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大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节级不耐烦地摆手:“莫要废话!犯了酒禁,哪里需要那些!——小的们,把人抓回去!”

    说完,带着手下的人,绑了杜中宵和韩练,推推搡搡地向衙门方向而去。只留下韩月娘,在那里瞪着眼睛看着几人的背影,不知所措。

    唐主管见了心中不忍,轻声对韩月娘道:“小娘子,我已派人去找杜举人。他是读书人,发过解的乡贡进士,可以去见官。我看此次陈节级来,县里未必知道。”

    韩月娘哭哭啼,只好央人帮着把空了的粥桶搬到车上,在“姚家正店”门前等着。

    围着看热闹的人群,有的人留在这里看着韩月娘,有的跟着陈节级一群人去看热闹。有人在一边看住了,陈节级便就不敢在路上动手脚。

    陈节级带人押了杜中宵和韩练,却不回县衙。到了县衙不远处一座小院旁,让手下的人把跟来的人赶散了,把二人关了进去。

    进了小院,杜中宵见陈节级要走,高声道:“节级,冤家宜解不宜结。你既抓了我们,就该去见县尉或者县令,关在这里却不是路数。我阿爹是发过解的乡贡进士,他一纸诉状送到县里,等到县令问起来了却不是耍处。你与吴家有故交,私关我们在这里,到时只怕无法交待。”

    陈节级冷笑:“你这厮倒是长了一张利口。你们酿酒,被我抓个正着,还有什么好说?现在关你们在这里,我自去找各种证据。到时有了物证,再取了你们的口供,自会去见官。”

    杜中宵哪里肯信这种鬼话。现在他可以基本确定,定然是吴克久给了他好处,把自己韩练抓了关在这里,然后他们再出面去讹两家。百姓怕官,只要穿了公服,在他们眼里就是官府的人,哪里分得明白是官是吏还是差。这些人平日这种事干得多了,今天做起来还是一般,混不当一回事。

    见陈节级急匆匆地要走,杜中宵要给父亲留出时间,忙道:“节级,你不是县尉,这里更加不是公堂,找的什么物证,问的什么口供?到时真到了县令那里,私设公堂,禁押百姓,这罪名可推托不得。”

    吴克久见杜中宵纠缠,陈节级迟迟动不了身,不由恼羞成怒,厉声道:“你这厮说的什么混话!节级不是官,难道你是官?你们酿私酒,已经是个死人,废话什么!”

第14章 不管事的县令() 
杜循吃过了早饭,与妻子一起在棚子里准备木柴,等杜中宵拉了酒糟回来蒸酒。

    正在两人忙忙碌碌的时候,唐主管派来的小厮急匆匆地赶来,对杜循道:“秀才,大事不好!”

    杜循出了棚子,问道:“你是何人?何事不好了?”

    小厮使劲喘了两口气,才道:“今日你家小官人和卖酒的韩阿爹,在我家酒楼买酒糟的时候,来了个什么陈节级,与‘其香居’的小员外一起,把他们抓走了。”

    杜循吃了一惊:“他们因何抓人?”

    “说是买酒糟回家酿私酒。小官人再三分辨,不曾私酿,那节级只是不听,执意抓人。我家主管见不是路数,命我来知会秀才一声。”

    杜循听了,联系起前些天杜中宵讲的吴克久到韩家脚店闹事,心中明白了七八分。做酒的生意就要面对朝廷森严的律法,这是避不了的。其中的利弊,杜循早已考虑得明白。

    吩咐妻子一声,杜循对小厮道:“前边带路,我们一起先到你们家酒楼那里看看。”

    当杜循随着小厮到了“姚家正店”的时候,太阳已经高高升起,围在酒楼门前的人大多散去。只剩韩月娘在酒楼前,守着装酒糟的车子,泫然欲泣。不远处几个弓手,看着车子和韩月娘。

    见唐主管还站在酒楼前,杜循上前拱手:“多谢主管知会在下。”

    唐主管跺了一下脚道:“秀才可是来了!陈节级押了你家小官人和韩练去了,派人看住这里,说车上的酒糟是赃物,任谁都不许动,专等他们回来。我看不是路数,此事还要秀才来了才有办法。”

    杜循再次道谢,问道:“不知他们押了我儿和韩兄到哪里了?”

