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再加上赵昕既然能够短时间内找到那些朝堂上大臣们的犯罪记录,他们的犯罪记录难道就难找了吗?到时候若是开除出去,可就一点也不划算了,群龙无首之下,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就在这样的态势之下,赵昕很快便掌握了局势,在将朝廷之上的保守派高官尽数去除之后,赵昕便立刻将对保守派的排挤发展到了地方,将全国所有掌握在保守派官员手中的重要城市、交通节点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人,还有军队之中倾心于保守派的人也进行了一次大换血,这么一轮下来,上百名官员落马,上百名赵昕的亲信被安插进了全国各地,如此一番大动作,自然也引起了天下人的侧目。

    不过赵昕还在稳重,在更换了这些重要城市、据点的官员之后,赵昕并没有在继续攻击那些保守派的官员们,小城市才是那些保守派数量最多的地方,而赵昕却并没有选择攻击这些地方,这一下就让保守派内部对于是不是要继续反对赵昕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而赵昕通过这一分歧,便立刻巩固了自己在这些重要城市的权利,等保守派的人员们商量好之后,情况早已经是无法改变了。

    赵昕的这一举动,对于保守派来说自然是十分狠厉的一次打击,而对于革新派来说,也算是看了一出惊险的戏码,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官员纷纷都对赵昕的杰出政治才能表达了欣赏,能够在不动摇国家的基础上成功将保守派除去,这样的手腕,可真称得上是帝王心术了。

    当然,这样的手段也让朝中不少人都有些忌惮,作为大臣,谁都希望自己头上的老板能够昏庸一些,平常一些,只有如此,他们才能从国家这个大公司里,多拿到一些东西来补贴自己,若是老板太过聪明,那么他们这些员工自然也不能有太多的动作,这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革新派自然也是如此,毕竟贪财这事跟政治信仰没什么关系,只要是人,就有贪念,不是名就是利,害怕赵昕,忌惮赵昕自然也是无可厚非的。

    赵昕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不过他也不在乎,他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对于这些朝廷大员,贪污是必然的事情,只不过是多是少的问题而已,只要不超过那一道红线,赵昕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固然赵昕的内心之中不想如此,可没有办法,要想让这些人为己所用,若是一味限制,则必然会让这些人离心离德,到时候朝廷也就必然会动荡起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靠一代人便可以的,赵昕也是充分了解了这一现实之后,才会坐下如此的决断,可以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这场政治风波之后,赵昕便带着自己的内阁成员们离开了皇城,来到了汴京城的郊外,进入汴京大学参观,这次参观,立刻引起了全国的注意,因为这是宋朝皇帝有史以来第一次参观一座现代大学,赵昕是开天辟地头一个,即便是校方也感到很是惶恐,在进入校园之后,赵昕倒是态度坦然,在校园之中走走停停,徐清、韩琦、范仲淹等人紧随在后,徐清并不是第一次来到汴京大学,可以说全国所有的公立大学,他是已经全部去过了,可是陪着赵昕这位皇帝来,他倒真是第一次。

    对于赵昕的目的,徐清也是了解一些,无非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到访,让书院与大学之间的天平可以更加倾斜向大学而已,赵昕锐意改革,希望能够尽快将国家中的保守势力驱逐出去,这么做,实在是很符合赵昕的逻辑,对此徐清也是毫无办法,自从保守派被逐出中央之后,即便地方上偶然还有一些波乱,可这都不会影响中央朝廷的政策。

    此时的宋朝,并不像是汉唐时期那般,地方政府掌握着十分庞大的权利,宋朝不同,原本作为封建帝国,他的统治集权程度就要远高于汉唐,而在工业化之后,赵祯便逐步进行了一系列的官职改革,现如今的宋朝城市之中,官位的数量虽然没有前世那么多,可也不像原本那样,只有县令、县尉、主簿那么三个有品级的官员了,官员的数量增加,自然让权力变得更加分散,而想要让这么一伙人齐心协力反对赵昕,无疑是十分困难的,赵昕只需要在这其中安插上一个革新派的人物,便能让这些人的想法流产,所以这些人在地方上对赵昕是没有任何威胁的。

