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4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徐清还是坚持教育为本的,毕竟中国社会的惯性是巨大的,自从科举制诞生之后,中国人对于教育的推崇就是狂热的,即便徐清推崇更加多样的教育,恐怕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人们的想法,就像在现代,从运动员是傻大个到运动员也可以是受人喜欢的明星,这中间到底花费了多少的功夫。

    在以前人的眼里,只有那些读不出书,又调皮的孩子才会去当运动员另谋出路,而真正会读书的人是不会去做这些的,而现在,这种情况总算是好转了一些,但也十分有限,徐清想要短时间改变,显然也不可能。

    他能做到的,最多就是象日本教育那样罢了,日本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十分相似,那就是课业繁重,几乎能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这一点上,中日韩三国几乎没什么区别,儒家文化圈,对于教育的重视自古皆然,但是在学习之外的娱乐上,日本显然要比中国做得好,层出不穷的烟火大会,夏日祭,冬日祭,都是同学们可以快乐的源泉。

    当然,中国的学校也有这样的活动,小学有六一儿童节,大了有五四青年节,除此之外还会有运动会、春游之类的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频繁,学生更多的还是不停的学习,不像日本,这些活动非常的多,且政府也会专门空出时间来让学生们可以放松一下,这种教育方式,既有了中国传统的放松,也能够让孩子不至于总是紧绷着,徐清的目标就是把教育打造成日本教育的状态。

    虽然在他的眼中,这个状态或许不是最好的,在他心目中,最好的教育方式无疑是北欧的教育方式,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得到最好的教育,由政府出钱来让孩子们学习,想学习什么就学习什么,学习不仅仅不需要花钱,还由政府给钱。

    且每一个孩子都将有机会去尝试那些未知的领域,对于孩子的拓展也是多方面的,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快乐教育或者是中国的填鸭式教育,而是兴趣教育,专精教育,但这种教育花费实在是太大了,只有像北欧这样接近于共产主义的国家,才能够做得到,如今的宋朝显然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不可能做到,毕竟宋朝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北欧的人口除了瑞典超过一千万之外,其他国家的人口都没有突破五百万的,而宋朝的本土人口已经达到了一亿以上,以后最多是像美国一样,是绝对不可能像北欧五国那样富裕的。

    当然,或许到了智能时代,宋朝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这对于徐清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所以如今的这种教育思路或许并不让徐清满意,但无疑是最适合如今宋朝的,所以在教育上,他给小学、中学设置了大量的节日,比如说清明祭,端午祭、盛夏祭,之类的活动,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多一些玩乐的时间,而不是一天到晚的学习,这也是他能够做的一些小事情了。

    而除了基础教育上的改变之外,大学教育上,在这三年时间里,扩招进行的虽然不是特别的顺利,但也在稳步推进着,毕竟相比起中学的经费来说,大学的数量虽然少了,但经费却是增加的,毕竟这些大学还有众多附属的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每年吞进去的钱财都是数量十分大的,而没理由学生的数量增加了,而器材依旧维持在原本的水平,这样只会降低学生的能力而已,徐清虽然是要扩招,可并不打算就此下降大学生的素质,虽然随着扩招,大学生的素质,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一定会下降,但徐清希望这个下降是可控的,而不是到只要是个人都能上大学的程度。

    按照徐清三年时间的稳步推进,如今高中进入大学的比例相比起三年前的百分之六,如今已经快速攀升到了百分之十七,这个数字无疑是可喜可贺的,毕竟才短短三年的时间,各个学校便已经扩招了将近一倍,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且那些普通大学的实力也并没有下降的过多,毕竟这个年头,首先能够上高中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能够从高中进入大学的也不过百分之十七而已。

