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雨大宋-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琦回京之前,到了顺化渡新城,也就是新的河州,来向杜中宵和包拯辞别。

    迎到官厅,见礼毕,三人落座。

    杜中宵向韩琦拱手:“恭喜相公回朝,主持军机。”

    韩琦道:“经略,我此次回京,实是分了你许多军功,万莫挂怀。有狄太尉平侬智高,回朝任枢密使的先例在,你此番大胜,也该回京为宰执才是”

    杜中宵笑道:“我本为农家子,登第不过十年,此前官只是一路常平,岂敢做宰执!”

    包拯道:“也不尽然。狄太尉拔于兵伍,从指使做到宰执也不过十数年间。寇莱公自登第,入为参政不足十年。经略年资虽浅了些,军功却大,又有何不可?”

    杜中宵只是笑着摇头,不再多说。自己什么年纪?现在做了宰执,以后几十年还不知道怎么被折腾呢。那位子再是有诱惑力,杜中宵也不会现在去做,不然人生就太过没了趣味。

    见杜中宵对此不以为意,韩琦也笑:“经略虽然年幼,心胸却开阔。话说开了,此次我回京为枢密使,就是因为河曲路功大,不如此无以平人心。经略不是因为年资浅,而是一直在地方为官,圣上和京中官员都不熟悉。经略天纵之资,过上几年,朝廷知你之能,朝廷又怎么弃之不用!”

    杜中宵沉默一会,对韩琦道:“相公,此事我自己想得清楚,现在入朝不合适。不如在这河曲之地待上几年,把这一次的大胜结结实实地筑固下来。唐人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虽然不才,不敢自比卫霍,但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还是做得到的!”

    韩琦点头:“好,好,经略有此气魄,有此心胸,此事又有何难!”

    包拯在一边不说话。对于高若讷为狄青让位,他愤愤不平。韩琦回京,算是缓解一些,但却是以杜中宵的军功加到韩琦身上为代价的。高若讷畏惕少过,此次由枢密使降为同群牧使、判尚书都省,由舍人制词,而不是翰林学士,对他太过了些。起因是他出行时,仪仗驱赶路人,而致人死亡。高若讷立即把自己的卫士送到官府,依律治罪,并没有袒护。御史还是希上意,弹奏高若诺,加上参政梁适搅合,高若讷被贬。历史上狄青数年后被文官攻击,与高若讷此时的遭遇有些关系。高若讷离任枢密使后很快病卒。

    揭开了此事心结,韩琦很是高兴,对杜中宵道:“此一战的军功先暂不叙,经略与官兵说清楚。等我回京之后,必从优封赏。此是本朝数十年未有之大胜,不优赏,不足以劝将士用命!”

    杜中宵谢过。心里明白,自己这次立的军功太大,一部分给了韩琦,另一部分就要分给属下。属下将领优赏,以此安慰军心。自己年纪太轻,资历太浅,朝中又没有真正的倚靠,以节度使为经略使,已经是极限。再进一步,就会引起别人攻击,甚至被皇上猜忌。

    其实自己不争,依然会被皇帝和宰臣猜忌。独掌大军于外,又这么能打,哪个能放心?把自己调离又不可能,会失去人心,甚至地盘得而复失,没人敢冒险。接下来的日子,要看韬光养晦的功夫了。

第53章 先党项后契丹() 
看着窗外的明月,杜中宵靠在椅子上,心情复杂。之前只想着打一场大胜仗,打了胜仗,又有太多的烦心事。以三万自己练出来的兵,先击溃、逼退契丹二十万大军,又击败党项十余万大军,毙俘六万人之众。功劳是大,可自己手下这支军队太过扎眼了。

    这是什么朝代?不足百年前,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人人都是深以为然。现在自己掌强军在外,治下数州之地,京城里的皇帝能坐得安稳?