    不过赵昕这样大胆的作为,也让革新派的人开始有所顾忌,尤其是赵昕所提拔上来的那些人,许多都是一些革新派中的年轻人,他们之中有些甚至是从六七品的官直接好几级跳成了三四品的官,这样的上升速度,自然让许多年轻人都有些过于膨胀了,而原本无人搭理的处境,现如今变成了车水马龙,这种境遇的转变自然让许多人开始膨胀了,光是徐清所了解到的,便有好几起重大收受贿赂的事件,其吃相比起那些保守派大臣,简直是更为狠厉,这种状态之下,实在是让宋朝的朝政有些向着恶化的方向偏去。

    徐清也为此事曾经和赵昕谈过一次,可是赵昕对于徐清的警告却并不放在心上,只是说会注意,然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对于那些窃据大位的人丝毫没有一丁点的惩戒,依旧让他们坐着朝廷之中的重要位置,这让徐清在内心中十分的不满,同时也很是自责,可以说那些保守派官员的离职,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原因才离开的,而现在换来的这一批年轻官员,其吃相之难看,实在是让徐清很是愧疚。

    贪污他能忍,毕竟这是任何时代都不可能避免的话题,再加上这可是封建时代,正是人情社会向人治社会转变的过程,法治只存在与最底层之中,完全是上层对于下层的法治,士大夫们是根本不受法律所约束的,对于他们来说,一个普通老百姓若是从老板家里偷了一两银子便要打板子,而他们从国家身上偷了上万两的雪花银,也根本没有任何的事情,甚至还有可能被称上一句青天大老爷,这便是现在法律的本质。

    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想要惩处贪官污吏,除非是皇帝想要惩处,不然他们就算再贪,法律也是根本不可能除掉他们的,对于这一点,徐清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他也并不认为在这种状况之下,朝廷真的有可能变成一滩清水,不染任何浑浊,即便是范仲淹、韩琦等人,也是不可能孑然一身的,因为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可徐清的心中还是有一根准绳的,那就是可以贪,但不能贪到动摇现行体制的程度,可以对官僚制度出现腐蚀,但不能到把整个官僚体制变成彻底的吸血虫,这是徐清所绝对不能容许的,而现如今赵昕的所作所为,在徐清看来,便有着这样的态势。

    他的初心是好的,希望能够任用年轻人来改变朝堂之上的暮气,可是他却没有想过,这些年轻人到底受不受得住外部世界的诱惑,是的,他们是有理想的,他们梦想着将这个国家建设成为更为美好的国度,可这只是梦想而已,身为小官,没有权利时,做梦自然可以,可等真成了掌官天下机要的重臣之时,在发现现实其实并不那么简单的时候,在看到要完成一件小事便需要挠耳抓腮,费劲千辛万苦的时候,这些年轻人还能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往下走么?

    有,但很少,这就是事实,与随手捏来的钱相比,他的权利只需要拿到外面去交换成钱财,他只需要短短几年的功夫,便可以赚下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这样的事情有几个人能忍住呢?而在另外一边,千辛万苦解决了一件小事之后,你能得到的又是什么呢?百姓的拥戴,还是流芳千古?

    多半还是毁誉参半,这便是现实的残酷性,在这一点上,自然是经过多重历练的官员更为有能力担任这些职务,而现在,这些职务许多都交给了这些二十多,三十出头的人手上,时,许多人便很快陷入了腐化之中,贪污起来,简直不知道收敛,钱权交易的范围之广,简直让徐清都感到触目惊心。

    这种情况,别说是徐清了,便是其他宰相,心里也是十分的不满,平日里工作上也是经常训斥,可是又有什么用的,他们是皇帝宠臣,除非皇帝想要开除他们,不然他们就根本走不了,吏部能管的只有四品以下的官员,四品以上官员必须要经过皇帝的同意才能升迁或者下放,这是宋朝体制所决定的,在这种状况下,他们便也越来越无法无天。