    其实依旧是尖子生才能够进入大学,这些学生虽然不如原本那样的天才,但素质和能力还是充分具备的,在徐清的眼里,短期的目标是在十年内将宋朝的大学录取率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左右,也就是一半的人能够进入大学,然后在未来三十到五十年内将大学做成素质教育,保证人人都可以上大学,然后硕士和博士成为研究的未来前沿,这就是徐清的计划。

    如今的大学生,颇有点后世硕士和博士的感觉,而这个时代的博硕,则相当于后世中科院的研究员了,这样一来,中间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断层,高中生和大学生之间的素质,毕竟是不一样的,所能创造出来的工业产值也完全不同,所以把大学变成素质教育的关键,然后通过大学的选择和专精,把人们培养成专业的人才,这才是博硕的目的。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博硕如同院士一样,整天忙的找不到人,徐清更加希望这些博硕们能够在工作之余,更加关注在教育上,毕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双方之间并不能互相偏颇,而如今宋朝这个情况还是十分严重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宋朝的知识人才储备实在是太少的缘故,无法短期内供养那么多研究机构。

    这些研究机构,往往是机器都已经有了,但人员却始终无法到位,这也跟宋朝的教育制度有关,一年录取的大学生不过六万多人,能够考研的更是十分之一左右,六千多人的数量,对于如今整个宋朝喷薄的研究机构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如今的时代,正是相当于后世科技大爆炸的时代,无数的研究机构在不停的成立,这些机构找不到研究生,最后只能把大学生也拉进来一起干。

    这些大学生虽然拥有天赋,但再好的天赋依旧要经过系统的教育才行,让他们直接进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最后自然就会造成许多的悲剧,比如被辐射造成身体器官衰竭然后在病痛中死亡,又或者是发生爆炸之类的事情,科学前沿往往意味着未知,人们探索未知是天性,但必须做好十足的防患工作才行,而这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实在是十分陌生的领域,这些悲剧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所以进行扩招之后,大学生的数量从六万多人,变成了十三万左右,研究生的数量也得以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也极大缓解了如今科学界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给整个科学界注入了强力的一针,这也是徐清所乐见的,大学教育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在大学教育之前,只不过是基础教育而已,唯有到了大学教育开始,才是真正开始传授某一方面专业的知识,开始把人定型了。

    型定的好不好,将决定这个人未来的走向,也将决定这个国家、社会未来的走向,可以说大学教育,对一个国家确实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徐清在这一方面投资也是十分重的,在这一点上,徐清倒是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宋朝本就是一个重视文教的国家,在刚刚建立的时候,便提出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想法和建国思路,对于文教,是一项十分重视的,后来在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还提出了许多对教育有着积极作用的想法。

    比如由政府出钱,在县城里面设置公学,然后在学校之中设置三舍生,分别为内舍生、上舍生和外舍生,其中外舍生可以免费就读,但只能旁听,学校不发放纸笔,想读可以读,不想读也可以立刻走,然后就是上舍生,已经是学校的正式学生,学校提供纸笔和住宿,以及饭食,可以安心的读书,这些费用都是由朝廷来负责,至于内舍生,则是相当于研究生,朝廷每个月是会发钱给他们的,让他们可以在读书之外,还能有点钱照顾自己的父母。

    这种制度便是王安石在宋朝创立的,可以说在教育上,宋朝是很舍得花钱的,虽然老旧的人对于如今的大学生到底算不算文教还有一些反驳,但大多数人在十八年的改革过程中,早已经将大学生也看做士大夫中的一员了,而大学教育自然也被看做是文教的一部分了,所以给这些大学机构拨款,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对。

    对于这一点,徐清无疑是非常欣慰的,遥想当年他刚刚开始改革的时候,即便只是成立一所大学都是困难重重,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把国家的经费花在这些地方是没有必要的,而如今,即便徐清不提,每年希望增加科研经费的折子也是一封接着一封,让徐清欣慰并不仅仅是自己的权势日高,没有人敢反对了,而是人们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意识已经慢慢开始培养起来了,这才是让徐清最为兴奋的。

