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6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惩处方式了。

    毕竟宋朝在对待文人上实在太好,徐清当政以来,也不敢改变这一点,毕竟他是依靠文臣才能坐稳这个位置,自然不可能自己撬自己的墙角,不过这并不代表,徐清就把这件事情这么带过去了,士族们虽然可以免于重责,但那些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和团伙,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这些人托庇在士大夫的保护之下,为非作歹,可以说是坏事做绝,如今反攻倒算,自然是得不了任何的便宜,徐清几乎是以最终的方式来进行审判,总计抓住的四万多名罪犯中,判处死刑的就多达起七千多人,滚滚人头落下,瞬间就把一大批还没落网的罪犯吓得屁滚尿流,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批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富有,想要不劳而获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多,四万人只是第一批最狠的那几个而已,之后宋朝又进行了几次突击追查,甚至到最后警力都出现了不够的情况,开始用军队来进行扫黑行动,最终通过长达半年的时间,总计抓获黑社会性质罪犯二十七万人,判处死刑者四万九千人,其中还有将近一百二十人左右,罪大恶极,是重大刑事案件的主谋或者胁从犯,全部判处五马分尸的极刑,这个时代因为对于残忍刑罚的厌恶,许多极刑都已经被取消了,而五马分尸则是保留了下来,这毕竟是一种来自极刑的恐惧,至于其他的将近二十万人,则是全部重判,轻则惩罚五年以上徒刑,重责无期,再重的发配澳大利亚,做一辈子的苦工。

    通过这么一次巨大的打击,整个社会可以说是肃然一清,虽然不敢说扫黑除尽,但也敢说社会上的治安和风气相比起以前都要好了许多,不过这毕竟不是直治本事情,徐清也没打算治本,不是不想,而是力不从心,说到底,这些黑社会之所以会如此猖獗,完全是为了士族在服务而已,徐清要是想彻底搞定他们,就得允许这个社会要向着公平方向发展,不能给予这些士族以特权,但这可能吗?

    这不等于自己杀自己么,要知道徐清自己也是享受特权的一员,他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特权么,显然不愿意,既然他不愿意,又凭什么强迫别人放弃呢,虽然他的地位很高,但这样没有道理的事情,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也只能治标而已,让士族们控制一下自己手中还剩下的非法势力,让他们不要太过于嚣张,最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他们改做的事情,而不是视法律为无物,这就是徐清唯一能做的事情。

    不过虽然仅仅是治标,但效果确实很好,自从宋朝开国以来,除了扫除叛乱之外,一下子杀死四万多人还是十分少见的,在中国古代,对于死刑其实是十分慎重的,每一个人判处死刑,都需要皇帝亲自下达批示才行,一旁的大臣还得说那么几句“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应该宽宏仁慈”之类的废话,然后再送到刑部,判处斩监侯,秋后问斩,所以在古代,杀死囚,也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中国古代的王朝,基本都偏向于慎杀的观念。

    当然,这里说的慎杀是指杀平民,奴婢是不算在里面的,这毕竟是一个封建社会,自由民,市民,农民以及奴婢之间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皇帝的慎杀只是少杀平民而已,至于那些奴隶或者是无产者的死活,朝廷是不管的,所以判处死刑的比率自然是要比现代来得高,但这些死刑大多判处在了这些社会边缘人的身上,而他们是没有什么权利被记录下来的,所以单单论有产者来说,被判处死亡的人是非常少的。

    而这一次,一下子四万多颗脑袋落下,许多黑恶势力严重的地方,甚至郊外处刑的地方都被染成了黑色,那是血结成了痂所变成的颜色,别说是普通老百姓了,便是军官看到,也不由得心里发颤,这样的重罚,绝对是宋朝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

