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大宋-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过了,就有了光明的前途。

    接下来的日子,火山军连续发生了几件大事。先是以营田务所在地为火山县,暂由推官程文礼兼任县令,等候朝廷派正任县令过来,再行交接。设县之后,火山军的衙门从军城迁到火山县来。从此之后火山军有了属县,开始慢慢向着州转化。

    此时的火山军已经不是杜中宵初来时的边地小州可比,继任知军人选格外慎重。又过十日,才定下由景祐进士程师孟接任杜中宵,不再由武将担任主官。

    一连串的行政区划和人事变动,让火山军军民兴奋不已。行政升格,百姓也有好处,衙门官吏更不用说,从官阶到俸禄都水涨船高,人人盼望。只有杜中宵,默默等待新任知军程师孟的到来。

    (祝大家新年快乐!)

    。

第150章 陈勤当官() 
东胜州衙门,耶律元佐对耶律不花道“新近得报,对面火山军的知军杜中宵,即将入京城试学士院,新来的知州为程师孟。这个人没有听说过,你有没有消息?”

    耶律不花摇头“我问过人了,程师孟中进士之后,一直在江南和荆湖路为官,这是第一次到北方来,不知其脾性。唉,唐龙镇刚刚繁盛起来,杜知军便就离去,着实有些可惜。虽然很难在这位杜知军身上占便宜,但其做事有章法,只要守规矩,不难赚钱,这种人最好打交道。”

    耶律元佐叹口气“前几个月亏钱的时候,我们恨杜知军恨得要死,现在想来,亏钱还是怨我们自己,跟杜知军倒没有关系。这个杜知军虽然年轻,倒是有些本事,一年多时间,火山军变得好生兴旺。想来还是因为他年轻,又没有根基,有了政绩也守不住。前些日子唐龙镇设个主事,已是苗头。”

    两人商量了最近火山军和唐龙镇的情况,俱不得要领。最后,耶律不花道“上次风波,东胜州伤了根本,折腾不得了。现在宋朝那里人事大变,我们不要轻举妄动,只能安分做生意。依这半年的生意看来,我们各那里卖羊毛和马匹,收购羊毛呢和砂糖,就能够赚大钱。”

    耶律元佐道“此话说得是,安心做生意就好。火山军那里不知请了什么能工巧匠,织造的羊毛呢极是好,入手厚重,做的袍子穿在身上,寒风不侵。上次运了些去上京,极受官民喜爱。现在秋天,我们从那里多进些货,冬日卖出去,必能赚不少钱。”

    羊毛呢在宋地卖得不好,在契丹却销路奇佳,士庶喜受。现在火山军的羊毛呢,大部又卖回到契丹来,被贩往五京,甚至成了西京道的贡品。这种差别,应该是跟气候有关。羊毛呢厚重,御风的效果是其他织物比不了的,冬天特别保暖。宋朝的地盘,除了河东路北部,其他地方冬天的风不大,更喜欢丝绵之类衣物。倒是契丹的幽云地区,冬天寒风肆虐,羊毛呢的好处就显出来了。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太贵,跟丝绸一样的价格,羊毛呢当然不好卖。若是跟布帛差不多,销路一下就起来了。当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羊绒毯和羊毛呢这些高档羊毛织物,火山军也产羊毛编织的产品,就是后世的毛线衣。这种产品用的羊毛不需太好,工艺又简单,相对廉价,销路就广了许多。

    此时对党项的战事已经结束,大军撤回丰州和云内州,耶律元佐多了许多顾忌,不敢再跟前几个月那样肆无忌惮了。好在宋朝大量收买不好的马匹,这是契丹的无用之物,并没有禁止。

    又商量了一些杂事,耶律元佐道“已经到了深秋,按往年惯例,草原上游牧放马的,要大量放弃马群中的驽马,以节省草料过冬。南国那边只要是马,都能卖出价钱,于我们是个好机会。趁着现在秋高气爽的时候,可多派些人,去收购驽马,卖到火山军去。不过要严加盘查,切不可混进军马。不然被招讨司抓到把柄,我们这生意可就不好做了。”

    耶律不花道“此事我省得,春夏一战,折损战马不少,哪个还敢再卖。不过,我打听到宋地现在最喜骡子,纵然驽马,母马的价钱也远过公马,我们可以多贩一些。”

    新设火山县外的酒铺里,小王子和任泽看着不远处民夫正紧张地筑城墙,对陈勤道“听说知军官人要回京去,不知是也不是?”