    这种情况,很像是王安石的变法,初心是好的,可在执行的过程中便走了样,赵昕也是如此,那颗希望国家能够快步向前,猛烈发展的心是好的,可奈何人心如海,深不见底,当人掌握了权利之后,原本的同志转眼间便站在了你的对立面,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已经站在了你的对立面,而你却依旧相信他,这才是最可怕的。

    而现如今的赵昕,便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下,他依旧认为那些人充满这理想,之所以贪污只是为了贴补家用而已,说了几句不重不痒的话后便放任自由了,在他看来,自己用的这批人就算再坏,也不可能背叛自己,他们是忠诚的,这一点对于赵昕尤为重要,现如今的他深知朝堂之上,皇权的力量开始衰弱,士大夫和商人阶级的力量开始增强,若想要让自己这个皇帝还能继续有用下去,就必须保持皇帝的绝对权力,如此一来,就必须要有一批人在朝堂之上帮自己的忙,而这些贪污的磕头虫,便是他所需要的,这便是赵昕的想法,残忍却又无比的现实,这也是他之所以会不听宰相们谏言的理由,不是不想听,只是没办法而已。

    (本章完)

第334章 334。革命的种子() 
巡视大学礼堂,学生们对于赵昕的到来自然表达了无比的热枕,赵昕对于革新派果断的支持,也让众多学生对于这位领袖产生了十分良好的感觉,每个人的脸上几乎都带着十分热情的微笑,赵昕被学生们包围在其中,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不得不说,他喜欢和年轻人们在一起,这会让他感觉到自己还是个年轻人,待在朝廷里实在是太累了,整天都要面对一群谨慎小心的大臣,尽管他们有着十分睿智的大脑,可是在幽默风趣上,自然是不能跟赵昕站在一个地方说话的,所以原本既定一个小时的访问计划最后以2。5个小时告终,在众人的欢送下,赵昕离开了汴京大学,回到了皇宫之中。

    随后几天时间里,赵昕连续不断的前往汴京附近的大学中参观,与当地的学生进行深切的交流,甚至还真的握住了几个全校的优秀学生聊了几句,可把这些学生激动的浑身发抖起来,而赵昕也十分的痛快,这些人大多都很稚嫩,在赵昕的面前根本不会撒谎,跟他们聊天,也让赵昕很轻松,一来二去,汴京附近的大学显然就不能满足他了,可皇帝离开京师前往其他地方,这对于整个朝廷来说实在是个很大的问题,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赵昕即便只是离开皇城到郊外,整个行动就需要动员成千上万的人为其保驾护航,若是去往其他地方,人数就会愈发增加,到时候花费的钱财也将不会是一个小数字。

    而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赵昕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汴京城大大小小,公立私立的大学,却连一所书院都没有去过,这让保守派们更加感觉到惶恐不安,赵昕反感儒家的态度如此鲜明,这自然让很多人开始从书院里退学,选择加入大学中研读新的知识,一时之间,诸多学院的学生数量开始大幅度下降,这种种的状况都让朝廷上下弥漫起了一股诡异的气氛,所有人都在猜测,赵昕到底还有多久,就会宣布废除儒家在朝廷之上的地位呢?

    这个问题自然也不停的徘徊在学院学子们的脑袋上,现如今上大学明显是要比上学院在就业方面容易的多,中产阶层之中,大学生的比例也比儒生高得多,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人去上学院,就是为了能够通过科举制进入朝廷为官,可以说现如今的学院如同党校一般,是成为高级干部的必经之路,而现在赵昕对于儒家摆出一副拒之千里之外的态度,这自然很难让儒家学子继续安静的在书房中念书,毕竟要是哪一天赵昕突然宣布废除科举制,改为选官制度,那他们这群人可就真的白读了,这怎么能让人不惶恐呢。

    尤其是那些已经三四十岁的中年儒生,对于他们来说,不像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即便儒学不行了还可以进入大学中从头再来,他们只能继续往这条路上走,而前方则是注定黑暗的,这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过残酷,所以一时之间,请愿的活动又一次甚嚣尘上,这一次,赵昕并没有给保守派继续操作的机会,他在意识到百姓开始疑虑未来的时候,立刻便在第二天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