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大宋-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侦骑远去,石家奴对身边的亲兵道:“你去吩咐边军各部,出谷后与宋军对峙。如果他们不先行攻击,命他们也紧守不动。这里是南国境土,打起来,不好交待。”

    亲兵应诺,想了想低声问石家奴:“郎君,那我们——”

    石家奴有气无力地道:“离谷口不远,有一条北去的山路,可以绕回宁边州。让边军挡住宋军,我们带了粮草,从山道悄悄遁走。这一仗打不得了,那些边军,只能各安天命。”

    亲兵心领神会,急急去传军令。

    边兵多是蕃户,即使跟宋军起了冲突,被杀被俘,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如果这三百契丹正兵陷在这里,就完全是两回事了。对此宋军应该心中有数,所以一直不主动进攻。不过走山路回去,三百人能活着多少回去,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离石家奴兵马十里之外,张岊坐在地上烤火,所部三百骑兵啃干粮充饥。

    探马过来,对张岊叉手道:“都监,前面契丹人在出山前分兵,大部向谷口而去,还有两三百人走了山里小路,向东边去了,看着要逃。”

    张岊沉默一会,展颜笑道:“是要逃了。不消说,出谷的是协从边兵,契丹正兵进山逃了。在唐龙镇攻城受挫,折了些兵马,这些契丹人的胆气已经丧了。这两三日他们又无粮草补充,有多少力气作战?”

    身边副将李浩道:“都监所言不错。那我们该当如何?与部署一起全灭前面的契丹人,放那些正兵离去吗?如此我们能够大胜,也方便后面打笔墨官司。”

    张岊摇了摇头:“既然契丹人来了,不吃些苦头怎么能行?不管出谷的契丹人,我们只追向山里逃的!记住,不必主动攻击他们,只要让他们走不快,抢不了粮草就行。这一路几百里,我倒要看看,他们能坚持到几时。这些契丹人自己饿死,可不关我们的事。”

    李浩心领神会,连连点头。现在宋朝和契丹交好,能不撕破脸还是不撕破脸。契丹人既然派了大部分人到前面去背锅,宋军也就没有必要欺人太甚。但就想这样大摇大摆走掉是不行的,张岊哪里会咽下这口气。只要在后面缀住契丹人,让他们走不快,同时保住路上的小蕃部不被抢,后面就看契丹人的造化了。

第85章 四散而逃() 
天色渐渐暗下来,王凯看着对面的契丹人一动不动,不由皱起眉头,对苏安静道:“看看就要天黑了,契丹在那里既不来攻,也不后退,打的什么主意?”

    苏安静道:“莫不是想乘着夜色遁走?他们见我军阵容严整,想来是不敢打了。”

    王凯笑道:“如此最好。此疲惫之师,我们衔尾追赶,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看着西天的太阳落下山去,天色黑了起来,契丹边军出了一口气。他们打是不敢打的,王凯以善战著称,这一带的蕃汉人等没有不知道的。特别是石家奴沿山路逃跑的消息已经传开,这些边军怎么可能去硬撼严阵以待的宋军。不能打,不能退,就只能这样干耗着。

    夜幕低垂,几个边军首领聚到一起,商量道:“郎君已经沿着山路北逃了,我们何苦与宋军拼死拼活?不如乘着夜色,各自逃命。北边有郎君带的正军,又有南国追兵,我们不如南去丰州。”

    有人道:“听说那里没有人烟,我们又无粮草,去了那里以何为生?这个季节,天寒地冻,想寻些野果也不可得。一个不好大风起来,冻也冻死了。”

    “不然如何?现在去攻董家寨就是经卵击石,宋军攻过来,就没有活路了。”

    有人突然道:“黄河冰封,我们沿着河道逆流而上,回到宁边州如何?路上把马杀了,说不定能坚持回家。宋人都是守着各处要路,总不能在河上布兵!”

    这话出来,全体哗然。有的认为可行,跃跃欲试,有的大摇其头,说是异想天开。黄河冰封了是不错,可董家寨以上水流湍急,冰面上行人是很危险的。

    商量半天,也讨论不出个结果来,只好各自回去,等明天再说。哪里想到,到了半夜,就有人陆陆续续偷离开,有的还是首领带着走。离开的人多是重新翻过山染,沿着谷道向丰州去。虽然都说丰州已经没有人烟,以前总是个富庶地方,还强过火山军,总有人以为可以侥幸找到吃的。

    剩下的人没有办法,到了后半夜实地熬不住,有人带头,乱糟糟的沿着黄河,向东而去。

    月光下,王凯站在高处,看着夜色里四处奔逃的人影,面沉似水。直到人群开始向东进发,才对身边的传令亲兵道:“知会董家寨,紧守寨门。只要契丹人不过河,就由着他们!”

