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6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这么大一笔庞大财产过来,很多人想的根本就不是创业,而是挥霍,反正每年朝廷给这些人拨款十几万贯的财产,只要大宋朝不倒,他们就能领到死,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当然都是满意的,可随着时间的变迁,那些原本就靠近皇室的皇族众人,渐渐发现自己花钱越来越大手大脚了,区区十几万已然不够他们造的了。

    这个时候他们便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一部分皇族给排斥出去,将皇族的人口减少,从而让他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资源,刚开始提出这一点的时候,整个皇室几乎都持反对意见,尤其是皇帝本人,在他看来,一个庞大的宗室,才能够对抗日益强大的朝廷,怎么能够分裂呢,还有就是广大的底层皇族,他们每年可是靠着这十几万钱活着的,如今要断了他们的口粮这怎么能行所以也是激烈反对。

    可后来在那些亲近皇帝的皇室劝说下,众人渐渐发现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首先对于皇帝来说,他每年也要出大量的钱去养这些宗室,以保证他们的地位不会下降,光十几万贯哪里够这些皇族花的,每年皇室也要出几千万贯去养他们,着实开销巨大,而在把他们降为臣籍之后,首先是省了一大笔的钱,二来则是可以让他们进入军队之中,担任军官,替自己掌握军队了,这一点也很重要。

    在宋朝,皇室子弟是不允许掌管军队的,毕竟只要是皇族,就有权利继承皇帝的宝座,而如今宋朝的皇帝可不像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那样,只是一个虚君而已,他是有真正权利的,所有人,只要有机会当然就会争抢这个位置,所以将大部分皇族驱除出这个群体,对于维护自己的统治是很有帮助的,紧接着,皇族虽然降为公族,但他们都是以皇族为中心的,让他们去管控羽林军,绝对要比武将忠诚的多,所以对于皇室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至于被赶出去的皇族们,这件事刚开始他们的反对是最为激烈的,不过因为他们首先没有什么政治权利,仅仅只有皇室这个身份而已,所以他们说话也没什么用,之所以以前还能闹一闹,只不过是因为皇帝不愿意让他们离开这个圈子罢了,如今皇帝都答应了,他们自然也不可能再说什么。

    且皇室还答应他们,只要愿意降为臣籍,每一户人家就都给予五年左右的俸禄,几十万贯的钱,将会一次性给他们,他们可以拿着这钱去买下好大一块土地,足以几代人不愁吃穿,或者是去投资公司,进入城市也是统治阶级的一员,经过多番的协商,最后这数万皇族都宣布愿意降为公族,其中公爵家庭三百家左右,侯爵家庭一千二百家左右,这些人统称为公族,总计一千五百家,也被士大夫们称为一千五百分家,是皇族的分支。

    至于朝廷对此的态度,倒也是没什么所谓,甚至乐见其成,本来每年都要给皇室百分之三的钱作为供养,朝廷的很多大臣都已经很不满了,在他们看来,与其花钱养着这帮蛀虫,还不如去修建一条铁路或者是一个水坝呢,如今大量的人离开皇室,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减少供养费用,从百分之三减少到百分之二,剩下的皇族非但没有减少供养费用,还增加到了每年上百万贯左右,所以纵然他们对于朝廷的耍赖很是气愤,只不过此时的士族早已经不是当初还需要妥协的士族了,面对强势的士族,皇族根本没有力量去与他们对抗,所以最终也是不了了之了。

    而在公族之中,剩下的一部分则是由士族升上来的,比如说如今的宰相,尚书,门下,侍郎和以前曾经担任过宰相的范仲淹家,夏竦家等之类的家族,还有许多因为功绩被提拔的士族,这些人组成了公族的另外一部分,不过与皇室公族不同,这些人在政治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布朝廷上下,实际掌控着整个国家的走向,也控制着国家的常备军队,所以这帮人虽然人数十分的稀少,公族不过十五家,侯爵家族不过七十家,但确实真正掌握实权的家族,所以在公族中又被称为实权公族,是真正有分量的家族。

