按照宋朝的规定,每每到这个时候,官府就要向那些孤寡老人和孤儿寡母,也就是所谓的弱势群体们发放衣物和煤炭,以保证他们不会被冻死,这算得上是宋朝的一项福利制度,不过制度虽然存在,可是执不执行,却是地方官说的算,若是州府有钱,自然就能够执行的了,若是州府没有钱,那么这项制度也是形同虚设了。

    而秦州有没有钱呢,当然是没有钱的,所以前几年每到冬天几乎都会饿死几百个人左右,有些甚至是全家冻死在自己的茅草屋中,看着那些卷宗,徐清就觉得不寒而栗,他可不想在自己的任内也出现这样的情况,为此,他自然是需要下功夫去解决这一问题的。

    至于怎么解决,徐清也是绞尽脑汁想了无数的办法,比如说把那些孤儿寡母或者是无父无母的孤儿集中到一起,然后定点给他们提供衣服和煤炭以此来取暖,保证他们不会冻死,至于这些屋子从哪来,这倒是很简单。

    现在整个秦州北部因为大规模的战争,早就是十室九空了,再加上还有一部分人要从北部移民到南部来,所以整个北部就有很多屋子空了下来,这就直接方便了徐清,也不用再为他们造屋子了,干脆直接就送到北部去,让他们聚族而居了。

    至于那些有力气的年轻人,徐清则把他们强制编进了治水队中,让捕快把他们直接带到李德一那了事,在那里,他们不仅可以享受到一个工人该有的食物和住宿环境,也可以赚到一笔钱,而徐清在提供这些的时候,也能得到一个劳动力,何乐而不为呢,至于那些想要偷懒的,徐清也不会对他们客气,只要发现第二次怠工的现象,就立刻予以辞退,并且不会再照顾他的生活,是死是活,徐清概不负责。

    如此一来,整个秦州的流氓地痞们瞬间少了很多,治安环境也有所改善了,就连捕快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让徐清也很是满意,而还有一部分无儿无女的老人家,徐清则是采取就近照顾的原则,只要附近邻居谁愿意承担照顾老人的工作,那么州府就会给出一部分钱来奖赏愿意承担这份责任的人。

    当然,这个钱给的也不会很简单,毕竟州府之中的存额也实在不多,为了防止有些人冒领这份钱,凡是可以领到照顾金的老人家,都必须经过四位大夫的联合诊断证明老人家真的是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才能领取这份照顾金,除此之外的老人,则不能给予这份钱,如果有欺骗行为存在的,则关入大牢四个月,并且还要罚钱,如此一来,也算是最大程度的遏制了欺骗州府的情况存在了。

    办完了这件事,时间差不多也就到立冬了,整个秦州的气候顿时间又下降了一个档次,每天的平均温度基本上只有五度左右,到了晚上甚至会达到0度,在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年代,一般到了这个温度,人类的活动也就基本停止了,徐清也是如此,除了每天在衙门里办公之外,他已经很少出去处理事情了,家家户户也开始点起了暖炉,一时之间整个秦州上空都飘荡着一股煤味儿,很是影响食欲。

    徐清自然也被影响了,不过这倒不打紧,毕竟他做的也不是体力活,多吃少吃除了有点不舒服之外,其余倒是没什么感觉,可徐王氏却是真的有些受不了,她进入秋天之后,肚子便开始越来越差,食欲也跟着下降了许多,现在整个人除了肚子大点之外,其余地方相比以前都瘦了很多。

    这可是愁坏了徐清,他可不想徐王氏为了生个孩子把自己给累倒了,为此,他是变着法的给徐王氏做各种吃的,什么烹炒煎炸他是全部来了一遍,还尽量把菜做的酸一些,这是徐清做菜过程中发现的徐王氏的一个饮食习惯,相比起清淡的东西,他更喜欢吃那些酸酸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不是怀孕的缘故还是徐王氏本来就爱这个,反正不管怎么样,只要徐王氏爱吃,徐清就不停的做,也不假手他人,全部自己来干,倒真是让徐王氏的胃口恢复了不少。

    不过这倒是把一众仆役给吓了一跳,君子远庖厨,这是孔夫子的老话,他们这些下人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徐清竟然会做菜,可做出来的东西,却真的很棒,虽然他们没有吃过,可是光看那造型,就一定是京城中的大师傅们才有的本事,这一下顿时让徐清厨神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徐府,不少徐家的厨师们,每到徐清开始做菜的时候便纷纷侍立在旁,小心观摩,半月之内,整个徐府的饭菜可口程度便直线上升,这直接导致徐宁和徐泰开始长胖了,以及办公加班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都是来蹭饭的。

    就这样,时间继续缓缓流逝,很快两个月的时间又是匆匆而过,时间也终于是走到了一年的末尾,十二月了,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