    亲兵应诺,快马到董家寨去传令。

    苏安静带了三百兵马,在董家寨外面渡口一带摆开阵势,点起火把,灯火通明。这里是附近最繁华的地方,虽然人口都已经躲进了寨里,店铺总带不走。这里有契丹人最紧缺的食物,要防他们狗急跳墙到这里劫掠。王凯下令,只要有人敢离开河道靠近南岸,格杀勿论。

    几个契丹人互相扶着,走在河面上。寒风吹来,透彻骨髓,所有人都瑟瑟发抖。看着河南岸火光下宋军严阵以待,周边各种店铺影影绰绰,几人不由舔了舔嘴唇,肚子不争气地打起了鼓。

    终于有人忍不住,道:“我们从黑影里悄悄上岸,找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找家店铺寻些饭食。这样走下去,饿不死也冻死了。这些军兵只防着大股人马,哪里会注意我们!”

    天黑之前,岸上还有不少店铺正常做生意,入夜之后才躲进董家寨。那些卖吃食的铺子,煮好的大锅肉汤依然摆在门口,诱人的香气随着夜里的寒风,在四周飘荡。

    一个契丹人道:“直娘贼,不管了,到岸上去吃一顿。哪怕吃完被捉住,砍了脑袋,好歹也做个饱死鬼!已经没有粮草,能够走到哪里去?!”

    此话一出,便有人响应。几个人乘着黑夜,躲开宋军列阵的地方,悄悄向南岸摸来。离岸近了,见前方是一间饼铺,门外还挂着灯笼,几人不由大喜过往。互相拉着手,快步奔过来。

    正在这时,岸上突然传出一声低喝,随着一阵弦响,弓矢如雨点一样射了过来,河道上的人眼睁睁地看着这几个人被射倒,无声无息地倒在了河面上。

    过不多久,就见暗影里亮起一盏灯笼。十个宋兵拿着腰刀,提着灯笼,到了那几人倒下的地方,一人身上补了几刀,依然提着灯笼回去了。

    河上的契丹人看着这画面,心里直冒凉气。火把下的宋军杀气腾腾,在黑影里还不知道埋伏了多少人。这架势摆明了,契丹人沿河逃走宋军不追,只要靠近南岸就只有一死。

    此时天地间一片死寂,沿着河道逃跑的契丹人又冷又饿,却再不敢上岸,跌跌撞撞沿河而去。

    到了董家寨,河道突然收窄,黄河几乎是从寨墙下流过。站在寨墙上的宋军张弓搭箭,看着下面河道的冰面上,几百契丹人一步一滑,艰难前进。

    梁胜站在寨墙上,看着下面路过的契丹兵马,精神紧张。虽说寨外有王凯大军驻扎,寨子不可能被攻破,可谁知这些人会不会发疯,向董家寨动手。看他们的样子极其狼狈,早已没有组织,难说得很。

    王凯在帐里,听着探子流水来报,随时掌握着契丹人的动向。南下丰州的那些人不可坐视不理,派了五十精锐,远远跟在后面,掌握他们的动向。下游一直到雄勇寨,黄河冰面结实,王凯要严防这些人偷偷进入火山军。只要不过河,接下来的几天慢慢收拾。

    至于沿着黄河北去的契丹人,就没有必要在意了,派侦骑在后面跟着就是。他们要是真有种,一路沿着黄河回宁边州,王凯也要赞一句好汉。这一两百里路,没有人烟,没有补给,行在冰面上,宿在冰面上,除非铁打的汉子,有几人能够坚持下来?离开黄河上岸,就是到偏头寨的道路,杜中宵早已经在最关键的地方,派了兵马驻守。以这些契丹人现在的样子,是无论如何也过不去的。

    石家奴坐在火堆旁,面色阴沉。亲兵轻轻揉着石家奴受伤的腿,旁边火堆上烤着一只打来的野鸡。

    看着野鸡的油滴在火堆上,亲兵咽了一口唾沫,对石家奴道:“郎君,我们后面依然有宋军侦骑跟着,怎么也甩不脱。等到明日到了开阔的地方,他们杀过来可如何是好?”

