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人都要签订保证书,上面会把泄密的后果写清楚,官员和家人都要在上面签字画押;第三,建立互相监督制度,举报者有重赏,同时实行夜间活动报告制,你们晚上有饭局的,必须要事先报告,谁吃饭,在哪里吃饭,都要一一说清楚,得到上司批准后才能去会餐。”

    院子里顿时议论纷纷,李延庆高声道:“有什么觉得不妥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趁现在还没有实施,可以讨论,一旦实施就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

    一名官员举手道:“我们家都在城内,每天往返县城和军营,实在很不方便,能否给我们一点车旅补贴,我们可以雇牛车。”

    这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大家都不愿意将官衙迁去军营,如果实在要去也没有办法,但希望能得到补偿。

    李延庆又道:“关于车旅补贴我给大帅说过了,大帅考虑大家的难处,提出了两个补偿方案,第一,大帅会给大家适当加俸,每人每月加俸四成,这是给大家保密机密的贴料,第二,军营会一批毛驴,需要骑毛驴往返县城和军营,每人配一头毛驴,如果某人说他家中有毛驴,不需要军队的驴子,那就每天另外补助五十文车旅钱,大家可以选择,要毛驴还要补贴。”

    军营到县城,雇牛车也不过十文钱,如果几个人拼坐,还会更便宜,实际上就是一块很不错的补贴了,几乎人都不想要军队的毛驴。

    “李参军,我们什么时候搬去军营?”又一名官员举手问道。

    “大家今天开始收拾,最迟后天搬完,大后天,大家都应该出现在军营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励无效() 
太原府学位于阳曲县西南三里外的风景秀丽处,是一座占地百顷的著名学府,他是河东路最大的书院,拥有近三千学子,上百名优秀教员,各种大大小小的建筑上百座。

    太原府学是和汴京太学平级的高等学府,每年都有数以千计来自各州州学的学子府学读书,也会有上千学子学成离开府学,开始新的人生。

    这两天太原府学内部被一纸招募告示扰动,这是西北军河东军衙招考十名幕僚参军从事,待遇优厚,欢迎有志报国的学子踊跃报考,这则消息其实在告示贴出仅一个时辰后便传遍了整个太原府学,两天来,这个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第三天上午,府学求知楼内,上千名士子将求知楼的大堂内外挤得水泄不通,西北军河东主帅种师道亲自给士子们开北方局势讲座,同时也是给士子解答招募幕僚参军从事的种种疑惑。

    种师道虽然年近七十,但他脸色红润,声音洪亮,是一名老当益壮之将。

    “自从三年前女真东路军占领东京辽阳府后,西路军从去年开始围攻上京临潢府,双方战役打得极为惨烈,但辽国西京大同府依然屯兵五万,显然是防止宋军北上云州,但对大宋西北而言,真正的威胁是西夏而不是辽国,大家也知道,辽国向来和西夏互为犄角,当宋夏之战对西夏不利,辽东就会在东面围魏救赵,挑起事端,使宋军首尾难顾,不得不撤军,辽国极力西夏,就是希望西夏在西面牵制宋军,同时使宋军难以在西北方向获得养马之地,无法建立强大的骑兵和辽军对抗,这也是辽国的一贯国策”

    种师道洪亮的声音在大堂内回荡,下面八百余名士子听得全神贯注,李延庆坐在第一排,他是陪同种师道给太原府学士子开讲座,同时也要为招募幕僚参军从事做准备。

    种师道的演讲赢得一片热烈的鼓掌,下面问答环节,由种师道回答士子们关心的各种问题,绝大部分问题都集中在这次招募上。

    一名士子起身高声问道:“请问种帅,幕僚参军从事具体做什么?”

    种师道微微笑道:“这次招募的参军从事主要在参谋帐内做事,什么叫参谋?就是参谋军事的意思,替主帅收集情报,分析情报,打击西夏细作,主帅的各种作战决策并不是拍脑袋凭空想出来,而是需要的情报,说得直白一点,参谋帐就是西北军河东军衙的情报司。”

    大堂内一片哗然,原来是建立情报司,有人又问道:“这个幕僚从事究竟是什么官职?”

