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未知,人们总是会踌躇,这是人类的共性,古今亦同,更何况现如今的城市生活并不像后世的城市生活那么美好,甚至在自然生态上要比农村坏的多,这个时候愿意进城的人又有多少呢?

    非常的少,所以为了让这些农民愿意进城,朝廷还颁布了许多刺激性的政策以刺激百姓进入城市中工作,其中包括一些每年免费的医疗次数,还有只要工作三年以上买房就能由朝廷报销一部分的钱,以及在房屋建筑上,都是按照标准严格执行的,这时的工人所居住的房子,都是十分舒适的,既有厕所又下自来水管道,可以说是十分先进的。

    可到了后来,随着第一批农村人口进城以后致富的消息传回到乡村,这自然引发了许多人想要到城市里工作的热情,尤其是那些原本都是苦出身的穷哈哈们看到昔日同穿一条裤子的兄弟如今已然是人模狗样的站在自己的面前,住着独栋小砖房的时候,自然激发了他们想要过上这种生活的欲望,从这个时候开始,进入城市的人口开始快速增多,而到了这个时候,昆山县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井喷期。

    面对这样的井喷期,你自然不能指望这些传统官僚可以像技术官僚那样妥善的安排这些涌入城市的农民得到满意的安置,在他们原本的设想中,一年各地区向昆山县涌入十万人口,就已经是他们设计的最高目标了,可事实却是在这一年中,涌入昆山县的人口足足有五十万之多,这超出了昆山县衙门所设计的极限的五倍!

    整个城市顿时变成了一座被人肉填满的城市,这是整个宋朝所有的士大夫们都没有想象到的恐怖画面呢,而原本的规划自然也彻底报废,在他们的设想里,一边建着联排房,然后一边让百姓们入住,这样一来,昆山县的发展也是井井有条的,可是大量人口的涌入,立刻让整个规划变成了一张废纸,无数的烂尾楼开始在昆山县中出现,里面填充着大量的农村人口,还有的则是直接居住在了临时搭建起来的贫民窟中。

    之所以都不愿意离开,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家乡来到城市,是需要路费的,而路费没赚到之前,谁有愿意回去的,再说了,前者已经在这座城市中成功了,若是什么都没有做到,连一分钱都没有拿回到家里,又有哪个男人好意思呢?所以许多人呢都留了下来,而看到如此多的劳动力涌入城市之中,衙门自然是头痛的很,可对于那些商人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原本劳动力稀缺的时候,他们必须要给这些工人很好的待遇,他们才能够留下来在工厂里做工,而如今,劳动力已然是充分的过分了,他们自然也不用花费那么大的力气去讨好这些工人们了,工人的待遇下降,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不过尽管如此,这些工人们在城市中赚到的钱还是要比他们在农村耕地要赚得多,毕竟宋朝并没有进行过土地革命,所有的土地也是私人的,大多数的土地都集中在地主的手中,真正老百姓手中的地是非常稀少的,而靠着这些地,一般一家人最多也就只是够糊口而已,而且随着宋朝的科技提升,原本死亡率极高的婴儿现如今死亡率大幅度下滑,农村的人口自然也越来越多,原本生七个活两个,这一亩三分地还能支撑个两代人,可现在是生七个活五个,这一代人下去,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活路了,而去往城市打工,也是没有办法的一条路了。

    这样一来,城市的人口自然是越来越多,而昆山掌握这宋朝最优秀的港口,自然最大笔的投资都在这一块区域里,很快,昆山县的人口就超过了杭州、越州(宁波)、扬州、苏州等大城市,成为了华东地区的第一大城市,人口超过四百万,以仅次于汴京城,作为第二名成为享誉全球的超级大都会,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已然不是什么稀缺品了,所以工人的待遇自然也是越来越低,而对此,衙门也很少去管,原本答应工人们的房子此时自然也是不作数了。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更多的农村百姓进入城市务工,以让本就臃肿不堪的昆山再继续增加人口,朝廷还让昆山府衙门尽量限制农民人口进城务工,以免城市被越来越多的人口给压垮,四百万人居住在这不到一千平方公里的地区,要是有什么鸡流感、禽流感、鼠疫之类的病,那死起来可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这种事情只要发生,便是宰相们该下台的时候了,所以综合所有的考虑,朝廷便做下了这个决定。