    石家奴道:“他们要攻,又何必等到这里?昨日出山之前,与谷口的宋军前后夹击,我们哪里还有活路!只是缀在后面,摆明了不欲生事,送我们走而已。——只是我们粮草不多,要回宁边州,最少也要十日,哪里支撑得住!吩咐下广布探马,但凡沿路有小蕃部,绝不可放过!”

    亲兵应诺,起身去传军令。临行之前,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火堆上的野鸡。再是没有粮草,这么多人打些野味还是不成问题,不会断了石家奴的吃喝,可惜自己无福吃上一口。

    看着亲兵离去,石家奴暗自盘算,自己这两三百人都是骑兵,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杀马充饥。只是没有了马,还有多少能够坚持到最后,实在难说得紧。

    叹了口气,还好宋军顾及两国盟约,一直没有主动进攻,现在自己这条命就是拣来的。

第86章 尘埃落定() 
离了董家寨十几里路,就进入峡谷之中,河岸再行不得人。一众契丹人看着岸边道路折向山梁,聚在一起商议:“若是沿着河面而行,不说前边水流湍急,冰面上着实危险,就说河上无粮无柴,又能够走多远?不如上岸,沿着道路北行,我们只要绕开宋军堡寨即可。”

    众人纷纷同意,离了冰面向山梁爬去。约一里多路,将到山顶,就看见前面一座新的寨堡,不由一起叫苦。杜中宵重建偏头寨后,立即在后方建驿铺,二十里一铺,这里恰好新建起来。

    站在寨前的宋军将领高声道:“你等侵入我大宋疆土,不行讨伐已是天恩,还敢冲我堡寨,不是作死么?再敢上前半步,便乱箭射死!”

    契丹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答。此处离偏头寨还有几十里远,已经深入大宋,怎么诡辨都是没用的。但实在前途渺茫,一众人你推我我推前,缓缓向前蠕动。

    山梁上的宋军得了军令,沿途绝不许契丹人上岸,哪里还客气?弓矢劈头盖脸地射下来。

    此时的契丹人已经是筋疲力尽,又是向山梁仰攻,哪里还打得了仗?被射死几个人,其他人一哄而散,又到了河面上。就连几个受伤的契丹人扔在路上,也没有人去管。

    宋军在山梁上看着,并不追赶,只是紧紧把守住道路。过了此处,再向北去黄河两岸就都是悬崖峭壁,契丹人想上岸也不可能了。命大的,可以沿着黄河一路走回宁边州去。

    石家奴已经沿着山里道路走了两天,粮草早已耗尽,马匹凡是受伤得病的,全部宰杀,咬着牙向北去。后面的宋军依然不远不近地跟着,丝毫没有放弃的样子。

    到了这个地步,沿路扔下的伤员,属下受不了逃亡的已经有几十人,石家奴忧心忡忡。

    看着前面越来越荒凉,树木草场开始稀疏,沙地开始境多,厂家奴更加焦急。正在这时,一骑快马到了石家奴面前停住,马上骑士叉手高声道:“郎君,前面有个小蕃部,颇有些牛羊!”

    石家奴听了大喜,急忙吩咐亲兵,调集所有的精锐,准备前去抢掠。有牛羊,这个小蕃部想来也会有储存的粮草,抢上一次,说不定就能支撑着走到宁边州。

    契丹人还没有准备完毕,就听见身后响起低沉的号角声。号角声未停,便有马蹄声传来,如同骤雨一般。石家奴转过身,就看见一百多宋军骑兵,呼啸着从不远处的山坡上掠过,飞一般的向前去了。

    契丹人怔怔地看着疾驰而过的宋军,不明白怎么一回事。跟了这么久,莫不是宋军要进攻了?

    石家奴一样愣了一会,突然明白过来,一拍大腿,恨恨地道:“不好,宋军是冲着蕃部去的!”

    身边的契丹这才明白过来,一起看着石家奴。亲兵焦急地问道:“郎君,这可如何是好?”

    石家奴看着前方一两百步外,五六十个宋军骑兵回转身来,列阵挡住了前方的去路,只觉得万念俱灰。宋军的态度很明显,就是契丹人走可以,但不许抢掠沿途的蕃部。这个时候,自己的手下怎么能够与宋军作战?他们兵精粮足,自己的人却都是残兵败将,石家奴不会自己去寻死。

    深入敌境抢掠,没有抵抗的时候爽得很,但一旦被敌人拖住,便是这种局面,成了必死之局。宋军根本就不需要与契丹人交战,只要彻底断绝他们的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