    除了朝旨,还有手诏,让杜中宵详言方略,怎么改变军制、整顿军旅,使禁军也变成营田厢军这样的强军。话里的意思,不许与其他人商议,就是个人意见。

    这样的手诏,杜中宵觉得,韩琦和包拯可能也都得到了。都不说,因为不许他们商量。

    答复这道手诏,建议军制改革,是个技术活,杜中宵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事,一时无从下手。真把禁军战力不行的根本原因说出来,是不行的。别的官员可以说,手掌大军、立了军功的杜中宵不能说。不说根本原因,还要让皇帝看了信服,这个度不好拿捏。

    答复手诏的公文即为万言书,杜中宵第一次写,这里还找不到参考,有些头痛。称为万言,那就不是几百字就可以的,肯定是长篇累牍,方方面面都写到。这种文章,对杜中宵是个考验。

    第二日,韩琦与杜中宵在官厅闲谈。道:“狄太尉由岭南回京,圣上特意在崇政殿,命其将士演当日归仁铺大胜的情景,百官观看。我此次回京,若是能把顺化渡一战演一遍,当是盛事。”

    杜中宵道:“相公,这可有些难。归仁铺一战,无非刀枪列阵,演个样子出来并不为难。顺化渡一战全是枪炮,做个样子,可看不出当日情形。要演出当日情形,还敢放枪放炮?”

    韩琦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可圣上和朝中官员都没有见过枪炮如何作战,不在他们面前演示一番,有些不好。经略有没有折中的办法?”

    杜中宵想了想,恰巧看见一边王德兴抱着些文书向一边去,高声道:“王德兴,过来说话。”

    王德兴急心把文书放到一边,进来行礼。

    杜中宵道:“我记得你在随州学习作战时,与人一起制了一套小兵人,能布成兵阵,演示战情。那套小兵人,有没有带到这里?”

    王德兴道:“节帅,那些物事,本是我们几个演示阵法,计算战力用的。最全的一套,依然在随州营田务里。我带了一些,闲时与人讲解,并不齐全。”

    杜中宵道:“韩相公回京,要向圣上和众臣演示顺化渡之战。只摆阵势,看不出枪炮威力,到底说不明白。你把那套兵人拿过来,演给韩相公看,可不可行?”

    王德兴应诺,急急出了官厅,不多时带了两个士卒捧了几个盒子进来。禀过杜中宵,就一边打开盒子,里面取出许多木刻小人,还有各种机关,组装起来。

    组装完毕,韩琦见是一个颇大的类似于沙盘的东西,里面摆了摆许多小人,成军阵。一方小人涂成红色,一方涂成黑色,阵容分明。甚至里面还设置了炮位,摆了火炮,王德兴还向火炮装了药。

    王德兴起身,对杜中宵道:“节帅,我们已经改成了这个样子,随州的也是如此。不过那边的沙盘更大,木人更多,可以演示大型战阵。”

    杜中宵站起身,与韩琦一起看着地上的沙盘,道:“现在如何演示战阵?”

    王德兴道:“用木人摆成战阵,这一边有机关,可以控制各个小阵向前进攻。这边的火炮是按真正的炮缩小的,看敌阵攻来时,炮火如何设置,如何放炮,能取得最大杀伤。”

    杜中宵道:“如果到了阵前,两军相接时,又该如何?”

    王德兴摇头:“我们实在做不出火枪的效果,两军相接就没办法了。往常都是用大木人,选士卒躲在后面,推着木要向前,真用火枪试的。”

    杜中宵看了看韩琦,道:“那你先演示一番,看看敌攻时炮火如何封锁。”

    王德兴称诺,与两个士卒一起,操纵机关,让一方的军阵前进。模拟的是顺化渡之战,进攻的当然是中军。一进入火炮射程,炮位的火炮便开始发炮,射出一些小的弹丸。

    杜中宵看了不由哑然失笑。所谓的火炮其实就是铜制的烟花,里面用些小石子做炮弹。机关想来特意设计过,炮打过来,真能把小木人打倒。这其实就是玩具,测不出真实威力,只能看出军阵进攻和炮火防御的大致效果。能让人有个直观感受,其实并不能计算出威力。

    韩琦看了,连连称好。自己回去就演示个热闹,这样就足够了。看了一会,道:“你说随州营田务还有更多?速命人取了带到京城!经略,王德兴随我回京如何?”

    杜中宵道:“这是他的造化。——还不谢过相公提携?”

    王德兴急忙向韩琦拱手:“谢过相公,小的愿随相公往京城。”

    韩琦点头,又道:“你刚才说试火枪阵时,是让士卒推着木人前行,又是什么样子的?”