    可是朝廷这本是好心的决定,却让当地昆山府知府毛遂见抓住了商机,此人乃是庆历四年进士,为官已有七载,先后担任过三县县令,最后因为工作成绩的优异以及在朝廷中有着十分强大的背景,被调到昆山县来担任知县,第二年昆山县便改制成为昆山府,这毛遂见也瞬间从一个六品官直接升格到了四品官,凭空升了六级,相当于是从以地级市的市长直接变成了直辖市的市长,地位甚至要比省长还来得高,可以说毛遂见是十分幸运的。

    不过此人的工作能力也确实配得起这份运气,自主政昆山以来,将昆山治理的是井井有条,每年的经济数据拿出来,都十分的亮眼,即便在总量已经高出周围城市接近与一倍的状态下,依旧保持着比周围城市还要高的增长率,这里面尽管有地理位置的关系,但毛遂见的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在工业发展和服务业上,毛遂见都十分有本事,现代意义上的CBD综合办公区,便在毛遂见的大胆举措下建立在了昆山府黄浦江岸旁,其规模自然不能跟现代意义上的路鸭嘴相提并论,可是这也让昆山府的发展得到了质一般的飞跃,除此之外,有轨火车的发展也十分的顺利,整个昆山府中,总计两条有轨火车路线让城市的交通变得畅快了不少,这些都是他的杰出贡献。

    可在农民工进城务工上,毛遂见却起了歹念,他这个人,对于那些商人可谓是非常的尊敬,这一点于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有着很大的区别,也正因为如此,毛遂见才能在昆山将这些商人们留下来,将整个昆山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可在另一面,对于那些农村来的务工百姓,他却是极度的看不起,同时在商人们身上他为了经济考虑,不敢对他们大行贪污之道,可对于这些百姓,他却是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忍。

    当然,他本人其实对于财富并没有多少的追求,他更想要的是名垂青史,然后进入宰阁之中,成为像徐清这样的一代名臣,可是他想要名,底下跟着他工作的官吏们可不能靠着名气活着啊。

    光是靠着那死工资,他们怎么享受生活,他们要的是过一天是一天的美好生活,至于是不是名留青史,他们可不在乎,毛遂见作为他们的头,严厉禁止他们向富人们要好处,可在对待百姓上,他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此来让这些官吏继续跟着他工作。

    没办法,现如今的宋朝官场,潜规则便是如此,富裕的地方和不富裕的地方,所有官吏的工资都是相等的,如此一来,贫穷地区的官吏过得自然是无比的舒服,可对于他们这些物价高昂的大城市官吏来说,那点工资,甚至不够他们请保姆的,作为官吏这一级别的人物,怎么说也是统治阶级的一份子了,连个保姆都雇佣不起,这自然在他们的眼中是一种有失体面的事情,毛遂见知道这一状况后,也只能是随他们去了,这样一来,官吏们等于是得到了毛遂见给他们的尚方宝剑了,立刻便对这些农村务工人员开始敲起竹杠来。

    (本章完)

第337章 337。工人运动爆发() 
他们用的方法也是千奇百怪,比如说将去往昆山的路上设置许多的障碍,放下各种各样的检查,名义上是遵从朝廷的指令,对于进入昆山的百姓严加排查,其实则是利用拖延时间,来让进城百姓不得不上缴一部分财产才能顺利向前进,这么一路过来,一般老百姓身上的银子也就都被拿走了,通过这种方法,许多昆山府的官吏都是赚的盆满钵满,而百姓自然是痛不欲生。

    进城之后,更为凄惨的日子才开始到来,他们先是被自己的同乡带到昆山府的郊区,然后被安排住在最小最破的房间里,二十多个人住在一间之中,只要住的时间一长,房间里就会有各种各样难以忍受的味道,这种房间普遍没有什么窗户,位置也不是特别好,除非下雨刮风,不然里面的味道也是很难散掉的,除此之外,下水道、自来水这些东西,自然也是全部没有的,只要一出门,便是污水横流,甚至比起乡村的环境来说要更加的恶劣。

