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大宋-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景阳看着直冲而来的那一支宋军,从混乱的契丹骑兵中穿过,如入无人之地,直向军城而来,一时怔住,呆呆站着。自己这里还没有收拾局面,援军来了,放不放他们进城?

第253章 斩将夺旗() 
耶律重元站在望楼上,看着宋军直冲入海里的中军,势不可挡。面色大变,高声道:“收兵,立即收兵!切不可失了海里,要让本军退回来!”

    萧革同样看得胆战心惊,对耶律重元道:“不想来的宋军如此勇猛,这哪里是厢军?”

    耶律重元恨恨地道:“这一战,是宋军试探我们来了!看他们身材高大,人人强壮无比,又人马皆铁甲,怎么可能是厢军!今天与我们交战的,必是南国禁军的精锐,就是要我灭我们士气!”

    话音未落,萧革“咦”了一声,指着远处道:“大王且看,那边又有宋军下山,向城中去了。宋军所以派兵出战,想来是掩护这些人进城去!”

    耶律重元看着刘淮一行的背影,沉声道:“之所以来唐龙镇,就是城中守将言,我大军前来,他便带兵献城。却不想大军围城,城中的宋军死守不降,致成今日局面。城中守将该死,不知里面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唉,现在骑虎难下,只能与宋军决一死战!”

    十三郎带人闷头冲杀,突然听见契丹军阵中传来收兵的钲响,高喝道:“敌兵要退!其余不管,把前面的这个契丹将领留下来,死活不论!”

    说着,手中长斧连劈,硬是从人群中清出一条路来,一时血肉横飞。

    作战极消耗体力,一般的人,舞动刀枪要不多少时间就力竭,要么轮替歇息,要么就只能够被动遮挡。十三郎天生神力,此时依然生龙活虎,如初战时一样。海里的中军伤亡已大,此时发力,哪个还能够阻挡他?眼看着就向海里的将旗那里去了。后面小校紧紧护住将旗,跟在十三郎的身后,一路杀过去。

    海里正在指挥撤军,一回头,看见宋军的将旗高速向自己这里来,不由心惊。撤军后队变前队,互相掩护,有序撤退。一个不小心秩序乱了,就变成溃败,任人宰杀。这个时候指挥必须稳住,海里自己带头向后逃窜,中军冲动阵形,就全乱了。

    咬一咬牙,海里高声道:“今日不意遇到宋军铁甲,中其奸计。来的宋将直向我来,那就上去会一会他!他带的铁甲骑兵虽然厉害,单人独斗,就不信还能胜过我!”

    说完,命身后护旗的小校跟上,直向十三郎的将旗冲来。

    看见契丹将旗向自己而来,十三郎大喜过望,一声高喝,手中长斧如一道光般,把身前的几个契丹骑兵扫落马下。须臾间,十三郎就和海里相对,各自看到了对方。

    十三郎不由大笑道:“好,好,你自己过来,送我一场好军功!”

    说完,把手中长斧一收,向马上摸去。

    海里看着眼前的这个大汉,如一尊天神般骑在马上,心中暗叹,难怪敢一直向自己冲来。当下再不犹豫,挺向手中长枪,向十三郎直刺而来。

    十三郎收拢长斧,从马上摸出装好火药的骑枪,对准冲来的海里,一声长笑,扣准了扳机。

    山上,杜中宵看着契丹军潮水一般退去,面上露出笑容。此战十三郎完全占据了上风,几乎没有任何失误。契丹军的表现不应该说错,只是没有预料到宋军的战法跟以前不同了。铁甲骑兵不只是人马俱铁甲,军官和士卒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最低的是效用,许多使臣,不骑马也是精兵中的精兵。马更是从许多马匹中选出来的良马,有铁甲加成,一般军队很难挡住。

    说铁甲骑兵能一以当几没有意义,实际以契丹军这样的布置,根本就冲不散铁甲骑兵阵形。他们能够从从容容冲进敌军阵中,杀一圈之后安然返回。没有相对铁甲的对策,直接硬碰硬,契丹军今日必败。

    见对面的宋将没有迎上来,还收拢战斧,海里有些发蒙。不等反应过来,就见宋将从马上抽出一根铁棍来,对准自己。那棍的前端突然冒出一团火光,带着一溜硝烟,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十三郎一声长啸,收起骑枪,猛地挥舞手中的长斧,把吓傻了的契丹护旗小校砸落马下。上前一手抄起海里的尸体,一手握住契丹的将旗,大喝道:“阵前斩将夺旗,不想我十三郎一生首战,能够如此风光!兄弟们,紧守阵形,我们那边谷口回营!遇上挡路的,顺手收拾了!”