    这两部分共同组成了皇族之下的第二个阶级,公族,他们相比起皇族来说,地位要稍微低一些,至于其他地方则别无二致,是整个大宋帝国最为尊贵的一批人,同时也是权利的实际掌握者,尤其是八十五家士族升上来的家族,掌控着整个国家的走向和未来,是真正的决策者,所以公族的地位并不比皇族低多少,尤其是在政治上,甚至皇族在面对这八十五家公族的联合反对时,也不得不选择妥协。

    而在公族之下,便是士族,所谓的士族,就是为官之人,且是世代为官之人,不过随着爵位制度在文官中普及,所以现在的士族,基本表示从伯爵开始到男爵,所有拥有爵位或者官位的家族,都能够把自己的直系亲属纳入进士族这一个阶级,这个阶级是国家的直接统治者,接受公族的领导,执行公族的命令,整个士族人口为二百万左右,是整个国家的中坚力量,从各部门的重要岗位到地方官员,全部属于士族这一个阶级,享有特权,他们的孩子可以特招进入普通大学,享受朝廷的补贴,且在政治上拥有大量的权利,比如说可以推荐自己的子女,免除公务员考试,直接进入公务系统等。

    而在士族之后,便是庶族,从皇族到士族,是大宋帝国的统治者,而从庶族开始,就是被统治者了,其中包括商人,知识分子,以及普罗大众,无数人,都属于这一个阶级,总数就是如今大宋的人口数,非常的庞大,如今也因为工业化和宋朝的殖民而蒸蒸日上,而在庶族之后,便是贱籍。

第751章() 
所谓的贱籍,并不是指殖民地人,那是更低等级,在宋朝开始工业化之前,宋朝便有贱籍,虽然宋朝在明文典章中取消了奴隶制度,但是在这个封建社会,想要彻底取消奴隶制度是很不切实际的一件事情,大户人家需要长随,也需要奴仆,这些签了卖身契的人,在法理上就不具备宋朝合法公民的权利了,所以这一部分人就被算作是贱民,他们在宋朝虽然是人,但却不享有任何的权利。

    除此之外,失去土地的农民也是贱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时代,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可能像工业时代那样,直接来到城市里打工,然后赚取资金养活自己和一家人,在古代,城市可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可以提供给老百姓,所以大多数失去土地的农民,都会沦为地主家的佃农,他们租地主家的地种植,然后每年在把一部分的钱交给地主,自己只剩下活口的粮食,这些人虽然还有这合法的身份,但也算是贱籍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就是山野之民,这些人躲在深山之中,或者是直接生活在海上,在宋朝的典籍记录中,就曾经看到有些广东,广西地区的人,因为陆地上适宜居住的面积太少,也大多有主,很多人便在近海地区搭建屋子,然后生活在海上,以捕鱼为生,这种人包括在浙江的舟山群岛,也有大量存在,因为他们常年生活在海上,所以也被一部分当地官府认为不属于宋朝子民,从而算入贱籍之中。

    这个阶级在庶民之下,不享有任何的政治权利,当然,这是在工业化以前,随着工业化的浪潮不断推进,如今贱籍的人口已经越来越少了,大量的无地农民进入城市中开始工作,逐渐成为城市人口,而那些山野之民在国家的扶贫政策下,也慢慢开始从深山老林,近海地区搬迁到平原上来,开始过上正常的生活,宋朝也为他们编辑户口,让他们可以享受作为一个宋朝子民所能享受到的一切,至于奴仆问题,朝廷当然无法短时间内解决,但毕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尤其是在宋朝的富裕阶层人口爆炸式增长以后,更多的人对于奴仆的需求是增长的。

    毕竟以前只有当官的才用得起奴仆,而全国当官的不过两万多人,算上他们的家人和一些依靠官府活着的地主,富商等加在一起,不过才区区一百万人左右,占据整个国家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左右,他们是能够雇佣的起奴仆的人,而随着工业化的进展,首先是富裕阶层的人口爆炸式增长,从原本的百分之一快速增长到百分之五,且这个数字还在不停的增长,许多冒险家和商人,通过海洋贸易,赚取到大量的金钱,从而脱离自己原本的阶层,进入到富裕阶层之中。