    “这只是一个差遣,暂时没有官职,一旦战争结束,很可能就会解散,我对每个幕僚都这样说,事实上,三十年来跟随我的幕僚很多都做了官,有的当了县令,有的甚至做到知州,为什么我从小种经略叫到了老种经略,就是因为我在河东路和陕西一带的人脉很深,你们刚进来,经验和资历都不足,只能从从事做起,两三年后,你们中有人表现出色,就会升为参军,这属于高级文吏了,再过几年,或许就能升为主事参军,升到这一级一般都会得到从九品的散官头衔,也就意味着入仕了,我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走到这一步,但我的幕僚都是这样一步步走出去。”

    种师道的这番话令大堂下的士子们兴奋起来,大家窃窃私语,种师道又高声道:“我也是进士出身,以文官掌正印,我很清楚目前的官市行情,今年年初考中的进士,到目前为止,还有近一半人在授官,而太学生从两年前就已经不再授官了,只能去州学任教,还有门荫官在排队,僧多粥少,竞争非常激烈,而军队文职官却是一条入仕的捷径,现在朝廷很看重有实际战争经验的文官,参加过战争的文官,高升的机会甚至大于进士,战争不是时时刻刻都有,如果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履历上就会写下非常亮彩的一笔,将来枢密院和吏部都会优先考虑。”

    “待遇怎么样?”有人高声问道。

    种师道微微笑道:“战争期间,军队的俸禄是很丰厚的,包括文职军官,你们三个月以后基本上就能拿到从九品官的收入,基本月俸是每月十两银子,其他各种料金、补贴、粮食,每月大概也有十两银子左右,加起来就是二十两银子,而且我和你们教谕已经谈好,保留各位的学籍,战争结束后也可以回来读书。”

    下面的嗡嗡议论声越来越大,看得出很多人都动心了,眼睛里充满了憧憬,优厚的待遇,光明的前途,充满挑战的工作这些年轻人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但很多人都忽视了的一点,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拿到这么好的机会,只录取十人,比发解试还要难考得多。

    “各位安静一下!”

    种师道站起身对众人道:“如果有志报效国家,讲座结束后就可以报名了,报名地点就在府学内,三天后考试,不用做准备,只是考你们的能力。”

    种师道的演讲彻底激发了太原府学士子的从军热情,在演讲结束后,在求知楼前便排起了长达百丈的队伍,两千余名士子报名参加考试,队伍中甚至还出现了年轻助教的身影,他们也不甘在学府中耗费青春岁月,都希望能博一把,将来能够入仕为官。

    数十名士兵维持着秩序,李延庆带着三名官员接受士子们报名,报名很简单也很快,实际上就是先领取一张报名表,填完后交上来得到一张浮票,也就是准考证。

    李延庆一行人一直忙到黄昏时分,才疲惫地返回军营了。

    刚回到大帐,杨亮跑上前道:“启禀李参军,有名乌龙寨来的队头找你,说是你的同乡。”

    李延庆立刻反应过来,这是王贵来了,他快步走进大帐,只见大帐坐着两人,一个是王贵,另一个却是很久未见到的牛皋。

    “老牛也来了!”

    李延庆大笑走上前,牛皋跳起身,和李延庆紧紧拥抱一下,立刻便忍不住埋怨他道:“俺刚刚才知道两月前你居然险些被西夏人干掉,而俺就在四十里外,你为啥不派人来通报俺一声啊?”

    “当时形势危急,实在分不出人手,事情已经过去了,别再耿耿于怀了。”

    “俺能不耿耿于怀吗?俺还是押官,可阿贵已经升为队头了,这种立功机会俺居然没有捞到?”

    王贵咧嘴大笑,“老李,这种人很烦吧!”

    李延庆也不理牛皋,笑道:“你们俩吃饭没有?”

    “没有呢!要不我们去外面喝一杯?”王贵兴致勃勃提议。

    李延庆摇摇头,“除非你今晚不回来,满身酒气回来,肯定要挨鞭子了。”

    李延庆走到大帐前,对杨亮道:“去火头帐准备三份饭食,要最好的上等菜帐上。”

    杨亮飞奔去了,王贵奇怪地问道:“在军队吃饭还要花钱吗?”