    看着山下的十三郎举着契丹的将旗,带着铁甲骑兵缓缓向预计好的谷口退去,杜中宵微微出了一口气,对身边的亲兵道:“武都指挥使今日斩将夺旗,为一大功。今夜设宴,为他庆功!”

    众人一起道贺。这种军功,多少年都没有过了,这一战之后,十三郎从此不同。

    耶律重元狠狠地拍了面前的木栏一下,道:“可惜了海里!只以为来的是营田厢军,却不想出战的是南朝禁军精锐,人人铁甲。如果来的万人俱都如此,这仗不用打了!”

    萧革道:“铁甲贵重且不说,南朝向来钱粮不缺,军器精良。能用铁甲的勇士,能披铁甲的战马可不多得。大王,依我想来,来的宋军不可能人人如此。近万这样的强军,他们怎么舍得派来救唐龙镇!”

    耶律重元想了一会,点了点头:“说的有理。且用心防守,先摸清宋军底细,再定行止!”

    刘淮乘着那边十三郎大胜,契丹军混乱的机会,并没有怎么厮杀,一行人就冲到了军城下。正要住马喊话,就见城门打开,一小队骑兵从里面出来,高声道:“我是本城守将,火山军兵马都监俞景阳!城头看见将军前来,不敢耽搁,开城门迎接!”

    刘淮出了一口气,上前叉手:“营田厢军所部骑兵第一营指挥使、假右侍禁刘淮,奉河东经略副使兼管勾火山军六州兵马、天章阁杜待制之命,前来接掌军城防务!”

    报出这么一长串名字,刘淮一时有些气接不上,不由咳了几声。

    俞景阳心中嘀咕,杜中宵的官职自己还明白,什么营田厢军怎么这么怪?假右侍禁,就当他是真的右侍禁好了,倒是比自己官职高一些,可一个营指挥使,最基层的小军官,凭什么位在自己之上?

    不等俞景阳答话,刘淮从怀中取了杜中宵亲笔的任命状来,交给俞景阳。

    俞景阳看过,自无异议,向刘淮叉手唱诺,迎着来的百骑进了城门。

    在城头看见十三郎斩将夺旗,阵前大胜,俞景阳就知道,契丹取胜可能性不大。至于夺城,更加不可能了。自己一个兵马都监,怎么敢跟带这么多兵来的将领作对?惟今之计,先以接待为名,把进城的将领好好稳住,争取出时间让程越赶紧把那些知情者料理掉,才是万全之策。

    wxi7

第254章 畏敌如虎() 
迎了刘淮一行到了军衙,俞景阳道:“诸位远来辛苦,且在后衙好好歇息。今日城外本朝兵马大败了契丹人,数日之间,当无大战。我着吏人准备文书,供将军查验。”

    刘淮道:“城外契丹兵马数万,而我军只来了骑兵,余兵尚未到达,解围非数日间的事情。守城第一要有兵,第二要有粮,无兵无粮城池再坚固也无用。这一位何殿直,是本营的粮草官,你且着吏人与他一起,去查验城中粮库存粮。此最为要紧,耽搁不得。”

    俞景阳暗暗出了一口气,好在自己贪心,怪外面粮价不高,还没私卖军粮。如若不然,这一查就要出问题。当下不敢怠慢,吩咐了人,带着何三郎去查验粮草。

    说定了晚上酒宴接风,俞景阳退了出去,周肃对刘淮道:“我看这俞都监,目光闪烁,说话语焉不详,不似个好人。指挥既然来接本城防务,何不就此夺了他的军权,整训军兵,坚守城池?”

    刘淮道:“我们只有一百人入城,防务还是要靠这里原有的兵马。如果一来就夺了都监兵权,只怕人心扰动,恐出意外。我们已经入城,只要小心谨慎,能发生什么大事?守城第一,其余以后再论。”

    宋军兵营,杜中宵备了酒宴,犒赏今日立功的将士。同时命军中全军士今天饭菜比往日每人多加一碗酒,多加一块肉。营指挥使以上的,全部参加庆功宴。

    十三郎昂头挺胸,得意非常。从他带了海里的尸体回来,就再也掩饰不住那股得意劲,自己也知道从今之后不一样了。斩将夺旗的军功,特别是地位这么高的将领,宋军可不多见。有了这军功在手,自己营田厢军骑兵之主的位置,大约是坐定了。海里是契丹的六院军将,中级将领,可不是小头目可比。

    众人坐定,杜中宵举酒道:“今日与契丹初战,武都指挥使斩将夺旗,带本军在契丹大军中从容进出,可谓大获全胜。诸位且饮一杯,与武将军贺!”

