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7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清也与这些人有过一定的接触,他们的谈吐和眼界,绝对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所少有的,虽然你在价值观上会有不同,但对于这个世界的判断都十分的清楚,听他们讲话,甚至有一种未来正在他们手中开创的感觉,因此对于这批人,显然还没有腐化,而是正处于上升期的时间段。

    所以在这个时候,徐清自然不会去做伤害国家的事情,至于未来这批士族会不会腐化,从而将国家拖入无尽的深渊,那就不是徐清能够左右的了,而如今他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在时过三年的时间之后,自己的长子徐宁终于在新大陆做出了应有的成绩,并且开始返程回国了。

    三年前,徐安与自己决裂,徐家在朝堂上的政治势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动摇,为了稳定支持自己的势力,徐清只能让徐宁入仕,并且将他派往当初正爆发战乱的新大陆,希望他能够平定新大陆的混乱,并且给新大陆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从而名正言顺的回到本土,进入朝廷的核心权利机构,这样一来,旁人自然没话说。

    如今三年时间过去,徐宁在新大陆的所作所为自然也是一字不落的传回到本土,不得不说徐宁做的远超徐清想象中的好,甚至也超出了许多原本不看好徐宁的人所应有的期待,徐清原本觉得以新大陆如今的混乱,恐怕单单是平定就需要不少的时间,然后在处理经济和移民的问题,恐怕所需要的时间要在十年左右,徐宁一届任期在三年左右,自然是处理不完的。

    所以徐清觉得只要徐宁能够平定叛乱,就以此功作为徐宁的政绩,然后召他回来,担任朝廷的官员,却没想到短短三年的时间,徐宁不但平定了因为移民所带来的混乱,同时还让汉族与其他少数族裔之间得以和平相处,并且在已有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业和促进教育,甚至还在大宋本土之外,树立起了第一座电塔,如今的纽约灯光璀璨,与本土的大城市几乎没有二致。

    并且在三年的时间内,徐宁的平衡移民政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之前的新大陆,非洲移民占据着西大陆的主场,而如今三年的时间,徐宁通过政府的调控,成功将黑人移民和白人移民的数量恢复到了平衡,同时通过基于白人高于黑人的社会地位,让白人对宋朝人死心塌地,也间接的促进了欧洲加大对于西大陆的移民。

    在三年的时间里,整个欧洲白人移民西大陆的数量达到了两百万,而黑人则是在四十万,至于宋朝及周围的黄种人移民则是在六十万左右,其中汉族二十七万,占据大约一半的数量,可以说这三年的时间里,原本黑人占据大多数的情况得以有效改善。

    如今的西大陆人口数量在八百四十万左右,其中汉族九十四万,黄种人一百万,黑人三百七十万,白人两百七十万左右,差距从原本的两百六十万,拉近到一百万左右的差距,使得白人终于在政治上得以与黑人对抗,这无疑是徐宁政策的成功,而通过拉拢白人从而降低黑人的力量,无疑也是成功的,通过这种区别性的种族政策,再加上对于黑人的残酷剥削,从而使得汉族的收入也得到了极高的成长。

    当然,这一切的后果就是黑人原本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他们在西大陆徐宁所统治的地区,不能接受正规的教育,只能去政府选定的学校接受教育,同时他们被剥夺服兵役的权利,以及持有枪械的权利,通过这种方法,降低黑人在西大陆的权利,从而降低黑人移民西大陆的比例,以此来平衡西大陆的人口比例,使得双方达到平衡,从而让汉族可以在中间谋取更多的利益。

    这样的做法放到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自然不好,但以如今西大陆的人来看待,徐宁的政策无疑是成功的,动乱得以控制,他们的收入得以提升,有白人为他们保驾护航,黑人则成为了工厂的工人,为他们生产廉价的商品,而他们则位居整个西大陆的顶点,享受着最好的服务和一切美丽的生活环境,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