    “我派人跟在后面看着,并不曾押到县衙里,是关到了县衙不远一处小院。我问过人,那小院是县里一个衙前的,想来是与陈节级熟识。”

    韩练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什么陈节级根本不是来抓私酒,就是寻衅闹事的。无妨,我这便就到县衙里去,面见县令,把事情说明了。一个节级,还能在县里一手遮天!”

    说完,杜循过去安慰了韩月娘一番,又详细问过了今天发生的事情,便赶往县衙。

    县衙旁边有书铺,杜循也不用央人,自己写了一纸状词,说县里吴小员外勾结县衙的陈节级,欺压良善之民,递了进去。

    今日县里是魏押司当值,见了递进来的状词,不由吃了一惊。作为本届的发解进士,魏押司自然是见过杜循的,还曾参加过县里当时为他举行的欢送酒宴。虽然杜循落第,乡贡进士的地位在那里,州县甚至朝廷是有他名字的。县里有的事情,非这种人出面不可。

    收了状词,魏押司不敢怠慢,忙让差役把杜循让进了偏厅。

    进了偏厅,吩咐上了茶,魏押司拱手:“秀才的状词我已经看了,只是现在有些不好办。”

    杜循道:“一个节级,手中没有传票,没有公文,便就抓了良民关了起来,不合法度。此事清楚明白,押司因何说不好办?”

    魏押司叹了口气:“不瞒秀才,陈节级是许县尉所管。县尉因事到乡下去,尚需几天才回来。”

    杜循听了不由笑了起来:“押司,县尉不在,县令在啊。一县之事,还有县令管不了的?”

    魏押司苦笑:“正是如此。史县令年纪已老,精力不济,在县里万事不管。此事——”

    杜循去年进京赶考,一去数月,却不知县里官员已经换过了。新调来的史县令是特奏名出身,出仕时年纪已老,苦挨多年终于升到县令,一心只想着熬完任期,到时致仕养老。自到临颖县,史县令便就什么事都不管,县里的事全交给主簿和县尉,自己安坐县衙修身养性。县衙里人人皆知,是以什么事都不去麻烦他,只去找主簿和县尉。

    特奏名是多次参加科举,次次落第的人,到了一定年纪,参加了多少届省试殿试,最后朝廷给一个进士的名分。他们也会封官,不过官职低微,很难升迁。如史县令这般,做到一县之长,在特奏名中已经是好的了。有宋一朝,京朝官做一县之长,称为知县,低阶选人则称县令。这是宋朝惯例,京朝官到地方为官,一般都称知某事,不独知县、知州如此,州县的僚佐官很多也是如此。知某事,知县,比直接任正式职事,县令之类,地位要高一些。

    听了魏押司的话,杜循不由皱起眉头:“县尉不在城里,县令又不管,岂不是由着陈节级这些小吏公人为所欲为?这可如何处?若是他们起了歹心,动用私刑,我儿该怎么办?”

    魏押司只是摇头,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捕盗查酒禁之类都是县尉的职事,魏押司一个吏人,如何敢去管官们的事情?还是因为杜循到底是个乡贡进士,魏押司才出来陪着说会话,若是普通人,早就把状纸驳回去了。

    杜循想了一会,猛地站起身来,对魏押司道:“不行,不能这样等下去!我听人说,陈节级并没有把人押入县衙,而是关在了外面一处小院里。谁知道他会不会用私刑?所谓屈打成招,到时一切就都说不清了。我知道许县尉那个人,刚愎自用,根本听不得人分辨,落到他手里还能有好?节级,不管县令管是不管,还请帮我通禀,总要得一个确信才好。”

    魏押司无奈,只好起身道:“如此,秀才稍坐,我进去知会县令一声。”

    见魏押司起身向后衙走去,杜循只好耐心等待。

    过不了多少时候,魏押司又走出来,手中持一字纸交予杜循,口中道:“县令听说是你是本县的乡贡进士,分外重视。强打起精神,把状司看了,写下这一份手令下来。秀才拿了,去交给陈节级就好。”

    杜循接过字纸,看过了,见只是几句套话。最后才是吩咐陈节级,杜家是举人之家,不得随便动用私刑。抓起来的杜中宵和韩练好好看押,一切等许县尉回县再说。

    看过了史县令的手令,杜循不由两手发抖,对魏押司道:“押司,这手令有与没有又有何区别?还是一切等许县尉回来再说。陈节级那些人如狼虎,几日时间,谁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魏押司双手一摊,无奈地道:“县令无心理事,在下一个吏人,又能奈何?”