    众人一起举杯,向十三郎祝贺。

    十三郎端起面前的酒,仰头一饮而尽,道:“今日斩的这厮,审问拿的契丹人才知道,是个什么六院军将,向来勇猛。他向我冲来,意欲与我大战一场。却不想我取了骑枪出来,一枪取了他的性命,最后做了个糊涂鬼。想来到了地府,也说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死的。我十三郎阵前刀枪不怕谁,可明明有枪带在身上,哪个跟他厮杀?冲阵是提着脑袋做的事,自然要干净利落!”

    杜中宵点头:“不错,正该如此!有枪为什么要用刀枪?有炮为什么要用枪?都是一个道理。与敌交战,不只是要杀伤敌人,还要保存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打越强,敌人越打越弱。”

    石全彬起身,敬了十三郎一杯酒,赞叹道:“国朝自立国,便与契丹数次争战,虽有小胜,却难掩大败。自四十余年前澶州之盟,两国才算平静下来,再无战事。但契丹人勇猛善战,难以抵挡却是人人皆知。难听点说,这已经成了本朝的心病。今日将军阵前斩将夺旗,酣畅淋漓,着实痛快。此场大胜,当为将军贺,为朝廷贺!”

    十三郎叉手谢过,笑着看着众人,愈发意气风发。

    石全彬坐下,对杜中宵道:“待制,如此大胜,当飞马禀报朝廷。不说赏赐,重在振奋士气,让朝廷安心。有了这次初战,便知道营田厢军决非寻常兵马比,契丹人也不是打不败的!”

    杜中宵想了想,道:“可以。不过,有了这一次捷报,我们此次必须击败耶律重元。只要出丝毫意外,就难免惹人闲话。我本意再战几阵,如此就免了,等后边步军上来,步骑合一才能击溃契丹。”

    石全彬道:“为何不让炮兵先来?本军炮兵最是犀利,有了他们,何惧敌军!”

    杜中宵道:“团练,骑兵勇猛,炮兵犀利,确实如此。不过,两军交战,最根本的是步兵。没有步兵做一军的定海神针,其他兵种都有缺陷,都有隐患。今日观契丹军,对我们的铁甲骑兵无计可施,配合步兵足以战而胜之。后方的车辆、牲畜都要集结,一时运力有限,炮兵还要等些日子。”

    石全彬急道:“待制,为何作战步兵才是根本?今日观来,本军骑兵可胜契丹骑兵,如再有炮兵支持,何愁不能一举击破契丹!”

    杜中宵奈心地道:“团练,不管是骑兵,还是炮兵,虽然犀利,但也弱点明显。炮兵怕近战,一旦被敌攻上阵地,就一切皆休。骑兵怕鹿角、器械,怕地形复杂,一个不察,就易酿成大败。惟有步军四平八稳,攻虽不足,守却有余。有步兵掩护,骑兵和炮兵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契丹是游牧之国,每出兵也要有比骑兵更多的步兵辅佐一旁,不然不足以应变。”

    石全彬虽然也曾经统兵一方,但却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事,杜中宵说的这些,他似懂非懂。重重砸了一下手掌,叹道:“难得如此大胜,不能趁胜出击,一鼓作气击败契丹,着实可惜!本朝对契丹本就败多胜少,几年前又奈何不得党项,此番契丹大胜,说句实话,许多将领都怕了契丹人。很多人眼里,本朝的兵马就是比不上契丹,不只是马不行,就连兵也不行,将也不行,中原汉人就是打不过胡人!”

    杜中宵微微点了点头:“有什么办法,谁让败得多了,扳不回来呢。再加上不管禁军厢军,对外屡战屡败,境内可是威风得很,连带着许多人认为汉人不会打仗了,就连汉人自己都信了。”

    自晚唐起,契丹就是北方强权,五代时后晋石敬塘割幽云十六州,向契丹自称儿皇帝,这种局面就积重难返了。耶律德光收了幽云十六州,南征入汴梁,天下藩镇召之即来,耶律德光自认中国之主。如果宋军够强,凭借中原的雄厚实力,当然可以北复幽燕,击败契丹。可大宋立国之后,鉴于五代的教训,着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