    同时徐宁在这三年里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将许多宋朝本土企业拉到西大陆去开办分公司,同时也在本土成立了许多的国营事业,当然因为西大陆不是一个国家,所以也可看做是殖民地企业,通过这些企业,来创造工作岗位,给汉族来担任管理职位,然后通过压榨白人和黑人获得高昂的收入,以此来增加殖民地政府的收入,通过这些收入来修建新的铁路和桥梁,从而让城市得以真正被连接起来,城市相连便代表物品的流动,人口的流动将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这是工业化十分重要的一点,但因为西大陆的动乱,铁路和桥梁一直没有修建,而如今在平定叛乱之后,徐宁开启了铁路的建设。

    这三年的时间,徐宁仿造昆山的发展奇迹,在纽约这一块地方,也进行了经济发展的实验,凡是在这里设立工厂或者是开设公司的,前三年一律免税,三年之后如果不盈利也再免税一年,通过这种方式,吸引了一大批的公司前往进驻,也使得这一片滩涂地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发展出了一座规模超过五十万的城市,再凭借港口的优势,如今的纽约,无疑是整个新大陆最为耀眼的一刻星辰,与之相比,赵曙所统治的新世界城,这座原本是整个新大陆排名第一的城市显然就不那么好了。

    虽然他更加靠近本土,拥有更多的汉族移民,但在商业上,却无法跟徐宁的纽约相提并论,人口也已经完全超过,新世界在此之前一直是整个新大陆最大的城市,而如今纽约已然全面超越,并以一骑绝尘的形势在高速狂奔,短时间内是不会停下来的,且通过纽约这座城市,西大陆所创造的财富更是难以估计。

    单单以整个新大陆七个殖民地上交给中央朝廷的税收来看,西大陆已经超过东大陆,以每年四点三亿贯的水平占据第一,而东大陆则是以三点九亿占据第二,这显然代表着徐宁治理上的成功。

    且通过这样一座城市,徐宁培养出了一批专业的工人,他们拥有十分优秀的技术,可以为西大陆提供源源不断的日常用品,甚至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徐宁还建造了整个东海岸第一个造船厂,这造船厂造的可不是木头船,而是铁甲舰,这无疑使得纽约这座东海岸的明珠变得更加璀璨。

    这样一份政绩,无疑让所有怀疑徐宁治理能力的人都没话说,便是徐清的政敌在面对这样一份成绩单时,也不好意思再阻止徐宁回到本土来逐渐接手徐清的工作了,因此当徐清提出,应该让徐宁回国的事情后,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同意,而在两个月之后,朝廷的命令传达到西大陆,徐宁正式卸任回国,担任工部尚书,开始掌握国家的建筑和所有国营事业。

874() 
接到消息之后的徐宁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毕竟这三年来他虽然远在新大陆,隔着太平洋,但与本土的沟通联系始终没有断绝,再加上当朝首相就是他的父亲,他自然十分清楚自己的官位什么时候会有变动,其实在一年以前,父亲就跟他谈过回国的事情了,因此对于这份任命状,徐宁并没有特别的惊讶,只是对于新大陆的不舍自然是有的。

    这片土地是他奋斗了三年的地方,不,甚至在更久以前,他就曾经听从父亲的命令,率领着家族的部队前往新大陆开拓殖民地,从而建立起了徐家在新大陆的根基,如今的新大陆,徐家无疑是头号世家,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全殖民地近乎五分之一的议员和市长受徐家节制,至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五个殖民地,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徐家的节制,可以说如今的新大陆,徐家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即便是皇室也不能与徐家在新大陆争锋。

    而徐宁在这片土地上,无疑是付出了巨大心血的,从建立殖民地,到几年之后回到新大陆,平定叛乱之后建设这里的一切,他刚来的时候,这里百废待兴,种族矛盾充斥在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如今三年的时间,他还给了人名一个值得骄傲的社会,除了黑人估计在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咒骂徐宁之外,其余的人无不对他感恩戴德,徐宁是为这片土地做出了重大贡献的。

    而他殖民总督府所在的纽约市,也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沧海桑田,在三年前,这里只是一个货物转运站而已,虽然繁忙但始终从事着最为底层的工作,可这三年的时间里,大量的人口汇聚在这片土地,无数的船只繁忙的来往于大西洋两岸,整个纽约城到处可以看到工地,且现在还一直在扩张,这座城市被打上了徐家的烙印,更被打上了徐宁的烙印,他亲手建立了这座城市,并且亲手开创了这座城市的光明未来,徐宁此时站在总督府的阳台上,俯瞰着远处的巨大都市,他的心中如何能够不感慨。