    且宋朝跟现代不同,现代,即便是囚犯也是有隐私权的,所以现代的执法往往是会找一个偏僻的地方,然后处死,周围不会有人围观,以保持你身前最后的体面,而宋朝则跟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差不多,一个人如果被判刑了,往往要在身后插着一根木标,上面写上这个罪犯的罪名,然后被关在木笼子里开始游街,前面还有人敲锣打鼓,提醒别人来看热闹,这些罪犯往往会巡街一圈,绕着整个城市的大道转一圈,让整个城市大多数人看到之后,这才向着郊外走去,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下,当众将这些人给枪毙了,这其中的威慑性,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在二十一世纪之前也差不多是如此,只不过不是在身后插着一个木标,而是在身前挂一块牌子,上面写上罪名,然后也不游街,直接带到郊外,周围一般也会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然后当中打死,一方面是警惕大家,一方面也是让罪犯彻底失去一切的尊严,让所有人看着他们,如同一只死狗一般,等着被子弹穿过脑袋,这样的恐惧和羞辱,足以让人失去一切。

    对于有些罪犯来说,死亡并不可怕,怕的就是在死前丢光所有的脸面,而这种执行的方法,往往是很丢脸的,所以一次性的大规模打击,瞬间让整个黑社会在宋朝的社会上平息了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在汴京,作为全国的首都,世界的中心,这里的非法组织自然也是最多的,而作为首善之地,长期黑恶势力盘踞在此对于整个国家都产生了巨大的问题,比如说在汴京城,粪便的买卖都是一门巨大的生意。

    虽然如今随着化肥的普及,天然肥料的重要性没有那么大了,可毕竟肥料还是十分昂贵的,大多数时候还是需要依赖人畜的排泄物,晒干来当做化肥来使用,而汴京城拥有七百万以上的人口,每天产出的废料便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废料都会有人统一来管理,然后以低价来采购,卖给周围的地主,以此来赚取微薄的利润。

    原本干这个伙计的组织一共有十几个,彼此之间竞争,肥料的价格就不是那么的便宜,他们卖了能够赚到一点钱,卖家也能够赚到一点钱,可随着士族开始进入到这个行业之中,他们发现这东西虽然肮脏但其中的利润却很大,所以开始暗暗赞助一家,然后让一个组织成功将其他组织吞并,成功将整个汴京城的粪便生意给垄断了。

    谁都知道,只要生意做成了一家人来做,那么压榨自然也就开始了,这个组织开始恶意降低化肥的进口价格,然后再提高化肥的出口价格,导致地主和收集粪便的人收益大量减低,而他们则赚取了最多的钱财,你可能都想象不出来,这些依靠粪便而存活的人,其中的小头目,都可以花着大笔的钱,游走在宋朝高端的青楼之中,至于那些组织的大头目,甚至可以出入官员的俱乐部场所,在里面如同士族一般,高谈阔论。

    依靠粪便的暴利,他们爬上了如此高的地位,这或许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但事实却正是如此,每年依靠这些粪便的倒卖,他们就能赚取上百万贯的利润,这些钱足以让他们在汴京城中享受了,而如今,在徐清的命令下,这个组织被徐清彻底取缔,然后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建立起一家公司,来专门处理汴京城的废物处理,以保证地主和采集粪便的人不至于受到损失。

    而这样的事情还很多,你根本无法想象,在这样一座巨大的城市中,到底有多少的非法组织生活与其间,在徐清还没查的时候,徐清还以为最多就十几家罢了,但开封府把报告一递上来,徐清才知道,这七百多万人口的首都,到底有多少的非法组织存活与其中。

    经过开封府的详细调查,整个汴京城及郊区,非法组织一共有肆仟叁佰贰拾六家,其中带有严重黑社会性质的有两千家左右,这些组织所从事的工作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放高利贷,通过贷款和追款来取得财富,还有的则是批发假冒伪劣产品,这一类的数量也十分的多,从动物皮毛到假的珠宝,黄金,白银,甚至是钱币,都有制造商混入其中。

    本章完

第763章() 
这其中,假冒伪劣产品的制售可以说是最厉害的,各种各样的仿制品,甚至是药品都有仿制的,这些东西吃下去虽然对于人体没有害处,但也不会对治愈病情有什么好处,而这些东西,充斥在汴京城中,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被运送到世界各地,不得不说这其中有着巨大的危险性,这些黑恶组织,几乎占据了整个非法组织的一半以上,而剩下的一半也跟这些组织有着十分强烈的贸易往来,而这些黑恶组织往往也是最赚钱的。

