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马和堂堂正正的胜利,对于战争所会带来的伤亡和损失,他们是不怎么在乎的。

    而因为这些年轻官员的态度,整个朝堂之上的氛围便也愈加诡异了起来,从原本的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对峙,变成了主和派与主战派之间的对峙,其中朝堂之上的所有官员,几乎都是主和派,他们占据着朝廷的全部高位,而在各中央直属的衙门里,却充斥着大量的主战派,他们往返与酒肆之中,向百姓和达官贵人们鼓吹着战争的好处和自己的一腔热血,这也让许多百姓也纷纷激进了起来,若不是赵祯下令严管汴京各处,或许大规模的请战游行早已经爆发也说不定。

    这就是裴德衍回到汴京是的景象,也正因为情势已经到了如此紧张的地步,当裴德衍将谈判成功的消息告诉给徐清的时候,他简直兴奋的要从椅子上跳到桌子上来段disco了,富弼这段时间可谓是成了个写词高手,每天都有一封信从瓦桥关外传来,用着不同的方式在警告、催促、恳求徐清赶紧加油,这老官僚平日里可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看得出来,他是真的要被辽国的人给逼疯了,徐清虽然身在后方,可却也是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毕竟要是真开战了,就算此时女真起兵了也已经是晚了。

    毕竟辽国人还没有傻到在自己的士兵已经深入他国的时候再把他撤回来,然后奔波千里之后再去打另外一场地形迥然不同的战争,除非是傻子才能那么干,辽国的皇帝或许是个傻子,可那些真正握有权利的人可没有一个是傻子,所以徐清赶紧带着裴德衍进了皇宫,将裴德衍和完颜乌古乃所谈成的条件原封不动的告诉给了赵祯。

    而赵祯听完之后,心里也颇为满意,也立刻让徐清草拟了圣旨,开始正式执行援助女真族的行动,回到自己衙门之后,徐清立刻用密语给富弼写了封信,告诉他行动开始的消息,而另一边,徐清也赶紧准备了起来,运送给女真族的物资他早已经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运送到了日本的九州和高丽与日本之间的济州岛上,只要一道命令而去,最多不过半个月的时间,所有物资便能运抵东北,供女真族使用。

    可这也只能是供女真族使用而已,裴德衍关于女真族现状的报告让徐清颇为失望,不到十万的人口,按照游牧民族的特性,应该是能武装起超过四万的军队,可四万的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自己是暂时给不了那么多的,最多只能给出一万人装备的武器,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还得是不包括马具的情况下,若是要连人带马全副武装的话,徐清最多只能提供一百套左右。

    而这样的一支军队能够短时间内对辽国的百万大军造成什么威胁么,徐清的心中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必然是没有什么威胁的,那完颜乌古乃只要是聪明之人,拿了装备之后必然是要先从统一女真族开始,等把整个自己的种族统一之后,再向外夺取其他东北少数民族的地盘和人口,根据高丽商人的信息来看,到那时完颜乌古乃手底下就能够有大概五十万到八十万左右的人口,能组建的军队则在十五万到二十五万之间,之所以会有十万左右的差距,完全是要看完颜乌古乃是不是一代真正的雄主了。

    若是一个杀人成性的疯魔,那么其他部族必然不服,到时候血腥之灾自然也免不了,可要是他有些机关算计,那到时候军队的人数能维持在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上也犹未可知,游牧民族相对于农业民族,士兵的价格本来就要低廉很多,能组建起如此庞大的军队也不意外。

    可是到了那个时候,尽管可以给辽国带来不小的压力,可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呢?一个月之后,还是两个月之后,这是无法确定的事情,其中更关键的是完颜乌古乃即便有野心,可他要是同时也有足够强的控制力呢,到时候只要他忍到宋国与辽国开战,然后再发动军队进攻其他部族,那自己的计划可就真的功亏一篑了。

    有什么办法能让完颜乌古乃不得不抓紧速度来向辽国发起挑战呢,徐清的心中默默的想到,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他看着一旁的裴德衍不由问道:“裴将军,那位完颜首领,对于外部的世界,了解得多么?”