    陈勤道“委实如此。知军这几年连任几地,处处都有治绩,得重臣举荐,试学士院。”

    小王子叹了口气“可惜,好不容易来这么一个好官,做了一年多就走了。自知军官人到这里,你们这些人不必说,都得了无数好处。就连我们这些北地蕃民,也因为卖马卖羊毛,赚了不少钱。现在我们部落里,若有人病了,有一碗糖水喝,以前哪里敢想?”

    陈勤笑道“小王子说哪里话?知军官人此番入京,是要升官的。试了学士院,就是学士。”

    “学士?好生厉害!”小王子吐了吐舌头。“我听人说,南国的学士,都是重臣。”

    陈勤也是一知半解,点了点头,不好说什么。听官员们说,试了学士院,做了馆阁词臣,确实就是学士。不过以杜中宵的资历,若说是重臣,好像也不对。

    馆阁官员,确实可以称学士,不过仅限于在京城的时候。一旦外任,除了带馆职任通判,其他差遣都不能称学士。此学士非彼学士,与殿阁学士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重臣两个字是万万当不起的。

    陈勤因为牧马有功,杜中宵上奏之后,一样补他个三班借职的官,提举牧场,现在也是官了。小王子是卖马的大户,一来二去,两人熟识,经常一起饮酒。

    现在卖马的地方,已经慢慢从唐龙镇移到了火山县,靠着黄河好大一片围马的地方。小王子因为做这一行早,不只是卖本部落的马,还收其他部落的马贩到这里来。他早已不是那个当初在唐龙镇,连牙人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的蕃人小王子,而成了熟练的马商。现在贩马到火山军,根本不需牙人,他自己就是个行家,很多贩马的大户都认他。

    饮了一会酒,小王子问陈勤“知军官人去京城,你也跟着去么?”

    陈勤叹了口气“我想了许久,也跟官人商量过,还是先不跟着去了,留在这里。现在无论如何也有了个官身,又有差遣,不再是从前可比。先在这里干着,官人慢慢想办法。”

    小王子听了面现喜色“好,这我就放心了!如果你也走了,这生意我真不知怎么做下去。”

    说完,与陈勤碰了一大杯。

    陈勤道“小王子,以后你贩马来,可以多带些母马。同样马格,我给你多一倍的价钱。”

    小王子奇道“母马不好,一样生不出好马来,要了何用?我们草原上,到了这个季节,不拘母马公马,看着不中用的,就都放归草原,免得冬天白费牧草。”

    陈勤道“这是你们草原上的规矩,马群无数,能够这样做。我们这里,哪有这个本钱?母马虽然差一些,我那里有好公马,也有好种驴。最近附近州军用车的多,骡子最好卖,可以用母马生骡子。”

    小王子点了点头,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附近的人喜欢买骡子,草原上也很少骡子,但总是知道骡子是怎么来的。马再差,也比驴的个头大些,差的母马便就有了用处。

    小王子贩马,每次都夹带几匹好的军马,多贩些母马就更加没有什么了。

    。

第151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九月初,新任火山军知军程师孟到来,杜中宵与一众官吏把他迎进城里。

    进了衙门,分宾主落座,上了茶,程师孟道“来时,经略相公一再叮嘱,此地紧要。可看这新筑的城池,并不高大,是不是简陋了些?”

    杜中宵道“现在不比从前,并不是城墙越高大越好。契丹和党项人均不善攻城,更加不要说周围的蕃落,这城池足够了。火山军小地方,要筑大城,没有那么多人手。”

    程师孟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来之前,他就听说火山军这里火枪火炮用得多,但怎么个用法,没有见过。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不好多言。

    接风宴后,程师孟自去歇息。杜中宵找了程文礼和潘振道“这两日,你们清理账籍,以备新知军查看。我离开之后,你们还要在程知军手下做事,不可有半点马虎。”

    程文礼和潘振应了,各自回去安排。

    新旧官员交接,查看各库账籍是重中之重。旧任有了亏空,接任的必须要说清楚,签字画押,由上司认可,不然就替人背了黑锅。一切料理清楚,新官才上任,旧官才能离去。有的地方过于离谱,出现过新官无论如何不肯上任,导致旧官走不了的。

    杜中宵到火山军一年多,赚了无数钱财,不但没有亏空,各库还都有积蓄。这种情况下,程文礼和潘振做事特别卖力,纷纷拿着账籍到程师孟那里邀功。

    牧场里,杜中宵跟陈勤相对而坐,就着一锅肉一条鱼饮酒。

    酒过三巡,杜中宵对陈勤道“新官上任,这几日到处都在清查府库,牧场这里如何?”