    而对于这些组织,全部都被徐清用最重的量刑条件来看待,毕竟宋朝的商业,依靠的就是发达的工业和足以披靡全世界的畅销品,如果这些东西中,混杂有大量的假货,自然会对整个宋朝品牌造成巨大的打击,甚至这种打击,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出现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再不进行打击,那么这些东西出口,必然会使得宋朝工业的名誉扫地,所以对于这些黑恶组织,徐清几乎是全面清除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黑恶组织就算得上是传统型的黑社会了,他们以敲诈保护费和精英赌坊,青楼为重点,这些黑恶势力自然也十分可恶,朝廷也是大力扫除,以上这三类,假冒伪劣产品制造,黑社会以及专业行业恶性垄断,算得上是汴京城内非法组织中最大的三宗,也是清缴时最为重要的目标,通过这一场扫除,许多黑恶势力全部被打垮,整个汴京城也算是有了那么几分安宁。

    而在其他地方,黑恶势力的分布也有着不同的情况,像比如沿海城市,很多黑恶组织从事的工作,并不是以上这三类,而是进行非法移民,这在沿海地区和边境地区十分猖獗,甚至达到了当地人人知晓的地步。

    因为宋朝作为一个工业国家,再加上产业转型速度很快,整个国家都在发生着巨变,单单依靠国内的人口,自然就会出现用工荒,这倒不是宋朝人不够,而是很多宋朝人已经过上了很好的生活,他们对于一些低贱的工作,已然失去了兴致,更想要做那些干净的工作,而且随着新一代的工薪族最低也是小学毕业的,读过了书之后,再让他们去做那些机械性的劳动工作,自然是不愿意的,所以很多工厂在最底层的工人上,就只能去招募那些殖民地人来做自己工厂的工人,这样一来,外籍劳工自然而然就出现在了宋朝的土地上。

    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些极个别的工厂招收外籍劳工,朝廷对此自然也就不是特别的重视,毕竟刚开始,大多数是那些冶炼厂和扫地工之类的工作需要外籍劳工来干,每次最多也就几千人而已,只要商人们与地方上的官僚关系好,谁也不会说什么,但等到后来,随着宋朝工业化产业链的升级越来越快,许多工人通过工作成为了中产阶级,随后开始在城市里面买地做起了生意,更多的人则开始进行投资,如今的宋朝,很多人是靠着股票利息生活,而不是靠工作生活的。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下,许多公司都纷纷开始招募外籍劳工来为自己工作,这些外籍劳工的工资只有宋朝劳工的十分之一左右,且他们的力气都很大,相比起宋朝人来说,也更加听话,宋朝人是绝对不加班的,只要时间一到,立马就走,而这些外籍劳工则是任劳任怨,干到几点都愿意,没有不愿意的时候,且这些外籍劳工也不懂什么劳工法,工会之类的东西,根本就不会跟商人抵抗。

    且他们从事的工作相对来说都比较危险,长期与锅炉,蒸汽机为伴,若是宋朝人,一个不小心被烧伤了或者是骨折,残疾之类的,资本家往往需要赔出一大笔钱来安置他们,而外籍劳工则不需要这些东西,只要给一笔钱,然后让他滚蛋就行了,所以很多工厂纷纷开始使用外籍劳工,甚至有的时候,一年全国各地招收外籍劳工,一年就达到了二十万以上。

    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数字,也立刻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因为许多工厂的本地工人都受不了了,原来他们只需要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个工作日只需要工作五天然后就是休沐一天(以六天为一个循环),再接着工作,而如今因为这些外籍劳工的存在,很多人不得不也跟着加班,甚至很多黑心的老板,开除本地劳工,而使用外籍劳工,这自然激怒了本地的劳工,许多城市都爆发了大游行,也自然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外籍劳工也第一次摆上了朝廷的台面上进行讨论,而讨论的结果,自然是要限制外籍劳工的数量,毕竟本地劳工的权益是必须要保证的,如果无限制外籍劳工的进入,那么本地劳工势必会被淘汰掉,他们的工资更高,休息时间更长,同时赔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