    权势会随着人的死亡而重新汇聚在另外一批人的身上,而思想却不会,让这儿一代人尊重科学,从而获得好处,那么一代代的人民将会继续热爱科学,这就像是一颗种子,播种下去,只要慢慢等待它的发芽结果,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即便国家消亡,民族不存,这种精神依旧会存在,这才是徐清最为自豪的。

    23

    

第613章() 
而除了教育之外,更为关键的则是徐清一直在进行的城市改革,也就是体育改革,如今全国大概有三十个城市以上,具备了专业的橄榄球场、篮球场、足球场以及各类体育场馆,还有接近六十座城市以上,起码拥有了一部分的体育场馆,如今全国上下,规范的体育场馆在四十七座,足球场馆四十座,篮球场馆八十余座,羽毛球场在一百座以上,还有游泳馆则是在五十座以上,以上这些全部都是正规的体育场馆,也就是举办大型赛事所准备的,平均都可以坐满数千人,有些足球馆,橄榄球馆和棒球馆更是能够做数万人。

    除了这些大型体育馆之外,还有那些直接划地而建的大量篮球场,这些简易的篮球场数量那就数不胜数了,基本上便是连村庄都建设了不少,属于随处可见的设备了,一个城市之中都会有好多,毕竟这些篮球场造价并不贵,有些贫穷一点的地方,甚至只需要拿一个栏杆做框架就可以了,非常的方便。

    通过这样大面积的修建,如今宋朝的体育风气也终于慢慢的起来了,尤其是徐清带头推动体育建设,首先便是让所有官员和学生都必须参加晨跑,锻炼身体,然后官员极其组织,还必须要接受体育上的训练,强壮身体,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看到榜样的力量,就可以鼓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些运动赛事上来。

    就徐清自己而言,他更加喜欢游泳这个运动,在水中,不喜欢的人会觉得很害怕,而喜欢的人会觉得很自在,徐清无疑就是后者,游趟在水纹之中,那种清水飘过身体的感觉,让人非常的舒服,且体育运动确实有解压的作用,所以徐清经常会组织朝廷进行游泳活动,提倡运动的同时,也增进感情。

    除此之外,各大学、高中以及初中、小学,都必须组建自己的校队,然后参加城市所举办的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来提升孩子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此,徐清还专门给这些城市下发了命令,在财政条件的允许之下,是可以发放一些小礼品给获胜者的,虽然物质的奖励,听上去有些太庸俗,但有了这些奖励,显然更能鼓动孩子们去参加运动。

    三年的时间里,不少城市都踢出了一些名堂,全国性质的比赛也从刚开始的业余,慢慢开始变得专业,当无数资本发现这个体育市场确实有利可图的时候,他们就会大量的涌入进来,而在资金涌入进来的时候,虽然会造成短暂的混乱,但势必会更快的建立起合格规范的制度,毕竟资本是需要盈利的,而只有在一个规范底下,他们才能更快的盈利,所以相比起朝廷来,他们的迫切程度显然是最强的,所以徐清也放手让他们来做,唯有赌博这一点,徐清是牢牢控制住的,毕竟赌博再怎么掩饰,也始终是毁人心智的东西,若是在控制之内还好,可资本是逐利的,他们往往不会控制赌博和娱乐的界限在哪里,而这就会造成许多悲剧出现,所以赌博这一点,必须由朝廷专营,这不仅仅是因为赌博的利润很大,抓在手里,等于是为朝廷开源,更重要的还是,朝廷毕竟是官方机构,对于这些赌博类的机构的控制力度,总归要比资本家的私欲来得强。

    所以这一点他是不放的,至于其他的门票费用,场地广告费用,则全部交给这些资本家们来操作了,短短三年的时间,俱乐部,比赛规则,比赛日程,广告出租,球衣球鞋,饮料赞助便已经纷纷开始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人们恍惚之间仿佛进入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