    并且在他们居住地的旁边,就是一座座巨大的工厂,二十多米的烟囱里不停的排放着黑色的烟,底下的排放管里则是不停的流出无数带有破坏性的污水,这些污水顺着渠道便流进这些贫民窟中,而他们便生活在其中。

    要想适应这一切,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不过身无分文的窘境和乡村之中的欠债却让他们都不敢立刻离开,赚到钱,然后回到自己的家乡盖房子,这几乎已经成了每一个来到昆山府的农民心中唯一的坚持了,而靠着这个坚持,大部分人挺了过来,而还有一部分人则受不了贫民窟中那肮脏的环境离开了。

    可是他们离开之后,却去不了任何的地方,城市中豪华的房子需要高昂的租金,那不是他们这些初出牛犊能够租得起的,而回到自己的家乡,这显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到了这个时候,能够在家乡继续幸福生活的人,基本上是不会来到城市里打工的,会来的,都是那些农村家庭里的第二个孩子,第三个孩子,第四个孩子,他们的家庭所拥有的土地太少了,只能把所有土地给第一个孩子,才能够保证家族继续往下延绵,那么剩下的孩子,自然只能自谋生路了,来到城市,便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所以回到家乡,是一点也不现实的事情,他们能做的,只有继续留在城市中,然后变成流氓地痞,加入当地的黑社会,做刀口舔血的工作,以此来谋生,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赚到大量的钱,然后住进漂亮的公寓之中,不用在贫民窟里挣扎求生了,而这样的机会,自然是需要用生命来做代价的。

    根据昆山府的不完全统计,每一年昆山府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大概都在一万人左右,其中有两千人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而死的,比如说泥石流,或者是被开动的火车给压死之类的,剩余的八千人几乎都是黑帮火并的时候被打死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三千人失踪,看得出来,昆山府中有许多人生活的并不是那么的如意,甚至称得上是生不如死,也正是因为如此,黑帮才会在这个地方如此横行,他们穿梭在每一条窄小的通道之中,进入到每一家正在营业的商店中,以保护费作为自己的谋生,而还有的则是经营一些倒卖火器到国外的工作,可以说是什么赚钱干什么,整个昆山府从事黑帮活动的人,大概在二十万人左右,并且每年都会有新的人加入,数量只多不少,如此多的人,可想而知,昆山府的治安到底差到了什么情况。

    而离开贫民窟进入黑帮,这只是少数人的选择,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去做这种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计的,虽然住在贫民窟中让人难以忍受,一个翻身甚至都有可能压过了三四个人,可这总好比去混黑社会,纵然那里有真金白银,可能成事的人总共才只有几个,大量的人终究是零落成泥碾作尘,连香都不会如故的,所以大多数人依旧是乖乖的住在贫民窟里,然后被安排进附近的工厂工作,一年几乎不会有什么休息天,工资也是一年一发,每天的工作时间要到十个小时以上,这种种的折磨,许多人便在这过程中又有一部分加入了黑社会。

    而咬牙坚持的人则往往活不到三十岁,这时的工人可不像现代的工人,有着各种各样的保护还有各种大型机械,此时只是发明了蒸汽机而已,内燃机才刚刚诞生的年代,电力、电气什么的都还没有影子的,在这种时代中,炼钢之类的手段比起古代来不会高超多少,只是在容器和规模上庞大了无数倍,自然也危险了无数倍,尽管有绳索拉着人,可依旧会时不时的有人掉入到熔浆之中,直接化作一股青烟死在了这大熔炉之中。

    这是钢铁厂,还有的厂商相比起它来,则要稍微好一点,可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工业时代,卓别林的电影充分说明了那个时代的工人到底有多么的惨,每天重复着机械性的劳动,然后没有任何的保障,这也是为什么工业化之后没多久,社会主义思想就能在整个欧洲大陆风靡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工人过的实在太苦了,即便是他们居住的贫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