    杜循来回走踱步,过了一会,断然道:“若是如此,在下只好去州里走一趟了!”

    魏押司拱手:“秀才去州里才是正路。新来的知州梅询原是翰林学士,最是好人,定然能够禀公断案。再者,州里长官都是读书人,看秀才自然跟平常人不一样。”

    杜循看着魏押司,见他神情真诚,并无丝毫作伪,想来说的是真心话。州里跟县里不一样,那里的官员多,而且多是读书人出身,对杜循这种乡贡进士又是另一种态度。

    城里和乡下,州和县有时就是两个世界。宋朝的县,由于人口偏少,经济不发达,一县之长跟杜中宵前世的乡长镇长才相差不多。不只是条件艰苦,眼界见识都有限。所以宋朝正榜进士出身的官员,对于到县里为官,有“上刀山下火海”之说。

    像史县令这种混日子的官员,由于眼界所限,很多时候分不清事情的轻重。不管出了什么事,总想能拖就拖,混过去就万事大吉。反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安稳稳渡过任期就好。只县令是把一切事情都推给主簿和县尉和两个副手,自己躲清闲,真出了事情也找不到自己头上。

    杜循想来想去,碰到这种官员,只好去州里一条路。叹了一口气,向魏押司拱手告辞。

    出了县衙,杜循问了人,来到关押杜中宵和韩练的小院。一到门前,便就被人拦住。

    杜循道:“我是本县的乡贡进士杜循,里面关着的是我孩儿。几位行个方便,我进去看一看。”

    一个中年大汉高声道:“什么进士,来唬我们吗?满县里都传开了,你到京城赶考,早早便就落了第,一路乞讨回乡。没饿死已是你的福气,还敢来这里装模作样。”

    杜循强忍着怒气道:“便是落第,我也是朝廷的乡贡进士,州县有我名字。里面押着的是我亲生的孩儿,理该进去望一眼。你们行个方便,日后我必有所报。”

    几个大汉一起大笑:“我们听你的鬼话!节级离开的时候吩咐,里面关着的是私酿酒的重犯,任谁都不可以进去。你快快离去,不然乱棍赶走!”

    杜循见了几个人恶狠狠的样子,知道不会放自己进去。犹豫一会,只好高声道:“我儿,我知道你被关在这里。且安心坐等,我自会去州里报官,还你一个公道!若是有人进来动用私刑,你可千万要忍住了,不可被屈打成招。不然落了人口实,到时难以分说!谁人审你,谁你打你,你一一记下。等到我从州里回来,再找他们算账!”

    说完,杜循也不管看门几个人的神情,扬长而去。

第15章 我要考进士() 
杜中宵在里面听到父亲的话,对身边的韩练道:“外面是我父亲喊话,韩阿爹,你可听到了。尽管放宽心,此事县里不管,还有州里。我们没有违法犯禁,谁能冤枉得了!”

    韩练苦笑:“贤侄,你事事都向好处想。唉,你反过来想一想,你阿爹如此说,岂不是正说明此事县里没人管?吴家是本地豪族,做事横行霸道惯了,岂是容易对付的?”

    杜中宵沉默不语。对于这个世界,他还是有些不熟悉。自己的父亲是举人,身份地位跟他前世印象里古代的举人差别太大,很难对照起来。前世的印象,古代的读书人都是高人一等的,举人地方上还敢有人得罪?真到了这个世界才明白,不管什么时候,读书人在钱和权面前什么都不是。

    韩练说得不错,父亲只能在外面高声喊话,最少说明了一点,临颖县里没人管这事。把自己两人押在这里,既不带到公堂上,也不走官方程序,处处都不合法,那又如何?吴家是本县豪族,只要搞定了下层的几个公人小吏,便就可以为所欲为。

    一直等到中午,也没有人进来看杜中宵和韩练,两人饿得肚子咕咕叫。

    心中有些打鼓,杜中宵对韩练道:“州城离这里有多远?不知爹爹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韩练道:“不过五六十里路,若是有快马,一两天也就回来了。——只是,快马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