    而另外一方面,中产阶级也慢慢开始对雇佣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兴趣,他们当然不可能像富裕阶级那样,一下子便雇佣十几个人,甚至上百个人来为自己服务,但是雇佣一个佣人,随时随地帮助自己清理一下家庭卫生,烧菜做饭的需求还是存在的。

    这个阶层的人,大概有百分之十五左右,加上富裕阶层就是全国五分之一的人,有对于仆役的需求,这是一个既定事实,你无法改变,尤其是那些权势者,他们根本就不想要雇佣的佣人,他们只想要为自己卖命的奴仆,这才能凸显出他们的不同来,也因此,朝廷在这方面的改革,就相比起其他地方要慢得多了。

    不过朝廷对此也有一定的政策来应对,首先就是从徐清上台三年后开始,所有地方,奴仆户籍不能再增加一人,且奴仆所生的孩子不能直接算入奴籍,而是要加入庶民籍贯,以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证,通过这种方式,虽然不能直接消灭掉这个奴仆队伍,但却是等于给这个制度加紧了灭亡的速度,只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当这一批奴仆全部死亡了,那么奴仆制度也就彻底消失了。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由朝廷出现,成立家政委员会,负责制定规则,将佣人变成一种专业的职业,而不是所谓的奴仆,他们享有法律的保护,与公民一般无二,雇主不能肆意打骂佣人,必须尊重佣人的合法权益,然后在委员会之下,允许私人资本成立家政公司,通过家政公司,来解决中产阶级对于保姆的需求。

    然后大量引进殖民地人,让殖民地人来充当奴仆的角色,从而将大量的汉族从这其中解放出来,通过这种方法,等于说是和平解决贱籍存在的问题,从徐清刚上台的时候,全国贱籍数量达到一千六百多万人,其中无地农民和奴仆占据绝大多数,到现在全国贱籍数量已经只剩下三百多万人,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而在贱籍之后,还不是殖民地人,而是生活在租界或者是殖民地上,拥有合法权益享有的人群,被称为名誉宋朝公民,他们的地位其实要比贱籍高一点,起码在法律上是这样的,毕竟贱籍并没有任何权利,他们只是主人家的财产而已,但在实际生活中,即便是贱籍,也绝对不是殖民地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尤其是一些大户人家的奴仆,那可比普通庶族还要厉害多了,他们这些人,世代在大户人家为奴为仆,可以说是深得自家主人的信赖,尤其是随着前文说的这一保护法案实施,因为无法在扩张自己的奴仆数量,各个家族对于自己的家生子就更加保护起来,甚至很多奴籍的人,在主人家的保护下,还能够上大学,成为一名社会精英,这也是很多见的,贱籍从某种程度上,让他们获得了主人家的认可,认为他们不仅仅是一个自己雇佣的人,更是与自己一体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贱籍的地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低,就像徐清家的奴仆走出去,又有谁敢说他一句贱民呢?大多数都是口称管家,一副谄媚的样子,这其实就像太监一样,谁都瞧不起太监,可又有谁敢当着他们的面说,所以贱籍虽然地位卑微,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则完全不同,而这帮荣誉公民,则在租界内享有合法权益,但仅仅只是在租界或者是新大陆内部而已。

    出了这个圈子,没人会认可你的身份,因为你的身份证明,你的户籍是新大陆或者是所在租界颁布的,并不经过中央朝廷,户部的认可,所以他们如果来到本土,或者在帝国的这一循环内,并不算是真正的宋朝公民,而仅仅只是殖民地公民罢了。

    这其中包括对宋朝统治殖民地有过贡献的一部分人,比如说公务员系统中的殖民地人,还有殖民地上位宋朝服务的军人,这些都算在其中,至于那些殖民地上的贵族,则是直接得到宋朝的爵位,成为士族的,与他们自然毫不相同。

    原本富裕的人自然也会富裕,只是穷人才会更加贫困罢了,就像清末的那些士大夫们,在外敌入侵之前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很富裕,外敌入侵之后,大多数人也依旧享有无尽的财富,这儿也是为什么清朝的改革动力始终不足的原因,上层建筑始终可以保证自己的富裕生活,他们又哪里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