    “就看你想吃什么了,一般将士是不用花钱,但也没有选择,文官例外,文官可以选择最好的上等菜,但要补差价,但也不贵,一份最好的饭菜最多补五十文钱,还有代酒。”

    “代酒又是什么?”王贵更加奇怪了。

    李延庆微微一笑,“代酒就是饮品,今天应该是冰镇酸梅汤。”

    牛皋咂咂嘴骂道:“这边天气比狗日的汴京还狠,白天可以把人烤熟,可晚上又得盖上毯子,每天中午就盼望能喝点冰水酸梅汤之类。”

    “没有深井水吗?”

    牛皋摇摇头,“神泉寨条件比乌龙寨差远了,什么都没有,更别提女人毛都看不见一根。”

    这时,王贵在一旁道:“老李,别听他瞎扯了,说说正事吧!把我们这些武学士子叫来太原做什么?”

    牛皋也不再吭声,满脸严肃地望着李延庆。

    李延庆沉吟一下说:“大帅要成立参谋帐,也就是情报司,需要一批幕僚参军以及从事,从事我们打算从太原府学里招募,今天就是去了太原府学,而幕僚参军则打算从你们武学士子中挑选几人,当然也不强迫,看自己意愿。”

    “让我们做文官吗?”王贵问道。

    “暂时还不能!”

    李延庆摇带着鼓励的语气对两人道:“先做文官的事,你们的身份虽然暂时还是武官,但只要你们能通过武举省试,便可以有资格直接出任主事参军,那就是文官路线了,我觉得这对你们也是机会。”

    王贵和牛皋对望一眼,异口同声道:“我们不干!”8)

第三百二十章 军职难争() 
李延庆目瞪口呆地望着两个好友,这两个家伙的态度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费了好大的劲才说服种师道把武学士子调回太原,就是给这两人一个转型的机会,不料这两个混蛋居然不领情。

    “你们到底在想什么?”李延庆不高兴道。

    王贵看出李延庆不满,连忙道:“老李先别生气,其实今天下午我们来军衙报到时,曹书记就给我们谈过了”

    “这关曹庆什么事?”李延庆不满地打断了王贵的话。

    “他负责武学士子,我们去哪里都是他安排的。”

    李延庆也知道曹庆负责军中考评及人事调动,他只是恼火曹庆多事,还不知这混蛋说了什么?

    “然后呢?”他又问道。

    “曹书记告诉我们被调来太原的原因,说实话,我们十个武举士子几乎有一半都不太愿意从事文官。”

    “可你们俩年初还向我抱怨!”

    王贵苦笑一声说:“此一时,彼一时,如果年初你提出这个方案,保证我和老牛会高兴得跳起来,可现在我们已经适应了目前的职位,孙知寨待我不薄,我乌龙寨也赫赫有名,受人尊重,我真的不想离开乌龙寨,老牛也是一样。”

    李延庆瞪了牛皋一眼,“你刚才才说自己只是个小押官!”

    牛皋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俺在神泉寨也是武艺第一,一对双锏打遍全寨,俺临行之前,张知寨特地置酒给俺践行,他劝俺留下,并答应尽快给俺表功,升俺为队头。”

    “阿贵是有杀敌之功,你小子又有什么功劳?”

    “俺在修建防御工事时,带领弟兄在后山打出了第一口深井水,结束了神泉寨需要下山运水的困扰,张知寨说这是保全神泉寨的第一大功,功劳已经递上去了,俺还要带领弟兄寻找山泉,俺知道有井水一定就有隐蔽的山泉,只要找到泉眼,神泉寨真的就名符其实了。”

    虽然这两人态度坚决,一心想回去,李延庆也不甘心,他一心想着至少能留下其中一人。

    这时,丰盛的饭菜送来,还有透心凉的冰镇酸梅汤,李延庆请他们二人大吃一顿,这才送他们回帐去了。

    次日上午,李延庆来到客帐区,这里是专门给出差官员或者将领居住的一片帐区,有三十余顶大帐组成,李延庆找到了王贵和牛皋住的大帐,只见王贵正在帐门口洗刷他心爱的乌骓马。

    “怎么只有你一个,老牛呢?”李延庆探头看了看帐内,却不见牛皋的身影。

    “他一早就回去了。”

    李延庆一怔,“回哪里了?”

    “当然是回神泉寨。”

    “这个浑蛋,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