    旁边裴德衍正在骑马,见轿子中的徐清说话,他默默的弯下了腰,想了想然后说道:“了解应该不多,我跟他说船只会从日本跨海而来,他听完之后问我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日本在哪,那可是离他们很近的地方存在的国家,他竟然一点都不知道,想来对于外部的世界,应该是更加不了解吧。”

    听到这番话,徐清的心中不由一动,战争这东西,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决定战争的关键性因素无非就是兵力、降临,更高明一点的则是能够看出后勤和经济对于战争的影响,而到了现代,决定战争关键性的因素便又增加了一个,叫做信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信息的作用在现代战争中,是越来越重要的。

    而现在,这位完颜首领却严重缺乏对于外界的信息,而宋朝却掌握着几乎所有国家在市面上流通的信息,这里面,可是大有文章可做啊,想到这里,徐清赶忙从牛车上跳了下来,登上一匹战马之后,让裴德衍跟着便直接向着皇宫的方向而去,一旁的裴德衍见徐清风风火火的样子,一时之间都有些懵了,这不刚才皇宫回来么,怎么现在又要过去了?

    不过还没来得及他细想,徐清已经骑着马跑出了数百米开外,裴德衍只得赶紧追上徐清的步伐,两人一前一后很快便重新回到了皇宫门口,那门口的守卫见两匹快马向着皇城而来,心里瞬时间警惕起来,等人离得近了,这才看清两人是刚刚才离开的三司使和裴将军,虽然奇怪与他们为什么原路而返,可众人也纷纷将兵器收了起来,面对朝廷大臣,尤其是皇帝的重臣,用兵器对着他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也是一种不想干了的表现。

    在太监的禀告下,徐清和裴德衍重新回到了垂拱殿中,赵祯看着重新走进来的徐清,自然很是惊讶,问道:“徐卿,你怎么回来了?”

    “陛下,臣赶往家中时,突然想到一事,此事对国家事关重大,所以不得不沿路返回,来此禀告陛下。”徐清说着便把自己对于完颜乌古乃的猜测告诉给了赵祯,听完徐清的话后,赵祯脸上的表情也有了些紧张,若是这个计划失败的话,那么按照现在的状况,得到的结果恐怕就是战争或者是相比起一个月前更为野蛮的掠夺了,当时只要城镇十座而已,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数字会涨到多少,赵祯也不知道,前途未卜的命运,怎能不让人害怕呢。

    看着徐清,赵祯眼带期许的问道:“徐卿,此事事关重大,若是失败,恐富卿先有所危难,你既如此急不可耐回来告诉朕,那便一定有什么良策可在完颜乌古乃背后推波助澜,计将安出耶?”

    “回陛下,臣确实有一计,可让完颜乌古乃立即行动起来,只不过此策,恐有损国体啊。”赵祯的问题,正是徐清回到皇宫的目的,他的心中确实已经有计划了,可这个计划若是没有皇帝的同意,是万万不可能执行的。

    “哦,爱卿快说,朕恕你无罪。”赵祯问道。

    徐清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说道:“只要陛下以兄弟邻邦之仪对待西夏,而不再以君臣之仪来对待西夏,臣可以保证,不出一个月的时间,完颜乌古乃必定全力完成我们所想要的目的。”

    “什么,让朕以兄弟之礼对待李元昊那个叛国之贼!”赵祯真没想到徐清的计划竟然会拉扯上在这件事中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西夏,这让赵祯一时之间有些接受不能,在他的心中,虽然恨着辽国,可在赵祯的心中,对于西夏的恨才是更加刻骨铭心,毕竟辽国在宋国之前便已经建立,要说多痛苦也称不上,只是有些不甘心而已,可李元昊却不同,他是活生生把宋朝的土地给割裂了出去,这对于宋朝的皇帝来说,自然是血海深仇,现在让自己跟李元昊称兄道弟,赵祯情急之下便说出了以上这番话。

    不过他很快便冷静了下来,徐清并不是一个无中生有的人,也不是一个大放厥词的,所以他很快便问道:“朕与西夏称兄道弟,与女真何干,完颜乌古乃又岂会因为李元昊而全力奋进?徐卿,其中因果,可否诉与朕听。”

    (本章完)