    而很快,朝廷的命令就通过报纸传到了议员,资本家和民众的耳中,面对这个消息,无数的人感到恐慌,对于徐宁,他们也有着很强的不舍,可以说没有徐宁就不会有现在的西大陆冠绝新大陆的成绩,无论是在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工业各个方面,徐宁都让西大陆成为了整个美洲最强大的殖民地,甚至连北方的金国殖民地一个巨大的整体都不可以与之抗衡。

    这样巨大的力量,都是徐宁所赐,而如今徐宁要离开了,许多民众自然不愿意,甚至还有人发动联署,希望能够发动百万人签名,然后让朝廷把徐宁留下来,但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别说徐宁是徐清的儿子,他不可能永远留在新大陆,就算他是一名普通官员,徐清也不会让他留在西大陆时间太长的。

    宋朝规定,所有总督最长任期不过八年,八年之后就必须要进行更换,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防止这些总督在当地时间太长,关系网过于复杂,从而导致他们成为这些地方的土霸王,横霸一方,最终脱离中央的管制,所以每过八年都会进行一次轮换,唯一的例外就是西大陆的赵曙,身为亲王,他自然拥有着无限的任期。

    不过在两年前,随着士族在本土的权利逐渐站稳,皇权与士族之间的斗争,由士族逐渐占上风之后,对于这些殖民地上的亲王自然也采取了十分严格的态度,亲王不能撤,但亲王手中的权利必须要得到十分严格的监控,朝廷在这些由亲王直接统领的殖民地纷纷派出了朝廷自己的官员进行监督,并且没收掉他们手中的军权,只能保留最为基础的自卫部队,国家军队全部交给国家来掌管,至于他们在领地内发布的命令,更需要交给这些文官集团来查看,并且进行监督。

    通过这种方式,成功限制了皇室在殖民地上的权利,赵曙的心中自然不愿意,可又能怎么办,在他的领地上,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士族所建立的,他们在地方上拥有十分强大的势力,这势力并不仅仅是经济实力,还有十分强大的舆论力量,虽然赵曙也开办报纸来宣导舆论,但在玩笔杆子这方面,他又那里是士族们的对手。

    更何况徐宁以及其他的中美洲,南美洲殖民地也都是站在士族这一边的,通过这种舆论宣导,自然士族就成为了民众眼中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阶层了,而赵曙自然也不敢违背,就算他敢,士族们的手中还有自己的私军,凭借这些私军,足以让赵曙不明不白的死在西大陆了土地上了。

    到时候只要说是一场兵乱夺走了赵曙的小命就行了,以现在皇室在本土的威望,根本没有人敢深究这件事情,除非皇帝不想要这个国家了,发动宫变,从而与文官集团开战,不然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而赵曙十分的清楚自己这位表弟是个什么性格的人,他纵然是想要权利,可只要危急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他就会变得十分犹豫,所以若是真到了那个时候,皇帝是一定会纵容士族们杀了自己的。

    因此赵曙也不敢把这些人赶走或者杀掉他们,只能留着他们,一年多下来,这些文官通过与当地士族分支的联络,自然汇聚起了巨大的力量,虽然他们的手中只有参议的权利,但因为当地的士族与他们联络十分紧密,所以只要他们不同意赵曙的命令,那么这些命令就无法执行,会在地方遇到极大的阻力。

    这就是士族在殖民地上的力量,不仅仅在新大陆,便是在整个宋朝殖民地都是如此,士族的权利正在空前的膨胀,而皇帝的权利正在飞快的萎缩,若不是皇族自身每年就有上百亿贯的纯收入,能够让他支撑起一支军队,早就已经被士族们联合剿灭了。

    这种力量的增长是完全无法控制的,士族阶级掌握了土地,工业,商业以及最为重要的科技研究,几乎所有的高等士族,也就是那四十七家士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