    王德兴道:“当时随州演练时,谁也不知道火枪威力如何,部不难真用人试。便做了些木人,能防住火枪的,让士卒在后边推着木人向前,对方拿火枪练阵。襄州产木器,做这些倒是方便。不过我们此次出征,没有带这些。”

    韩琦道:“现在有火车,来回不难。经略与我一起发道手令,让随州派人携到京城,到时在圣上和众臣面前演示。火枪到底不是火炮,离得远一点观看,没有什么。”

    杜中宵自无异议,吩咐王德去准备,回京时多带些人手和器具。皇帝和百官看过火炮,只见到威力巨大。也看过火枪,火力密集,远不是刀枪弓弩可比。但这些组成军阵,到底是如何作战,他们想象不出来。演示一番,对杜中宵和手下军队有好处。

    王德兴离去,杜中宵和韩琦重新落座。

    韩琦道:“经略,此次来河曲,连番大胜,朝中必然以你所部编练禁军。依你估计,多长时间可以见到效果?你练兵四五年,不会多于此数吧?”

    杜中宵道:“依我估计,真要下定决定,有两年就差不多了。不过,当年我练此军时,一是军中广选人才,一边学一边考,才有了今天统军各将。禁军要如此,可不容易。再一个,相公,三万人的军队打一仗就用了许多物资。加上新制枪炮,只有柏亭一地,两年可供不上所有禁军。”

    韩琦连连点头:“经略说的是,你的军队是能打,战时消耗的物资也着实惊人。这么多枪炮,再加上炮弹子弹,柏亭监只怕也难。无妨,只要能打,一切总有办法。”

    柏亭监原属三司,此次韩琦回京之后,很可能枢密院要插手,管理火器制造。

    “两年——”韩琦想了想,“两年之后,有了更多如经略所部这样的军队,契丹和党项又算得了什么!河曲路处契丹和党项之间,经略以为,如果本朝收复前朝故土,应该先攻哪边?”

    杜中宵道:“本朝立国,立志恢复燕云。现在契丹两帝并立,看起来是个好机会。不过,下官以为应先坐观契丹两虎相争,静候其成败。如果本朝表现出收复燕云的意思,契丹各方迫于压力,不管用什么办法,暂且妥协,举国防御。不如先攻党项。”

    韩琦连连点头:“有道理。先攻党项为上策,逼迫契丹为下策。——攻党项,又该如何?”

    “无非是两个办法。一是剪其羽翼,先东破横山,西取河西之地。到时党项只剩兴灵两州,没有纵深躲避,唾手可取。取地斤泽后,与延州南北对进,破横山不难。河西本多汉人,此番大胜,当地豪族必然心向朝廷,里应外合,攻取应也不难——”

    韩琦道:“另一个办法,怕就是黑虎掏心了!”

    杜中宵点头:“不错,相公说的是。先放横山和河西在一边,把铁路修到镇戎军,大军从南向北攻灵州。河曲路则大军逼山河关,与镇戎军南北对进。取了兴灵二州,河西之地就为掌中之物,横山一地攻取又有何难?与其缓图,不如攻击腹心。”

    韩琦连连点头。当年他为秦凤路经略使,有任福之败,深以为耻。从镇戎军攻北上,不但是最好的进攻路线,也可以报当年之仇。

    河曲路现在并不是进攻兴庆府的最好路线,北边进攻贺兰山是天险。河曲路与其攻兴庆府,不如走贺兰山以西,去取河西。杜中宵不贪功,建议从镇戎军出发,韩琦甚是认同。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杜中宵还贪什么军功,现有的军功已经大到没有边了。党项现在被压成了薄薄一条,完全失去了纵深,只要指挥得当,就是个熟透了的果子。

第54章 崇政殿演武() 
崇政殿里,百官围在一起,看中间的王德兴带了十几个人,在一个巨大的沙盘上布置木人兵阵。

    自杜中宵提兵北上,连番大胜过于神奇。先是击退耶律重元,击毙契丹兵帝耶律宗真,又逼走了耶律仁先的十几万大军。这几场大胜已经是大宋立国之最,没想到紧接着出兵党项,轻松拆掉屈野河一带的党项寨堡。而后一战灭黑山监军司,再战打得党项大军不敢出贺兰山,三战灭了白马监军司,毙俘党项大军六万余人。很多官员感觉,再给杜中宵几个月的时间,把党项灭了也不是难事。

    这样的战绩,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简直像神话一样。

    进殿面君之后,王德兴刚开始摆沙盘的时候,大家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