第274章 274。阳谋大势() 
“陛下臣之所以如此做,其中应由还请陛下可以细听,完颜乌古乃,臣虽然没有见过,可作为女真族的第一勇士,也是最为强大的部落首领,其实力和心计必然不少,若是让他茫然起兵,必定会畏畏缩缩,这样一来,我等之计策与目标必将落空,到时一场大战又或者是割地赔款必然少不了,所以我等必须要给完颜乌古乃创造出一个让他可以肆无忌惮释放自己心中野心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在微臣看来,就在于西夏国主李元昊。

    此人金戈铁马一生,武功赫赫,可是为人却过于桀骜,虽守弱土,却以王朝国号相称,自比与辽宋之间,不以小国自居,自从在战场上两次三番击退辽宋的军队之后,更是狂傲不可一世,可称得上是骄傲放纵之人杰了,而这样的心胸与气魄,到现在为止,无论是辽国还是宋国,却一直都没有承认他大国的地位,来往使节的诏书上,也往往是以臣礼对待他,李元昊桀骜如斯,心中必然是十分不满的。

    而陛下若是在此时,能够以兄弟之礼对待与他,李元昊心中即便不生欢喜,也必然会有骄纵之情溢于言表,而在他的心中,也必然会记恨起另外一方来,毕竟我宋国武力虽不如辽国,可财富可谓富甲天下,十倍于辽国也犹有甚焉,我朝都承认了西夏的地位,而辽国却并没有承认西夏国的地位,以李元昊之心胸,必然会趁现在这个辽国军队屯兵与瓦桥关的大好时机,率兵前往夏辽边境之上。

    此时无论辽国是允诺夏国同等地位,还是想要保持原本的状态,都势必要调动军队前往夏辽边境以防止有万一的情况发生,辽国虽大,军队也有上百万,可是真正的精锐却也只有二十余万而已,其中绝大部分的军队安排在了瓦桥关边境,此时我朝也已经在此地集结了四十余万的军队,还有六十万的民兵、乡勇,兵力已达到辽国军力的一倍,此时从瓦桥关调兵,必然会使防线出现巨大的破洞,萧惠不是傻子,这样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做的。

    所以兵力只能从其他地方调配,而唯一可以进行调兵的地方,便也只有东北了,在那里,有着辽国为数不多堪称精锐的部队,而如今,女真分划为两个部族,其中熟女真已经纳入了辽国的统治之中,而另一部分虽然没有归服,可在辽国的计策之下,也是常年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状态之下,温饱尚且不能,更别说打仗了,调动那里的军队,就十分的合理,而只要东北的军队开始减少,完颜乌古乃就有了一个十分适合的发兵机会,到那时,就由不得他再继续犹豫了,毕竟东北空虚的机会就这一次,若是失去了,那完颜乌古乃真的配不上英雄这个称号。

    陛下,这就是臣之所以要陛下对西夏行兄弟之礼的原因,忍一时之屈辱,得长久之昌隆,此乃百年大计,还请陛下慎重考虑。“赶到皇宫的路上,徐清的脑海中慢慢勾勒出了自己心中的计划,在他眼中,这计划无疑是十分可行的,而他不知道的是,当年富弼劝服辽国时,用的就是这个办法,引西夏与辽国作对,然后坐山观虎斗,而现在,这个计划则从徐清的嘴中说了出来,历史这个东西,有的时候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赵祯听完之后,沉吟了一番,对于李元昊的了解,赵祯可以说是非常的深了,毕竟他登基一来,与西夏国开战的次数是最多的,几乎每一年都会打上一次,唯有去年才稍稍停下了讨伐的步伐,而几次征战以来,对于李元昊的脾性,赵祯也摸到了一点,确实如徐清所描述的那样,一个十足的自大狂,以李为姓,说自己是唐朝皇室的后代,这种种举动,无一不是在挑衅着辽宋两大国的底线。

    若是真的与他称兄道友,李元昊或许真的会如同徐清所说的那般行动也说不定,可是赵祯的心中还是有些不确定,他看着徐清发问,“徐卿,李元昊虽然桀骜,可也多有谋断,他真的会如此轻易的中计?“

    “陛下,此虽计也,亦是势也,近两年来,西夏东征西讨,从我朝与辽国之间夺取了大量的土地,此虽让李元昊之财富与日俱增,但也让他心中的骄纵之情越发放纵,据西夏之中的线人汇报,李元昊从去年开始,便在西夏国内广泛建造遗冢,足足建造了三百六十座,每建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