    陈勤道“程知军前日来过一次,看了牧场里的牲畜,甚是赞赏,并无别事。”

    杜中宵点了点头“如此就好。现在你补了官,比不得从前了,不必随着我回京,且在火山军这里做着看看。若是新任知军赏识,便搏些功劳,想办法升一升官。若是做得不如意,及时跟我说,我自会想办法。你这种监当官,朝廷管得不甚严,不必委屈了自己。”

    陈勤称是。这话说得很明白,做得开心就做下去,做得不开心,杜中宵想办法给他调离。如果实在没有办法,便脚底抹油,走他娘的。这种监当小官,朝廷多不在意,回到杜中宵那里,以后还有机会。

    安排了以后的出路,陈勤叹了口气道“我倒没有什么,以前什么身份?现在做了官了,还有什么不满足!只是赛赛,听说官人回京,他要跟我留在这里,十分不满意,与我闹了几次。”

    杜中宵道“夫妻么,打打闹闹,日子还是要过下去。你做了官,他在人前也风光。”

    陈勤点了点头,笑笑,没再说什么。在一起数年,卢赛赛虽然还跟以前一样懒,但不再动不动就要离开陈勤了。在永城的时候,两人算是凑在一起过日子,几年磨合,终于算是真正的夫妻了。

    看了陈勤的表情,杜中宵知道陈勤和卢赛赛折腾数年,终于稳定下来,对他道“趁着年轻,你们也生几个儿女,踏踏实实过日子。”

    卢赛赛年少时在画舫长大,不知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生孩子,想来是她们这些人的秘法。留在家里的罗景都已经有了儿子,卢赛赛想来也能生。

    陈勤对此也摸不着头脑,只是含糊答应。陈勤主管牧场,除了俸禄,还有许多外快,两人日子过得相当富足。按说卢赛赛只要定下心来,该好好过日子了。

    见陈勤不说话,杜中宵摇了摇头,不好再说会么。过了一会,突然想起,又对陈勤道“对了,此次晶晶随着我回京,知会你一声。没了晶晶,你家娘子断了念想,好好做生活吧。”

    陈勤默默点了点头。卢赛赛一直是那个性子,从骨子里就没有做良家妇人有心思,一直有依靠晶晶养老的意思。哪怕现在晶晶是杜家的人,她这想法还在,不想自己生儿育女。

    在杜中宵想来,陈勤碰到这样一个妇人,着实有些脑人。不过陈勤自己乐在其中,也就不好说什么了。现在做了官,以后多多提携他,想来卢赛赛也会慢慢改变。

    当年在永城跟着自己的几个人,陶十七到相州去做了铸枪炮的监当官,陈勤管牧场,都已经有了官身。罗景在自己家里,现在是家中的主管,生活还要好过这两个人。现在杜中宵的身边,只有一个十三郎跟着。杜中宵也想过,让十三郎从军,搏个出身。可自己在军中并无人脉,现在又没有仗打,他到了军中未必有出息,还是先跟在自己身边。

    离开了牧场,杜中宵骑着马,带着随从,慢慢向不远处新建的火山县城走去。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带都开成了农田,土地平整,道路整齐,沟渠纵横,再没有了杜中宵初来时一片荒凉的景象。大路上,不时走过一辆大车,赶车人坐在车辕上,悠闲地赶路。

    从一片荒原到阡陌纵横,这种变化让人有一种成就感,杜中宵颇多感慨。此时宋朝人口不多,除了江南、福建少数几个地方,到处都是荒地。只要组织得当,不应该出现缺粮的事情。对于地方官来说,杜中宵其实是个好榜样,照着他做的照方抓药,好多地方都能发展起来。

    财政年年紧张,三司对民间绞尽脑汁搜刮,有许多原因。第一就是军队太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